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47180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历史上册 第1-3课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史前时期的人类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全面了解人类形成的历史,知道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过程和方法:1、通过资料揭示人类的起源2、看图辨别三大人种的外貌特征,培养观察和识别能力,并理解形成人种差异的原因3、探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形成的原因并比较它们的异同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人类的起源及其进化,引导学生养成唯物史观,培养其崇尚科学的精神2、认识历史是在人类创造性的劳动中前进的,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动力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氏族社会的产生及其特点和作用难点:氏族社会经历先是母系阶段后是父系阶段的原因教学设计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大家知道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的物种起源吗?该书探索了物种起源和进化的规律,指出人类是由古猿进化而来的,与“上帝造人说”形成对立。那么,人类究竟是古猿进化而来的,还是上帝创造的呢?今天我们将解决这一问题。二、合作交流解读课文A、人类的起源1、南方古猿大约在300多万年前,非洲生活着早期人类-南方古猿。南方古猿的头骨要比人类的短,其脑容量也要比人类的小,但脑结构已与人类相近。(1)指导学生看图,了解“人类的出现”进化过程水母-无脊椎动物-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哺乳动物-人类(2)人类起源的发展过程主要有哪几个阶段?猿类-正在形成中的人-完全形成的人“猿类”指生活在千百万年前的古代猿类,它们是人类的远祖。“正在形成中的人”指从猿到人的过渡形态,他们已能直立行走,使用木棍、石块等天然工具,但还没有进行真正的劳动。“完全形成的人”指已能制造工具、真正进行劳动的人,他们已经从动物中完全脱离出来。(3)南方古猿是如何演变成人的呢(南方古猿向人转变的过程中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是什么)?劳动。正是由于长期的劳动,使古猿从地上站起来,能直立行走,从而实现了前肢和后肢的分工,前肢用来制造和使用工具,促进了大脑的发育,迈出了向人类转变的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4)人类与猿最根本的区别又是什么呢?制造和使用工具是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2、现代人随着脑力和生产活动能力不断增强,形成了现代人,人类学者按肤色、发型、眼型、鼻型等外貌特征,将现代人分为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a、根据现代人的体貌特征,世界上的人类分为哪些主要人种?他们之间的差异是怎样形成的?黄种,白种和黑种;自然地理环境不同等多种因素长期影响的结果。b、人类的分布范围是怎样逐步扩大的?人种分布情况是怎样的?随着适应自然能力的增强;白种人分布在欧洲、北非、东非和中东,并深入到印度和中亚。黑种人分布在撒哈拉沙漠及其以南的地区。黄种人分布在东亚及美洲。讨论:西方国家某些人认为白种人起源于智人,而有色人种起源于古猿和猿人;白色人种是天然的优等民族,而有色人种是天然的劣等民族。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不同的人种有共同的祖先,且都由南方古猿的一支演变而来。人种只是表现在人类外貌上的一种差异,这种差异是不同的自然条件长期影响的结果,与人的体质和智力发展无关。欧洲人的观点完全是站在殖民主义者的立场上,实质是为殖民活动的“合理性”制造舆论。B、氏族社会1、氏族社会产生的原因:(1)生产力的发展:会制造工具,能人工取火等(2)婚姻关系变化:群婚血族群婚(即在同一族群内,辈分不同,限制通婚;同辈之间通婚则不受限制。)2、氏族社会的特点和作用(1)与原始群,特别与国家组织形式相比,氏族社会有何特点?第一,氏族社会是人类第一个正式的社会组织形式,它经历了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两个不同的阶段。第二、氏族是按同一祖先的亲属关系(即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社会集团,血缘是制约人类相互关系的最基本的纽带。第三、氏族是原始人类的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由于女子和男子的不同经济地位,在母系氏族和父系氏族的不同时期,妇女和男子先后成为氏族社会的主体。第四、氏族社会是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的平等社会,人们过着共同劳动、共同消费的生活。(2)作用:它是原始人类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的基本单位,使人类具备了远比动物高级的理智性和社会性,既避免了近亲通婚对人类素质的危害,也增进了人们之间的凝聚力,有力地推动了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3、母系氏族社会与父系氏族社会的异同点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相同点都是按一定血缘关系结合在一起的群体都是原始社会的基本单位人们共同劳动,共同消费不同点婚姻状况血族群婚族外群婚生产活动妇女采集为主男子从事农业和畜牧业社会地位妇女占主导地位男子支配社会4、母系氏族社会(1)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因:在当时险恶的自然条件下,个人无法单独生存,只能维持群体生活。妇女在生活中占据着主导地位。特点:是以母系的血缘为纽带的稳固的集团。(2)该亚的故事:说明原始社会早期群婚时代,子女只知其母,不知其父,也说明当时母亲处于支配地位。5、父系氏族社会(1)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原因:随着生产的发展(农业生产规模的扩大,劳动强度增加),男子逐渐取代了妇女在生活中的主导地位。特点:1、以父亲的血缘为纽带2、财富增多,出现私有财产(2)厄瑞斯忒的故事:说明男子在生活中处于主导地位。思考: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的根本原因是什么?正是由于生产力的发展,使男女在生产中的地位发生改变,使母系氏族社会发展到父系氏族社会阶段。在原始社会的绝大部分时间内,人们过着财产公有、共同劳动、平均分配消费品的生活,不存在人剥削人的现象。但到了父系氏族社会后期,生产力进一步提高,有了剩余产品,氏族成员开始贫富分化,出现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奴隶主阶级强制占有奴隶的劳动成果,为镇压奴隶的反抗,还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这样原始社会就逐渐解体,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6、原始社会是怎样解体的?时间:父系氏族社会晚期过程:生产力进一步提高出现剩余产品和家庭私有财产奴隶和统治阶级产生国家机构形成。思考:1、比较国家与氏族的组成,你觉得它们之间最明显的不同是什么?氏族是按血缘关系顺其自然组成的,国家是按地域关系由政府、军队、监狱等机构来组成的。2、军队、监狱等机构的设置,证明奴隶社会的统治阶级是十分残暴的,为什么还说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原始社会时,虽然在血缘集团内部财产共有,集体生活、平等相处,但是那时生产力水平极端低下,人们生活也极端艰苦,而且在不同的血缘集团之间,互相杀戮非常残酷和野蛮。奴隶社会的阶级分化则是生产力提高的结果。从整体上看,人们生活的物质来源大大地丰富了,精神上也逐步摆脱了蒙昧野蛮状态,跨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比原始社会进步得多。第2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教学目标】反思:一: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早期人类文明产生的自然地理环境2.知道古埃及的金字塔是人类历史上的奇迹;3.了解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是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善的法典;4.说出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5.了解佛教的产生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利用地图找出亚非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了解他们的自然环境,分析内在联系,培养识图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2.通过运用论从史出的方法,说明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法典、古印度的种姓制度都是奴隶主剥削压迫人民的历史见证,由佛教产生的背景及教义,明白再深邃的思想也来源于生活,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唯物史观:认识金字塔不但是统治者剥削人民的历史见证,也体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奇迹。汉谟拉比法典反映了奴隶主专政的实质。2.美育渗透:介绍金字塔建造过程,向学生描绘其精确设计和雄伟壮美,引导学生领略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之美。【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古代印度的等级制度,佛教的产生难点:种姓制度是印度社会的特点【教法与学法导航】教法:讲授法,情景教学法学法:自主学习法、合作探究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的插图、图片、文字资料等学生:搜集有关金字塔、汉谟拉比法典、印度的种姓制度的相关资料和图片,并加以整理,理解“文明”的含义。【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第一阶段。随着生产的发展,原始社会逐渐解体,人类步入文明时代,大家都知道世界反思:古代的七大奇迹,如举世闻名的金字塔等,你们知道它们是如何建造的吗?人类最早的文明是什么时候、从哪里开始的?今天我们将学习第二课:大河流域的上古文明,了解这些知识。互动1:1.同学们知道最早进入文明时代的四大上古文明是哪些国家吗?2.让学生操作鼠标,在大河流域上古文明发祥地地图上一一指出: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古中国,明确:翻开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互动2:1.播放有关尼罗河风光、金字塔、狮身人面像的资料片,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810页内容及相关资料,思考以下问题:(1)古希腊历史学家希罗多德说: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为什么这样说?(2)金字塔是通过什么方式修建的,你了解多少?2.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结合图片大河流域上古文明发祥地讲解:(埃及是“尼罗河的馈赠”,这句话一语道出了尼罗河与埃及两者的关系,古埃及是世界历史上最早进入阶级社会的地区之一,公元前3100年出现奴隶制国家,最高统治者称法老,实行专制统治,尼罗河纵贯全境,是埃及的母亲河,养育了世世代代埃及儿女。)3.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从古到今给人留下了许多不解之谜,大家对它了解多少呢?请大家畅所欲言4.学生各抒己见,教师汇总.(是古埃及国王的陵墓,他的外形像汉字的“金”字。金字塔前有座狮身人面像,是国王第四王朝法老胡夫的儿子哈佛拉的形象,它叫斯芬克斯,整个狮身人面像是一块天然的大岩石凿成的。斯芬克斯象征着法老的权利至高无上,威不可侵。胡夫金字塔,是历史上最大的一座金字塔,也是世界上的人造奇迹之一,被列为世界7大奇观的首位。修建金字塔,集中了当时古代埃及人的所有聪明才智,决了许多难题,造了一大奇迹。)5.教师出示资料进一步完善:面对高大雄伟、建筑精湛的金字塔,人们在赞叹之余,都会产生很多疑问:讨论,在当时不具备现代搬运、起重工具的条件下,试想古埃及人可能采用哪些方法来修建金字塔?6.师生共同探究:结合图片开罗南郊吉萨高地三大金字塔,引导学生思考,建筑金字塔时用了多少劳动力,多少巨石?当时巨石是怎样弄上去的,有吊车吗?又是用什么车运的?(用木撬、人拉牲畜拉)从金字塔的用途、形状、高度、边长等方面说明这一建筑是世界奇迹之一,深刻认识到:建筑金字塔的人具有很高的智慧.这项工程如此艰难,谁干的?奴隶主还是奴隶?奴隶们是心甘情愿吗?说明:金字塔是人民被奴役的历史见证.7.引导学生从进步性、局限性两方面归纳,进行正确评价: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古代埃及文明的象征。同时,金字塔也是无数劳动人民血汗的结晶,它给古埃及人民带来了无尽的苦难,是奴役奴隶的见证。互动3:1.屏幕显示汉谟拉比法典石柱图及汉谟拉比法典的有关内容,引入本课。教师简单介绍:两河流域的(幼发拉底河、底格里斯河)古巴比伦王国,最早的国家形成于公元前3000年左右,地理位置在今天的伊拉克境内,国王汉谟拉比统治时期建立了中央集权的专制制度。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谈谈对汉谟拉比法典的看法。3.学生各抒己见,法典规定“奴隶可以买卖,奴隶违反奴隶主的规定,就”从这些内容可以知道,法典是维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4.组织学生讨论,如果你是古巴比伦的律师是否可以为奴隶进行辩护?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汉谟拉比法典的性质来考虑,为什么说汉谟拉比法典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因为从它的内容来分析,这些文字从许多方面作出了严格保护奴隶主阶级利益的规定,比较全面地反映了古巴比伦的社会情况。汉谟拉比法典是迄今所知世界历史上第一部比较完备的成文法典。)5.教师简单介绍伊拉克当今局势,说明如今很不平静。互动4:1.同学们都看过西游记,那唐僧历经艰险到西天取经,“西天”是指哪里?取的什么“经”?2.师明确:“西天”是指古印度,古代中国称之为天竺,是人类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古代印度是个地理概念,它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等国,境内东有恒河,西有印度河,印度的名称就起源于印度河,随着雅利安人的入侵,公元前1000年左右,产生了国家,产生了等级制度。3.请同学们自读教材,思考下列问题:(1)每个等级的名称,包含的社会阶层、职权和义务是什么?(2)哪些等级是统治阶级?哪些等级是被统治阶级?(3)种姓制度的实质是什么?(4)对印度未来社会产生了什么影响?4.启发学生回答后,教师出示知识结构,进一步分析讲解:婆罗门宗教祭司(精神统治)四大刹帝利军事贵族(世俗统治)实质 古印度的社种姓吠舍自由民(平民)会等级制度首陀罗土著居民(被征服)强调:古代印度的种姓制度是为了保护印度奴隶主贵族的特权,特别是婆罗门的特殊地位的。它是为巩固奴隶主阶级对奴隶和其他劳动人民进行统治的社会制度,是古代印度奴隶社会的主要特点,对后来印度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人们对等级制度的不满,导致社会矛盾尖锐。互动5:1.教师讲解佛教产生的一个传说故事王子成佛记,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2、学生结合教材,理解佛教产生的时间、创始人、早期教义、传播情况等3.归纳学生回答的答案,指导学生进一步阅读课文相关内容,分析佛教教义中有哪些进步意义?有哪些局限性?培养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和全面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4.利用佛教早期域外传播路线图,回顾中国历史讲解佛教的传播情况:西汉末年传入我国,东汉明帝时修建佛教寺院。课堂小结:四大文明古国是古代东方文明的发源地,从经济上看,都是大河农业;从政治上看,都是奴隶主专制的体现。在历史的长河中,都创造了辉煌灿烂的文明,把人类引进文明时代。纵观四个文明古国的历史,只有中国的历史没有中断,源远流长。第三课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古希腊和古罗马的上古文明时期的辉煌,提高纵向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2、通过学习、评价伯利克时期的民主政治,学会辩证地认识历史现象的能力。3、理清罗马共和国和罗马帝国的兴亡的线索,培养横向认识历史事物的能力。过程与方法:本课教学采用导读法、讨论、自学合作的综合方法,指导学生阅读课本自学,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认识雅典的高度发达的民主政治实质是奴隶主阶级的民主。【教学重点、难点】重点:伯利克里统治时期雅典奴隶制的高度发展。难点:伯利克里的民主政治及古代罗马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教学过程】【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提问: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有哪些?古代亚非文明发源于哪些地区?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继亚非古代文明的兴起,西方(欧洲)也出现了古代文明,西方文明兴起于古代希腊和古代罗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希腊罗马的上古文明。【探究新知】一、雅典的民主政治教师展示古代希腊图,指导学生了解古希腊是一个地区而非一个国家,其地理范围包括希腊半岛、爱琴海诸岛和小亚细亚的西部海岸。与今天希腊国家的版图不同。教师提问:古希腊文明以什么为中心,与亚洲文明有何不同?什么是爱琴文明?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第一段,整理相关信息,以自学为主,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古希腊文明以海洋为中心,而亚非文明以大河为中心,古希腊文明之源泉是爱琴文明。爱琴文明以克里特岛和迈锡尼为中心。大约公元前15-前12世纪在外族入侵下衰落。教师提问:古希腊的奴隶制繁荣体现在哪里?指导学生阅读课本P14-16页的相关知识后,整理有效信息并讨论、合作探究。学生回答:教师明确:希腊奴隶制国家的形式里出现了一系列城邦。其中最著名的是雅典和斯巴达。 教师提问:雅典和斯巴达有何不同?学生回答: 教师明确:雅典是以发达的民主政治彪于史册,斯巴达则崇尚武力,整个社会如一个大军营。教师媒体展示伯利克里图。教师提问:雅典全盛时期的执政者是谁?如何认识雅典民主政治?学生讨论、合作交流、探究答案。学生回答:教师明确: 认识雅典民主政治 ?(1)积极性:该政制是一种先进的古代政治制度,为公民创造了广泛的参政机会,激发了公民的自由、开拓精神。推动了雅典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具有历史进步性,对日后西方近代民主政治制度的演进产生了深远影响。 (2)局限性:该民主仅限于人数不多的成年男性公民、妇女。外邦人则被排除在政治生活之外,广大奴隶则更无民主而言。 讨论:假如你生活在古希腊,你愿意在雅典还是斯巴达?为什么? (鼓励学生自由发表观点,只需言之有理。)二、罗马的兴衰学生活动:(1)阅读本框的相关内容,理清罗马兴起、发展、衰之的历史线索。(2)学生之间讨论、合作交流、共同探究、整理。(3)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给予及时鼓励、指导。教师活动(1)媒体展示:罗马城 罗马共和国称霸地中海罗马帝国帝国分裂 东罗马帝国 (前509年) (前2世纪) (前30年) (395年) 西罗马帝国 (2)媒体展示:公元前2世纪的罗马范围教师强调:罗马以军事扩张立国,公元前3世纪中期征服意大利,之后与地中海强国迦太基展开争霸战争。(公元前264前146),史称布匿战争。最后罗马取胜,成为地中海的霸主。 教师提问:罗马共和国发展为帝国的原因是什么?帝国是怎样衰亡的?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媒体展示:屋大维肖像图。罗马帝国全图 教师明确:公元前1世纪中后期,罗马奴隶主贵族为应对内部愈益激化的社会矛盾。稳固其统治,抛开共和国外衣,采取直接的军事独裁统治。 公元3世纪盛极一时的罗马帝国爆发了全面危机,395年内外交困的帝国分裂。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标志着西欧奴隶制和上古历史的终结。 旁注与反思: 三、早期基督教 学生活动: 旁注与反思: 1、阅读本框的所有内容,整理基督教的有效信息。 2、小组内部讨论、合作交流、共同探究。3、学生展示自学成果教师活动:提问: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 学生回答 教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佛教。今天再了解基督教的相关知识,该教兴起于公元1世纪上半叶的巴勒斯坦地区,该教信仰上帝。崇奉上帝之子耶稣为“救世主”。 提问:罗马统治者是怎样对待该教的?为什么会发展转变? 学生讨论、回答。 教师明确:起初罗马统治者对基督徒进行残酷的迫害与镇压,后来罗马统治者改为扶植利用政策。其原因是早期主张在上帝面前人人平等,对帝国境内身处困境的广大下层民众产生巨大感动。后期,教义发生变化,宣扬逆来顺受,希望来世等宿命的思想。 【课堂作业】 材料分析题材料一 :“条条大道通罗马”西方谚语材料二 :“桓帝延熹九年(公元166年),大秦王安敦遣使自日南缴外,献象牙、犀角玳瑁、拈及一通。”请回答:(1)材料二中的“大秦”在世界史上指那个国家? (2)材料二反映的事发生在我国什么时代? (3)材料一中所说“条条大路通罗马”是那个时期的现象?它出现的原因是什么?答案:(1)罗马帝国(2)东汉(3)出现在罗马帝国建立后的百余年内,该时期内战停止,政局稳定,国力强大,经济文化繁荣,贸易商络四通八达远及亚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