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组歌》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36191 上传时间:2019-12-12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1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组歌》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组歌》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组歌》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二单元 第10课组歌课中导学案 (新版)新人教版【学习目标】 1领会文章中蕴含的丰富的哲理。2领悟作者笔下的海浪和雨的形象。3. 理解作者借助丰富的想像,表现出的对人生的思考。【学习过程】一、导入二、预习检查1检查预习学案的完成情况。2学生搜集的有关作者、作品的情况。纪哈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画家。著有散文诗集泪与笑、先知、沙与沫等。本文选自泪与笑。 泪与笑组歌共包括五首散文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两首。他是一位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艺术家。他的作品既有理性思考的严肃与冷峻,又有咏叹调式的浪漫与抒情。他善于在平易中发掘隽永,在美妙的比喻中启示深刻的哲理。他清丽流畅的语言征服了一代代世界读者。3.检查字词的读音和解释。三、听读浪之歌,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诗歌是靠形象来传情达意的,读诗,先要感受诗中的形象特点。1请同学们闭上眼,美美地听读第一首浪之歌,边听边想象其展现的画面,进入诗境,听后谈一谈你所感受的浪是怎样的形象。思考:(1)“浪”在文中是怎样的形象?他们分别唱出了怎样的歌?(2)听读了浪之歌,我想,大家的心中一定都充满了对浪的感慨,那么就试着来完成老师的题目吧!浪之歌中海浪具有什么样的情怀?诗人与海浪有什么关系?(3)美读技巧:语音轻重;语速缓急;语调抑扬;节奏顿挫。四、自主学习雨之歌1通过刚才对浪之歌的学习和朗读,同学们应该掌握了朗读诗歌的基本方法。现在,请大家自主学习雨之歌,按下列步骤,练习朗读。一读:感知形象,注意语音的饱满与圆润。二读:体味情感。注意语流顺畅,注意把握好朗读的节奏、停顿、快慢等。三读:进入情境。注意语气的轻重抑扬,注意体现散文诗的抒情性。2学生讨论交流阅读心得:形象情感3.思考:(1)雨之歌中作者用了哪些事物来描绘雨?(2)雨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3)作者通过雨的形象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4.文章结构第一部分: 第二部分:第三部分: 五、研讨探究,深入理解1.你知道在本文中,浪和雨各代表着什么形象吗?谈谈你对它的理解。2.你能够说一说两首诗的异同吗?3.这两首散文诗中的“浪”和“雨” 各有什么特点?请在横线上添加修饰语,说一说你的理解。4.作者借浪和雨的形象,表现了怎样的感情?5. 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什么?6. 语言特点:六、拓展延伸1. 组歌中其他三首:美之歌、幸福之歌、花之歌,用旁批的形式写下自己的短评,并摘抄散文诗中的佳句。2.以之歌为题目,仿照浪之歌雨之歌的形式,歌颂一种事物或自然现象。七、作业1.网上或在书中搜集纪伯伦的其它诗歌,读一读,并和大家一起分享,2.预习第11课安塞腰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