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2.2《戊戌变法》教案 川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3163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2.2《戊戌变法》教案 川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2.2《戊戌变法》教案 川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2.2《戊戌变法》教案 川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上册 2.2戊戌变法教案 川教版【课标要求】知道“百日维新”的主要内容,认识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公车上书、百日维新、戊戌政变和戊戌六君子等历史基础知识。结合课文,利用文件奏折、宣传图画等历史资料,培养学生的 历史想象能力和分析能力,能从中找到维新变法运动发生的社会原因、政治原因以及经济原因。此外,就康有为、梁启超变法在社会各界的反应进行对比,加深对变法运动失败的理解。二、过程与方法指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收集历史证据,探索公车上书所产生的社会影响。提示观察问题的角度和收集整理史料的方法,培养学生研究历史的兴趣和能力。指导学生运用对比方法,了解社会各界对变法的不同反应,从而理解变法失败的原因。由于学生学习能力的限制,老师应事先指明比较的目的和方向(理解变法的失败)、比较的对象(社会各界的反应)等等。解决为什么比较和在哪方面比较的问题,找出历史现象的异同,促进新观点的产生。制作历史大事年表,列举18951898年中国维新变法运动的重大事件。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理解维新变法人士的进步立场,激发其热爱祖国、振兴中华的高尚情操和历史责任感。【重点难点】一、重点:“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二、难点:戊戌变法意义和戊戌变法主张不能实现原因的认识。【授课类型】 新课。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准备】教师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案,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讲述法、讨论法、启发式教学法、问题探究法多法结合。【教具(媒体)】计算机及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引入新课:(教师设问引导)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什么形势?引导学生察看甲午中日战争后的中国时局图,中国面临瓜分危机,中华民族到了亡国灭种的边缘,启发学生该怎么办?假如你是19世纪末一位热爱祖国、关心祖国命运的中国人,你会怎样去拯救我们的民族呢?学习新课:一、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引导学生看书分析维新变法运动的背景: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面临被瓜分的危机,帝国主义的侵略使中国民族危机空前严重,面临亡国的严重危机。随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族资产阶级开始登上历史舞台,他们要求实行变法改革社会现状。请同学们阅读“维新变法运动的兴起”,思考:康、梁等维新派为变法做了哪些准备?请学生试着归纳:上书皇帝、创办报刊 、创办新学堂 、成立学会、著书讲学。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什么是公车上书?有何影响?引导学生回答?冲击了封建社会腐败沉闷的思想文化,引发了一场思想解放潮流,激发起人们关心国家命运的热情,启发了人们探索救国救亡之道的积极性,为随后进行的戊戌变法作了有力的铺垫。二、百日维新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百日维新”,思考:戊戌变法的直接背景是什么?时间是哪年?为什么称为百日维新?主要内容?结果?性质?影响?关于变法法令内容,试让学生制作一个表格,来归纳内容;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对各项内容逐项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分析。讲述中可对每一项内容设问,如政治方面:广开言路是什么意思?为那些人开了路;裁撤冗官,是那些官,他们会支持吗?经济方面的措施,则有什么作用?文化方面的措施,又会有什么作用?戊戌变法内容简表类别内容政治略经济略文化略军事略通过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这次变法对发展中国经济和学习外国的先进科学文化是有巨大推动作用;也可以看得出这次变法有人支持,也有人会反对,会是哪些人?学生思考回答。三、戊戌六君子学生看书,想一想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在做什么?戊戌变法的命运如何?维新派是如何应对?结果如何?在与顽固派的斗争中,有位志士谭嗣同我们来认识一下。指导学生看教材插图,读他的遗言,理解他的变法态度和决心,学习他爱国进取、勇于牺牲的献身精神。教师引导学生试着总结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之后师生共同归纳总结,并板书如下:1、中国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竭力阻碍变法;2、中国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弱小,只依靠一个没有实权的皇帝,不敢发动群众。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变法的影响,之后共同归纳总结,并板书如下:1、戊戌变法是一次资产阶级的爱国政治运动,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2、维新派在帝国主义侵略日益加深的紧要关头,要求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具有爱国和进步的意义。3、这次变法广泛传播了资产阶级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作用。4、戊戌变法失败的血的教训,促使资产阶级的政治斗争由改良转向了革命。【反馈与小结】 略【练习与作业】材料一 “观大地诸国,皆以变法而强,以守旧而亡,观万国之势, 能变则全,不变则亡,全变则强,小变仍亡。” 康有为上清帝第 六书材料二 戊戌变法时“家家言时务,人人变西学”“举国鼓舞欢蹈,争求上书,民疾苦,悉达天听。”请回答:材料一反映了哪一政治派别的观点?该观点的主要代表人物有哪些?材料二中的“时务”指的是什么?“西学”指的是什么?你认为戊戌变法对中国近代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什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