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2609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水的净化教学设计【课题】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课题3【学生情况分析 】水虽然是学生经常听到、看到的词汇,十分熟悉,但对天然水的净化,学生却感到陌生。因此,在教学设计中,注重让学生借助已有的生活知识,通过教师的适当讲解引导,亲自设计探究实验,逐步了解和体会净化水的基本方法。【设计意图】1.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三个方面,克服了传统教学目标只片面强调知识传授,而忽略学习过程与方法,轻视学生情感态度培养的弊端;目标的要求向学生转达了教师期望的信息,更明确、具体,且层次分明。2.教学过程的设计不是对教材简单照本宣科,而是以“建构理论” 为基础,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入手,以及根据人对事物的认识印象,“听到的不如看到的,看到的不如做到的”规律,对教学内容进行适当调整、修改和补充。侧重于转变教学方式,尤其是学生的学习方式,尽可能多地让学生动脑、动手、动口。同时尝试“加德纳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让具有不同特质智能的学生扬其所长,补人之短,共同成长。对于课堂上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留作课后思考题,使课堂知识得以拓展,课堂内涵得以延伸。【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纯水与天然水区别,会用简单的方法区分硬水与软水。(2)观察和操作净化水的实验,通过与同学交流合作,了解净化水的一些基本方法,如沉淀、过滤、吸附、蒸馏,能把简单净化水的方法用于解决实际问题。(3)设计并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和讨论,培养学生的观察描述能力、交流合作能力。(2)通过对水净化过程的初步探究,体验探究的一般过程,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水污染的了解和对净化过程的参与,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2)通过学生亲自参与水净化过程的实验探究,感受化学对生活、对社会的积极意义,增强学习化学的兴趣。进而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和探究欲。【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解决简单的水净化处理问题。【教学难点】探究水净化的一般过程。【教学方法】 实验探究为主结合其他形式【教学过程】教学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设置情景导入课题设问过渡设问过渡活动与探究教师引导学生动手制作过滤器学生讨论设问过渡活动与探究预留问题设问过渡投影设问过渡活动与探究阅读探究预留问题阅读探究教师提问投影练习设问过渡学生讨论学生思考学生深思总结教育布置作业同学们你们接触过的水是否都为无色无味,澄清透明呢?展示三杯水样:天然井水,玉带河水(受污染的水,带气味、颜色),请大家看一看。请全体学生闻一闻自备的玉带河水,能否尝一尝,为什么?我们怎样把这些浑浊的水变得较为纯净呢?这节课,我们共同来探讨一下水净化的一般过程。投影课题。同学们,你们家在没有用上自来水之前,饮用的是河水,还是井水?你们家是采取什么样的措施对水进行简单净化的?教师见机提问:这些白色物质是否有净水作用呢?同学们,我们如何把这些沉淀和水分开?请大家举出日常生活,生产中把固体和液体分开的实例。教师先举例,后鼓励学生大胆想象。实例:用滤布把豆腐浆和豆腐渣分离;用沙层滤水等(教师表扬学生,夸奖他们是生活有心人)这些分开固体和液体的实例,有什么共同点?教师倾听、总结实验室通常用过滤装置(展示事物)把不溶于水的物质和水分开。教师示范投影:操作提示,并行间指导同学们比较过滤前后的水,清澈程度如何?山泉水为何总是很澄清。教师倾听大家再闻一闻、看一看过滤后的水,和过滤前相比哪些性质基本无变化?如何把水中的颜色、气味也除掉呢?大家参看教材P5556,用自己准备的材料自制简易活性炭净水器教师展示制作较好的简易净水器,表扬肯定学生。请大家看一看,闻一闻滤后的水,和处理前有什么不同?借助活性炭净水器示意图(课件投影),简介活性炭。利用活性炭的吸附性,可以吸附掉水中一些溶解性的杂质。如:去色去嗅。活性炭净水器的进水口为何在下面?同学们知道我们所用的自来水的水源来自于何处?自来水厂是如何把浑浊的长江水净化为我们能饮用的自来水呢?播放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影片。经过上述处理过的水,澄清透明,比较洁净,是不是纯净物?若水量不同,肥皂的量不同,现象又有何不同;用不同硬度的水洗衣服时,产生肥皂泡沫是否相同。请同学们回忆日常生活,长时间烧开水的茶壶内壁有什么物质?这些物质如何形成?生活中通过什么样的方法可以降低水的硬度?一杯是加明矾并过滤后的井水,一杯是纯净水,你能采取什么样的简单方法加以区分。刚才经过静置沉淀、过滤、吸附这些操作净化后的水能否用作医疗上的注射用水?在实验室,我们可以使用装置(投影蒸馏装置,并展示实物),采取蒸馏的方法制得净化程度较高的水蒸馏水。请同学们说出蒸馏净水的原理,其中包含了水的哪些物态变化。通过水的汽化和液化,可以使水得到较高程度的净化。事实上,得到净化程度较高的水的方法还有很多,同学们可以上网,查资料等作一下了解。同学们,我们要使被污染了的河水,得到初步净化,要经过哪些操作?由此我们看到,若使污染的河水变得更清更蓝,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所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一定要避免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水的净化很复杂,洁净的水来之不易,我们要爱惜水资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我们都要为身边的水资源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相信通过我们的共同努力,一定可以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美好。社会调查:请同学们调查,了解当地政府采取了哪些举措来治理污染的水。一位学生用透明的杯子盛接一瓶教室里的饮用纯净水,展示。大家看一看,该学生闻一闻,尝一尝。同学们说一说这种洁净的水的有关物理性质。学生回答:井水、河水,加明矾。把明矾加入盛井水的杯中搅拌、静置,观察并记录现象,交流(有白色物质生成)阅读教材P52,回答。(明矾溶于水后形成的白色物质,能够吸附悬浮于水中的不溶性杂质,使它们从小颗粒变为大颗粒,从水中沉降出来。)学生激烈讨论学生甲:用沙漏勺子将煮熟的饺子和汤分开学生已:用地漏盖子将固体垃圾和水分开学生思考,归纳。回答:都是用一种液体能通过,固体不能通过的物品,把固体和液体分开。同桌之间合作,动手制作过滤器,并过滤加明矾静置后的井水。学生回答: 过滤后的水较澄清。当山泉水通过山上的小石块、沙层时,小石块、沙层起到了过滤的作用。学生回答: 仍有臭味、仍显黄色。动手制作简易活性炭净水器,互相评价,取长补短。把过滤后的玉带河水通过简易净水器净化处理。学生回答: 基本无气味,无颜色。课后讨论探究,解答。学生回答:长江水,东城河水欣赏观看。看后简要说出自来水厂的净水过程。两位学生分别用硬水(准备的井水),软水(教室里的纯净水)(用水槽盛装)加肥皂水洗涤毛巾(水量同,肥皂的量同),其他学生观察现象有何不同。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54内容回答学生通过阅读教材P54内容,了解硬水有哪些危害。思考,回答思考,回答不能,因为净化程度不高。学生回答:汽化和液化学生集体回答写调查报告通过熟悉的事物进入课题。发挥学生的语言智能借助课件告知目标发挥学生运动智能发挥学生语言智能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知识,迁移到课堂体现建构知识理论培养和发挥学生逻辑-数学智能展现和发展学生运动、人际关系智能通过亲自动手实验,激发学生兴趣,并体现运动智能。通过评价他人制作的简易净水器,展现和发展了自我认知智能拓展课堂知识,延伸课堂内涵通过影片,让学生了解日常接触较少但又实用的知识拓展课堂知识,延伸课堂内涵培养学生自学探究能力借助熟悉的生活知识,学生自然得出结论,体现建构知识理论。及时巩固,加深印象教育学生关心、爱护、珍惜水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