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枯叶蝴蝶》教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2417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枯叶蝴蝶》教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枯叶蝴蝶》教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枯叶蝴蝶》教案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第24课枯叶蝴蝶教案 鲁教版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体会文中所蕴含的深刻哲理。 2、联系生活,对学生进行情感熏陶。 教学重点难点:朗读课文,体会本文所蕴含的哲理,认识到 装假作伪的危害性。 教学方法:对话式教学 教具准备: 枯叶蝴蝶教学课件、课文朗读带、录音机 时间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看,蝴蝶,你能用语言描述一下你眼中的蝴蝶吗? 生:美丽的 生:五颜六色的 生:五彩斑斓的 生:漂亮的 师:这是我们同学眼中的蝴蝶,下面请同学再看一幅图片,你能快速的告诉我这上面有几只蝴蝶吗? 生:5只 生:7只 师:其实,这上面一共是7只蝴蝶,一种像枯叶一样的蝴蝶 (二)枯叶蝴蝶档案 师:那么,对于枯叶蝴蝶你了解多少?你预习课文的时候都查到哪些资料? 生:读自己所查的资料 师:同学们查的比老师还多,老师也查到了一些有关于枯叶蝴蝶的资料,请同学们集体读读(大屏幕显示) 师:在我们的印象里,蝴蝶都是美丽的,可是它为什么看起来形似枯叶呢?同学们想不想更多的了解这种蝴蝶? 生:想 师:那么,今天就和老师一起走进当代作家徐迟的哲理散文枯叶蝴蝶(板书课题) (三)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师:这篇文章不长,老师很想给大家读一下,大家想不想听?生:想 师:老师有3个要求。1、标上段号2、思考为什么它形似枯叶?3、它为什么会濒临灭绝? (师朗读完课文学生回答 ) (四)读中品语言,品中读道理 师:朗读课文,背你最欣赏的语句段落,谈谈自己喜欢的理由。可采用下列方式展开交流: 1、我喜欢的句子是( ),因为它写出了( )。 2、我最欣赏课文的( )句话,( )词用的好,好在( )。 3、我觉得( )写的好,告诉我们( )。 (五)合作探讨 小组释疑 师:下面请大家跳读课文,找出难以理解的句子,小组内解决,解决不了的将问题记在卡片上。如: (1)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2)但是它还是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不仅因为它的美丽,更因为它那用来隐蔽它的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六)让情感在对话的天空升华 师:通过同学们组内积极的合作、激烈的争论,我们对课文有了更深刻的理解,那么,枯叶蝴蝶、人类、作者徐迟这三者到底是怎么想的呢,下面请同学看一段采访: 教师拟定采访稿: (1)枯叶蝴蝶,你很美丽,尤其是张开翅膀的时候,可是,为什么要阖上翅膀? (2)你知道吗?这种做法非但没有保护到你,还加重了你的灭亡? (3)人类,枯叶蝴蝶越来越少了,你为什么视法律不顾仍执迷不误? (4)徐迟先生,您写这篇文章的意图是什么?枯叶蝴蝶的灭绝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教师总结: 是装假作伪害了枯叶蝴蝶,而装假作伪也是人的特技之一,也许枯叶蝴蝶今天凄惨的命运就是装假作伪者的明天!正如孔子那句话:“君子坦荡荡,小人常戚戚”。 (七)心灵对话的舞台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枯叶蝴蝶、捕蝶者、作者徐迟说什么?(一句最简洁的、最真诚的话语表达心声)可采用以下方式进行交流: (1)枯叶蝴蝶,我想对你说:“-。” (2)人类,我想对你说:“-。” (3)徐迟先生,我希望您:“-。” (八)放飞想象的翅膀 师:由枯叶蝴蝶的悲剧你联想到了什么?写出来,与同学共同探讨。 (提示:可多角度立意,可以抨击那些见利忘义者,可以联想保护濒危动物的重要性,谈及人类与自然的和谐相处等方面。 ) (九)谈谈本节课的收获(十)布置作业 作业:假如我是最后一只枯叶蝴蝶. 我是一只寂寞的蝴蝶 秋风里 阖上我的翅膀 如同一片飘落的枯叶 我是那一只枯叶蝴蝶 并不想有人留意我的存在 我想逃开那些关注的目光 我向往着自由 向往着肆意的快乐 于是将我所有的美丽 换取了一身憔悴 枯萎 没有娇艳的容颜没有柔曼的舞姿 也没有轻如鲛纱的美丽翅翼 只有一个形象的 如蝶般凄美的名字 我以为这样刻意伪装 便会逃开所有猎射的眼神 以为和我周围的世界 浑然一色 便可以去自由的飞舞 但我 逃不脱被捕捉的命运 不是因为我的美丽 而是用来隐蔽美丽的枯槁与憔悴 我要我的翅膀两面都光彩夺目 我愿这个自然界的一切都显出 他们的真相。 教学反思 枯叶蝴蝶是著名作家徐迟写的一篇哲理散文,内涵丰富、耐人寻味,文章不仅语言美,而且哲理美。本文运用托物言志的写作方法,写了美丽而善于隐蔽的枯叶蝶由于人类的滥捕而濒临灭绝,提醒人们抢救自然资源的窠臼,从而由伪装作假更导致绝灭这一角度,论及“美,更要真”的重要,抒写了对虚伪作假的憎恶和对真善美的追求。 文章中,作者用鲜明的对比,既有枯叶蝶在阖起两张翅膀时的憔悴和张开翅膀时的美丽形成鲜明对比,又有枯叶蝶和其它不伪装的美丽蝴蝶的对比,充分说明了枯叶蝶伪装得彻底,但它并没有因此而逃脱人类的捕捉。从而说明装假作伪的行径瞒不过聪明的人。因此,我们做人要踏踏实实,你想想那些贪污受贿的官员、那些偷盗抢的罪犯、那些阿谀奉承的小人,虽然曾经过着消遣的生活,可到最后他们的下场又是什么?是穷困潦倒?是监狱?还是下地狱?而那些为民服务的忠臣,那些为国为民做贡献、老老实实赚钱过日子的工人,那些富有爱心、善良的人们,他们虽然生活不是很富裕,但他们受到人们的爱戴和尊重,他们活得更有价值。所以,做人要真。 最后,作者以“我要”、“我愿”表明自己的心迹,表现出犀利的解剖功夫和可贵的社会责任感,从中有隐含着做人要表里如一,不需要伪装的道理。对于这一小生灵的命运,作者另辟蹊径,表现出独到的感悟。让人读了之后,能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启迪和熏陶,洗礼和升华,这种内化作用无疑是巨大的。 在执教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我采用“对话式”的教学方式,坚持在语文课中要品读语言,让学生在品读中悟哲理,以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反思这节课,在朗读的过程中,我加强了朗读指导,让朗读声贯穿整个课堂,教学生朗读要注意语气、语调、语速、停顿,在朗读中品味语言,学习作者在语言上的写作特点,在不停的朗读中感悟文章所蕴含的哲理,当然课堂不能仅仅局限于老师的“教”,还需要学生自主的“学”,“学贵在质疑”嘛,因此,在设计本节课的过程中,我增设了“质疑解疑”这一过程,给学生一个“问”的平台,让思想在这里得到碰撞,本节课我对“对话式课堂”进行了尝试,学生在这一节课中,发散思维,张扬个性,学生与课文对话,与作者对话、与捕蝶者对话(与全人类对话),当然也有师生对话,生生对话,在对话的天空里,情感得到升华,在对话的天空里,联系生活中人和事,感受徐迟枯叶蝴蝶所含哲理。本节课的末尾,让学生畅谈自己所得收获,在这个环节我写了一篇下水文假如我是最后一只枯叶蝴蝶,本来是配乐读,结果没有播放出来,是因为自己事先没有调试好,工作上不够严谨,下水文(这首小诗)是为了让学生在读的过程中感受课文,感悟哲理,本节课在这里得到升华,学生读中学写,起到一个借鉴的作用,但由于自己的拖沓,加上本节课的容量过大,导致拖堂,这是在教学中最忌讳的错误,今后在设计教学任务的时候我一定会联系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教学环节,把教学任务安排到位,把时间利用好。 当然在本节课中,我还存在很多不足,在今后的教学中一定要向老教师学习,向老教师请教,学习他们驾驭课堂的能力,学习他们好的教学方法,以便改善自己的课堂,促进自己在教学能力上的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