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美术 一堂提前一天抽签比赛的优质课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31994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1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美术 一堂提前一天抽签比赛的优质课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美术 一堂提前一天抽签比赛的优质课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美术 一堂提前一天抽签比赛的优质课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美术 一堂提前一天抽签比赛的优质课教案案例背景: xx年10月,我代表枝江市参加宜昌市区中小学美术优质课竞赛,本次竞赛采用的是提前一天抽签备课、第二天上课的方式,这种方式在宜昌市区是开先河的。在一整册的教材中抽哪一课上哪一课,对每个参赛选手来说都有很大的压力,有很大的挑战性。我抽到的是湘版美术教材八上第二课苍松翠柏,本课的主要内容是学习传统的中国画,翻开课本的第一感觉和反应是:在新课程改革的今天,我如何处理课本中中国画的技法,针对本课我作了如下分析。一、教学要素分析:1、教材分析:本课教材系传承中国传统画艺术的课题,教材以“苍松翠柏”为题,意欲通过“树”这个切入点来初步了解中国山水的面貌,具体通过赏析典型作品,了解画树程式、探究画树的笔墨方法等活动来体验树的神质、寄意美。本课所涵盖的文化信息非常广泛,涉及的美术要素(如笔墨、形式、意境等)很多。教学时,要把准一条主线,抓住三个关键点来开展教学。一条主线是“感受树的精神气质”,围绕树来探究相关的文化和知识、技能。三个关键点:(1)学生能体验苍松翠柏之美,感悟人对树的人文情结;(2)学生能探究国画画树的笔墨、程式;(3)学生能能积极主动的探究,独立、有条理地作画。2、学情分析:中国画法程式、意境博大精深,传统文化的积淀非常厚重,根据学生的现有经验和学习能力,对教学的广度和深度的必须准确把握。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点可能在于体验画树的奇妙效果:廖廖几笔,几条线、几个点,立刻可使一棵能抒发情意的树跃然纸上。所以课堂上的笔墨探究要有充分的时空,更要让学生感受丰富的笔墨与概括、简练的程式的魅力,另外,学生已经上过此类课程,已做过一些探究和实践,学生的经验可作为一种可贵的资源,在此基础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有关树的中国画的体验,此外,学生学习中最难把握的可能是笔墨水分的掌握,画面气韵的形式,教学中要着重学习。3、教学资源利用:一可充分利用教材资源,教材上提供有供欣赏的若干作品和画法步骤图,以及齐白石的的作品,这些均是教学的基本资源。二可利用学生的原有经验来开展对话、探究。三可利用学校教师原来教学的部分原来资料来引导。四可利用多媒体提供赏析的图片和作品。五可利用课堂上生成的思想和作品来让学生相互启发。二、学习目标拟定:1、能体验树的审美意味,感悟画树的作品中蕴含的生命力,体会顽强、坚毅、妩媚等人文情结。2、学习中国画画树的程式与笔墨方法,能画一棵喜爱的、有笔墨韵味的树。3、能积极主动的探究,独立、有条理地作画,能交流和反思自我的学习状态。三、教学过程设计:(一)说树话题:学生谈最喜欢的树。(学生从已有的生活经验入手,谈树的美。)(二)赏树1、教师出示松树、柳树、柏树的照片几幅,学生赏析。(学生通过几种树的生活环境、姿态、气质的不同来感受不同树的美。)2、在音乐背景下的欣赏画树的国画作品。(学生欣赏国画作品中千姿百态的树,为下步探究树的画法作铺垫。)3、比较摄影作品中真实的树与中国画所画树的异同,探究其笔墨与意境、气韵。重点赏析松树、柳树、柏树用笔、用墨的风格。(在些环节中,学生也许体会不够充分,教师适当引导。)(三)析树1、学生在黑板上试画树,教师简评。(让学生明确树分树干、树枝、树叶三部分,要从这三部分探究。)A、探究树干的画法(没骨、双勾),用两幅图片进行对照。B、探究树枝的画法。(教师着重强调树枝的四面取势和穿插争让)C、探究树叶的画法。2、欣赏几幅学生的作品。(展示同龄人的绘画作品,更能激发学生的创作激情)(四)画树学生尝试画一棵到两棵树。(学生练习,教师对学生作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引导)(五)评树1、学生展示作品,自评与互评结合。(评点要素:用笔、树杆、树枝、树叶、韵味)2、教师小结本课。 案例片断与分析反思1、人文性话题切入课堂(片断一)师:昨天,我来到宜昌,觉得宜昌真美,我看到高耸漂亮的建筑物、整洁干净的街道、郁郁葱葱的树木,真不愧是一座旅游明星城市,说到树木,我们就先围绕这个话题说说,树木在我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生:美化环境,使我们的生活充满绿色和生机。生:夏天可以遮阴。生:有净化空气的作用,可以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生:保护水土,不使水土流失。师:确实,千百年来,千姿百态的树装点了我们的生活,你们认识哪些树呢,最喜欢什么树?生:我认识松树、柳树、白扬树、樟树等,我喜欢银杏树,因为它的叶子是一种中药,全身都是宝。生:我喜欢松树,因为它一年是常青的。生:我喜欢梧桐树,夏天可以遮阴。 我在设计本课时,抓住一条主线,从“说树、赏树、析树、画树、评树”这五个环节来探究相关文化和技能,我从宜昌之美的话题进入课堂。我们看到通过以上师生的交流谈话,教师顺利引入到对树的探究,首先我赞美了宜昌,激发学生的自豪感,加深学生对家乡的热爱之情,然后谈到学生熟悉的树,因为是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学生感兴趣,而且有话题可说。 2、美术学科的特点彰显(片断二)师:苍松翠柏向我们展示着生命的顽强和美丽,古往今来,树木滋润着我们的情感和心田,让我们一起静下心来欣赏国画大师笔下的树。(多媒体课件展示潘天寿、齐白石、白雪石等的作品,让学生对画树的作品有个大致了解后,重点赏析三幅作品。)师:潘天寿松石图画上的松树,长在什么地方?生:长在岩缝里。师:画上的松树看起来怎么样?生:坚强、有力。师:画家用怎样的笔墨来表现松树的?生:大多用比较浓的墨汁来画的。生:墨色看起来比较干。生:用笔显得很有力。生:线条比较坚硬,而且松针一根一根的,显得很有劲。我简单小结一下,画松树的笔墨要遒劲、凝重,依照此方法赏析齐白石的柳树、白雪石的柏树,并总结出柳树笔墨的流畅柔和、柏树笔墨的安详苍劲等特点,虽然学生此时还不会用不同笔墨来表现树木,但他们通过欣赏知道由于树的气质不同,笔墨特点也会不同。在析树的环节中,师说:中国画是我们几千年文化的积淀,它的技法博大精深,下面我们只对树的画法作一些探究。你们以前画过树吗?谁能在黑板上试着画出最熟悉的树。学生试画,教师适时点评。师:我们的古人也总结了一些画树的程式和方法,画树先画树干、再画树枝、树叶。我们一起来看看老师这儿的两幅作品,树干的画法有什么不同?生:左边的松树干是实心的,右边的柳树干是空心的。师:对,这就是我们画树干的两种方法,双勾法和没骨法。(教师进行演示示范。)在师生的共同探究过程中,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指定教学目标,树干、树枝的画法,我只讲到双勾法和没骨法,画树叶时讲到勾叶、点叶,因为有学生的探究,所以他们就在不知不觉中学会了。苍松翠柏这一课主要是学习中国画的技法,了解传统绘画程式,在处理本课重难点时,我想了许多,新课程虽然提出了淡化知识技能的理念,但不是不要技能,对于中国画的技法一定要讲到,并且要贯穿本课的始终,事实上我在课堂上也做到了这一点,收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着重表现在赏树、析树两个环节中。学生练习画树后的点评,也围绕着笔墨技法的表现来评价。本节课由于技法难易处理恰当,学生始终是兴趣盎然,并都能独立、有条理的画树,真正是一堂高效的美术课堂教学。3、教学资源的合理利用由于是抽签定课,课件的制作不可能那么精致,但我想应在现有的条件下充分用好我手中的资源,这些资源的应用也体现了我的设计思路,从“说树、赏树、析树、画树、评树”这一主线来探究相关的文化和知识、技能。本课我着重用了以下资源,一是学生心中的树,既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来探究树的精气神;资源二是大师笔下的树,由于没有优秀的范作,我在网上找到了潘天寿、齐白石、白雪石等人画树的作品,这些图片的提供,给学生的技法探究提供了好的媒材。资源三是书本上画树技法的步骤图,教材上有树干、树枝、树叶的画法分解图示,为我们的课堂教学提供了更直观的示范,使学生的创作也有很好的范例。资源四是同龄人画的树,该校学生已经上了本课,我在他们美术教师手中选择了部分作品,上课展示给学生看,学生看后,都惊呼这是谁谁的作品,心里会有意识的产生一个评价,并在创作的过程中更好地处理画面,这四种教学资源的利用,是充分有效的,收到了好的教学效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