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19425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6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3课 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教案 北师大版教学目标知道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知道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简述周恩来出席万隆会议的史实。教学重难点重点: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及其意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万隆会议的史实。难点:新中国在外交方面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所产生的广泛而深远的影响。教学过程导入新课为了打破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对我国的封锁和遏制,为国内经济建设赢得一个良好的国内外环境,新中国开展了一系列的内政外交活动,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改善了国际关系。你知道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是什么时候颁布的吗?周恩来总理是如何以高超的外交艺术赢得与会国代表钦佩的?这是我们今天学习的重要内容之一。推进新课一、新中国第一部宪法1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请学生们观看有关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制定通过的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纪录片片段。学生观看录像,了解会议的大概内容,感受会场的气氛,提高学习兴趣。2第一部宪法的制定(1)设问:新中国成立之初分别以什么代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随着形势的发展,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代替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已经不能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迅速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制定宪法被提上议事日程。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中心任务是制定宪法。(2)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看法的基础上,教师要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1954年宪法的颁布有什么意义”。教师归纳: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确立了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代表了人民的利益,是人民权力最重要的法律保障等。(3)现场新闻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见学科教研中心)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新中国成立后不但完善了社会主义法制,而且在外交上也取得了重大的成就。学习本目之前,老师先给同学们提出几个问题,然后同学们根据已有的知识和所搜集的资料一起来解决。多媒体展示问题:学生对于难以解决的问题,分组进行讨论。讨论后,小组代表发言。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可以从新中国成立之初面临的国际环境和新中国开展外交工作的目的进行分析。关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有什么影响,学生可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总结:1953年我国政府在同印度政府代表的谈判中首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随着历史的发展,中、印、缅等国共同倡导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社会产生了广泛而深远的影响。三、周恩来与万隆会议指导学生阅读相关内容,教师可提出一些问题,主要围绕:1万隆会议是在什么情况下召开的?有哪些国家参加?2在这次会议中,他们的共同愿望是什么?3在会议中为什么会出现矛盾?周恩来是怎样解决的?4周恩来创造性地提出“求同存异”的方针,请问“同”指什么?“异”指什么?在解决了一系列万隆会议的知识点之后,教师可继续提出问题:你从周恩来身上能学到哪些优秀品质?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从中体会周恩来的超群智慧和争取和平的勇气和胆识。让学生学会在日常生活中处理不同意见的能力,从而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本课小结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为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奠定了基础,也说明了我国已从人治走向法治的具体过程。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到万隆会议上“求同存异”原则的提出,新中国的外交在摸索中前行,逐渐为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创造了一个相对有利的外交局面。板书设计第3课新中国的内政与外交【新闻报道】现场新闻报道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召开记者:各位观众,大家好!欢迎您收看“新闻直通车”栏目。现在是北京时间1954年9月28日,历时14天的新中国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中南海即将闭幕。本次大会,全国的人民代表聚集一堂,共商国家大事。请跟随我们的镜头到现场去看看。(播放资料片段)记者:我们在现场了解到,此次大会的一项重要议题就是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我们来采访一位代表。这位同志您好,请问您是哪个省份的人民代表?人大代表:我是吉林人。记者:哦,原来是家乡来的,太好了!您能就此次颁布的宪法给我们大家简单介绍一下吗?人大代表:好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民主法制观念也在加强。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如果没有一部符合民意的宪法是不利于国家稳定、社会发展的。这部宪法在颁布前就已经广泛地征求了人民群众的意见,本会期间也有近1.5亿人民参加讨论,提出了118万条修改和补充意见。根据这些意见,大会又对宪法草案进行了认真的修改。应该说它非常充分地表达了我们人民的意志。记者:那么,这部宪法的内容都会有哪些呢?人大代表:宪法中规定我国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记者:非常感谢您的介绍。观众朋友们,看来,这应该是我国有史以来真正反映人民利益的宪法。感谢您的收看,下期节目再见。【备课资料】万隆会议亚非会议的召开是战后国际形势和亚非地区形势变化,民族独立运动蓬勃兴起的产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亚洲民族独立运动勃兴,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推动了非洲、拉丁美洲人民的解放运动的发展。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在亚非两大洲已涌现出30个独立国家。它为亚非国家独立自主地召开一次大型国际会议创造了条件。1954年12月底,南亚5国总理在印尼茂物举行会议,研究召开亚非会议问题。会议决定与会5国联合发起召开亚非会议,邀请包括我国在内的25个亚非国家和地区参加,并定于1955年4月在印尼万隆举行。对此,帝国主义的态度也十分明显。其中美国为了达到阻止亚非会议的召开,把矛头首先对准新中国。美国极力挑拨中国与亚非国家的关系,人为地制造对中国的恐惧和疑虑。美国的意图是,即使不能阻止亚非会议的召开,也要给会议制造种种难题使其“分裂而瓦解”。1955年4月1824日,会议冲破了重重障碍终于在万隆隆重召开。代表着占世界面积将近1/4和世界人口约2/3的29个亚非国家共计340名代表出席了会议,并有5个国家派代表团列席了会议。历时七天的亚非会议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亚非会议的成功来之不易。亚非各国,尤其是5个发起国在倡议和筹备过程中起了积极作用,东道国印尼政府和人民为会议成功所作的多方面的努力和热情好客的精神,是促成会议圆满结束的重要因素。中国代表团在会上提倡和坚持求同存异、平等协商的精神,对会议的顺利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亚非会议高举独立、和平、友好与合作的旗帜,形成了举世闻名的“万隆精神”。这个精神贯穿于会议所通过的各项决议之中,并产生了深远的影响。50多年来,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万隆会议的原则和精神并未过时,更没有消失,相反,经历了国际风云变幻的考验,它更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历史表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所制定的十项原则,是稳定世界局势、解决国际争端的最好方式,对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