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课(一)《隐私和隐私权》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317574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6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课(一)《隐私和隐私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课(一)《隐私和隐私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课(一)《隐私和隐私权》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政治下册 第五课(一)隐私和隐私权 人教新课标版课题:第五课(一)隐私和隐私权课型:新授课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星期 【课前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学案,自学课本P46-50页内容,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重点。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认识稳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识别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记住法律对公民个人隐私包括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予以明确的保护;能力目标:能自主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话中的相关案例,初步记住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重难点预设】重点:隐私的内涵。难点:隐私权的概述。【知识链接】 教材第47页“对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发表见解”从隐私的概念和内容可以看出,“隐私就是丑事”的说法是错误的,隐私简言之就是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秘密,包括的内容相当广泛,涉及个人的很多方面,如电话号码、身高、收入等,不可将隐私等同于丑事。具体理由:(1)隐私由“隐”和“私”两个要件组成,缺一不可。“隐”即隐藏,是不为人知、不愿公开、不愿让他人介入或不宜公开、他人不宜介入之意;“私”即个人之事,与“公”对应,强调的是与公共利益、社会利益无关的纯私人之事。(2)隐私中的“隐”含有不愿让他人知道的意思,而“私”必须符合“私”的含义,否则就是“公”。“公”可以公开,如果要“隐公”很可能就是见不得人的丑事。(3)隐私包括三方面内容:即私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人空间。它具有合法性,私人性,隐秘性和主观性的特点。可见,隐私并非丑事。教材第48页上“报社披露影视明星的隐私是否构成侵权”报社刊登的内容,有关明星年收入部分合法,有关婚恋部分则侵害了该明星的隐私权。一般而言,个人收入、婚恋情况是他人的隐私,报纸不应该在个人的私生活上做文章,同时对他人的个人收入、婚恋情况等隐私有保密义务,只有权利人才能公开或允许他人公开自己的隐私。但是公众人物的隐私范围与一般人相比要小得多,公众人物享有有限的隐私权,这是现代社会保护社会公众知情权所必需。公众人物作为社会知名人士,其工作、生活等方面信息属于社会大众感兴趣、极欲了解的社会生活的一部分;公众人物占有更多的社会财富,理应负有更多的社会责任,接受社会的监督。因此,明星的年收入涉及社会分配问题和纳税问题,这已不属于个人隐私,报社有权披露而不属于侵权行为。至于明星婚恋情况只要不违背法律和道德,纯属个人隐私,报刊未经明星同意就刊登其婚恋情况,是侵犯隐私权的表现。一、自主学习【学习流程】 预习填空 1.与公共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_。它具体包括:私人信息,如 、 、 、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 、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 、 等。2.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_和_的权利。隐私权包括:个人 、个人 、个人 和个人对其隐私的利用权。3.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收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_。二、合作与探究、展示活动一 教材第46页 “小红的故事”帮其讲道理活动二 教材第48页“你同意哪种看法?为什么?”活动三 教材第49 页“私拆他人信件是否合法” (【学习小结】什么是隐私呢?隐私具体包括哪些内容呢?【达标检测】单选 1甲同学偷看乙同学日记,并传播日记内容,甲同学的行为侵犯了乙同学的( ) A.荣誉权 B名誉权 C隐私权 D姓名权2.下列行为,属合法搜查的有( )A.侦查人员出示搜查证对某犯罪嫌疑人进行搜查B.商场怀疑某顾客有偷窃行为,对其身体进行搜查C.企业害怕产品失窃,保安人员对下班出厂的工人都要进行搜身检查D.小张怀疑同学小李偷了他心爱的钢笔,对小李进行搜身检查3.人与人之间要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这样做的好处是 ( )A.能保护公民的隐私权,有助于树立良好的社会道德风尚 B.有利于树立人的威信 C.能使隐私成为真正的隐私 D.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4.某校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 )A人身自由 B隐私权和通信自由 C名誉权 D社会经济权利5.个体医师李某于应某制药厂要求,为该厂提供曾在他诊所看病的方女士等6名患者的姓名、电话、住址、所患病及治疗效果等资料。此后该厂不断向她们寄发宣传资料并派人多次上门推销药品,致使左邻右舍议论纷纷。方女士等人得知真相后愤然起诉,要求李某停止侵害并赔偿每人精神损失费xx元。对本案的正确理解是( )A.公民依法享有名誉维护权 B.李某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C.李某侵犯了公民的姓名权 D.李某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 6当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A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B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对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的,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7下列属于不尊重他人隐私或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 有 ( )在银行柜台前设置1米线。网站将其注册会员的照片、电话号码、家庭住址等信息整理成册,卖全信息公司。警方为尽快抓捕犯罪嫌疑人,将某通辑犯的照片、姓名及相关信息,通过媒体进行公开。进别人房间要先敲门。为防止各类违法犯罪事件的发生,某市在大街小巷装了许多电子摄像头。小林的妈妈偷看他的日记。A、 B、 C、 D、【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22中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15)课题:第五课(二)尊重和维护隐私权课型:新授课主备人:弓永倩 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星期 【课前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学案,自学课本P51-55页内容,用铅笔在课本上标记重点。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学习目标】知识目标:记住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以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能力目标:能自主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话中的相关案例,初步记住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重难点预设】:重点: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方式,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难点:如何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知识链接】“父母能否擅自翻阅子女的日记”父母翻阅子女的日记不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因为子女并非父母的附属物,其人格独立。子女的日记是个人隐私的一部分,父母也应当尊重子女的隐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传统文化中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如何避免?提示:可从互相加强沟通、互相尊重等方面来谈。教材第53 页“小松的故事”(1)小旺的理由不合法。他的行为是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因为小松的身世是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任何人都负有不得侵害他人隐私权的义务即未经他人同意不得传摇、扩散其隐私。小旺在班上传播小松隐私的行为尽管不是出于故意,但有过失,是侵害小孙隐私权的行为。(2)如果你是老师,应当支持小松的请求。因为小旺传播小松被收养的身世,给小松精神上造成很大的刺激,身心受到侵害,所以应当承担其行为造成损害的责任,即赔礼道歉、消除影响并支付精神损害赔偿金。一、自主学习【学习流程】预习填空1. 我们应该如何尊重别人的隐私?第一、尊重他人的隐私,就要树立 。我们要明白每个人都是独立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 ,我们不能 他人的私事,不打听、不传播别人秘密, 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第二、尊重他人的 ,需要强化 。2.监视、窥视他人私生活,以偷看日记、私拆信件等手段千方百计刺探他人的秘密,道听途说传播他人的隐私,非法利用他人的个人信息等,都属于 的行为。3.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那起_,采用自行与 协商、请求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 侵害、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损害 。(还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给自己的隐私上把锁。)4.隐私权的内容:_;_;_; 。二、合作与探究、展示活动一 教材第52页 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 活动二 教材第52页对上述行为进行辨析活动三 教材第54 页“对教室、银行、超市安装监视器现象怎么看?”【学习小结】青少年如何增强自我保护隐私的意识?【达标检测】 单选1小红近来学习成绩明显下降,书信来往频繁。班主任怀疑小红在“早恋”,便私拆了小红的信件,并在班上公开批评小红“早恋”,告诫同学们要正确处理男女同学的交往,专心学习。该班主任的做法( )A.是关心学生的表现,合情合理 B.是在行使班主任的权利,虽有不妥,但未违法C.侵犯了公民的隐私权 D.是侵犯公民名誉权的具体表现2初中生晓微喜欢上了高年级的男生,并有了一定的交往。她很苦恼,向自己的同班好友冰冰倾诉了这份感觉。这时,冰冰比较适合的做法是( )征得晓微的同意,以适当的方式向老师汇报 不管晓微是否同意,向她的父母汇报直接向晓微作劝导,中学生当以学业为重 直接找该男生,劝阻他同晓微的交往A、 B、 C、 D、3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少数人为达到个人企图,经常在网上窃取他人的电子邮件。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A.名誉权 B.荣誉权 C.人身权 D.隐私权4下列行为中,不属于违法行为的有 ( )A、邮递员怀疑某人信件有问题,进行扣压 B、某领导对怀疑私藏枪支的职工家进行搜查C、在电话机上安装窃听器,偷听他人电话 D、父母适当限制未成年子女的通信自由5某晚上,小张看到小曾鬼鬼祟祟地从邻居家走出来,边走边把一些东西往口袋里塞,而此时邻居家却没有人在。第二天,小张把他所看到的告诉了邻居。小张的做法( B )。A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隐私权B合法且应提倡,因为有利于保障邻居家的财产安全C合法但不值得提倡,因为这是爱管闲事的表现 D不合法,因为侵犯了小曾的名誉权非选择6开学至今,文华的妈妈都还没见文华把测验的成绩告诉过她。向文华了解学习情况时,文华也总是支支吾吾,从不正面回答。一天,文华的妈妈还是忍不住向班主任老师了解文华的学习成绩,才发现文华的学习成绩有所下降。晚上,妈妈就文华的学习问题跟文华谈时,文华生气地说: “妈妈,你怎么可以向老师打探我的学习成绩,我的成绩是我的隐私,你这样做侵犯了我的隐私权。” 文华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么【课后反思】本节课我的收获是:22中八年级思想品德学科导学案(16)课题:第五课隐私权受保护 课型: 复习课 主备人:弓永倩班级 小组: 姓名 使用时间:2011年 月 日 星期 【课前使用说明】1、课前预习、自主学习:结合学习目标和学案,复习课本内容,并独立完成自主学习内容。2、小组讨论、合作探究:组长组织组员对学案进行讨论,帮助有展示、点评任务的同学高效完成任务。【学习目标】:通过教学,要求学生记住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及澄清“隐私即丑事”的错误观念;要求学生通过学习,能自主地运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形成一些保护个人隐私的技能;让学生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责任感。【知识梳理】1、隐私的含义和内容:人生在世,总有一些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个人秘密;总有许多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的纯个人私事,这些都属于隐私。具体包括:私人信息,如家庭住址、身体缺陷、婚恋情况、家庭关系、财产状况等;个人私事,如日常生活、社会交往等;私人领域,如住宅、个人行李、书包等。2、保护隐私的必要性:当今世界,信息技术和传播媒介越发达,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就越大,人们对自身安宁和安全的需要也就越迫切。这是因为人人有隐私,如果个人隐私被非法公布于众,就无异于生活在玻璃屋里,只能在众目睽睽之下惶惶不可终日。3、隐私权的含义: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私人生活安宁和私人信息保密的权利。4、法律保护隐私的意义: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能够促进社会和谐,维护社会的安定。5、隐私权的内容:隐私权的真谛是私生活的自由与安宁,保护正常生活不受干扰,内心世界不被侵扰。公民的住宅属于公民个人的生活领域,未经本人允许,任何人不得擅自侵入或非法监听、监视,执法有员不得无视法定程序非法搜查。公民有权对个人信息保密。如依法不公开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关系、储蓄密码等,并禁止他人非法搜集、传播和利用自己的私人信息。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对的信件、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等禁止他人擅自查看、刺探或公开。公民有权自己决定利用自己的个人信息从事有益于社会的活动,如将自己特殊的生活经历写成自传,公开自己的信件等。6、侵犯隐私权的后果:侵扰他人隐私的行为,既是违反社会道德的行为,也是违法行为。侵犯他人隐私权的行为,要受到法律的追究。7、如何尊重他人隐私权: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明确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破除我国传统文化中“父为子纲、夫为妻纲”这类宣扬人格依附的陈旧观念;不干涉他人私人空间,不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不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传播别人的秘密。我们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8、尊重他人隐私权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尊重他人隐私权,需要强化责任与信誉意识。个人隐私权里无不包含着两种最忠实的守护责任和信誉。责任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信誉体现对他人的忠诚。亲人、朋友、同学之间常常会分享一些个人秘密,这是基于彼此信任。此时,我们要承担塌对这份隐私的责任和信誉,这不但能保护自己的隐私,也是对他人隐私的保护和尊重。9、隐私权受侵犯时的做法:当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应勇敢地拿起法律武器,采用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请示司法保护等方式,要求侵权人停止侵权、赔礼道歉;若因此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还有权要求精神赔偿。10、维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与世隔绝。当自己遇到麻烦、产生困惑、出现烦恼时,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以获得成长所需的理解和帮助。【达标检测】自主学习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1中学生小刘有写日记的习惯,同学小王偷看了小刘的日记,并将日记的内容在班内传播。小王的行为侵犯了小刘的 ( )A必然权 B隐私权 C著作权 D通信秘密2下列人员拆看他人信件的行为属于合法的有( )A.公安人员拆看邻居的信件 B父母拆看未满十周岁儿子的信件C老师拆看学生的信件 D你的好朋友拆看你的信件3下列行为属于合法搜查的是( )A.司法机关为了执行任务,出示搜查证依法进入公民住宅搜查B有的学生丢失了东西,老师搜查了部分学生的书包C保安人员的搜查 D派出所为清理流动人口的夜查4以下对于隐私的理解正确的是( )A不愿为人所知的事情B与公共利益、群体利益无关,而不愿为人所知的纯个人私事C与个人有关的事情 D个人不愿为人所知、侵扰的秘密5隐私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 的权利。 ( ) 私人生活安宁 私人信息保密 私人信息收益 个人人格独立 A. B C D6我国宪法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这体现了我国保护公民的 ( )A.姓名权 B.人身自由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7依照法律的程序,可以检查你的通信的有 ( )你的监护人及老师 人民法院 公安机关 检察机关A B C D8某校初三学生张某为了集邮,竟然大量私拆、毁弃他人信件,张某的行为侵犯了他人( )A人身自由 B隐私权和通信自由 C名誉权 D社会经济权利多项选择题9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隐私权。以下属于隐私的是 ( )A个人身体状况 B行李、书包 C财产状况 D家庭地址10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 意识。 ( )A权利 B荣誉 C责任 D信誉11下列行为属于侵犯我国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的是( )A父母查看子女储存在电脑上的电子邮件 B班主任老师长期扣留学生信件C公安人员因国家安全的需要对出境信件予以检查D村干部拆阅劳教人员寄给家属的信件12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观念,摒弃以下观念和陋习( )A.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体 B“父为子纲、夫为妻纲”C.搬弄是非、揭人短处、扰人安宁 D.因好奇而热衷于打听别人私事 13当个人隐私权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 )A.自行与侵权人协商,要求停止侵害、赔礼道歉 B拿起法律武器,请求司法保护C.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 D若造成较大的精神痛苦的,可要求精神损害赔偿14偷看他人信件,又把信中内容加以传播、添油加醋,给他人的人格尊严造成了损害,属于侵犯了 ( )A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公民的名誉权C公民的隐私权 D公民的荣誉权15在网络调整发展的今天,少数人为达到个人企图,经常在网上窃取他人的电子邮件。这种行为侵犯了公民的 ( )A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 B姓名权 C名誉权 D隐私权16下列行为中,属于一般违法行为的有 ( )A父母偷看子女的日记 B公安人员因国家安全的需要对出境信件予以检查C老师长期扣留学生信件 D小丽在公众场合恶意诋毁小静二、非选择题 漫画分析题17.运用所学的知识对下图中两种人的行为予以评价。并提出应对办法。18.某公司职员李某与王某同住一室。一天,李某偷看了王某的日记,并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公司员工中传播。王某对此非常生气,顿生报复李某的念头。于是王某向公安机关写信,信中列举了李某盗窃工厂的财物、赌博等问题。公安机关经过调查证实,李某没有盗窃、赌博等行为。 请你用所学的法律知识来评价李某和王某的行为。19阅读剧本拆信风波,然后分析并回答问题。 时间:星期天早晨 地点:女儿的房间 人物:妈妈、女儿(某校八年级的学生) (妈妈气呼呼地将几封信摔在女儿面前) 妈妈:你还有心思搞好学习? 女儿:(惊讶地)你有什么权利私拆我的信! 妈妈:你是我的女儿,再说,我也是为了你好,不了解你的情况,怎么帮助你? 女儿:(砰地关上门)我的事从今后不用你管。 (1)运用所学知识,对剧中妈妈的言行进行评价。(2)为了消除母女间的隔阂,请你向剧中“女儿”提出建议。20一天,李老师将何伟叫到办公室,拿出一封已经撕开的信问:“何伟,告诉老师,刘娜是谁?她为什么总写信给你?”看到已经撕开的信,何伟十分吃惊:“老师,你怎么拆我的信?”牵老师回答:“我还不是为你好!现在学习这么紧张,你可不能分心呀!”(1)李老师为什么要拆何伟的信?(2)对李老师的做法加以评价。(3)请思考并给故事加一个结局。 【课后反思】通过测试我还存着的问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