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相见欢》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0154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相见欢》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相见欢》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相见欢》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诵读欣赏相见欢教学案 (新版)苏教版教学目标:1体会无形情感有形化的表达效果2.西楼、梧桐意象的把握3.了解词的一般常识教学过程:导语:辛弃疾说“少年不识愁滋味”,其实,人,只要经历了世事,就不可能没有愁绪。在我们刚刚学过的唐诗中,就有李白寄托与明月的“愁心”;有韦应物因不在其位不得其用的淡淡的忧伤;更有陈子昂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极度苦闷今天,我们来看一看另一类愁绪亡国之愁。一、文学常识:李煜,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字重光,号钟隐、莲峰居士,史称李后主。开宝八年,国破降宋,俘至汴京,被封为右千牛卫上将军、违命侯。后为宋太宗毒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千古杰作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被称为“千古词帝”。词:是诗的别体,起于唐,盛于宋。词又称曲子词、长短句、诗余,是配合宴乐乐曲而填写的歌诗,词牌是词的调子的名称,不同的词牌在总句数、句数,每句的字数、平仄上都有规定。二、读:语速,语调,节奏。三、赏析1. 词的段落称为“阕”或“片”,此词分上下两阕。在表达方式上,上阕下阕分别是哪种表达方式?(表达方式:记叙或叙事,议论,抒情,描写,说明)上阕是描写写景,下阕是抒情。2.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无言,为何无言?因为“独”,即“独自”。词人此时是阶下之囚,无人陪伴,与谁言说?自然“无语”。由此可见,此处之“独”,虽解释为“独自”,却包含了“孤独”之意。西楼。西楼未必在西边,西楼是古典诗词中的一个传统意象,带有哀愁哀伤之意(因西方是日落之地,日落象征衰弱或死亡)。同时,西楼是望月之地(相对于东升的月亮来说,什么楼都在西边),西楼又具有怀人思乡之意蕴。在此时,词人登上西楼他想到了什么?故国,想到自己当皇帝时的奢华生活。月如钩。如钩之月就是残月。残月后半夜才出现,作者此时登楼,说明什么?残月有何何象征?说明作者夜不能寐。为什么?愁。囚徒之愁。残月,象征了残缺,象征了词人故国和人生。3.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梧桐、深院、清秋”这些意象,给了你怎样的感受?寂寞,悲凉。梧桐是一种树木,它能寂寞吗?寂寞的是谁?清秋是季节,能“锁”吗?被锁的是谁? 寂寞的是词人自己,被“锁”的也是词人自己。上阕这两句写景,视角是否相同?这两句景物描写实际上写的是词人怎样的生活?不同,上句是仰视,下句是俯视。这两句景物描实际上表现的是词人囚禁生活。烘托了作者的万千愁绪,悲凉至极。(景物描写的作用烘托心情)4.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这里又有比喻,又有对比,又有谐音双关。什么东西一剪就断?丝;什么东西一里就顺?还是丝。用丝谐音“思”,这就是谐音双关。意为“愁思”剪不断,理还乱。但离愁和丝相比,剪不断,理还乱。因为离愁万千,根本无法去理。这里,作者把无形的情感愁绪比喻为有形的事物“丝”,使抽象的情感有形化,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愁思变得有了质感。很多诗人都借助这种化无形为有形的生动形象来表现愁绪:李白“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长”,这是用有形的白发来写无形的愁绪,写出了愁的长度;李清照“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这是写愁的重量;春观“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这是写愁的多。那么,本句是写愁的什么特点?韧。“别是一般滋味”,看来这种滋味作者说不出来,可者无处可说,甚至就是他不愿意说,只能常在心头萦绕徘徊,历久不去了。5.小结 这首词作者关于用平常、朴素而又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表现出深刻而又真挚的思想感情。虽然写的是词人自己作为亡国之君的离愁别恨,但因为所运用的意象非常准确,所营造的艺术境界非常精妙,形象地表现了人的“愁绪”这种无形的、难以摹写的情感,因而容易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五、课后作业 1.背诵并默写这首全诗。2.搜集李煜的其他的诗,读给大家听。板书离愁别恨上片:囚禁生活抒情写景比喻双关环境烘托下片:亡国愁苦练习1、本词作的作者是南唐亡国之君 ,史称 ,在中国词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被称为“ ”2、这首小令是南唐李后主降宋后所写,借以表达他的 。其感情基调是 。3、文中点明伤情的地点是 ,时间是 ,季节是 。4、这首词上片描绘出一幅怎样的景色? 5、词中写景简练而有序:“ ”一句是写仰望之景,“ ”一句是俯视之景。6、“月如钩”是特定环境下的月景,在文中有什么表达作用? 7、“锁”字是传神之笔,试赏析。 8、“剪不断,理还乱”有什么表达效果?现在人们常用这一比喻,有什么新意? 浣溪沙教学案一、学习目标1、在吟诵背诵中感受本词语言清丽自然的特色。2、体会本词的意境,感悟词人所表达的深刻感受。二、学法指导学生先在查阅资料和借助书下注释的基础上理解本词的大意,再通过重点字词和关键句子的讲解,引导学生去不断地挖掘本词的深刻内蕴,多角度地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三、教学过程1、作者作品 晏殊(991-1055),字同叔,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和政治家。抚州 ( 今江西临川 ) 人。景德初年,他刚十四岁,就以“神童”的才名应殿试考中进士。在西溪任上常讲学,后人建有晏溪书院,故西溪又称“晏溪”。仁宗庆历中,晏殊官至集贤殿学士,同中书门平章事 ( 宰相 ) 兼枢密使。为官清廉,秉直从政。他曾上书皇帝,主张严格选任州郡长官,量才录用地方知县,清除庸劣不称职者,这份万言书声震一时。 晏殊是一位著名的文学家,擅长词令 ( 长短句 ) ,尤擅小令。风格婉约,历有“此宗令词之专精者,首推晏殊”的评价。他的名作浣溪沙中的“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历来为脍炙人口的名句。 晏殊曾多次担任参知政事,兼枢密使,这是相当于宰相的职位,官位显赫。晏殊经常在家中招待客人,宴席之间总伴随着歌声、乐声,因此晏殊的作品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2、诗词大意 学生自由散读,结合书下注释,初步理解本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1)一曲新词酒一杯。 一曲:一首。新词:刚填好的词,意同新歌。(2)去年天气旧亭台。 去年天气:是说跟去年此日相同的天气。旧亭台:曾经到过的或熟悉的亭台楼阁。(3)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落日。西下:向西方地平线落下。几时回:什么时候回来。(4)无可奈何花落去。无可奈何:不得已。花落去:花谢,点明节令是暮春。(5)似曾相识:意思是好像曾经认识。形容见过的事物再度出现。后用作成语,即出自晏殊此句。燕归来:燕子从南方飞回来。(6) 小园香径独徘徊。 香径:花间小路。徘徊:来回走。诗意对照: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 听一曲以新词谱成的歌,饮一杯酒。去年这时节的天气、旧亭台依然存在。 夕阳西下几时回。 但眼前的夕阳西下了,不知何时会再回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无可奈何之中,春花正在凋落。而去年似曾见过的燕子,如今又飞回到旧巢来了。小园香径独徘徊。 (自己不禁)在小花园中落花遍地的小径上惆怅地徘徊起来。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 3、诗词赏析4、主旨探讨:本诗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作者对光阴流逝的怅惘和对春天消失的惋惜之情。5、艺术赏析:本词具有怎样的艺术魅力?这首词用语清新,明白如话,音律和谐。词意极为深广,从极为平常的时序转换中引出富含人生哲理的启迪。6、文章脉络梳理:一曲新词酒一杯 富贵闲适的生活 去年天气旧亭台 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夕阳西下几时回 就眼前之景来抒写情怀无可奈何花落去 悼惜的情感似曾相识燕归来 对时光流逝的感伤 小园香径独徘徊 惆怅的感情更为强烈 练习1诗人徘徊小园香径,精心选择了 、 和 等景物,描绘了一组优美的画图。把自然的春光和人的青春年华自然地结合在一起,表达了 情怀,这是运用了 的表现手法。2“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千古名句,试简析这两句词好在哪里。 3、“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寓情于景,请简要分析此句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 4、这首词是怀人之作,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来?(至少写两句) 5、“小园香径独徘徊”中的“独”字透露出作者的 情感;词中“ ”一句已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社会人生中无法言喻的无奈,都可以用此语感叹一番。6、“小园香径独徘徊”写了什么内容,与词中的哪一句相呼应?“独”字透露出作者怎样的情感? 7、词人通过什么时节哪些景物的描写抒发了怎样的情感? 8、词中构成“新”与“旧”对比的词句是 。9、朱自清在散文匆匆中写道:“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本词中也有表达这类似感慨的词句,这两句是 , 。李煜相见欢赏析李煜(937978),南唐后主。开宝八年(公元975年)宋灭南唐,李煜亡家败国,肉袒出降,身囚待罪于汴京。宋太祖赵匡胤因其曾守城相拒,封其为“违命侯”。李煜忍屈负辱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后被宋太宗赐酒毒死。李煜不是一个好皇帝,却是一位才华横溢的艺术家和词人。李煜词以被俘为界分前后两期,前期词作多描写宫廷生活与男欢女爱,香艳精致,才情蕴藉;后其词作多倾泻失国之痛和去国之思,沉郁哀婉,感人至深。相见欢便是后期词作中有代表性的一篇。首句“无言独上西楼”将人物引入画面。“无言”二字活画出词人的愁苦神态,“独上”二字勾勒出作者孤身登楼的身影,孤独的词人默默无语,独自登上西楼。神态与动作的描写揭示了词人内心深处隐喻的多少不能倾诉的孤寂与凄婉啊!“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寥寥12个字,形象的描绘出了词人登楼所见之景。仰视天空,缺月如钩。“如钩”不仅写出月形,表明时令而且意味深长:那如钩的残月经历了无数次的阴晴圆缺,见证了人世间多少悲欢离合,今夜又怎能不勾起人的离愁别恨呢?俯视庭院,茂密的梧桐叶已被无情的秋风扫荡殆尽,只剩下光秃秃的树干和几片残叶在秋风中瑟缩,怎能不“寂寞”情生。然而“寂寞”的又何止是梧桐?即使是凄惨秋色,也要被“锁”于这高墙深院之中,然而“锁”住的又何止是这满院秋色?落魄的人,孤寂的心,思乡的情,亡国得恨,都被这高墙深院禁锢起来,此景此情怎一个愁字了得。诗词中常借梧桐抒发内心的愁闷。温庭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更漏子);李清照“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声声慢)。以上具是写景佳作。写雨中梧桐,能表现诗人内心的愁苦。写缺月梧桐,则又是一番境界。苏轼语“缺月挂梧桐,漏断人初静”(卜算子)。缺月、梧桐、深院、清秋,这一切无不渲染出一份凄凉的境界,反映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之情,为下片抒情做好铺垫。那么,此情此景,一个亡国之君,一个苟延残喘的囚徒会有怎样一种心境呢?下片中,词人用极其婉转而又无奈的笔调,表达了心中复杂而又不可言喻的愁苦与悲伤。“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用丝喻愁,新颖而别致。前人以“丝”谐音“思”,用来比喻思念,如李商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无题)就是大家熟悉的名句。李煜用“丝”来比喻“离愁”,别有一番新意。然而丝长可以剪断,丝乱可以整理,而那千丝万缕的“离愁”却是“剪不断,理还乱”。那么,这位昔日的南唐后主心中涌动的怎样的离愁别绪呢?是追忆“红日已高三丈后,金炉次第添金兽,红锦地衣随步皱”(浣溪沙)的荣华富贵,是思恋“风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破阵子)的故国家园,还是悔失“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河山”(破阵子)的帝王江山?然而,时过境迁,如今的李煜已是亡国奴、阶下囚,荣华富贵已成过眼烟云,故国家园亦是不堪回首,帝王江山毁于一旦。阅历了人间冷暖、世态炎凉,经受了国破家亡的痛苦折磨,这诸多的愁苦悲恨哽咽于词人的心头难以排遣。而今是尝尽愁滋味,而这滋味又怎一个愁字了得。末句“别是一番滋味在心头”紧承上句写出了李煜对愁的体验与感受。以滋味喻愁,而味在酸甜之外,它根植于人的内心深处,是一种独特而真切的感受。“别是”二字极佳,昔日唯我独尊的天子,如今成了阶下囚徒,备受屈辱,遍历愁苦,心头淤积的是思、是苦、是悔、还是恨恐怕词人自己也难以说清,岂又是常人所能体会到的呢?若是常人,道可以嚎啕倾诉,而李煜不能。他是亡国之君,即使有满腹愁苦,也只能“无言独上西楼”,眼望残月如钩、梧桐清秋,将心头的哀愁、悲伤、痛苦、悔恨强压在心底。这种无言的哀伤更胜过痛哭流涕之悲。李煜的这首词情景交融,感情沉郁。上片选取典型的景物为感情的抒发渲染铺垫,下片借用形象的比喻委婉含蓄的抒发真挚的感情。此外运用声韵变化,作到声情合一。下片押两个仄声韵(断、乱),插在平韵中间,加强了顿挫的语气,似断似续;同时在三个短句之后接以九言长句,铿锵有力,富有韵律美,也恰当地表现了词人悲痛沉郁的感情。赏析上片:起句“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写对酒听歌的现境。从复叠错综的句式、轻快流利的语调中可以体味出,词人面对现境时,开始是怀着轻松喜悦的感情,带着潇洒安闲的意态的。但边听边饮,这现境却又不期然而然地触发对“去年”所历类似境界的追忆:也是和今年一样的暮春天气,面对的也是和眼前一样的楼台亭阁,一样的暮春天气,一样的清歌美酒。然而,似乎一切依旧的表象下又分明感觉到有的东西已经起了难以逆转的变化,这便是悠悠流逝的岁月和与此相关的一系列人事和去年大不相同了。于是词人不由得从心底涌出这样的喟叹:“夕阳西下几时回?”夕阳西下,是眼前景。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细味“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似乎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但词人由此触发的,却是对美好景物情事的流连,对时光流逝的怅惘,以及对美好事物重现的微茫的希望。是即景兴感,但所感者实际上已不限于眼前的情事,而是扩展到整个人生,其中不仅有感性活动,而且包含着某种哲理性的沉思。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的东升再现,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赏析下片: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一联工巧而浑成、流利而含蓄,声韵和谐,寓意深婉,用虚字构成工整的对仗、唱叹传神方面表现出词人的巧思深情,也是这首词出名的原因。但更值得玩味的倒是这一联所含的意蓄。花的凋落,春的消逝,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虽然惋惜流连也无济于事,所以说“无可奈何”,这一句承上“夕阳西下”;然而这暮春天气中,所感受到的并不只是无可奈何的凋衰消逝,而是还有令人欣慰的重现,那翩翩归来的燕子不就像是去年曾此处安巢的旧时相识吗?这一句应上“几时回”。花落、燕归虽也是眼前景,但一经与“无可奈何”、“似曾相识”相联系,它们的内涵便变得非常广泛,意境非常深刻,带有美好事物的象征意味。惋惜与欣慰的交织中,蕴含着某种生活哲理: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消逝的同时仍然有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只不过这种重现毕竟不等于美好事物的原封不动地重现,它只是“似曾相识”罢了。渗透在句中的是一种混杂着眷恋和怅惆,既似冲澹又似深婉的人生怅触。 上片小结:词之上片绾合今昔,叠印时空,重在思昔;(板书:怀旧,感伤年华易逝;)下片小结:下片则巧借眼前景物,着重写今日的感伤。(下阙板书:惜春,悼念春光难留。)全词语言圆转流利,通俗晓畅,清丽自然,意蕴深沉,启人神智,耐人寻味。词中对宇宙人生的深思,给人以哲理性的启 迪和美的艺术享受。此词虽含伤春惜时之意,却实为感慨抒怀之情。答案1、李煜 李后主 千古词帝2、亡国哀思 凄婉3、西楼台 夜晚 秋天4、深秋月夜庭院的清幽景色5、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6、(1)从月的形状上看是残月,象征人事的缺憾,蕴寓着冷落凄清的感情;(2)从月所反映的时间上看,并非月圆团聚之时,为下文的“离愁”营造了气氛。7、人间秋色,无所不在,如何能“锁”住,这是词人“以我观物,故物皆着我之色彩”的印象,被“锁”者,非清秋也,是指人。8、暗用丝的千头万绪比喻离愁,以千丝万缕之无法剪断、无法理出头绪,形容愁思之纷繁难解。现在人们用这一比喻,形容人内心的烦乱,或形容某些事难以解决。答案1、夕阳落花归燕感时伤春以景传情2、两句话(1)对仗工整,音调和谐,画面生动,通过对易逝的自然春光的描写,(2)抒发了对青春易逝的感慨,感情浓郁,(3)寓意深刻,发人深省,揭示了人生易逝,轮回无穷的人生哲理,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千古奇偶)。3、抒发了词人民惜春伤时的惆怅和寂寞,叹惜年华将逝的情思。4、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5、孤寂伤感无可奈何花落去6、写出了作者在遍地落花和溢满花香的小路上独自徘徊的孤独和失落。落寞,孤独无可奈何花落去7、通过暮春时节,日落时分,物候的变化的描写,抒发了词人对年华流逝的感伤之情。8、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9、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