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5.22《西湖游记》教案 鲁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300693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2 大小:1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5.22《西湖游记》教案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5.22《西湖游记》教案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语文上册 5.22西湖游记教案 鲁教版一、 教师的话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之美重在西湖。西湖景美,曾吸引了无数文人墨客到此游览,并留下了许多千古佳作。苏轼就曾写过“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那么西湖最美是何时呢?宋朝诗人杨万里说“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而我们明代的大文学家袁宏道却自有一番独到的见解。二、 作者简介袁宏道明代文学家。字中郎,与其兄袁宗道、弟袁中道合称“三袁”。他的文章“不拘一格,独抒性灵”,重在抒发自己独特的感受。29岁那年他曾到杭州西湖游览,写下了很多有关西湖的游记。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欣赏其中的两则。熟读这两则游记,疏通文意,并体会作者的心境,是本课的学习目标。三、 学习步骤(一) 朗读课文,注意文中字词的读音。(二) 正音 w zho ji hn yu突兀 棹 颊 目酣神醉 东阿王 丁酉 ln l ku shu wn chng夕岚 勒 石篑 数 罗纨 夕舂(三) 再读课文(四) 结合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注:重点词解棹船桨,这里指划船。名词作动词。去1、离开2、距离 为1、是 2、被 3、对,向 始1、开始 2、刚刚 3、才 “去”、“为”、“始”都是多义词。(五) 赏析课文1、文中“从武林门而西则已心飞湖上”,写出了作者非常想见西湖的迫切心情。“即棹小舟入湖”中的“即”也写出了作者急不可待的心情。划小舟入湖以后,作者便急不可待地描写了西湖的全景。“山色如娥波纹如绫”用四个比喻句构成排比,写出了西湖秀美的风姿。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作者的心情如何呢?“才一举头初遇洛神时也”,这几句便写出了作者初游时的心情,并且反衬出了西湖的美丽。2、西湖景美,那么何时最美呢?袁宏道认为“西湖最盛为夕岚”,这几句其实是全文的“纲”,下面的语段都是围绕这两句话来写的。3、西湖最美丽的时候是春天,而今年的春天尤其美丽。因为雪大,梅花被寒气所抑制,故而形成了梅花、杏花、桃花相继开放的局面。这为下文作者不去看梅而留在西湖观赏景色埋下了伏笔。那么作者留在西湖观赏到了怎样的景色呢?“由断桥至苏堤一带艳冶极矣”这几句写出了西湖美丽的景色,同时也照应了文章开头的“西湖最盛,为春”。4、白天花开得艳丽,游人也很多,然而作者认为杭州人只知西湖白天的景色美丽,却不知西湖早晨、黄昏、月下的景色更美。于是作者说“其实湖光染翠始极其浓媚”,照应了开头的“一日之盛,为朝烟,为夕岚”。而“月景尤不可言一种趣味”则照应了开头的“西湖最盛,为月”,月下的景物在作者的眼里都成了有情之物。然而这样的景物并不是人人都能领略到的。文章结尾句“此乐留与山僧游客受用,安可为俗士道哉”满含讥讽之意。那么这里与“俗士”相照应的“山僧游客”有指谁呢?当然便是指作者本人及其同道中人了。小结:欣赏完这一课,也许我们会有许多启发,也许以后观赏景物时会有许多别样的感受:远山近水皆有情!(六)、欣赏完了课文,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探究一下课后练习二 提示:要比较二者写景方式的不同,首先要明确两位作者各自的写景目的。白居易写景是为了表现自己轻松、愉悦的心情;而袁宏道在此处写景是为了说明“西湖最盛,为春”,因此白居易便抓住那些让他心情愉悦的景物:初生的湖水、早莺新燕、春花春草和绿杨阴里的白沙堤。而袁宏道不仅写了优美的景物,还写了被景色吸引的众多游人,并且自然景物只是作为画面的背景。 这道题重点在于引起同学们探究的兴趣,希望同学们多读、多品味,有自己的独到理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