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4分解因式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99160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3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4分解因式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4分解因式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4分解因式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章一元二次方程2.4分解因式法教案新版北师大版l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体会解决问题方法的多样性;会用分解因式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决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通过分解因式法的学习,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体会转化的思想。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学生探究一元二次方程的解法,使学生知道分解因式法是解一元二次方程的一种简便、特殊的方法,通过“降次”把一元二次方程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尝试在解方程过程中,多角度地思考问题,寻求从不同角度解决问题的方法,并初步学会不同方法之间的差异,学会在与他人的交流中获益。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观察,归纳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过程,激发好奇心;进一步丰富数学学习的成功体验,使学生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意识,进一步提高观察、分析、概括等能力。l 重点:会用分解因式法(提公因式法、公式法)解决某些简单的数字系数的一元二次方程。l 难点:能根据具体一元二次方程的特征,灵活选择方程的解法。l 教学流程:一、 导入新课 1、用求根公式解一元二次方程:x2-3x=0. 解:这时a= 1, b=-3, c=0. x1=0. x2=3 2、想一想:如果ab=0, 讨论a和b的情况? a= 0或者 b = 0. 3、想一想:一元二次方程:x2-3x=0.如果把等号左边分解因式就是x(x-3)=0.讨论因式x和(x-3)的情况? x = 0或者 x-3 = 0. 这样求出的方程的解和我们前面用求根公式求的解是一样吗?4、想一想一个数的平方与这个数的3倍有可能相等吗?如果相等,这个数是几?你是怎样求出来的?二、 新课讲解1、 分解因式法回顾小亮解一元二次方程:x2-3x=0.的过程并说说这个方程有什么特点?小亮解一元二次方程利用a= 0或者 b = 0. 方程化成一般式后左边能因式分解. 分解因式法: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求解.这种用分解因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你为分解因式法. 2、例题解析用分解因式法解方程: (1)5x2=4x; (2)x-2=x(x-2). 3、 分解因式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2) 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3) 根据“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转化为两个一元一次方程.(4) 分别解两个一元一次方程,它们的根就是原方程的根.3、 探究理解用分解因式法的条件是什么?关键熟练掌握知识是什么?理论依据是什么?用分解因式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 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 理论依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四、课堂练习 1、 解下列方程:解:x1=-2 x2=4 解:4x(2x+1)-3(2x+1)=0 (2x+1)(4x-3)=0 x1=-1/2 x2= 3/42、你能用分解因式法解下列方程吗? (1)x2-4=0; (2) (x+1)2-25=0. 这种解法是不是解这两个方程的最好方法? 你是否还有其它方法来解? 3、说出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时,因式分解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1、分解因式法. 当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边是0,而另一边易于分解成两个一次因式的乘积时,我们就可以用分解因式的方法求解.这种用分解因式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称为分解因式法.分解因式法的条件是方程左边易于分解,而右边等于零,关键是熟练掌握因式分解的知识,理论依旧是“如果两个因式的积等于零,那么至少有一个因式等于零.” 2、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步骤 (1)化方程为一般形式;(2)将方程左边因式分解;(3)根据“至少有一个因式为零”,得到两个一元一次方程 (4)两个一元一次方程的根就是原方程的根. 因式分解的方法,突出了转化的思想方法“降次”,鲜明地显示了“二次”转化为“一次”的过程.六、 课堂拓展1、 已知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x2-mx+m+1=0的一个根为2(1)求m的值及另一根;(2)若该方程的两个根分别是等腰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求此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2、握手时常用的社交礼仪,人与人初次见面,往往以握手示礼小亮还记得升入中学时参加迎新生活动的场面,负责迎新生的老师为了让同班的新同学互相认识,要求出席的同学互相握手,并彼此互相介绍热闹一番后,同学们已完成这一项任务,老师随即说:“同学们,你们刚才已经两两之间共握手630次“同学们听了后都很吃惊:“怎么算的?“假设班里有x名学生,你知道630次是怎样求出来的吗?你能列出求解x的方程吗?七、达标测评1、解方程:(3x-1)2=5(3x-1)(用因式分解法) 2、解下列方程3、 一个数平方的2倍等于这个数的7倍,求这个数. 解:设这个数为x,根据题意,得2x2=7x.2x2-7x=0,x(2x-7) =0,x=0,或2x-7=0.4、十八大会议歇会期间,代表们在某休息室两两互相握手,共握手190次,求此时共有多少名代表在此休息室? 七、布置作业 教材47页习题2.7第1、2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