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 北师大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9621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 北师大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生物上册 形形色色的生物教案 北师大版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初中生物的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一课时,通过教学意在从情感上引领学生进入丰富多彩的生命世界,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以积极的态度感受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 从知识的角度看,本节主要阐述了生物圈的概念和生物的多样性,突出了人与生物圈的关系,使学生认识到人是生物圈的一员。 教材以大量的图片刺激学生的视觉,使学生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精彩与美丽,从而培养学生积极的人生态度和学习生物学的热情。二、教学目标: 1知识:(1)描述生物圈的范围; (2)举例说出生物的多样性。2能力:(1)尝试运用统计、处理数据的方法和分析资料的方法; (2)通过讨论、交流,提高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和信息交流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 (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更加热爱生活,珍爱生命。三、提前准备教师: (1)制作多媒体课件,准备一个地球仪。 (2)对小组长进行活动前的培训。学生: 收集生物多样性的资料。 四、重点与难点 重点: (1)生物圈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我们应当了解和爱护这个家;(2)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 难点: (1)学生统计和处理数据; (2)遗传的多样性。五、教学方法: 1、利用学生的年龄特点,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以游戏的形式进行教学,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 2、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充分、正确地利用各种图片,增强直观性和激发学生兴趣。六、学习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分析去发现知识,逐渐培养自主学习的习惯和能力。通过课前的资料查阅和课上的参与交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尝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同时也提高了分析问题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七、学情分析:本课时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认识,展示生物学研究的范围与内容,通过交流生物多样性的资料,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喜欢生命、爱护动物的行为,认识到人类是生物大家庭中的一员,为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影响的教学打下铺垫。八、教学程序的展开:导入,让学生说说我们生活中接触到的一些生物及其生活环境、 教师导入,带领学生参观校园中的生物以小组为单位把看到的生物记录下来。 2、学生讨论交流轮流发言,汇报参观结果全组一共调查或收集到多少种生物?植物和动物各有多少种? 把你感兴趣的生物介绍给同学。 同学们讨论后请各组派代表展示你们的结果。”3、教师进一步引导肯定学生认真的态度。陈述:“我们的校园就像是生命世界的一个缩影,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走进生命的世界,去探索生物的奥秘。” 4、设问:“刚才每组的同学表现得都很棒,通过大家的汇报,我们真正地感受到:生命世界是如此丰富多彩,生物物种多种多样。但老师发现同学们普遍对动、植物感兴趣,生命世界除了动、植物以外还有没有其他生物呢?学生争论不休”家把目光投向我,等着我裁判。5、多媒体播放放一段有关片子,让同学们自己找到答案。看后同学们很兴奋地得出各种答案,直到有学生说:“生物有动物、植物、细菌、真菌等许多种。”活动:阅读教材第八页:现今记录的生物一共有200多万种,其中70以上是动物,约22是植物和真菌,约5是单细胞生物。科学家估计自生命诞生以来地球上生活过的生物很可能有10亿种左右。”6、.展示不同品种的菊花、金鱼和犬等生物和不同肤色的人的图片,通过讨论和教师讲解使学生认识到遗传的多样性。7、提问:“通过刚才的交流学习,大家能谈一谈你们的收获和困惑吗?”同学思考回答:“我知道生物种类很多。”“我知道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生活环境。”还有同学提出了很多问题:“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生物?”我想知道为什么菊花会有那么多品种?”进一步引导: “同学们提出了很多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把老师都难住了。我们一起请教一下我们共同的老师教材,请同学们阅读课文910页,看看能不能找到答案。”让同学们认真地观看插图,阅读文字,找到答案:物种多样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遗传多样性。在不同生物体内,控制其性状遗传的遗传物质不同,即使同种生物的遗传物质也不同。答案虽然找到了,可同学们的新问题又来了,有同学问:“什么是遗传物质,它是什么样的?”教师解释:“这个问题一两句说不清楚,只要同学们认真学习,这些问题以后都会解决,下课后我们也可以查一下资料。”大家在学习过程中感觉到:种类繁多的生物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生物与环境相互影响、相互作用,构成了生态系统。 9、老师为大家放一段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介绍生物圈的范围,陆地、海洋和湿地等生态系统)通过这段录像同学们了解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10、最后,通过讨论、交流,师生共同总结了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它们之间相互联系,缺一不可,遗传多样性决定了物种的多样性,物种的多样性又构成了生态系统的多样性。九、课堂练习1.生物多样性的三个内涵是_、_、_。2.生物圈的范围包括_、_和_,是地球上最大的_。3.有许多动植物是濒危生物,我们应该关爱和保护,而路边的小草等生物就不需要关爱和保护。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 同学们要记住不能随意伤害生物,因为其他生物和我们人类一样在生物圈中的地位是平等的,我们有责任保护它们,我们应做大自然的保护者而不是破坏者。” (第二课时)一、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初中生物的第一章第一节的第二课时,在第一课时学生认识生物的多样性的基础上,通过对非生物与生物生命活动的观察、比较、分析和思考,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二、教学目标 1.知识: (1)列举生物和非生物的区别。 (2)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2.能力: (1)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发散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2)培养学生的分析、归纳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培养学生乐于探索生命奥秘的精神和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团结合作精神。 三、提前准备 教师:(1)制作多媒体课件; (2)准备一个机器人和一个珊瑚标本或图片。 学生:(1)提前通知学生观察生活环境,区分生物与非生物。 (2)有条件的学生可准备生物标本。 四、重点与难点重点:学生能举例说明生物具有的共同特征。 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情感。难点: 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观察能 力和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 利用学生爱表现的特点,以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参与教学活动,活跃课堂气氛。六、学习方法 通过同学间的合作和讨论,尝到主动学习的乐趣和团结的力量,同时也通过提问和思考,培养分析、归纳问题的能力。七、学情分析 本课时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入手,在交流和讨论中让学生获得生物基本特征的知识,能够区别生物和非生物,并在活动中锻炼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培养学生主动获得知识的能力和方法。 八、教学程序的展开1. 导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真切地感受到花、草、树木、鸟、兽、虫、鱼、山、石、水、土等将大自然打扮得生机盎然,绚丽多彩。那么我们如何来辨别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呢?今天我们就一同来寻找生物的共同特征。 2. 展示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水中生物请同学们观察、讨论,并说一说从中你看到了多少种生物?你是如何区别生物与非生物的?(回答:能运动的都是生物”对震动有反应的都是生物”。)3. 展示机器狗和蘑菇图片,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观点,哪一个是生物?” (“当然蘑菇是生物,”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设疑:“按照同学们的观点,能运动的是生物,那么机器狗应该是生物而蘑菇应该是非生物。” 4.提问:“生物就是有生命的物体,他们都是活的。怎么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呢?大家都知道我们每个人都是一个生物,那么我们想一想自己有什么特征?(不说外貌特征)请小组讨论。”(同学讨论后回答:“人可以从小长大”“人有寿命,可以生老病死”“可以呼吸”“可以睡觉”“可以生儿育女”“需要营养”“可以吃饭、喝水”“可以排出废物”“可以运动”等。)问:“人怎样呼吸,怎样获得营养?其他生物能呼吸吗?它们怎么生活?”(回答:其他动物和人一样吸入氧,呼出二氧化碳,植物不呼吸。”植物也跟动物一样呼吸,“动物是靠吃其他的生物生活的,而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制食物养活自己。”)问:“生物在生活过程中,在获取营养的同时,还要产生许多废物,并通过各种途径排出体外。你们知道动物和植物是怎样排出废物的吗?”在师生共同交流互动中讨论归纳出动物通过呼吸、排汗、排尿等方式排出废物;植物通过落叶、呼吸等方式带走废物。讲述:“通过以上的学习我们知道生物体要从外界吸取所需要的营养物质,把它变成自身的一部分;同时将身体的一部分物质分解,将产生的废物排出体外,从而达到新旧物质的更新,这是生物的基本特征新陈代谢。只有在新陈代谢的基础上,生物才能表现其他的特征。”问:“生物还有哪些特征呢”,5. 利用多媒体演示:草履虫应激性实验;水螅受刺激缩成一团的实验等让同学仔细观察,你看到了什么现象?想一想这说明生物有什么特征?” (回答:“我看到一侧培养液旁边放盐粒后,草履虫都游到了另一侧培养液中。” “我看到用针轻轻碰水螅,它就会缩成一团。”) 问:“为什么会有这些现象呢?”(“我认为盐对草履虫有刺激,对它生活不利,所以它逃走了。” “针对水螅有刺激,所以它会缩成一团。”) 接问:“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类似的现象?” (“我用小木棍碰过蚯蚓,它的身体马上收缩。” “我知道含羞草的叶受到触动会自然下垂。” “向日葵的花盘随着太阳转。”) 问:“通过以上的实例,你们认为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特点?”(回答:“它们对外界刺激都有反应。”)讲述:“同学们归纳得太好了,我们把生物遇到外界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叫做应激性。生物有应激性,大多数情况下动物的应激性比植物的应激性明显,植物的应激性通常表现在向光性、向水性、向地性等方面。”6. 多媒体展示: 片段内容:1.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史(一粒种子萌发、生长、开花结果、繁殖的过程)。2.一些生物的繁殖方式(细菌、真菌、植物的营养繁殖,一些动物的繁殖方式)。问;“同学们通过观察,你们看到哪些现象?” (“回答:一粒小小的种子能萌发成幼苗并能由小长大”“一个细菌能形成两个细菌”“我看到蛇和龟靠下蛋来繁殖后代”等。)师生互动总结出生物的一些特征:新陈代谢、应激性、生长、繁殖。讲述:“下面我们打开书看看科学家的观点。”看到自己的观点跟科学家的基本一致,学生们非常兴奋!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归纳出生物的基本特征,它是我们辨别生物与非生物的依据,8. 思维发散:通过两节课的学习与交流我们认识了形形色色的生物,下面请同学们谈一谈自己的收获。同学们各抒己见,有的说:“我学到了如何与人合作学习”“我知道了怎样调查”“我感觉到正是有了生命世界才变得精彩”“我知道什么是生物与非生物”“我们以后要好好保护生物”等。 九随堂练习1.生物具有的特征包括 、 、 、 等。 2.教科书12页所列物体哪些是生物,哪些不是生物?并说明理由。十能力提升:教师提出问题:“除我们已经了解到的生物特征之外,生物还具有哪些特征?”(1)能进行呼吸; (2)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3)有遗传和变异;(4)能生病、老化和死亡; (5)能适应环境和影响环境; (6)有严整有序的结构。教学反思本节教材的编写充分关注学生的兴趣和经验,从学生的体验出发,通过插图描述生命现象,引领学生体会生物的基本特征。本节课在设计意图上力求体现新的教学理念,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取学校附近池塘里的水样,通过观察一滴水中的生物,让学生研究自己身边的生命现象,从而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兴趣。教学中不直接告诉学生生物有哪些共同特征,而是组织学生根据教材及教师所提供的材料(主要是媒体展示、实物展示等),通过观察、思考、讨论、交流,归纳总结出生物的共同特征。教学中尽量多地收集一些图片,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交流来丰富拓展知识。尽量给予学生更多的表达机会,锻炼他们的语言、思维和想像能力,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发散思维能力及利用相关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是:关于教材中所提到的生物的四点特征,只需要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以增强感性认识,能够利用这些特征区别生物与非生物,而为什么会有这些特征则不需要展开来讲。教师只是学生学习中的帮助者、指导者、促进者。教师的作用体现在教会学生在学习的道路上获得知识的方法。这节课我利用多媒体给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料,让他们通过观察来整理、获取信息。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联系生活实际,做到学以致用,如:在引导学生学习生物的应激性时,先通过播放草履虫应激性实验、水螅受刺激缩成一团实验,让学生感受到生物应激性的现象。然后让学生根据经验举出生物应激性的一些实例,通过这些现象引导学生归纳出生物应激性的概念。同时,让学生进行分组讨论,学习新陈代谢问题时,让学生以自己为例讨论其具有的特征。从学生熟悉的事物和生活出发,会使他们讨论时产生兴趣、有的放矢。课堂中给学生设置一些有挑战性的讨论活动,还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再者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可以相互带动、相互补充、相互完善,增进友谊和了解,培养团结友爱、与人合作的精神。更重要的是开阔学生的视野,真正地感受到生命世界的精彩,激发学生热爱生命、保护生物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培养创造性思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