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高效训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95271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19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高效训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高效训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年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高效训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学业水平测试 专题高效训练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单项选择题1在人类社会发展的四个阶段中,人类只是被动地适应环境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文明时期2当前发展中国家比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其原因不可能是()A人口增长过快B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投资C生态破坏严重 D消耗的矿产资源过多3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人地矛盾最剧烈的时期是()A采猎时代 B农业时代C工业时代 D后工业时代4(xx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下列有关不同时期人地关系状况的描述,正确的是 ()A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不受地理环境制约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恶化C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初现矛盾D后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走向协调5下列行为中,能造成明显水体污染的是()A蓄水发电 B网箱养鱼C封山育林 D南水北调6在广大乡村地区,环境问题的主要表现为()A大气污染 B水体污染C生态破坏 D噪声污染7有关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A发达国家环境问题更为严重B发展中国家常将污染物转移至发达国家C发达国家由于经济水平高,可自行解决本国的环境问题D发展中国家的环境承受着发展和人口的双重压力8环境问题的本质是()A人口问题 B发展问题C粮食问题 D资源问题9人类活动影响最深刻、最集中的地域类型是()A海洋 B乡村 C城市 D草原10图711中A、B、C三地出现的共同的严重环境问题是()图711A土地荒漠化 B生物多样性减少C酸雨危害 D土地盐碱化严重 二、单项选择题图712反映的是东汉时期狩猎、生产的情景。上半部分是弋射图,两个猎手正在向疾飞的群鸟弯弓瞄射;下半部分是收获图,描写农夫们收割、采实、挑运的劳动场面。据此回答1112题。图71211该图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A采猎文明时期 B农业文明时期C工业文明时期 D后工业化时期12关于这一时期人地关系的正确叙述是()A征服自然,试图成为自然的主宰B崇拜自然,对自然既恐惧又依赖C改造自然,开发利用土地、水等资源D寻求人地协调13下列关于人地关系的发展历程的叙述,正确的是()人类对环境认识的进步是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采猎文明时期,人类改造环境的作用是强大的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关系趋于和缓人口的持续增长和经济迅速发展,使自然资源利用的数量增加A B C D水体污染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水质性缺水;降水量小、水循环不活跃造成的水资源短缺称为资源性缺水。据此回答1415题。14下列城市中,资源性缺水最严重的是()A杭州 B广州 C南昌 D石家庄15我国目前重点治理的“三湖”(江苏太湖、安徽巢湖、云南滇池)地区水质性缺水问题突出。其污染物来源不包括()A化肥农药残留物 B生活污水C原油泄漏 D工业废水三、双项选择题大气污染与使用能源的种类密切相关。读图713并结合相关知识,完成1617题。图71316关于四省市农村不同生活能源对大气SO2污染的贡献率的叙述,正确的是()A广东省以煤炭最小 B福建省以薪柴最大C江苏省以薪柴最大 D北京市以秸秆最小17减少我国农村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有()A发展沼气 B开采小煤窑C利用太阳能 D种植薪柴林 18(xx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大面积砍伐森林可能引发的环境问题有()A酸雨污染蔓延B臭氧层空洞扩大C水土流失加剧D生物多样性减少考点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一、单项选择题(xx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生态建设是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读图722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图7221图中四类城市发展模式,最不可取的是()A B C D2生态城市建设的核心是协调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这突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A共同性原则 B公平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 D经济性原则3(xx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下列行为符合低碳生活的是 ()A尽量多买衣服 B尽量多喝饮料少喝水C尽量多开小车出行D尽量选购简易包装食品4(xx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下列行为不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是()A我国实施“三北”防护林建设工程 B我国南方农村推广使用沼气C街边小摊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 D居住小区实行垃圾分类回收5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定期休渔 B竭泽而渔 C毁林开荒 D刀耕火种6国家大力推行“退耕还林”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增加木材产量 B改善生态环境 C确保薪炭林供应 D提供就业机会7根据可持续发展理念,下列日常行为中不值得提倡的是()A分类放置生活垃圾 B乘坐公共交通工具C自备购物袋购物 D经常使用一次性筷子8(xx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竭泽而渔”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A持续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9(xx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下列行为或观点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是()A竭泽而渔B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C推广使用一次性木筷D洗衣服时一直开着水龙头10(xx年广东广州模拟)有关自然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下列做法不合理的是()A积极开发利用各种新能源B为增大捕鱼量,增加网眼密度C减少使用煤炭,以缓解全球变暖D进行海水淡化以缓解水资源不足二、单项选择题图723是某区域水资源循环利用模式示意图。读图回答1112题。图72311图中字母含义表述正确的是()Aa表示污水处理,b表示污水收集 Ba表示污水排放,b表示污水处理 Ca表示水的利用,b表示水的污染 Da表示水的污染,b表示污水处理 12城市化水平的提高要求增大供水量,可采取的措施有()A减少区内水体蒸发量 B增加区内降水量 C提高区内水资源重复利用率 D增加地下水储量 2009年12月7日至18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发展低碳经济成为各国的共识。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经济发展模式。据此完成1315题。 13发展低碳经济最主要是为了应对()A臭氧层变薄 B全球变暖 C酸雨扩散 D地震频发 14与传统经济相比,低碳经济所倡导的是()提高能源利用率开发清洁能源禁止CO2的排放追求绿色GDPA BC D 15“改变传统观念,推行低碳经济”,对此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呼吁各国“戒除”对碳的“不良嗜好”,发展低能耗、低污染的“低碳经济”B通过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减缓人类活动对气候造成的不良影响 C世界各国有共同的义务减少温室气体排放D发展中国家应该对温室气体的排放承担主要责任三、双项选择题16我国以下生产活动符合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是()A农业生产围湖造田,陡坡开荒B农业生产退耕还林还草,发展生态农业C工业生产先污染,后治理 D工业生产循环经济,清洁生产17(xx年广东汕尾模拟)下列人类发展的原则,属于可持续发展公平性原则的是()A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本国资源,并确保不对他国环境造成损害B鉴于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有限,人类需与子孙后代共享自然资源C地球的承载能力是有限的,人类应该做到合理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D对于全球共有的大气等自然资源,需要在尊重各国主权和利益的基础上,制定各国可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制度18(xx年广东省学业水平考试)为了有效地减少我国的CO2排放量,合理的做法是()A限制国民日常消费品的生产与供应 B加快新型能源开发C大力调整经济结构,发展低碳节能产业 D严格限制石油消费和燃煤发电专题演练(本试卷共20小题,满分10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下列关于一定历史时期人地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A采猎文明时期,人受地的制约比较小B农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得到和谐发展C产业革命之后,人地关系开始出现矛盾,局部地区产生环境问题D到了近代,人们对人地关系的认识逐渐走向系统化和科学化2绿洲是西北地区的一种特殊景观,决定绿洲形成和分布的最重要因素是()A地形条件 B光热条件C水资源条件 D土壤条件3关于荒漠化的形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据统计,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中,人类活动不当引起的占90%以上,由此可见,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是引起荒漠化的根本原因B持续干旱促进了荒漠化的进程,所以气候干旱是造成荒漠化的主要原因C疏松的沙质地表、集中而多大风的天气日数、干旱的天气条件是形成荒漠化的决定性因素D松散的地表物质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经大风吹扬极易形成流沙,而人类过度樵采、放牧、开垦则加速了土地退化,使荒漠化土地大大增加4可能对全球生态环境产生深远影响的人类活动是()A大面积砍伐热带雨林B沿海国家填海造陆C东北排干湿地,开垦荒地D广西开辟梯田,发展茶园图71显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质量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57题。图715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中,你认为最典型地反映出这种关系的城市是()A柏林 B伦敦C旧金山 D圣彼得堡6环境质量开始改善提高的阶段是()A后工业化阶段B工业化初期阶段C经济发展阶段D工业化起飞阶段7根据这种关系,发展中国家应认识到()A环境污染不可避免,只能采取“先污染,后治理”的工业策略B后工业化阶段环境问题会自然解决C保护环境至关重要,必须杜绝兴建大量的有污染企业D可以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8下列工程中,属于防灾减灾工程的是()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黄河中上游防护林西气东输沿海防护林大亚湾核电站加固荆江大堤A BC D9. “各国有权根据需要开发利用本国的资源,并确保不对其他国家的环境造成损害。”你认为这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中的()A公平性原则B共同性原则C持续性原则D长期性原则10(xx年广东揭阳期中)下列行为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斩伐养长,不失其时B竭泽而渔,焚薮而田C封山育林,永不采伐 D盛世滋丁,永不加赋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5分,共2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日本的森林资源极其丰富,但日本每年却要大量进口木材,特别是一次性筷子几乎全靠进口。据此回答1112题。11日本大量进口木材和一次性筷子是因为()A日本的木材质量太差B一次性筷子的生产量是劳动密集型工业,日本不会生产C为了大力保护本国的森林资源D国内的木材不能满足需求12你认为一次性筷子使用过后最好的处理方式是()A焚烧 B卫生填埋 C作为造纸原料 D出口循环经济和知识经济是21世纪发展的两大新亮点,目前,发展循环经济是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最重要和最现实的选择,据此回答1315题。13传统经济的发展模式是()A先污染,后治理B经济发展和环境治理同步进行C认识环境本身所具有的价值并注意保护D注重环境保护,达到人类与环境的统一14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原则的是()A建立自然保护区、保护生物多样性B大量开采矿产资源C大面积垦殖是解决粮食问题的重要途径D把重污染企业迁移到人烟稀少的西北内陆15当前,影响我国发展循环经济,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大障碍是()A缺乏优惠的政策环境B长期存在的资源短缺C庞大的人口数量和较低的人口素质D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三、双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7分,共3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两项符合题目要求。16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有()A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物质和能量B人类向环境排放新陈代谢和消费活动的产物C人类向环境索取资源的速度超过资源及其替代品的再生速度D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17为解决我国当前的能源问题()A应限制生产规模以适应能源短缺的限制B应在加快石油勘探和开采的同时拓宽进口途径C应该压缩不稳定性能源的开发利用比例D应加强技术改造,提高能源利用率最近,深圳市提出 从“速度深圳”向“和谐深圳、效益深圳”转化。据此完成1819题。18有利于建设“和谐深圳”的措施是()A合理规划城市交通网B进一步加强城市绿化建设C提倡使用一次性用品D兴建别墅,提高居住质量19建设“效益深圳”应()A引进外资,大力发展加工业B发展科技,提高企业创新能力C引进廉价劳动力,发展重工业D改进工艺,提高资源利用率20读人类社会与环境的相关模式图(图72),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图72A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滑坡、泥石流 B箭头a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土地荒漠化C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地震、海啸多发D箭头b表示的人类活动可能引起生物物种锐减专题七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考点1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 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高效训练】1A点拨:采猎文明时期,人类与环境保持一种原始的平衡关系,人类对环境既崇拜又依赖;农业文明时期,人类与环境对抗性明显增强,环境开始遭到破坏;工业文明时期,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迅速激化,环境问题尖锐;后工业文明时期,环境问题依然突出,谋求人地协调。2D点拨:人口只占世界人口24%左右的发达国家,消耗了世界75%的能源,远比发展中国家消耗的多。3C点拨:人类在工业时代,提出了“征服自然”的口号,使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人地矛盾激化。4D点拨:采猎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敬畏的态度,人类的生存受到自然环境很大的制约;农业文明时期,人类持改造的态度对待自然,少数地区出现了区域性的问题;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对自然是采取征服的态度,导致区域性的环境问题蔓延到全球;后工业文明时期,人类开始认识到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开始善待自然,全球性的环境问题正逐步解决,人地关系开始走向协调。5B点拨:网箱养鱼常会增加水域悬浮物,再加之投饵, 会造成局部水域透明度下降,水质恶化,水体富营养化。6C点拨:在广大的乡村地区,因利用资源的方式不当或强度过大,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生态破坏。7D8B点拨:从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过程可以看出,环境问题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产生的,环境问题的本质就是发展问题,也必须在发展中解决。9C点拨: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改造最彻底的地域,也是人类活动最集中、最频繁的地域。10C点拨:美国东部五大湖区、欧洲西部沿海地区、我国四川盆地,因工业发达,化石能源消耗量大,酸性气体排放量大,加之降水丰富,成为世界上酸雨危害最为严重的三大酸雨区。11B点拨:我国东汉时期人们主要从事的是农业活动(狩猎、农业生产),为典型的农业文明时期。12C点拨:农业文明时期,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提高。人们主要是通过耕作、灌溉、施肥等农业技术手段,对土地资源、水资源、生物资源进行改造,利用气候资源,生产出稳定而可靠的食物。13D14D点拨:石家庄为河北省省会,为温带季风气候,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循环不活跃,属于资源性缺水城市。15C点拨:原油泄漏主要发生在原油开采和运输的过程当中,一般发生在海域。16AB点拨:根据图中秸秆、薪柴、煤炭在四省市的不同比重,可直接得出答案。17AC点拨:减少我国农村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的有效措施是,降低农村能源中秸秆、薪柴、煤炭等的比重,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清洁能源,如沼气能、太阳能等。18CD考点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走可持续发展之路【高效训练】1D2.C3D点拨:低碳生活(lowcarbonlife),就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的能量要尽力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减缓生态恶化,主要是从节电节气和回收三个环节来改变生活细节。尽量选购简易包装食品是符合低碳生活。4C点拨:一次性木筷的生产会造成大量林地的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要求。5A点拨:可持续发展指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定期休渔是一种开发与保护并举的措施,有利于实现渔业资源的可持续利用。6B点拨:退耕还林是指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将部分耕地改为林地,建设生态林,其主要目的是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7D点拨:可持续发展是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不危及后代人满足其需求的发展。一次性筷子的大量使用会使森林资源遭到破坏,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8A点拨:本题考查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持续性原则是指地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人类的经济活动和社会发展必须保持在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之内。9B10.B11A12.C点拨:第11题,图示可知,废水经过a后,可以被供水系统利用,说明污水经过a时被处理了,而废水的来源就是要进行收集。第12题,在一定的地域,其水体总量是稳定的。该城市要求增大供水量,就应加快废水的收集和处理,使水资源较快的排放回区内水体和供水系统,提高水资源重复利用率。13B14.C15.D点拨:第13题,低碳经济就是尽可能地减少煤炭、石油等高碳能源消耗,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应对全球变暖。第14题,禁止CO2的排放几乎是禁止高碳能源的使用,这与低碳经济发展模式不符。第15题,世界上消费能源最多的是发达国家,其排放的温室气体也最多,应承担主要责任。16BD点拨:在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推行生态农业;在工业经济结构调整中,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基本途径是实行清洁生产。农业生产中围湖造田、陡坡开荒,会造成生态破坏;工业生产中先污染、后治理,会造成环境污染,都不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17AB点拨:发展经济和保护环境是世界各国共同的任务,需要各国的积极参与。对于全球共有的自然资源,制定各国可接受的全球性目标和制度,有助于实现全球整体的协调,属于共同性原则。18BC点拨:减少CO2的排放量的措施主要有:开发和推广使用新型能源,调整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发展低碳节能产业,植树造林。限制国民日常消费品的生产与供应,限制石油消费和燃煤发电都是不符合现实的做法。专题演练1D2C点拨:在干旱的西北地区有地下水出露或河流流经的地区,有充足的水源,有利于植被的生长,形成绿洲,水资源条件是绿洲形成和分布的最重要因素。3D点拨:在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土地中,人为原因是主要原因,是决定性因素,但不是根本原因;松散的地表物质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经大风吹扬极易形成流沙,而人类过度樵采、放牧、开垦则加速了土地退化,使荒漠化土地面积大大增加,故选D。4A5B6.A7.D点拨:第5题,18世纪60年代开始工业化起飞的国家是英国,英国是最早进行工业革命的国家。第6题,图上可以看出,后工业阶段环境质量开始改善,原因是后工业化阶段人们认识到环境的价值,在发展过程中加强了对环境的保护和治理。第7题,环境问题的本质是发展问题,在发展中产生,也应该在发展中解决。因此,发展中国家应采取措施减少或避免发展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8D点拨:长江三峡水利枢纽防洪;黄河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沿海防护林减弱风力,保护沿海生态;加固荆江大堤防洪。选择D项。9A点拨:体现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公平,公平地享有自然资源的利用。10A11.C12.C13.A14.A15C点拨: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人口问题引起的。16CD17BD点拨: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途径:一是提高生产量和进口量;二是提高利用率。18AB19.BD点拨:第18题,建设“和谐深圳”就是经济发展与环境、资源利用和保护之间协调一致。第19题,建设“效益深圳”是发展高新技术、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和资源利用率等知识密集型产业,而A、C选项措施是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20AB点拨:a为人类从环境中获取的物质和能量,b是人类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物种的减少主要是人类过度索取森林资源引起的,海啸、地震主要由地壳运动引起的。xx年广东省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地理真题汇编(必修二)1A2.B3.D4.C5.A6.D7.C8.D9.B10.B11.C12.A13.C14.B15.B16.B17.A 18AD19.BD20.AB21.B22.A23.A24.B 25BC26.CD27.B28.A29.B30.C31.D 32C33.A34.C35.A36.CD37.C38.D39.D 40A41.D42.C43.A44.C45.D46.B47.AB 48A49.BD50.C51.C52.D53.B54.BD 55D56.B57.D58.A59.D60.CD61.D62.C 63A64.B65.A66.BC67.B68.D69.C70.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