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 上教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9313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 上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 上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 上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燃烧与灭火教案 上教版一、说教学设想由于燃烧与灭火着重体现化学学习内容的现实性,使学生感受到化学来源于生活,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化学知识,化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因此,在这一节的教学中,我本着以学生自主探究为主,教师设疑、引导为辅的原则来组织教学,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问题情境实验探究交流讨论归纳总结”的过程中完成知识的自行建构。二、说教材(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本节课位于上教版化学教材第四章第一节,是初中阶段的一个教学重点。上承“我们身边的物质、物质构成的奥秘”等知识,下接第五章“金属与矿物”。对于旧的知识是一种补充和完善,对于新的知识起铺垫的作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是知识逐步向能力转换的一架桥梁。(二)教材处理根据九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我将“交流与讨论”中的“分别加热蘸有酒精和水的棉花”改为“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小木条和玻璃棒”。这样改动,让学生更容易从实验现象分析出实验的探究意图。(三)三维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燃烧发生的条件;会运用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相关问题。2、过程与方法:通过对燃烧条件的探究活动,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提高学生评价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科学地认识研究燃烧、灭火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让学生在实验中发展学习的兴趣,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养成科学素养。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和相互交流、彼此合作的意识。(四)重点和难点重点:燃烧条件的探究。通过让学生自主探究来突出这节课的重点。难点:应用燃烧的知识解释相关的问题。通过教师的演示实验来突破这节课的难点。三、说教法本节课主要采用“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进行教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布鲁纳的“发现学”理论和杜威的“做中学”理论等。九年级学生具有强烈的探究需求和获取新知识体验的需求,因此,我通过创设情境,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问题进行猜想,并设计实验验证猜想。通过对演示实验现象的观察,讨论、分析进而深化理解知识。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考虑,这样设计不仅满足了学生的需求,还能使学生从被动学习中解脱出来,主动参与、积极探究。四、说学法九年级学生对生活中的燃烧现象比较熟悉,在前面的化学学习中也已经了解部分物质的燃烧情况,对燃烧的条件已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对燃烧所需的条件并不完全子解,有强烈的好奇心想知道更多关于燃烧的知识。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力求指导学生掌握以下两种方法学习。1、实验探究法:通过实验探究燃烧的条件,从探究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2、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讨论交流中取长补短,培养学生的合作竞争意识。五、说教学过程根据对教材的理解和对教法、学法的认识,设计了以下教学过程:引入新课创设情境进行猜想提出问题得出结论实验探究深化理解分析应用归纳小结随堂反馈(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多媒体展示燃烧的三幅图片:篝火晚会神州六号的火箭顺利升空森林大火。让学生观察、讨论,然后教师与学生一道归纳出火的两面性。通过学生讨论和教师的适当引导,形成燃烧的定义。(二)提出问题进行猜想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对燃烧所需的条件进行猜想。我参与学生的讨论,即使学生提出不正确的意见,我也对学生的参与意识给予鼓励,并以适当的指导语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三)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组织学生根据猜想,设计实验方案,我也参与到学生的讨论中,引导学生正确地思考。最后师生共同归纳,决定按以下要求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要求学生思考每一个实验的探究意图。实验内容实验现象探究意图实验1: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玻璃棒实验2:将直立于桌面上的两支蜡烛点燃,其中的一支罩在玻璃杯下实验3:分别在酒精灯上点燃木条和煤块学生实验时,我进行巡视,及时肯定学生的正确操作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指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学生交流讨论时,我注意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的探究的意图。从元认知角度考虑,学习不仅仅是对所学材料的识别、加工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它同时也是认知过程的自我观察、自我评价和自我调节的元认知过程。因此,在这一环节中,我还特别注意引导学生反思在实验探究过程中自己所具有的优点和还存在的不足。学生经过充分讨论后,总结出物质燃烧所需的三个条件:物质有可燃性物质要与空气(氧气)接触可燃物要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即着火点)(四)分析应用深化理解接着提出问题:1、石头能燃烧吗?2、课桌上的课本为什么不燃烧?引导学生根据燃烧的条件讨论、分析得出答案。俗话说“水火不相容”。事实果真如此吗?我通过演示实验来突破这一节课的难点:演示实验1: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演示实验2: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边实验边引导学生思考:(1)实验1中热水里的白磷为什么不燃烧?(2)实验2中水火为什么可以相容?学生讨论分析得出结论:燃烧的三个条件同时具备,燃烧才能发生。最后,我用图形形象地表示燃烧与三个条件的关系:可燃物氧气着火点火(五)归纳小结让学生说说学习“燃烧”的知识后的感受和体会,教师从中了解学生掌握知识的程度和认识的不足,便于及时纠正。(六)随堂反馈1、课本P89“联想与启示”中的四种物质你用什么方法去点燃?为什么它们点燃的方法不同?2、思考:为什么课本P89页“观察与思考”中的手绢烧不坏?3、分析以下案例:xx年5月,云南省昆明市一个化工厂内一个装白磷的储罐因发生泄漏而迅速自发引起大火,现场白烟弥漫。消防人员马上采用水冷却罐体,再用沙土围堰填埋的方式灭火,火势很快得到控制。请根据燃烧条件分析:白磷燃烧的原因。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我进行巡堂,对于不会做或做错的学生,我就一对一地指导他们从正确的思路去分析。知识的拓展:1、在前面展示的“篝火晚会”的图片中,篝火中的木材为什么要架空?2、请同学们课后调查各种燃烧情形和所采取的灭火方法。六、说教学设计反思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建构主义理论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一定的学习情境下,通过老师或同伴的帮助、人际间的协作、讨论等活动而实现意义建构的过程。七、板书设计课题1燃烧与灭火1、燃烧:燃烧是一种发光、发热的剧烈的化学反应2、燃烧的条件同时具备(1)物质具有可燃性(2)可燃物要与空气(或氧气)接触燃烧(3)可燃物达到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