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同步练习3新版粤教沪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85468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23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同步练习3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同步练习3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同步练习3新版粤教沪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八年级物理上册1.3长度和时间测量的应用同步练习3新版粤教沪版1图所示为A、B两个小球向右运动过程的闪频照片。它表示两小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所处的位置,则对A、B两个小球的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小球A做变速运动,小球B做匀速运动B、小球A做匀速运动,小球B做变速运动C、小球A、B都做匀速运动D、小球A、B都做变速运动2一个小球从斜面滚下,用照相机每隔0.1s拍摄一次,记录小球运动情况的照片如图丙所示。则小球从A点运动到D点用时_ s,平均速度为_ ms 。3用“频闪摄影”可记录物体相隔同样时间的不同位置,如图所示是甲、乙两个网球运动时的频闪照片。由照片可知, 球做匀速直线运动, 球的运动速度大(两空均选填“甲”或“乙”)。4(7分)小明设计了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字钟来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A、B、C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填大或小)这是为了便于测量 (2)请根据图中所给的信息回答:sAB=_cm tAC=_s vBC=_m/s(3)比较前半段和全程的平均速度:_(填“=”或“”),如果让小车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则会使所测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 (填“大”或“小”)。5某物理兴趣小组利用带有刻度尺的斜面,小车和数值钟“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图中显示的是他们测量过程中的小车在甲、乙、丙三个位置及其对应时间的情形,显示时间的格式是“时:分:秒”(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_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_(填“大”或“小”)(3)请你根据图示完成下表 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266490时间t/s24平均速度v/(cms1)6如图所示,在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释放沿斜面运动过程中,小东用刻度尺和停表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请你将小东设计的实验步骤补充完整:(1)测量斜面顶端A点到斜面底端B点之间的距离记为S;测量小车的长度记为L,小车运动的距离为 。(2)把挡板放在B点,让小车从斜面顶端A点由静止开始运动至小车前端撞上挡板,测出 的时间t;(3)表达式:v = 。7小明在“测小车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圆圈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是: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停表和 。(3)实验中使用的斜面的坡度 ,(填“较小”或“较大”)其目的是: (4若S2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BC = m/s8(5分)某同学在“探究速度变化”的实验中,要测自己骑自行车下坡时(不蹬脚踏板和不抓刹车手把),自行车速度的变化情况:(1)根据实验要求你认为应该选择的测量工具有 和 ;(2)该同学找了一段约百米长的下坡路,并测得一些数据,请你帮他将下表中、处的数据补充完整;(2分)t2 =_s V =_m/s(3)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得出自行车在下坡过程中作 运动。(选填“匀速”、“加速”或“减速”)9汽车追尾是高速公路上常发生的交通事故,其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时不能立即停车。研究发现,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踩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反应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踩刹车到车停止,汽车还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如图所示。下表是一个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得很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1)利用上表数据,算出该司机的反应时间大约是_s;(保留两位小数)(2)由这个测试可见,_是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3)请在下图中画出从司机看到情况开始计时,到汽车停止的这段时间内,汽车运动的v-t图象。(不需准确描点)参考答案1A【解析】试题分析:在频闪照片中暗含的物理信息是每相连的两个点间的时间间隔相等,可根据两点间距变化判断做的是什么运动。A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越来越大,故做的是变速运动;B球频闪照片中两点间距一直不变,做的是匀速直线运动;所以小球A做变速运动,小球B做匀速直线运动,由此可知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故选A。考点:匀速直线运动;变速运动20.3 1【解析】试题分析:每隔0.1s拍摄一张照片,由图示情景求出小球的运动时间及路程,然后由平均速度公式求出小球的平均速度。由图示可知,小球从A到D的运动时间是t=0.1s3=0.3s,小球的路程s=30cm=0.3m,小球的平均速度v=S/t=0.3m/0.3s=1m/s.考点:平均速度3甲;乙.【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可知,甲球在相等的时间间隔里通过的路程是相等的,所以甲球做匀速直线运动;对比甲、乙两图可以发现,在三个相同的时间间隔里,乙通过的距离大于甲通过的距离,所以乙球运动速度大。考点:匀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方法4(1)小 时间 (2)26 6 0.16 (3) 大【解析】试题分析:斜面倾角越大,小车运动的越快,不便于计时,斜面倾角越小,小车运动的越慢,这样就便于计时,由图刻度尺可求出小车的路程,小车两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之差就是小车的路程即sAB=26cm,tAC= 6s, 时钟可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同理两时钟示数之差就是物体运动的时间,由vBC=sBC / BC=0.64m/4s=0.16m/s. vAB=sAB / tAB=0.26m/2s=0.13m/s, vAC=sAC / tAC=0.90m/6s=0.15m/s 所以有.若过了A点才开始计时,时间偏短,根据v=s/t可知平均速度偏大。考点:测量平均速度的实验设计5(1)v=s/t 、 (2)小 (3)小车由甲至乙小车由乙至丙小车由甲至丙路程S/cm时间t/s6平均速度v/(cms1)131615【解析】试题分析:由图示刻度尺可求出小车的路程,小车两位置所对应的刻度尺示数之差是小车的路程;由时钟可求出小车的运动时间,两时钟示数之差是物体的运动时间;已知小车的路程及对应的运动时间,由速度公式可求出小车的平均速度(1)该实验是根据公式v=s/t进行测量的(2)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小 (3) 小车由甲至乙的平均速度是v甲乙=s/t=26cm/2s=13cm/s;小车由乙至丙的平均速度是v乙丙=s/t=64cm/4s=16cm/s;小车由甲至丙的时间是2s+4s=6s,小车由甲至丙的平均速度是v甲丙=s/t=90cm/6s=15cm/s.考点:测量小车的平均速度6(1)S L(2)测出小车运动的时间t; (3) 【解析】试题分析:小车通过的路程等于斜面的全长减去一个小车的长;根据公式v=可知要想测量平均速度,必须测出路程和时间。(1)小车通过的路程等于斜面的全长减去一个小车的长,即小车运动的距离为s=S L;(2)根据公式v=可知要想测量平均速度,必须测出小车通过的路程和小车运动的时间;(3)小车的速度:v=考点:测量平均速度 7(1)VS/t;(2)刻度尺;(3)较小;便于时间的测量;(4)0.3m/s.【解析】试题分析:(1)测量物体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原理即为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VS/t;(2)由实验原理可以看出需要测量出物体通过的路程及通过此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因此测量工具除停表外,还需要刻度尺;(3)实验进行时,如果斜面的坡度较大,则物体运动的时间很短,不利于记录物体运动的时间,因此实验中使用坡度较小的斜面进行实验;(4)由题意及意示可知,小车通过下半段的路程为SBC60cm=0.6m,所用时间为tBC2S,则VBCSBC/tBC0.3m/s.考点:测量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8(1)刻度尺(或皮尺) 秒表 (2) 6s 6m/s (3)加速【解析】试题分析:(1)计算速度,要求用到测路程的工具刻度尺(或皮尺),测时间的工具秒表;(2)后半程的时间t2=t-t1=15s-9s=6s;全程的平均速度;(3)自行车下坡时受到重力、支持力、阻力作用,阻力较小,自行车做加速运动。考点:变速运动与平均速度;速度公式及其应用9(1)0.67s(2)速度(3)【解析】试题分析:(1)在反应时间内汽车仍以原行驶速度行驶,根据公式将反应距离和原行驶速度代入即可求出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但要注意行驶速度的单位用国际单位制单位根据第一组数据,反应时间;根据第二组数据,反应时间;根据第三组数据,反应时间;该司机的反应时间是0.67s(2)从表格中数据可以看出,三次测试中,随着行驶速度的增大,刹车距离随着增大,所以影响制动距离的主要因素是行驶速度(3)汽车的刹车过程分为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反应距离内汽车以原行驶速度匀速行驶,制动距离内汽车受到摩擦力作用均匀减速,最后停止运动,根据规律作出大致的v-t图象,如图故答案为:(1)0.67s(2)速度(3)如图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