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同课异构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85149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3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同课异构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同课异构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同课异构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地理上册4.1人口与人种同课异构教案1(新版)新人教版级七年级科目地理任课教师授课时间课题 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授课类型新授课标依据1.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2.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3. 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主要地区一、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四章第一节,本节教材是讲述本课主要内容有两部分:世界人口的增长,二是世界三大人种分布。本节课是人教版初一第四章第一节,学生在学习了前三章的知识后有了一定的学习基础,与此同时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人口和人种有一定了解,学习本课内容并不陌生.二、学情分析初一学生在小学学习了一些地理知识,再加上对生活的体验,对人口和人种知识有了解。学生基础差,学习积极性不高,教师必须严把课堂,向课堂要质量,同时要做好课件,最大限度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接受不是很困难。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4. 运用地图和其他资料归纳世界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5. 举例说明人口数量过多对环境及社会、经济的影响说出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主要地区过程与方法 1通过交流讨论,了解世界人口的增长三个时期; 2通过阅读人种分布图,了解三大人种的分布地区。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人口的增长与分布,对学生明白人口的增长要与社会、经济发展相适应,与环境相协调的科学人地观念。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人口增长和分布特点。(2)人口增长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3)世界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地区。教学难点(1)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密度的概念。(2)人口增长的地区差异。(3)人口问题及对策。(4)三大人种的地区分布。五、教法学法小组合作交流、探究;教师多媒体演示、讲解疑难六、教学过程设计谈话引入新课: 地球是人类的家园, 人们把地球称为“地球村”,而把自己则称为“地球村的居民”。在上个世纪下半叶地球村的居民急剧增长,以致人们惊呼“人口爆炸了”。可见人口问题已成为举世瞩目的全球性问题。所以世界人口的数量、增长、分布和人种等知识,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是我们每位中学生都必需了解的地里知识。现在我们就来学习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第一节 人口与人种讲授新课教师提问 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地球上有多少人吗?地球上的人口总数又是怎样变化的呢?活动1 让学生结合课本65页活动1,并根据平时的了解展开讨论。并出示幻灯片(资料:地球上第50亿位和第60亿位居民)过 渡 同学们都讲的很好,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探讨世界人口是怎样增长的? 一、世界人口增长活动2 读图分析问题。投影展示“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从该曲线图的变化你知道了哪些信息?教师可以提示学生曲线图中,曲线的倾斜程度越大,说明人口增长的越快,然后引导学生分时段,边观察曲线的倾斜程度,边分析人口增长速度的特点。(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综合分析的能力)学 生 分组讨论,自由回答。师生归纳总结 从“世界人口增长曲线”图,我们可以看出:在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18世纪以后,特别是20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追 问 为什么在18世纪以前,世界人口增长得十分缓慢,而从20世纪中期开始,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大大加快?学 生 分组讨论回答。小 结 1830年以来,由于现代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和提高,婴儿死亡率降低,人的寿命延长,世界人口增加的速度就越来越快。设问过渡 那么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快慢又用什么来衡量呢?活动3 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64页“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示意图”,思考以下几个问题(1)什么是人口自然增长率?它和哪两个因素有关,并列出计算公式?(2)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0或0时各表示什么意思呢?学 生 分组讨论并由各小组选代表回答。师生归纳总结 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指某一地区在一定时期内出生人数减去死亡人数与同期人口总数之比,反映的是人口在出生和死亡相互抵消下的增长情况。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口出生率人口死亡率。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增加,数值越大,表示增加越多,也就是人口增长快;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既不增长,也不减少,也就是人口停止增长;当人口自然增长率0时,表示人口减少,数值越大,表示减少越多,也就是人口减少快。过 渡 接下来我们就用上面所学的知识来解决以下几个问题。(学以致用,让学生真掌握所学知识。) 练一练1 分组完成,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5页活动2,计算四个国家xx年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长率。国家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尼日利亚高高高巴西英国德国(1)比较表中四个国家自然增长率的大小,并从大到小排列。德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与其他3个国家有什么不同,这意味着什么? 学 生 学生讨论回答 练一练2 世界上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人口增长的速度是不同的。而从大洲来看,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是最大的,下面我们依据非洲人口统计数据,完成非洲人口增长柱状折线图?请两位同学到黑板上画。教师投影演示 在学生绘制完柱状图后,教师再用投影图给学生演示绘制过程,使学生真正掌握。过 渡 通过以上一系列活动,我们可以看到世界人口在不断增长,而且增长速度在不断地加快。但各国由于国情的不同,人口的增长速度不一,从而导致世界人口的分布极不均衡。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承 接 不同的国家或地区人口的疏密程度也是不一样的,我们通常用人口密度这一指标来衡量。那么什么是人口密度呢?活动4 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67页活动题1,想想人口密度是怎样来计算的呢? 师生小结 人口密度一般是指平均每平方千米内居住的人数,它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分布状况。人口密度=该地区的人口总数/该地区的总面积 活动5 接下来请同学们看“世界人口分布图”,找出世界人口分布稠密地区和稀疏地区?那么影响世界人口分布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呢?(投影展示“世界人口分布图”) 学 生 引导、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回答。师生总结归纳 世界人口密集区: (1)亚洲东部和南部自然条件好,农业发展早。 (2)欧洲、北美洲东部工业发展早,经济发达。 世界人口稀疏区:(1)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 (2)极端干旱的沙漠地 (3)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 (4)地势高峻的高原、山区世界人口分布不均主要是受自然条件、经济、社会、历史等的综合影响形成的,其中与经济条件的关系最为密切。自然条件优越、历史悠久、经济发达的地区,人口就密。自然条件恶劣的干、湿、冷、高的地区,不适合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人口就稀少。活动6 从地形、气候等自然条件和经济发展水平,请你选择你愿意工作和生活的地方,说出你选择的理由,并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作业:新学案P40课堂达标训练 AB档 1-5小题 CD档 1-4师:降水降落到地面后,怎样知道降水的多少呢?板书:二、降水量的测定老师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第58页。然后指导学生认识雨量器和量坏。有实物更好:图3.21已经画得十分清楚。通过视频演示降水量的测量。学生已经知道降水量是利用雨量器来测定的。测量方法知道了,还要给学生说明什么是降水量、日降水量,年平均降水量。首先让同学知道,降水量的单位是毫米。日降水量:一般每天8时、20时各观测一次,并把两次得到日降水量相加。月降水量:某月每天的降水量相加。年降水量:某年每日降水量相加。年平均降水量:某地区多年降水量的平均数。(2)降水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拓展探究题:说一说你对“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这句话的理解。老师:哪位同学能理解这句话的意思?请举手发言。老师可以把课堂气氛调动得热烈一些,让每个同学都认识到降水适时适量,对农业生产非常有利。老师:同学们回忆一下我们一年当中哪几个月降水多,哪几个月降水少?回答:略老师:由此导入降水季节变化,并让同学观看课本第59页(图322)板书:降水的季节变化老师:前面已经学过气温,同学们对降水柱状图,应该理解。学生读图以后可以得出结论,让学生总结一年内有的地方降水的季节分配比较均匀,有的地方降水季节差异很大。活动练习。让学生用表323中的降水量数据,老师指导绘图步骤画出一幅水量柱状图,可以让一位同学在黑板上模拟老师的画法练习。读图323回答了书上提出的问题。通过以上的活动,学生们知道了世界各地的降水是不一样的,世界各地有的地方降水多,有的地方降水少。小结:降水的季节变化(3)课堂小结:引导学生小结三作业:新学案p35页 课堂达标训练 AB档 1-7 CD档 1-6设计意图通过谈话为新知识做铺垫,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活动,问题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能力通过读图、讨论分析让学生总结世界人口的增长特点。讨论、分析十八世纪以后世界人口增长快的原因重点搞清楚人口自然增长率的概念以及人口自然增长率的计算公式重点比较一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人口的自然增长率。得出人口的自然增长率与社会经济的关系重点分析人口分布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引导学生小结,回顾本节课所学知识练习巩固提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