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物理《比热容》复习教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84366 上传时间:2019-12-11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比热容》复习教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比热容》复习教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比热容》复习教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物理比热容复习教案【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了解比热容的概念,知道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2)会查比热表过程与方法:(1)通过探究,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2)尝试用比热容解释简单的自然现象,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利用探究性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自己动脑筋想办法解决问题的能力。(2)鼓励学生自己查找这方面的资料扩大学生的知识面。【重点、难点】 重点:探究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难点:比热容概念的理解,应用比热容知识解释自然现象、解决实际问题。【教具准备】 教师用:多媒体及课件学生:铁架台、电炉子、石棉网、火柴、干沙子、水、煤油、沙子、天平、温度计、大烧杯、大试管、搅棒。【教学方法和学法】控制变量法、转换法、比较法、推理法等【教学过程】 (分课时备课) 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一段山东电视台当天天气预报的录相片段,播放前提醒学生特别注意观察省内各城市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看看能不能从中发现什么规律?】提出问题:“为什么内陆的昼夜温差比沿海地区大呢?”让学生带着这个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并揭示课题。【经验探究】一、提出问题1从小到大,咱们同学当中有谁帮助妈妈烧过水?(可适当进行爱劳动、孝敬父母的教育)2烧水时,水吸收的热量的多少跟哪些因素有关?有怎样的关系?请用你的生活经验来支持你的观点。二、教师引导学生互相交流、反驳,对回答不完善的地方可补充完善三、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教师板书)1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大吸收热量越多。2与水温升高多少有关,水温升高越多吸收热量越多。【实验探究】提出问题:大屏幕展示 是不是只要物体的质量相等、升高的温度相同,它们吸收的热量就相等呢?或者说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是否还跟其他因素有关?猜想与假设:学生猜想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还可能与物质的种类有关?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1教师导引一:教师为同学们提供了水、煤油、沙子三种物质,同学们可任意选择。2教师导引二:怎样确定水和砂子吸收的热量是否相同?学生经讨论认为:通过加热时间的长短来确定。教师强调:必须保证热源相同且较稳定。3让学生合作交流、设计方案。教师加入学生的小组讨论之中,倾听学生的思路,适时点拨。4学生利用实物投影展示设计方案,表述自己的设计思路。方案一: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让它们升高相同的温度,比较加热时间。大屏幕展示(表一)物质的种类升高的温度()加热的时间(min)方案二:用相同质量的两种物质,给它们加热相同时间,比较温度升高的多少。(表二)物质的种类加热的时间(min)升高的温度()在学生的交流过程中,教师适时提出学生设计或交流时忽略的问题,如:你们怎样获得质量相同的水和沙子?你们怎样使沙子内外温度达到一致?他们组采用的热源是否稳定,怎样改进更好? 5学生根据交流情况,适当修正自己的方案。四、进行实验,收集数据1教学提醒实验时要注意的问题:(1)为节省实验时间,每小组所采用的两种不同物质的质量要适当的少一些,用热水做热源的小组可用暖瓶里初温较高的热水;(2)如果两种物质的初温不相等,可通过加热的方式调整一下。2选取自己方案中所需的实验器材3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实验,教师巡回指导,针对学生实验中出现的困难及时给予帮助、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五、分析与论证1各小组根据实验收集的数据分析归纳,得出结论。2利用实物投影展示几个小组的数据,进行交流。3根据实验数据学生不难得出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与物质种类有关的结论。接着进一步分析出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由表一数据可比较容易分析出水吸热能力强,教师可针对表二里的数据进行引导:问:若要使质量相同的水、沙子均升高相同的温度,该怎么办?答:应对水加热更长的时间,让它继续吸热。问:水和沙子谁的吸热能力强?答:在同等条件下的水吸热多,故而水吸热能力强。【知识提升】提出问题:如何体现不同物质吸热能力不同的性质呢?引导学生分析:要在相同条件下比较,即必须让质量相同,温度升高也相同,而质量都取单位质量(1kg),温度都取升高1,比较起来最为方便。让学生类比密度的定义方法,用比值定义法给比热容下定义。介绍比热容的符号、单位。强化训练:把一盆水倒掉三分之一,比热容有无变化?把这盆水由20加热到100,比热容有无变化?引导学生观察比热容表。(1)任选一种物质,让学生在表中查出它的比热容,并说明表中数据所表明的物理意义。(2)让学生通过观察、对比、分析,看看能从中获取哪些信息? 【迁移应用】引导学生讨论:水的比热容大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1)在我们家中安装的“暖气”用什么作介质?(2)用水做输运能量的介质有什么好处?(3)生活中、各产业中,还有没有用水来加热和散热的情况?解释导入新课中提到的问题:为什么内陆城市比沿海城市的昼夜温差大?海陆风是如何形成的?【课堂总结】引导学生从知识所得、能力所获、情感体验各方面进行总结。【课后延伸】师:我们生活在美丽的海边小城石岛,是大海养育着这方土地上的人们,但不知同学们有没有注意到正午和晚上海边的风向有什么变化,请同学们课后注意实际观察,然后利用我们今天所学的知识,并通过网络或图书等资源查阅资料,写一篇科学小论文。【板书设计】八、板书设计四 比热容 质量有关实验探究:物体吸热多少 升高的温度有关 物质的种类有关1.定义: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所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符号:c2单位:J/(kg)3比热容是物质的一种属性4应用:解释海陆风的成因、沿海地区冬暖夏凉、机动车辆用水作为冷却剂。【作业设计】A伴你学填空和选择题B伴你学填空和选择题和实验探究题【教学反思】1.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设法让学生体会到“生活的物理,社会的物理”。我在设计此课时,从沿海渔民极为关心的天气预报入手,引入新课;紧接着让学生联系着他们极为熟悉的烧水现象,探究出影响物体吸收热量的多少的两个因素;最后又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自然界的一些现象,这些会使学生认识到生活中无处不蕴含着物理知识,极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2.纵观本节课的设计,不难发现每个环节都由提出问题入手开展教学的,这一个个精心设计的问题,组成一个步步攀升的台阶,带领学生走向科学的殿堂。3.不违背新课程标准的前提下,在本节课教学过程中,我对教材进行了一系列的创新,如问题的提出方式,探究方案的设计等等。这些改革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