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观舞记教学反思 鲁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788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观舞记教学反思 鲁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观舞记教学反思 鲁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观舞记教学反思 鲁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观舞记教学反思 鲁教版地点:浙江省东阳市吴宁三中初一(8)班 今年有幸参加教坛新秀评比,虽带着一颗平和的心来,但还是难抑内心的兴奋。课已经上了,结果也就不显得那么重要了。也许,现在对我来说,更重要的是,反思这节课能给我带来什么。基于这样的原因,我想凭着自己些许的记忆,把这堂课尽量真实地展现出来,包括自己在上课过程中的整个心历路程,以求教于大家。 上课的音乐响起。 “同学们,今天你们就坐在位置上,我们来一次问候好吗?” “同学们好!”我深深地鞠了一躬。 “老师好!”学生的声音特别整齐响亮。 我想用非常轻松自然的方式来引入课题,微笑着面对全班学生问:“我们班有会舞蹈的同学吗?”一位个子高高的女学生举起了右手,显得很自信。我投去欣赏的眼光,显然现在还不是欣赏她的舞蹈的时候,“以后能让我们一起欣赏一下你的舞姿吗?”其余学生也用期盼的眼神看着她,只见她笑了笑。我想她此刻一定很开心。 “你看过给你印象很深刻的舞蹈吗?”我继续问。这时,好几个学生举起了手。“你能给我们说说吗?”我点了一名女学生。她站了起来,显得有些激动,说:“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千手观音,她们都是聋哑人,却配合得这么默契,跳得这么整齐,这连我们常人都很难做到。”“是啊,”我一边示意她坐下,一边说,“千手观音也一定感动了我们其他的同学。前几天,我在中央电视台看了一个舞蹈,也很震撼。几个年轻人都没有双臂,用了几个月苦练舞蹈,最终登上了北京人民大会堂的演出舞台。”这时,几个学生也很兴奋,说他们也刚好看过。此刻,我觉得课题引出的时机已经成熟,“今天,我们就跟着冰心一起来欣赏印度舞蹈家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吧。” 接下来该怎样进行新课教学呢?在备课的时候,我就想,我不想教给学生多少语文知识,我想引导学生怎样去读书,是否可行,说实话自己心里也没底,就算是自己的一次尝试吧。 我面对全班学生提问:“你们说说,我们学习一篇课文,一般最先需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这下,有人说是文章的意思,有人说是文章的背景,有人说是作者等等,众说纷纭。其实这些都没错,但不是我想要的答案。不过,马上就有人说是文章的字词。“的确,我也认为最先需要解决的是文章的字词。”我不失时机的插入,“那么,我们在读文章的时候碰到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你一般会运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很多学生都举起了手,我请了一位男生来回答。“可以查字典,看词语手册。”“还有吗?”我追问。该生停了停说:“还可以看课文下面的注解。”“确实,”我接着该生的话说,“我们有很多种方法可以来帮助我们解决不认识的字或不理解的词。运用工具书是我们学习语文的好习惯。大家在早上预习的时候,有查过字典的同学举起手看一看。”大部分学生都举起了手。我点了一名举手的女生问她:“能说说你查了什么字吗?”“我查了课文第16自然段的腰间的褶裙的褶字。”该生一说完,一些学生就忙给她纠正:“那不念zh,那字念zh。”我马上引导,“说明我们查字典还要查得仔细准确,下面就来认一认幻灯片上的几个字。”我播放早已准备好的幻灯片,总共选了四个字的读音:褶裙(zh),笑颊(ji),浑身解数(xi),星宿(xi)。我把重点又放在后面两个多音字的读音上。我还准备了两个词语的意思:形容尚小而功夫已深。最使人惆怅的是他们刚显示给中国人民以她们“游龙”般的舞姿。我直接问:“这里的形容是什么意思?”一看,没一个学生举手,于是我启发道,“这种感觉让我无法形容和这里的形容意思一样吗?”有几个学生陆续举起了手。一男生说:“这里的形容应该是形体和容貌。”“形体和容貌,大家有意见吗?”学生都点点头表示认可。“那惆怅的意思呢?”我继续问。一女生站了起来说:“那是伤感的意思,词语手册上有。”学生们笑。“那惆怅一词用在这里有什么表达效果呢?”我是想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来深入理解这个词语。一男生答道:“因为卡拉玛姐妹表演完舞蹈后,又将在两三天内惊鸿般地飞了回去。惆怅一词表现作者对她们的恋恋不舍。”我以为学生的理解已经比较到位了。“所以,我们在理解词语的时候一定要联系上下文来理解。”我的目的是要学生掌握理解词语的方法。这个环节,我还不想结束,我说:“昨天,我来到我们学校,一眼就看到操场上有一句十分醒目话,今日我以三中为荣,明朝三中以我为豪。这明朝(zho)可不能读成明朝(cho),否则历史就要倒流了。”学生笑。 接下来的一个环节应该是感知课文,品位语言。本来在这个环节,我是想先通过对文章的整体阅读来感知课文,我还在事先准备了伴奏音乐。可考虑到这样安排,时间肯定来不及,只好舍弃整篇文章的读,把读结合在品位语言里,学生在早读时,基本上已经把文章读了两遍,我不知道这样来处理是否合适。我就直接问学生:“这篇文章大家喜欢吗?”“喜欢!”听起来是非常地整齐。我接着问:“有不喜欢的吗?没关系,说出自己的真实感受。”“我不喜欢,”一个男学生举起了手,“因为我喜欢比较奔放、激烈点的舞蹈。”“好,对一篇文章,我们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感受,我们一起来看看,冰心看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后是什么感受?”这无疑是牵动学生对整篇文章理解和品位的关键性问题。课堂在短暂地安静后,一位男学生站了起来说:“是飞动的美!”我马上把飞动的美四个字写到了黑板上,继续问“这美字为什么要加上双引号?”一生马上回答:“是因为这美不是一般的美。”显然这学生已经理解了,但还没有明确说出引号的作用。我就加问了一句,“所以,这引号应该是什么作用?”另外一个学生马上补充:“我想是着重强调。”我看学生已经抓住了本文的一个关键点。我继续引导:“这美字加了引号,确实就如刚才这位同学所说的这美不是一般的美,那到底美在哪里呢?”此时,我还不想就这样直接的切入,还是想从方法的角度来引入,因此我又问:“如果你看了一段舞蹈,现在要你用文字展现出来,你一般会从哪几个方面来写?”很多学生举起了手,一生说:“可以从服饰和动作的角度来写。”另一生补充:“还可以从神态的角度来写。”学生有了这样的认识,我以为对文章的理解显然是很有好处的。我出示准备好的幻灯片:飞动的美表现在_美,如_。我想用这样的句子来品位文章的语言,从而来感受卡拉玛姐妹舞蹈的美。短暂地沉默后,学生陆续的举手。我先请了一个男学生来说说,他站了起来:“飞动的美表现在动作美,如卡拉玛拉克希曼出来了。真是光艳地一闪!她向观众深深地低头合掌,抬起头来,她亮出她的秀丽的面庞和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说得非常好,从动作的角度或者说是形体的角度写出了卡拉玛姐妹的舞蹈飞动的美。”我边赞赏这位学生,边又问,“那能说出万千种话的一对长眉,一双眼睛。这里用说出合适吗,长眉和眼睛能说话吗?”我是试图把学生对文章语言的品位更深入一层,而不是仅仅停留在表面。当然,我也不能确定我这样的提问能否达到目的。学生明显对这个问题不是很适应,还是一个女学生举起了手“眉毛和眼睛不会真的说话,但我们平时也常讲会说话的眼睛,我想应该是舞蹈者用长眉和眼睛表达出了丰富的感情,那是无声的话。”我对她的回答表示赞同。我用手指了指幻灯片。一女生回答:“飞动的美表现在服饰美,如她髻上的花朵,腰间的褶裙。”另一女生回答:“飞动的美表现在神态美,如我们看她忽而双眉颦蹙,表现出无限的哀愁;忽而笑颊粲然,表现出无边的喜乐;忽而侧身垂睫,表现出低回婉转的娇羞;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忽而挺身屹立,按箭引弓,使人几乎听得见铮铮的弦响!”“非常好,很美的一段话啊,而且不仅仅是写出了神态美,还有形体的美。今天,我是私自把这段话改了一下,你们觉得这样行吗?”我出示已经准备好的幻灯片:她忽而颦蹙,忽而粲然,忽而垂睫,忽而嗔视,忽而抚臂,忽而屹立。我是想借这样的对比阅读来让学生感受本文语言的优美。学生好像很了解我的意思,不少的学生举起了手。一生回答:“不行,课文里更加形象生动。”显然,我不想停留在这种表面上的回答,追着问:“为什么课文里就形象生动了,我这样改,简洁明了不是更好吗?”这时,几个学生争着想回答。一生说:“课文里用了许多形容词,这样就更加具体了,所以课文中的句子好。”“都是形容词吗,我们可以说是很多修饰语。”我对该学生作了一些纠正。另一个学生说:“课文里给了我们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我还想继续深入下去,“那这修饰语能乱加吗,怎样才能加得既准确又生动?”一生回答:“那需要作者仔细观察,还要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对啊,平时仔细观察和注意语言积累,那是我们学习语文很重要的方法。” 下面,我想指导学生对这段话的朗读。“我们一起把这段话读一读。”学生齐读,语言很平淡。我问:“这段话有六个忽而,这六个忽而读的时候,语调能一样吗?比如这一句:忽而张目嗔视,表现出叱咤风云的盛怒;忽而轻柔地点额抚臂,画眼描眉,表演着细腻妥帖的梳妆。”这下马上有学生说:“不能一样,前面要读出气势,后面要读得轻柔。要把舞蹈表现的不同感情读出来。”“理解得非常好,”我说,“我们再一起来读一读,看能不能读出刚才这位同学说的感觉。”学生齐读,情感上的把握显然比上次要好很多。我本想再深入下去指导学生的朗读,但实在担心时间要来不及,只好草草收场,现在回想起来还甚是遗憾。我继续问:“冰心能把这舞蹈写得这么美,还有什么独到的原因吗?”我的本意是引导学生来关注本文的修辞。可有的学生回答说是因为作者喜欢舞蹈,有的学生回答说是因为作者对印度人民有感情。显然,我的提问有问题,致使学生没有理解我的意图。“我们从语言的角度来看,是不是运用了我们平时常讲的什么方法?”学生很快理解了我的意思,一生说:“文章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如:轻云般慢移,旋风般疾转。”另一生说:“还有排比,如莲花的花开瓣颤,小鹿的疾走惊跃,孔雀的高视阔步,都能形容尽致,尽态极妍!”“作者就是用了这样一些方法使得语言如此优美,我希望同学们在课外把本文中你认为很美的句子积累到自己的本子上,学习语文需要不断积累。”我是想再品位下去,可是时间是实在不允许了,只好用这样的话结束这一环节的教学。 接下来,我是想引导学生对这篇文章的理解。这篇文章看似简单,但由于和文化艺术有关,学生理解起来就不一定会容易。怎样引导学生来理解,这是我思考的一个问题。我不想用我问学生答的形式来牵着学生理解文章,我的设想是从学生自己的问题开始,从而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来理解文章的内容。可我一直担心,这样做行吗,学生的问题会有价值吗?我决定相信学生,试一试。我对学生们说:“我记得大学问家胡适先生讲过一句话:做学问要无疑处有疑,待人要有疑处无疑。问题是学习的开始。现在就前后四人组成学习小组,把你对这篇文章的疑问提出来,看看学习小组能否帮你解决,不能解决的等一下在全班面前提出来。”学生们热烈地讨论,时间过了三分钟,看看表,我只能叫停了,早上在预习的时候,我就曾要求学生,每人提出一个你不理解的问题,以便在上课也可以节省一点时间。我笑着问:“有问题吗?”只见全班举起了不少的手,我心里也着急啊,这么多问题,时间怎么来的及,就说了一句:“这么多问题,这堂课里,我们是肯定没法解决了,不过没关系,还有课外嘛。”一位男学生先提问:“为什么,文章说:在舞蹈的狂欢中,她忘怀了观众,也忘怀了自己。”一听,我心里高兴啊,第一个问题就提到了点子上。“谁能来说说你的理解?”我忙问。一女生回答:“因为她完全投入到舞蹈地表演中去了。”“的确,完全的投入,这舞蹈也就成了心灵的舞蹈,已经人舞合一了。”我也发表着自己的看法。又一男生问:“为什么说,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大地母亲,这与舞蹈艺术有什么关系?”这下,我心里真是兴奋不已,这问题可是问到我的心坎上去了。一生说:“是因为印度的广大人民群众是印度舞蹈的源泉。”另一生说:“是印度伟大的大地母亲滋润培养了卡拉玛姐妹。”“是啊,我们常说,艺术来源于生活,是印度独特的文化培育了印度独特的艺术啊。”接着,一女生问:“为什么说卡拉玛和拉达还只是这棵大榕树上的两条柔枝?”我觉得这一问题也提得非常好,看看学生会怎么回答。一男生马上说:“那不就是说他们年纪还小嘛。”显然,对这一问题的回答不能只停留这一层,“这是其中的一个方面,还有其它的理解吗?”我引导着。另一男生站了起来说:“我想这大榕树可以指印度的舞蹈艺术,它是博大精深的,而卡拉玛姐妹还只是迈入了印度舞蹈艺术的第一步,所以说是两条柔枝。”这样来理解这句话,我以为已经可以了。可此刻,举手想提问的学生还有很多,一看手表,离下课只有五分钟的时间了,我只能遗憾地结束这一环节,毕竟这不是平时一般的上课,总要追求一个完整的课堂结构吧。 下面的环节,我是想让学生学习冰心的方法来写一段舞蹈,所谓学以致用嘛。于是,我就说:“今天我们跟着冰心一起去欣赏了卡拉玛姐妹那优美的舞蹈,大家想不想也来欣赏一段舞蹈。”“想!”学生是异口同声。“我们说,学语文是为了用,我们看了后,要学冰心来写一写。”我提出了要求。我播放千手观音的片段,学生完全被那精彩的舞蹈所陶醉了。看完了,我马上让学生写,不在于长短。可只过了短短的一分钟,下课的音乐响。我知道已经没有时间读一读学生写的话了,真是遗憾啊。我说了最后的结束语:“今天,我们跟着冰心一起去欣赏了优美的印度舞蹈,也去感受了那震撼人心的千手观音。我们所看到的不仅仅是舞蹈那美丽的造型,更是舞蹈者那美丽的心灵,那是心灵之舞,所体现的是对生活的热爱和追求,希望我们每个同学,每一天都过得像舞蹈一样精彩。我宣布下课。教后感言: 在上课前,我就一直在想,这堂课我要让学生得到什么,是品位文章的优美语言吗,是让学生去理解文化和艺术吗。这些,我想都应该是,但我更想在这一堂课里体现的是,努力转变传统的教教材,实现用教材教的理想,通过课堂这一载体和教材这一媒介,试图让学生来感知怎样读书,怎样学语文。 我思考的第二个问题是:在新课程的背景下,我应该怎样来体现新的教学理念。在这一堂课上,我试图体现三种意识:一是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为了学生的学,学生的学是教的出发点和归宿。如果再让我来上这篇文章,也许一开始,我就要从学生的问题入手来展开教学,或许这又是一种尝试吧。二是对话意识。教师和学生完全在平等的氛围中参与课堂学习,教师不仅是一个教者,更重要的是一个学习者,参与者,合作者,共同在这语文的世界里感受学习的快乐。三是过程意识。我的理解,过程永远比结果更重要。教师和学生应该一起去体验语文学习的快乐过程,有疑到无疑再到有疑的成功过程。 我认为自己的这一堂课不能算是一堂成功的课,跟我心里的想法还有很大的差距,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上面的几个试图。但我想孜孜以求必会有所收获,那么遗憾也就是一种幸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