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2原子的结构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726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11 大小:8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2原子的结构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2原子的结构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2原子的结构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三章物质构成的奥秘3.2原子的结构练习题新版新人教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关于原子、分子、离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原子不能直接构成物质B.分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C.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上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2.已知 “”、“”表示不同的原子(如下图)。以下由不同单质所形成的混合物是:( ) A.B.C.D.3.对于下列几种化学符号,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N;Na+; ;P2O5;KClO3 A.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有B.表示阳离子的有C.中数字“5”表示五氧化二磷中有5个氧原子D.中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1:34.夏夜,我们在公园或在校园的小道上散步时,每走到茉莉花的附近就能闻到花香,说明( ) A.分子的体积和质量都很小B.分子间有一定的间隔C.分子在不断地运动D.分子可以再分5.建立宏观与微观的联系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于宏观现象的微观解释中错( ) A.水通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B.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化学性质不同,是因为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C.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数目减少了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化学变化,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6.下列有关分子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受热时分子的体积逐渐变大B.液体蒸发变成气体,分子间间隔变大C.降温时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D.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7.中科院的全超导的“人造太阳”托克马克核聚变试验装置的调试运行成功,使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处于世界前列氘和氚是核聚变的原料(氘、氚原子核内都只有1个质子,但含不同数目的中子),聚变发生后,氘、氚原子核转变为氦原子核(氦原子核内有2个质子)根据以上叙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核聚变中原子不变,没有变成新的原子B.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不同元素C.氘原子和氚原子属于同种元素的两种不同原子D.氘原子和氚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8.西山公园有丰富的负氧离子,空气中氧分子得到电子就能形成负氧离子(O2)一个O2离子与一个O2分子比较,不相同的是()A.质子数B.电子数C.含氧原子个数D.相对原子质量之和9.对下列事实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 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 分子是运动的,不同分子的性质不同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 压强增大,分子之间的间隔变小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 状态变化,分子大小随之变化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 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大二、填空题(共4题;共13分)10.原子是_中的最小微粒,原子的质量由_决定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由_决定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_ 11.用分子的知识解释下列现象(1)走进花园附近就能闻到花香:_;(2)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_;(3)湿的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容易干:_ 12.如图是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1)硫原子的质子数是_;(2)硫原子核外有_个电子层;在化学反应中相对较易_(填“得到”或“失去”)电子13.美国在对伊拉克战争中,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投放了大量的贫铀弹,贫铀弹中的铀元素核电荷数为92,相对原子质量为238,则它的核内质子数为_,核外电子数为_,若已知在数值上,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则该铀原子核内中子数为_ 三、综合题(共2题;共10分)14.(xx株洲)如图中A、B、C、D是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1)A中x=_;D粒子的化学式是_ (2)A、B两种粒子表示的元素的原子可以结合成化合物B2A,该化合物(B2A)的化学式为_(填用元素符合表示的化学式) (3)以上4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中,_表示的是金属元素的粒子(填字母代号) 15.如图所示是由氢、钠、硫、氯4中元素所形成的5种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示意图中的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_不同 (2)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填离子符号)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_,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填“得”或“失”)电子形成化合物,此时该元素的化合价为_ (4)写出B与E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 四、解答题(共1题;共10分)16.用微粒的观点解释下列事实 (1)空气是一种混合物 (2)取一个透明的玻璃杯,先倒入半杯水,再放入一大块冰糖,立即在玻璃杯外壁液面位置做上记号,冰糖完全溶解后液面低于记号 五、实验探究题(共1题;共10分)17.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重要思维方式 (1)根据下列粒子结构示意图,回答问题:上述示意图中,共包含_种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_不同 (2)ABCE中属于阴离子的是_(填离子符号)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_,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_(选填“得到”或“失去”)电子 (4)若D为离子,则B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 (5)如图分别是水蒸气液化,水通电分解和氢气在氯气中燃烧的微观变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从微观角度解释图、图的本质区别是_; (6)由图、图可得到: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_,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_ (7)由图还能获得的一条信息是_ 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1.【答案】A 【解析】【解答】解:A、原子可以直接构成物质,金属单质、固态非金属单质、稀有气体单质都是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故选项说法错误B、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可以保持物质的化学性质,故选项说法正确C、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1个质子的质量约等于1个中子的质量约等于一个电子质量的1836倍,所以电子的质量很小,原子的质量只要取决于质子和中子,所以主要质量集中在原子核上,故选项说法正确D、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故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分析】A、根据构成物质的粒子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分子的概念进行分析判断C、根据原子的构成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氯化钠的微观构成进行分析判断2.【答案】D 【解析】【解答】AB、都是由一种分子构成的纯净物,AB不符合题意;C、是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C不符合题意;D、表示的是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D符合题意。故答案为:D。【分析】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是纯净物,由原子直接构成物质时,一种原子构成一种物质,由不同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3.【答案】B 【解析】【解答】解:A、P2O5是五氧化二磷的化学式,KClO3是氯酸钾 的化学式,表示物质组成的化学式的有,N不能表示氮气的化学式,故A错误;B、Fe2+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属于阳离子; 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表示阳离子的有,故B正确;C、P2O5中数字“5”表示1个P2O5中所含氧原子数为5个,故C错误;D、KClO3中元素质量比=39:35.5:48,微粒个数比为1:1;3,故D错误;故选B【分析】A、根据单质与化合物化学式的书写方法进行书写即可;B、阳离子带正电荷,当质子数核外电子数,为阳离子;C、标注化学式中元素符号右下角数值表示分子中含原子数;D、元素质量之比等于各元素原子相对原子质量总和之比4.【答案】C 【解析】【解答】解:A、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在不断运动,和分小无关,此项错误B、能闻到花香和分子间有间隔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此项错误C、能闻到花香是因为分子不断运动,此项正确D、能闻到花香不能说明分子可以再分,只与分子运动有关,此项错误故选C【分析】根据分子的性质回答,分子都很小,都在不断运动,分子间有间隔;我们能闻到气味,是因为有气味的分子运动到空气中,进入我们的鼻孔5.【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所以,水通直流电分解,是因为水分子被破坏,形成新的分子,故A正确; B、由于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结构决定性质所以,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具有不同的化学性质,故B正确;C、50mL水与 50mL酒精混合后体积小于100mL,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分子数没有变化故C不正确;D、石墨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金刚石,是因为碳原子的排列方式发生了改变,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是化学变化故D正确故选C【分析】A、根据分子在化学变化中可再分分析;B、根据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的分子构成不同进行分析;C、根据分子之间有间隔的特性进行分析;D、根据物质的结构决定物质的性质分析6.【答案】A 【解析】【解答】A. 受热时分子的间隔变大,分子本身不变,符合题意; B. 液体蒸发变成气体,分子间间隔大,不符合题意;C. 降温时分子的运动速率减慢,不符合题意 D. 化学变化中分子是可分的,原子不可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A【分析】物理变化中分子的种类不变,改变的只是分子间隔和排列方式及运动速度。分子是不断运动的,且温度越高运动速率越大。7.【答案】C 【解析】【解答】解:A、根据题意,核聚变中原子的种类发生了改变,故错误B、质子数相同元素种类相同,氘原子和氚原子质子数相同,属于同种元素,故错误C、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氘原子和氚原子都是含有一个质子的氢元素,是氢元素的不同原子,故正确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同,相对原子质量相同,氘原子和氚原中子数不同,因此相对原子质量一定不同,故错误故选C【分析】A、根据题中信息进行分析B、质子数相同元素种类相同C、质子数相同的原子是同种元素的原子D、质子数与中子数相同,原子质量相同8.【答案】B 【解析】【解答】解:A、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核内质子数不变,错误;B、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故电子数增多,正确;C、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所含氧原子的个数不变,错误;D、一个O2离子是由一个氧分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的,只是电子数改变,而电子的质量很小,可以忽略不计,故相对原子质量之和不变,错误;故选B【分析】根据已有的离子的形成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分子或原子得失电子能形成阴阳离子,形成离子的过程中核内质子数不同,据此解答9.【答案】C 【解析】【解答】解:A、通过气味辨别氮气和氨气,是因为分子是早不断的运动的,且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故选项解释正确 B、氧气经压缩储存在钢瓶中,是因为分子间有间隔,气体受压后,分子间隔变小,气体的体积减小,故选项解释正确C、干冰升华为二氧化碳气体,是因为状态变化,分子间的间隔随之变化,故选项解释错误D、蔗糖在热水中溶解更快,是因为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故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种的分子性质不同,可以简记为:“两小运间,同同不不”,结合事实进行分析判断即可二、填空题10.【答案】化学变化;质子、中子和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解析】【解答】解: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原子的质量是由质子、中子和电子决定的,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的表现是由最外层电子数决定的,分子和原子的本质区别是,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 故填:化学变化;质子、中子和电子;最外层电子数;分子可分而原子不能再分【分析】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质子带正电荷,中子不带电,核外电子带负电荷,由于原子核所带电量和核外电子所带电量相等,电性相反,因此整个原子不显电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小于4个的,在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大于4个的,在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化学变化中,分子可分,原子不可分11.【答案】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的运动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 【解析】【解答】(1)走进花园附近就能闻到花香,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2)100mL酒精与100mL水混合后,体积小于200mL,是因为分子之间有间隔,一部分水分子和酒精分子会互相占据分子之间的间隔;(3)湿的衣服晾在太阳晒着的地方容易干,是因为阳光下温度高,分子的运动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故答案为:(1)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2)分子之间有间隔;(3)分子的运动速率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加快【分析】根据分子的基本特征:分子质量和体积都很小;分子之间有间隔;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同种物质的分子性质相同,不同物质的分子性质不同,结合事实进行分析解答即可12.【答案】16;三;得到 【解析】【解答】解:(1)圆圈内数值是质子数,所以硫原子的质子数是16;(2)由图示可知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小于4易失去电子,所以硫原子在化学反应中相对较易得到电子故答案为:(1)16;(2)三;得到【分析】(1)圆圈内数值是质子数;(2)由图示可知硫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易得电子,小于4易失去电子13.【答案】92;92;146 【解析】【解答】解:根据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可知铀的核内质子数为92,根据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可知核外电子数为92,根据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可知,原子核内中子数为23892=146故答案为:92,92,146【分析】由题目中所给出的信息,分别根据核电荷数与质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等于质子数,相对原子质量等于质子数与中子数之和计算填空即可三、综合题14.【答案】(1)8;Ne(2)Mg2Si(3)BC 【解析】【解答】解:(1)元素的质子数为14,为硅原子,原子中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14=2+x+4,x=8D核内质子数为10,是氖原子,粒子的化学式是Ne;(2)由题目中的粒子结构示意图,B元素是镁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2容易失去2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化合价是+2,A元素是硅元素,最外层电子数是4容易得4个电子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形成的化合价是4,故形成的化合物是硅化镁,故填:Mg2Si;(3)B、C表示的是镁原子和钠离子,属于金属元素;故答案为:(1)8;Ne;(2)Mg2Si;(3)BC【分析】(1)根据核外电子的排列规律分析x(2)根据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得失的特点判断元素的化合价,书写化学式(3)根据质子数判断元素的种类本题难度不大,考查学生对粒子结构示意图及其意义的理解,明确粒子中核内质子数和核外电子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5.【答案】(1)质子数(2)S2(3)7;得;-1(4)Na2S 【解析】【解答】解:(1)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上述示意图图1中,共有4种质子数,共包含四种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2)在E中,核内质子数=16核外电子数=18,属于阴离子,是硫离子,符号为:S2 (3)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由于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则m=1728=7,最外层电子数大于4,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1个电子形成阴离子,此时该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4)由结构示意图可知,若E为离子,应为硫离子,化合价为2价,B为钠离子,化合价为+1价,则B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2S 故答案为:(1)质子数;(2)S2;(3)7;得到;1;(4)Na2S【分析】(1)根据元素的定义分析回答;(2)根据原子结构中,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对于阴离子,核内质子数核电子数;阳离子,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进行解答;(3)根据元素的性质与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的关系分析回答;(4)根据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分析化合价四、解答题16.【答案】(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 【解析】【解答】(1)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二氧化碳等多种分子,是一种混合物;(2)分子间有间隔,在水分子作用下糖的分子不断运动,彼此进入对方的间隔当中,使液体体积减小【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微观粒子的特征方面的知识,可以依据已有的知识进行,要求同学们加强对基础知识的储备,以便灵活应用五、实验探究题17.【答案】(1)4;核内质子数(2)S2(3)7;得到(4)NaCl(5)是分子间隔改变,是分子种类改变(6)原子;个数(7)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 【解析】【解答】(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上述示意图中,共包含4种元素,它们之间的本质区别是核内质子数不同;故答案为:4,核内质子数(2)A属于原子,B属于阳离子,C属于原子,E属于阴离子,是硫离子;故答案为:S2-;(3)在原子中核内质子数=核外电子数,若D表示某元素的原子,则m=17-2-8=7,该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容易得到电子;故答案为:7,得到;(4)若D为离子,是氯离子,B是钠离子,则B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NaCl;故答案为:NaCl(1)根据图示可以看出,是物理变化,只是分子间隔发生了改变,而是化学变化,分子种类发生了改变;故答案为:是分子间隔改变,是分子种类改变;(2)由图、图可以看出,化学变化中一定不变的粒子是原子,可能发生改变的是分子的个数;故答案为:原子,个数(3)由图还能看出,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故答案为:化学反应中分子种类一定改变.【分析】根据微观粒子的结构示意图、不同元素的区别以及物质化学式的书写、从微观的角度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以及化学变化的实质进行分析解答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