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的条件及灭火》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673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6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的条件及灭火》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的条件及灭火》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的条件及灭火》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燃烧的条件及灭火教案 新人教版知识要点导航1.燃烧及其条件(1)概念:可燃物与氧气发生的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2)燃烧需要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3)注意:我们所见到的燃烧一般都是可燃物在空气或氧气中的燃烧,事实上,燃烧还可以在其他一些气体环境中进行。例如镁可以在氮气和二氧化碳中燃烧,钠在氯气中燃烧,因此,凡是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都叫燃烧。2.灭火的方法及原理由燃烧的条件可推论灭火的原理:(1)清除可燃物或使可燃物与其他物品隔离;(2)使可燃物隔绝氧气(或空气);3.使温度降低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注意:降低温度和降低着火点不同。着火点是指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它是物质本身固有的属性,因此不能说明降低着火点的方法来灭火,只能是将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灭火的原理实际上就是破坏燃烧的条件,三个条件破坏其中之一就可以灭火。 3.安全常识及自我防护 (1)易燃物与易爆物 易燃物指的是那些易燃烧的气体、液体或固体,常见的有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酒精、有机溶剂、石油产品、硫、磷、面粉、棉絮等。易爆物指那些受热或撞击时易发生爆炸的物质,如氯酸钾、硝酸钾、硝酸铵等。 (2)自燃和爆炸 自燃是指有些可燃物在常温下发生缓慢氧化,因热量不能及时散发使温度升高达到这种物质的着火点而引起的自发燃烧,如白磷自燃。爆炸是指可燃物在有限的空间里发生急速燃烧,放出的热使气体的体积迅速膨胀而产生的一种现象,如不纯的氢气遇到明火或电火花时都会发生爆炸。 注意:爆炸条件:a有限空间;b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达到爆炸极限;c明火 可燃气体或粉尘与空气的混合物并不是在任何比例下都会发生爆炸,只有当它们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且遇到明火时才会发生爆炸,因此注意通风、严禁烟火等均可有效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3)认识一些与燃烧和爆炸有关的图标。如: (4)身处火灾现场的自我救护:如,用湿毛巾捂住口鼻逃离现场、匍匐前行、打电话报警等。典型例题精析知识点1燃烧条件的探究例1 (xx兰州)某同学用下图所示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得到以下实验事实: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能证明可燃物必须达到一定温度(着火点)才能燃烧起来的实验事实是A B C D 【答案】B【解析】不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缺少空气和温度两个条件;通空气时,冷水中的白磷不燃烧,温度低;不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不燃烧,缺少空气;通空气时,热水中的白磷燃烧,满足燃烧的条件。知识点2 灭火的原理和方法例2 (xx福州)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利用的主要灭火原理是A隔绝空气 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 D使可燃物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答案】D【解析】A.用嘴吹灭燃着的生日蜡烛,没有隔绝蜡烛与空气的接触,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B.着火点是物质的一种固有属性,一般不会改变,所以最吹蜡烛并不能降低蜡烛的着火点;C.清除可燃物是把可燃物移走,而嘴吹蜡烛未能移走蜡烛,所以这不是蜡烛熄灭的原因;D.嘴吹蜡烛时吹走了蜡烛火焰的热量,从而降低了蜡烛的温度,导致可燃物的温度降到了其着火点以下,所以蜡烛熄灭故选D知识点3 防灾安全常识例3(xx泰安)恰当的安全措施能减少生命财产损失。下列事故处理措施正确的是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 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C高层住房内着火,立即打开所有门窗 D煤气泄露,立即打开排气扇的电源开关【答案】A【解析】A.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空气达到灭火的目的,故A正确;B.电器着火,立即用水扑灭,会使人触电,造成伤亡事故,故B错误;C.高层住房着火,立即大开所有门窗,因为有了充足的氧气会使火势更猛,故C错误;D.煤气泄漏,立即打开排气扇电源开关,会引起爆炸,故D错误当堂过关训练1(xx江西)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是( )A清除可燃物B降低酒精的着火点C隔绝空气D降低温度至酒精的着火点以下【答案】C【解析】用灯帽盖灭酒精灯的灭火原理隔绝空气。2. (xx衡阳)下列有关标志中,与燃烧或爆炸无关的是( )【答案】A【解析】A是回收标志。3. (xx铜仁)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保持不变B关于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要露天放置,紧密堆积 C棉花和涤纶,前者是天然纤维,后者是合成纤维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答案】B【解析】A、由质量守恒定律知,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故A正确;B、易燃物和易爆物存放时露天放置与氧气接触了,紧密堆积容易使缓慢氧化产生的热量不能快速散放出去,一旦达到着火点就发生燃烧甚至是爆炸,故B错误;C、棉花和羊毛属于天然纤维,涤纶(的确良)、棉纶(尼龙)和腈纶等属于合成纤维,故C正确;D、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隔绝了空气,起到灭火的作用,故D正确;故选B4.在太空的国际空间站划燃火柴,火柴过一会儿会熄灭,原因是( )A.氧气不够 B.空间站温度太低C.在失重情况下,空气不流通 D.达不到着火点【答案】C【解析】太空中由于处于失重状态,空气不流通,导致火柴周围的空气中氧气耗尽后缺乏氧气而熄灭。5. (xx广州)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 )A电器着火,迅速切断电源B室内起火,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C厨房煤气管道漏气,迅速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D洒在实验桌上的少量酒精着火,迅速用湿布盖灭【答案】B【解析】室内起火,如果迅速打开所有门窗通风会提供充足的氧气使燃烧更旺。6.(xx南京)下列处理事故的方法中不正确的是A.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B.家用电器着火,用水扑灭C.图书、档案着火,用二氧化碳灭火器扑灭 D.厨房天然气管道着火,立即关闭阀门并轻轻开窗通风【答案】B【解析】A、炒菜时油锅着火,立即盖上锅盖,可以隔绝氧气或空气,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所以说法正确B、为防止触电,应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灭火器或者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损坏电器、触电或电器爆炸伤人,所以说法错误C、液态二氧化碳灭火器灭火时不会留下任何痕迹而使物体损坏,能有效保护书籍,所以说法正确D、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会使室内空气对流,可以降低气体的温度减小可燃性气体的浓度,使混合气体达不到着火点和爆炸极限,所以说法正确故选B。7.甲、乙、丙三个试管分别注入同体积不同温度的水,分别放入相同质量的白磷(着火点为40),如下图所示:问:试管甲内白磷能否燃 ,其原因是 ;试管乙内白磷能否燃烧 ,其原因是 ;试管丙内白磷能否燃烧 ,其原因是 。【答案】不能,没有达到着火点; 不能,缺少氧气; 能,满足了燃烧的三个条件:有可燃物、达到着火点、与氧气接触。【解析】本题属于燃烧条件的探究,记住燃烧需要的条件:可燃物;与氧气(或空气)接触;温度要达到着火点。8. (xx温州)为提高学生的安全自救和使用灭火器的能力,学校开展消防安全演练。如图是一种泡沫灭火器的局部示意图,打开阀门后灭火器内的物质喷射到可燃物上,这不但可以降低可燃物的温度,而且可在可燃物的表面形成一层泡沫,起到 作用,从而达到灭火目的。【答案】隔绝空气或氧气【解析】泡沫灭火器喷射出的泡沫覆盖在可燃物上起到隔绝空气或氧气的作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