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299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紫藤萝瀑布教学实录 人教新课标版师:文章开篇说,“我不由得停住了脚步”。初读到这一句,你心里有什么感觉? 生1:我想她是被什么吸引了。 生2:我想她是心里突然想到一件什么事情了。 生3:她是被眼前的紫藤萝花吸引住,迈不开步子了。俗话说,蝴蝶恋花美,我为花儿醉嘛。(全班笑。) 师:你说得真形象生动。你能在文中找出依据吗? 生3:因为下文紧接着交待,“我从未见过开得如此盛的藤萝”。 师:对。这句话是全文中重要的句子。理解课文就是理解重要的句子。而理解句子就是理解句中的重要词语。所以我们就来抓一抓这句话中的重点词语。哪位同学来试试? 生1:“从未见过”。 生2:还应该有“如此盛”。 师:现在,哪位同学来说说这些词语的表达作用? 生3:“如此盛”强调紫藤萝“盛”得超乎一般,让人有些惊诧;“从未见过”从生活阅历的角度进一步突出“盛”。 师:你们看,这两句话中的每一个字我们都非常熟悉,但当宗璞先生把它们组合在一起的时候,就能引起我们这样多的联想,可见,好的句子不在于华丽的词藻堆砌,而在于能把大家熟悉的词恰当组合在一起,以引起读者更多的联想和想象。 师:开头的这两句话,前一句是“果”,后一句是“因”,文章这样写紫藤萝就是要突出这个“盛”字。那么藤萝的“盛”表现在哪里呢?在解决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解“盛”的含义。 孟浩然晚春卧疾寄张八子容:“林园久不游,草木一何盛。”茂盛。 蔡文姬胡笳十八拍:“烟尘蔽野兮胡虏盛。”多,众多。 杜甫陈拾遗故宅:“盛事会一时,此堂岂千年。”美好。 师:初步了解了“盛”字的几种意思之后,下面请同学们结合文章具体内容来谈谈对“盛”的理解。 生1:“一片辉煌的淡紫色,像一条瀑布,从空中垂下,不见其发端,也不见其终极。”这个句子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印象,而且气势十分宏大,这就把紫藤萝盛开时盛大、茂盛的画面再现了出来。 师:你能说说二者有什么相似之处吗? 生2:从状态上来讲,它们都是动的,瀑布是动的,紫藤萝在风的吹拂下也是动的。从色彩上来讲,瀑布是闪闪发亮的,紫藤萝在阳光照耀下,也泛着银光。 师:动态上需要补充一下,倾泻而下是瀑布的生命之动,怒放的花朵是紫藤萝的生命之动,这是二者能构成比喻关系的一个重要条件。其他同学还有补充的吗? 生2:还有形状也很相似。瀑布是从上往下的,紫藤萝树上的花也是从上往下的。原文有“紫色的大条幅”这个比喻可以证明。 师:有人说,把紫藤萝比喻成树精灵的一绺儿长发也是可以的,你们觉得可以吗?谁来说说。 生3:可以。 师:为什么? 生3:因为既然是精灵嘛,头发想必就是彩色的。而且在微风吹拂下,也会是动态的。 生4:不对。头发不会从上往下动,只会左右飘散。而且,头发很没有气势哦,显得小家子气。(生笑。) 师:分析得不错,同学们还要注意一下“绺儿”这个词,现在查一下现代汉语词典,看看是什么意思。 (生快速查阅。) 生5:第877页:“绺:li,量,线、麻、头发、胡须等许多根顺着聚在一起叫一绺。” 师:从这个解释我们能看出“一绺”让人联想到的是物的长,而没有宽的感觉。而紫藤萝不仅长而且宽哦。平时同学们遇到一些生字、生词时要多查一下词典。还有哪位同学有补充呢? 生6:我觉得不可比喻成树精灵的一绺儿头发。瀑布和条幅就像有“骨”一样,受风吹的时候幅度不会太大,而且我看见条幅下面一般都会固定住,但头发在风吹的时候往往是随风乱舞。所以我还是觉得作者用瀑布和条幅作比更好些。 师:课文写紫藤萝树时是从形、态、色、气势各个方面来极力写出藤萝的“盛”盛大,茂盛。那么作者在写藤萝花时,又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盛”的呢? 生1:“点点银光,就像迸溅的水花。仔细看时,才知道那是每一朵紫花中的最浅淡的部分,在和阳光互相挑逗。”本来是浅色花瓣对阳光的折射,作者把这一自然现象视作紫藤花在“挑逗”阳光,赋予藤萝以人的情感。这个句子写出了藤萝的旺盛,也写出了花儿盛开得很繁密,很有生命力。 生2:“花朵儿一串挨着一串,一朵接着一朵,彼此推着挤着,好不活泼热闹!我在开花!它们在笑。我在开花!它们嚷嚷。”这些句子写出了藤萝花的繁密,也写出了它们生动活泼、惹人喜爱的神韵。 师:由眼前如此美丽的景象,作者不禁沉醉其中,连闻到的花香都是浅紫色的。大家说说读到这个句子有什么不一样的感觉呢? 生3:是把闻到的写成了看到的。 生4:感觉转移了。 师:对,这叫通感修辞。“淡淡的芳香,香气似乎也是浅紫色的,梦幻一般轻轻地笼罩着我。”在一种“紫香”缭绕之中,“我”当然有一种神游于“梦幻”的感觉,由此引出昔日紫藤萝遭遇到的冷落及不堪回首的记忆也就比较自然了。这就加深了对文章主旨热爱紫藤、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理解。 师:想一想,作者站在花前,久久地凝望思考,她在品花,我们却在品她。那么,我们从她品花的过程中品出一个什么样的宗璞呢?此时此刻她有怎样的心境呢? 生1:我觉得她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她此时的心境是宁静的。 生2:我觉得她是一个高雅的人,懂得欣赏花的美,同时也是懂得珍惜生活中的美好事物的人。她此时的心境是喜悦的,若有所悟的。 生3:我觉得她是一个曾经生活在苦痛里的人,现在变得开朗了,勇敢往前走了。结尾不是说,“我不觉加快了脚步”吗? 生4:我觉得她是一个心胸开阔的人。能把一株开花的树想象成瀑布,得有怎样的心境呀。所以,我觉得她一定从这次赏花中受到了启迪,变得很开朗,更懂得生命的真谛了。 师:我想这样一篇优美的写景散文,要带给读者的是人类共有的普遍的美好情感,而不应赋予它过多的派生意义,或者为了应景而着意“栽”上去的意义。出于这样的考虑,我想将这篇文章的两处删改一下。你们猜一下最应该是哪两处? 生1:我想是“生死谜、手足情”吧?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我读到这里时总觉得读不懂。后来还是看到补充资料才知道是写作者的弟弟得了绝症,快要去世了,作者焦虑和悲伤,才联想到生死上去的。如果没有这些资料,我是读不懂的。 师:知音啊,老师每次读到这里时也觉得别扭得很呢。那么,你觉得去掉这个句子,会不会影响到我们对文章情感的理解呢? 生1:不会的。因为可以想象到作者遇到了什么烦心事儿。 生2:悲痛和焦虑是任何人一生中必然会遇到的情绪,即使不交待什么原因,也是可以懂的,而且正因为不交待,才让读者更容易产生共鸣。 师:说得多好啊。越是不确指的普遍情感,越是能引起共鸣。大家读过那么多难忘的诗词,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都没有交待过为什么而忧愁,可是却并不影响我们对忧愁的理解,而且正因为不确指,千年而下,才让无数人产生长久的共鸣。 师:大家知道我要删改的第二处是哪里吗? (生茫然。) 师:既然讲到这篇文章是要表达人类共有的情感,那么就不需要在末尾来那么一段议论和抒情了,它们显得生硬和多余。所以我要把倒数第3段末尾的“流向人的心底”和倒数第2段一同删掉,用省略号代替,你们觉得可以吗? 生1:不可以!因为这样就变成了一篇普通的写景散文了。老师说过,写景是为了抒情,没有情感的写景是不成功的呀。 生2:你理解有些偏差,用省略号也抒情了啊。(掌声。) 生3:不对,就是抒情也要恰到好处。不能乱抒情的。 生4:这里不是乱抒情的,是从紫藤萝的“盛”和往昔的经历想到生命的长河,很自然的抒情。 师:恰当的抒情的确能起到升华主题的作用,但是更要考虑留给读者更多的思考余地,让文章变得含蓄,而不是那么直白。古人对于文章的审美要求之一,就是要求含蓄蕴藉,作“临去秋波那一转也”。 师:那么你读到“流着,流着”这里,不往下读,就此打住。你会想到些什么? 生5:我可以联想到生命的长河呀,还可以由紫藤萝花的经历联想到生命的坚强呀,生活的美好需要用心体会呀等等。 生6:我由紫藤花的经历想到生命是坚强的,花犹如此,我们更应该往前走,坚信前途是美好的。我还想到了,所有的悲伤和难过总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不要太在意眼前的不如意。像紫藤萝花一样,不也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春天吗?(掌声。) 生7:我还想到了人类的命运也是如此。要经历很多磨难,但最终还是会走出阴霾,迎来光明。 生8:我认为老师的删改虽然让我们有了想象的空间,但也有不当之处:前文提到紫藤萝瀑布“也在我心上缓缓流过。流着流着”,结尾又说“流着,流着”有重复之感。若保留原文的“流向人的心底”,隐含着作者理解的深入,也照应了前文。我认为应该把倒数第2段改成“每一个生命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生命不会止于不幸”。 生9:倒数第2段中的好多描写,如花舱啊,张满了的帆啊,都是第5段内容的重复,可以删掉。 师:刚才同学们的回答真精彩,老师从你们那儿获得了新的认识,情更“盛”了。怎样结尾老师不作正确与否的判别,只想通过此种方式来加深同学们对课文的理解,训练大家的写作思维,提高大家的审美鉴赏能力。 下面我们一起来小结一下这堂课。向同学们透露一个小秘密,老师对“盛”字的理解来自于词典,从词典里找到了解读这篇文章的切入点。阅读时勤查字词典,有可能就会获得理解文章的一把金钥匙哦。这节课,我们以课文为例文,分析了如何用富有感觉的语言呈现自己在某一个瞬间观察到的客观景物,学习了抓住景物的神韵,围绕它的一个点从形、态、色等多个角度来描写,运用多种感官再现难写之景。今后同学们在写作中要学会加以运用,做到读写结合,相得益彰。 作文: 以感性化的语言把自己对某景物或某事物的观察呈现出来。附:学生作文及评析 记得那年花下(赵彬宇) 早上,骑着车去上画画课,在路途中无意撞见了一棵开黄花的树。大大的黄色花朵,没有花香,热热闹闹地开在路边。很熟悉的感觉,似乎是这一树的繁花,打开了记忆里一个尘封的木盒,丝丝陌生又熟悉的甜香氤氲开来 原来奶奶家楼下也有这样一棵开花的树,那天我一个人在树下玩,将几个石子摆来摆去,我竟然能自得其乐。“让我也来玩吧。”一个幼稚的声音响起来。那时太阳很大,声音主人的影子投在我的身上,眼睛顿时有点不适应。揉揉眼,才发现原来是一个小男孩。“好。”我低下头嗫嚅地说。男孩笑了,蹲下身来,拿出几个玻璃球,代替了原来的石子。“干什么?”我一脸迷惑地问他。“弹玻璃球,你喜欢吗?”男孩笑得很阳光。“还可以啦。”我说,眼睛盯着衣角,脸是烫红色。“输了要弹鼻子哦。”于是,我和那个男孩开始一起玩。男孩很厉害,所以总是我输。他的手很脏,于是我的鼻尖也变成了灰色,脸上也很脏,可是居然很开心地笑,一直笑到黄昏,一直笑到游戏结束。“我想要玻璃球,可以吗?”我问。晶莹剔透的玻璃球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无疑和宝石一样珍贵。“这个”男孩为难地挠挠头,接着突然翻找着什么。“玻璃球我不能给你,草莓糖给你好了。”男孩摊开手掌,一颗散发着草莓馨香的粉红色硬糖静静躺在他的手心。我正迟疑着,一朵黄花幽幽地落在糖果上。“好吧。”我被黄花逗乐了,拿起糖果,吃了下去,连带着那朵黄花。远处,有个女人正喊着什么,男孩听见了,转身跑向那女人。糖果在我的舌尖融化,我悄悄走进了家门。那一年,我6岁。 想来,那时的我也真单纯,居然可以和一个连名字都不知道的人玩了一下午,现在,我不会了。摇摇头,继续骑车向目标前进。虽然我还能记起这件事,但,我早已不是那个,那年花下笑得那么开心的小女孩了。 评析: 在众多的小作文中选择这篇文章来赏析,主要是因为它可以作为这次讲课的再延伸,特别是在通感修辞方面具有示范意义。 小作者坦率地回忆了男女两小无猜的往事,文章很美。在这方面毋须多评。需要评的是对有关句子的讨论。 1.“丝丝陌生又熟悉的甜香氤氲开来”改作“丝丝甜香的回忆氤氲开来”,这样,使“回忆”有了“味觉”且似烟气“氤氲”,意念神会与味觉、视觉通联在一起。 2.“声音主人的影子投在我的身上”,把“主人”二字删掉,改成“声音的影子投在我的身上”,这就把“听觉”与“视觉”合一了。 3.“好。我低下头嗫嚅地说。”既然是“嗫嚅”,就不要那么简单地一个“好”,而应该在“好”字之后加“”,这样才能体现出嗫嚅的情味儿。 4.“干什么?”应改作“玩啥?”这才符合孩子的口气,才能体会到孩子的心理。 5.“我一脸迷惑地问他。”“迷惑”,不妥,本来就是要问的嘛!应该删掉。 6.“脸是烫红色”,自己不能看自己的脸色,如果改作“脸也许有点儿烫红”,既有揣摩之意也有感觉,把意念神会与视觉通联起来。 7.“男孩笑得很阳光。”“笑”与“阳光”连在一起,笑是有形的,却是无光的。但“笑得很阳光”,自然是把“笑”的“形”意化为一种视觉“光”,表明很灿烂的意思。 8.“他的手很脏,于是我的鼻尖也变成了灰色。”由于“我”输球而被弹鼻子,鼻尖被他的脏手弹脏是很自然的事。但鼻尖的“灰色”仍然是不易看到的,尽管鼻尖就在眼睛的下边。所以,这句改作“他的手很脏,于是我自己感觉鼻尖变成了灰的”。“感觉”是“灰的”,意念思维与视觉通联。【教学档案】 一、找寻走进文本的钥匙牵动全文的词 “盛”字是统领紫藤萝瀑布所有景物描写的关键摹状词。 为了更准确地了解“盛”的含义,我在汉语大词典里查到“盛”字的多个义项后,选取了符合文章内容的三个义项作为解读的切入点,并精选了例句,用典型例句帮助学生记忆,同时,这也是我“对学生要时刻进行传统文化熏陶”的教学理念的落实途径之一。 二、跳出桎梏,克服惰性,勇于辩证思维 曾多次教此文,虽然感觉到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比如“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这个句子,心里就总是堵得慌。如此美丽而宏大的景象引发作者的强烈感慨是很自然的;面对此景,心中曾经有的焦虑和悲痛渐渐淡去,至少此时此刻是暂时忘怀了,这也是人之常情,至于是不是用得着点出具体的焦虑和悲痛,我觉得是值得斟酌的。此次重教,和学生一起来研讨与评论。这个设计引导学生体会议论是否很好地为描写服务了,对全文是否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果没有,就是画蛇添足,就应该坚决去掉,让描写保持它原有的纯洁性。这个环节的设计,培养学生质疑经典的批判精神,同时,也是对学生写作如何结尾的一次切实的辅导。 三、加强典型例文的评析 我们要加强对学生习作的评改。当然,对每一篇习作都加强评改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教师要选择典型的例文。对作文的评改可以作为对文本解读的深化,同时,这种评改对学生的帮助是很大的,印象也是深刻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