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山东高考文综27题.ppt

上传人:max****ui 文档编号:3272364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 页数:34 大小:4.3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0山东高考文综27题.ppt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2010山东高考文综27题.ppt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2010山东高考文综27题.ppt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明确备考方向深入透析2010山东高考文综27题,一、熟悉评分标准二、把握应对策略三、深入剖析自己四、明确备考方向,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评价标准:SOLO分类评价法StructureoftheObservedLearningOutcome可观察的学习成果结构根据学生的回答能力、回答思路、回答的一致性和相对收敛程度、整体结构这四个特征,将学生回答问题由低到高划分为五个层次,(1)“前结构”指的是没有形成对问题的理解,回答问题逻辑混乱,或同义反复”(2)“单点结构”指的是回答问题时,只能联系单一事件,找到一个线索就立即跳到结论上去”(3)“多点结构”指回答问题时,能联系多个孤立事件,但未形成相关问题的知识网络”(4)“关联结构”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联想多个事件,并能将多个事件联系起来(5)拓展抽象结构是指回答问题时,能够进行抽象概括,结论具有开方性,使得问题本身的意义得到拓展,(1)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3分)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若答出其他理由,言之有理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5分)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若能概括地答出“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即可得分。只答出观点不阐明理由,不得分。),1原因(必要性),(2)社会根源:“寻金热”,(1)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3)商业危机:商路不畅,(4)精神动力:传播宗教,(5)政治根源:强化王权,积极扩张,(6)思想根源:文艺复兴,2、条件(可能性),(主观条件),(1)航海技术的提高,(2)造船技术的发展,(3)地圆学说的提出,(4)西班牙王室的支持,(客观条件),(5)中国三大发明的传入,(外部条件),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8分)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2分)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3分)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3分)(应明确答出“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的观点,若不表明观点,只列举理由,本小题最多得6分),运用思辨的方法全面评价历史现象,这种“结果开放、思路开放的主观题”,能让“学习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知识背景,对题目的理解水平与问题解决能力自主地给出力所能及的答案”,能让“不同学习者有机合展示与自我能力水平相符的解答过程”,要求学生具备独立思考和探索精神。,节选自滨州市模拟考试31题材料三武昌起义一个小小的偶发事件,便使王朝大厦轰然倒塌。中华文明史(3)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清朝覆亡的看法并说明理由。(7分),变式训练,立场: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若从“欧洲是主动的、优越的、先进的,美洲是被动的、落后的”角度回答,也可得分。)合理性:站在全球的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的人和所有的民族都并入欧美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着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张“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1、认识和处理问题时所处的地位和所抱的态度,2、一般是指阶级立场,立场,学术术语的理解,新史观的运用,(2006上海卷)人们在历史研究中,由于立场和观点的差异,对历史事件的解释往往会有不同,如关于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这一事件:过去,欧洲人总以欧洲为中心来理解;美洲土著则立足自身看问题;在当今全球史观的引导下,人们又有了新的认识。能正确反映上述说法的排列是:A.欧洲/发现,美洲/文明相遇,全球史观/侵犯B.欧洲/文明相遇,美洲/发现,全球史观/侵犯C.欧洲/侵犯,美洲/发现,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欧洲/发现,美洲/侵犯,全球史观/文明相遇,D,变式训练,问题三:交流与发展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结合所学知识,运用以上四个词语以“交流与发展”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10分)要求:紧扣主题,观点合理;史实准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晰,合乎逻辑;字数在120字左右。,评分标准:,1、联系提示词涉及的史实,明确考查内容,梳理写作思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中国闭关锁国政策及其影响,2、题目中的提示词都必须在短文中出现,缺一不可。(缺一扣2分),3、注意关键词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条理清晰,合乎逻辑。,方法点拨,4、要用历史语言表达,避免写成文学作品。,写作思路可从世界和中国两个方面考虑,世界走向整体,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哥伦布明清时期的中国世界市场历史机遇,5、短文形式,不列序号,字数要足够。,写作思路示例:交流与发展哥伦布开辟新航路,打破了东西两半球之间的隔绝状态,促进了世界各地区之间的交流,世界市场开始形成。而明清时期的中国,没有顺应世界历史发展的潮流,逐渐走向封闭,丧失了发展的历史机遇。,由“要点式”向“组织化”过渡,知识角度1、夯实基础知识,抓牢主干线索2、强化通史意识,关注阶段特征和中外比较能力角度1、能够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多元的思维层次去认识和理解历史(文明史观、全球史观、现代化史观、社会史观),即加深对历史知识的深层次理解和多角度探求2、知道基本历史术语的含义3、能够运用历史的语言,围绕主题、史论结合、思路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综合以上,此题由谈观点到论证观点再到组织思路探究观点,层层推进,跨度大、中外比较,立意高、渗透新史观,重探索、多元并行。给我们提供了一些备考启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课件教案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