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世界政治思想.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72129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3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世界政治思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世界政治思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世界政治思想.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模拟试题分解 古代世界政治思想1(xx河南洛阳二模33)某学者认为,在古代希腊,自由完全是一个政治概念,与此相适应,他们承认个人对社群权威的绝对服从是与这种集体性自由相容的,可以说“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这表明该学者认为古希腊() A公民只有形式上的自由 B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 C公民个体的自由受到限制 D排斥私有财产制度【考点】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 【解析】古希腊雅典民主不是形式上,是实质上拥有民主,故A项错误;存在着绝对权威势力说法错误,而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个人在公共事务中几乎永远是主权者,但在私人关系中却是奴隶。”说明公民在享受民主时候自由受到限制,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提及私有财产制度信息,故D项错误。【答案】C2(xx河南六市二模27)亚里士多德在政治学中说:“农民是最好的公民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他们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这句话旨在说明()A雅典民主政治排斥农民的狭隘性 B国家应由专业性的贤人治理C公民必须从事生产劳动 D太多财产影响公民从政的积极性【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农民是最好的公民”,与“排斥农民”不符,故A项错误;由 “农民总是忙于生产极少参加公民大会”推导,可知亚里士多德对农民失望,主张应由少数贤人来管理国家,故B项正确;材料未涉及“必须从事生产劳动”,故C项错误;“因为没有太多的财产极少参加”,表明财产少影响了公民从政的积极性,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发放参政津贴能保障从政,故D项错误。【答案】B3(xx河南六市一模32)法国著名思想家菲利普内莫古典与中世纪政治思想史中对古希腊的民主制度做了这样的阐释:“(雅典)城邦的范围内尽管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据此,作者认为()A城邦社会生活损害了公民利益 B公民在法律面前实现了真正的平等C城邦公民的政治权利不受保护 D法律保障了公民政治的运行【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据材料“公民还是被视为体制内部可进行互换的单一体,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可知法律保护公民利益,故A项错误;“社会生活具体而言对公民都很不利”,不能说“实现了真正的平等”,故B项错误;“公民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它是平等的准则”,公民的政治权利受法律保护,故C项错误;“但从政治层面上说,公民法律在这个体制内起到了平衡的作用”,故D项正确。【答案】D4(xx河南郑州一模8)周作人在关于卢奇安中认为,“演说在雅典民主时代特别发达,因为它在那时政治上很有实用,最重要的有两点,一是在法庭里,两造曲直所由分,全得需要辩论,其次是在议会里,一场演说苟能抓得人心,立即大见成功。”下列对该观点理解正确的是()智者学派的崛起得益于雅典民主制度的推动演说功用在于蛊惑陪审法庭和公民大会的判决全体城邦居民具备表决权彰显“人民主权”演说术的兴盛源于雅典民主政治环境的内在需求A B C D【考点】雅典民主政治 【解析】因为雅典的民主制度需要说服公民大会,故演讲技巧显得尤为重要,故传授演讲技巧的智者学派兴起发展,故正确;演说功用在于说服,而非蛊惑,故错误;全体城邦公民具备表决权,而非全体居民,故错误,选择B项符合题意。【答案】B5(xx河南濮阳一模3)下表为王二愣同学整理的“政治文明成就表”,其中应分别填入()主题:_1雅典公民大会2美国制宪会议3法国国民议会4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5_A代议制,古代罗马陪审法庭B立法机构,英国议会C国家最高行政机构,美国联邦最高法院D资本主义法制建设,苏联最高苏维埃 【考点】雅典民主政治;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美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的确立;辛亥革命 【解析】雅典公民大会是直接民主,不是代议制,故A项错误;雅典公民大会、美国制宪会议、法国国民议会、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有立法权,因而主题是立法机构,应该填入立法机构,英国议会,故B项正确;美国制宪会议、法国国民议会、中华民国临时参议院不属于国家最高行政机构,故C项错误;雅典公民大会属于奴隶制民主政治,主题不能是资本主义法制建设,故D项错误。【答案】B6(xx河南开封二模40)(25分)制度的创新是推动社会发展的动力。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二 “我给了一般人们以恰好足够的权利,不使他们失掉尊严,也不给他们太多;即使那些既有权势又豪富的人们,我也设法不让他们受到损害。我手执一个有力的盾牌,站在两个阶级的面前,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 梭伦“任何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司法三种职能,或说三个因素,相应地应有三种机构。三种机构齐全、三种职能健全,城邦的组织就完备。”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在梭伦的政体中,最具民主特色的大概有以下三点:第一而且是最重要的是禁止以人身为担保的借贷,第二是任何人都有自愿替被害人要求赔偿的自由,第三是向陪审法庭申诉的权利,这一点据说便是群众力量的主要基础,因为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了。” 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2)根据材料二,归纳梭伦改革的特点。(6分)【考点】(2)雅典民主政治梭伦改革【解析】(2)材料二中梭伦改革“不许他们任何一方不公平地占有优势”,具有折中、中庸色彩;“任何城邦都有议事、行政、司法三种职能”,改革将城邦国家权力分立;改革使得“人民有了投票权利,就成为政府的主宰”,打破贵族专权;奠定了民主制度的基础。【答案】(2)特点:具有折中、中庸色彩;重组国家权力机构,将城邦国家权力分立;打破贵族专权;奠定了民主制度的基础。(任答3点得6分)罗马法1(xx河南郑州一模9)“十二铜表法的篇目依次为传唤、审理、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和占有、土地和房屋、私犯、公法、宗教法、前五表的追补及后五表的追补。”该材料反映出十二铜表法的特点不包括()A强调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B涉及内容广泛庞杂C重视诉讼程序 D注重保护私人财产【考点】罗马法十二铜表法 【解析】题干主要讲述十二铜表法的内容程序等,并没有强调平等,故A项错误,符合题意;由题干描述内容不难看出其内容庞杂,故B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传唤、审理、索债”可知重视诉讼程序,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由“索债、家长权、继承和监护、所有权”可知注重保护私人财产,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答案】A2(xx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三模28)罗马法的范围由公民法发展到万民法,体现了罗马法()A不断调节社会矛盾的过程 B规范的体系至此最终确立C主张维护广大平民的利益 D已完全摒弃了习惯法痕迹【考点】罗马法从公民法到万民法 【解析】从公民法到万民法,罗马法调节了罗马人与外邦人的矛盾,故A项正确;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标志着罗马法规范的体系至此最终确立,故B项错误;罗马法的发展,最终维护的是统治者的利益,故C项错误;罗马法没有完全摒弃了习惯法痕迹,故D项错误。【答案】A3(xx河南开封二模30)罗马法原论:“主人抛弃老病奴隶的,该奴隶即获得自由,禁止任意杀害奴隶”“凡奴隶不堪主人虐待的,官厅得强迫主人出卖之,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材料说明罗马法()A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 B不再维护奴隶主贵族的利益C注意用法律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D蕴含了人人平等的法律观念【考点】罗马法 【解析】罗马法原论规定“禁止任意杀害奴隶”“无故杀戮奴隶的,按杀人罪处理”, 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奴隶的利益,故A项正确;罗马法限制奴隶主贵族滥用私刑,但仍然维护他们的利益,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罗马法注意用法律调整奴隶主与奴隶的政治隶属关系,故C项错误;罗马法仍然维护奴隶主的利益,不可能实现人人平等,故D项错误。【答案】A5(xx河南郑州三模40)(25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二 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即公私法不分、实体法与程序法不分,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发展到万民法以后,由于罗马帝国境内简单商品经济高度发展,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罗马法注重形式,注重法律程序。最为突出的表现是十二铜表法的一些规定。如买卖不动产和奴隶等,除当事人亲自到场外,还必须邀请5个证人和1名司秤参加,要讲规定的语言,做一定的动作才能生效。这么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当事人慎重考虑,防止错误、欺诈、胁迫或无端反悔,也为了避免法官在司法中徇情偏袒。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程序的严格执行是为了保证实体权利和义务的实现,程序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 庄鹏罗马法的特点及对后世的影响 材料三 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 黄洋古代文明研究的现代意义请回答:(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罗马法基本特点。(10分)(3)概述材料三的基本观点。依据所学知识,说明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7分)【考点】(2)罗马法(3)研究古代法律的现实意义【解析】(2)从材料二“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表现出诸法合体的特征”,可总结特点是诸法合体;从“导致私法体系更为发达”,可知特点是私法极为发达完善,公法不甚发展;从“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和“罗马法注重程序是法律体系完备的表现”,可知特点是注重形式和法律程序;从“古罗马的公民法内容包括国家行政管理、诉讼程序、财产、婚姻家庭和继承等方面的法律规范民事法律关系扩大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可总结特点是卷帙浩繁、规模巨大;从“公民法基本上保留了注重形式、程序繁琐的特色。发展到万民法后,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才逐渐变得简易、灵活”,可总结特点是不断发展完善。(3)第一小问观点,从材料三“古代史家所探究的关于古代文明的诸多问题,都和现实世界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关联他们对一些具体问题的研究以及提出问题的一些方式往往也是对当代现实的一种有意识或者下意识回应与思考”,可概括观点是研究历史是为现实服务;第二小问意义,从古代法律对社会的作用和对现实的借鉴意义进行总结。【答案】(2)特点:卷帙浩繁、规模巨大;诸法合体;私法极为发达完善,公法不甚发展;注重形式和法律程序;不断发展完善。(10分)(3)观点:研究历史是为现实服务。(3分)意义:借鉴古代法律的成果,完善法制建设;维护社会的稳定。(4分)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1(xx河南洛阳一模15)古希腊一位思想家说:“法律的条文是经过协议达成的,并不是自然形成的。然而自然的律令(指客观世界发展规律)却不是人们约定的;法律所确定的利益是自然的桎梏,自然所确定的利益却是自由自在的。”这位思想家是()A苏格拉底 B亚里士多德 C普罗泰格拉 D柏拉图【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智者学派思想主张【解析】苏格拉底强调是知识和美德作用,材料主要强调的是法律,故A项错误;亚里士多德注重哲学领域的探讨,不符合题意,故B项错误;材料中“然而自然的律令(指客观世界发展规律)却不是人们约定的自然所确定的利益却是自由自在的。”符合“人是万物尺度”的内涵,故C项正确;柏拉图主要观点是“哲学家王”和“理想国”,与题干意思不符,故D项错误。【答案】C2(xx河南商丘二模31)古希腊诗人西摩尼德斯写道:“德行住在难攀登的高山 求知,智慧,向善才能登上这人性之巅。”下列观点与该诗句最为契合的是()A“人是万物的尺度” B社会秩序建立在约定上C“美德即知识” D信奉圣经,献身上帝【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苏格拉底思想主张 【解析】省略号之前的关键词是“德行”,省略号之后关键词是“求知”。诗句有“人性”,但没有“重视人”的人文主义,故A项错误;材料与“社会秩序”无关,故B项错误;由诗句两处关键词可知,诗人强调美德即知识,故C项正确;诗句与“圣经、上帝”无挂,故D项错误。【答案】C4(xx河南新乡许昌平顶山一模30)波普(当代思想家)说:“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这里主要是说() A柏拉图的思想有正反两方面相等的影响 B柏拉图的哲学思想构成了西方哲学的核心内容 C柏拉图著作直接影响了后来的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D柏拉图的思想对西方影响巨大【考点】柏拉图【解析】题干主要是讲正面的影响,并没有提及反面影响,故A项错误;柏拉图影响巨大,题干并没有展示其核心地位,故B项错误;题干并没有展示柏拉图思想同空想社会主义的关系,故C项错误;从材料“柏拉图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可知柏拉图思想影响巨大,故D项正确。【答案】D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