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组 12半截蜡烛课件2 新人教版.ppt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7198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PPT 页数:70 大小:1.98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组 12半截蜡烛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第1页 / 共70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组 12半截蜡烛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第2页 / 共70页
五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组 12半截蜡烛课件2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第3页 / 共7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同学们,战争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史。您能说说你对战争的看法吗?,战争,战争是残酷的。因为战争,许多人流离失所背井离乡,甚至家破人亡;因为战争,才有了一幕幕尸横遍野的场面-,被饿死的囚犯,被党卫军杀死的囚犯,集中营堆积如山的尸骨,第二次世界大战,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年1945年)是迄今为止,人类社会所进行的规模最大,伤亡最惨重,造成破坏最大的全球性战争。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军民死亡5120余万人(军队死亡1690余万人,居民死亡3430余万人)。1940年5月,德国纳粹只用短短的三个星期就闪电般地占领了法国。今天,就让我们把目光聚焦在法国这片国土上。,半截蜡烛,同学们看了课题,有什么问题想提呢?,1.课文为什么用“半截蜡烛”作题目?,2.这“半截蜡烛”有什么特别的地方吗?,3.围绕“半截蜡烛”讲了什么内容?,课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听课文录音。,回答问题:,本文围绕“半截蜡烛”写了一件什么事?(用简洁的语言讲清时间、地点、人物和事情的大致情况。,课文主要内容,本文记叙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进的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全班交流,课文以半截蜡烛为叙事主线,描绘了伯诺德夫人一家为保全半截蜡烛中的秘密情报,与德军展开了一场没有硝烟却令人窒息的斗争。,伯诺德夫人及其子女为何要保护这半截蜡烛呢?,词语区分:,秘密情报:有所隐蔽,不能让人知道的(文件、消息等)。绝密情报:极端机密的,必须绝对保密的(文件、信息等)。,如果藏在小金属管里的情报被敌军搜到,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呢?,后果:,1、情报站遭到破坏,因而也会影响盟军的作战计划,甚至会导致将士的无谓牺牲。2伯诺德夫人一家三口也会失去宝贵的生命。,自读提示:,请同学们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顺语句,读通全文;边读边画出不理解的生字新词,并通过练习上下文、查字典、查课课通来解决。,检查自学情况,截,诺,熄,厨,截止,诺言,熄灭,厨师,ji,nu,x,ch,我能行,芯,嘛,梯,灯芯,梯田,xn,m,t,我能行,生字,厄奎诺熄梯厨芯嘛截,生词,蜡烛强盗秘密厄运点燃绝妙微弱绝密镇定熄灭,伯诺德夫人德国强盗秘密情报暴露厨房烛芯厄运烛焰摇曳杰奎琳,词语解释:厄运:困苦的遭遇。摇曳:摇荡。镇定:遇到紧急的情况不慌不乱。从容:不慌不忙。厉声:(说话)声音严厉。,小心翼翼:凝视:若无其事:不动声色:,原形容严肃虔敬的样子,现在用来形容举动十分谨慎,丝毫不敢疏忽。,聚精会神地看。,词语理解,好像没有那么回事似的,形容不动声色或漠不关心。,不说话,不流露感情,形容态度镇静。,请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起因经过发展结果,请根据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起因送情报(1-2)经过夫人吹灭(失败)(3)发展儿子端走(失败)(4-5)结果女儿端走(成功)(6),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第一段(1-2):伯诺德夫人把装有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第二段(3):一名德国军官点燃了藏有情报的蜡烛,伯诺德夫人取出一盏油灯,吹灭了蜡烛,暂时避免了一场危机。,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第三段(4-5):大儿子杰克想趁搬柴生火之际拿走装有情报的半截蜡烛,但没有成功。,第四段(6-7):小女儿杰奎林在万分危急关头借口上楼睡觉,拿走装有情报的蜡烛,避免了一场危机。,精读课文,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段(1-2自然段)并思考:绝密的情报要用绝妙的办法来收藏。伯诺德夫人想到了什么“绝妙的主意”?“妙”在哪里?,母子三人,伯诺德夫人,杰克,杰奎琳,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法国有一位家庭妇女,人称,。她身边只有两个幼小的儿女,和。,为了把德国强盗赶出自己的祖国。,都参加了秘密情报的传递工作。,6半截蜡烛,反映最新情况的报告或文件。,为了情报的安全,她想了许多办法,但始终放心不下。最后,她终于想到了一个绝妙的主意把装着情报的小金属管藏在半截蜡烛中,然后把它插在一个烛台上。由于蜡烛摆在显眼的桌子上,反而骗过了前来搜查的德军。,说说你从这段话中体会到了什么。,伯诺德夫人机智沉着。,学生反馈,伯诺德夫人对情报收藏工作十分负责。,伯诺德夫人收藏情报的办法很巧妙。,在这危急关头,伯诺德夫人一家是怎样与德军周旋的?请同学们带着这个问题自读课文第37自然段,说说他们一家人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机智、勇敢,默读课文3-7自然段,圈出描写伯诺德夫人全家人的动作、神情、语言及心理活动的有关语句,感悟每个人的机智与勇敢。,一个中尉顺手拿过藏有情报的蜡烛点燃,放到少校军官面前。伯诺德夫人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里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那位中尉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晚上这么黑,多点支小蜡烛也好嘛。”他说。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生个火吧。”说着,伸手端起烛台朝门口走去,屋子顿时暗了许多。中尉快步赶上前,一把夺回烛台,厉声喝道:“你不用蜡烛就不行吗?”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着。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国军官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小女儿杰奎琳站起来,“司令官先生,我困了。”她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瞧了瞧这位可爱的小姑娘,说:“当然可以。我家也有一个像你这么大的小女儿。”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伯诺德夫人:,动作:(急忙)取、(轻轻)吹,语言: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心理: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结束。,神情:镇定沉着、临危不乱,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她看着两个脸色苍白的孩子,急忙从厨房取出一盏油灯放在桌上。“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说着,轻轻把蜡烛吹熄。,“瞧,先生们,这盏灯亮些。”,伯诺德夫人:,机智、镇静,杰克:,动作:慢慢地站、从容地搬、默默地坐待着等,语言: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神情:镇定、从容、不露声色,心理: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这时候,大儿子杰克慢慢地站起来,“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孩子是懂事的,他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了。在斗争的最后时刻,他从容地搬回一捆木柴,生了火,默默地坐待着。,杰克:,杰克是怎样做的?,机智、从容,杰奎琳:,语言: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动作: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神情:镇定地,杰奎琳:,杰奎琳为什么能够成功呢?,你感受到了什么?,聪明、可爱、善于观察、镇定,小女儿杰奎琳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司令官先生,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娇声,杰奎琳:,杰奎琳为什么能够成功呢?,聪明、可爱、善于观察、镇定,你感受到了什么?,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此时此刻,它仿佛成了屋子里最可怕的东西。,生命悬于一烛找出文中对蜡烛描写的语句,“又把冒着青烟的烛芯重新点燃”,“烛焰摇曳,发出微弱的光”,“越来越短的蜡烛”,“杰奎琳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向几位军官道过晚安,上楼去了。正当她踏上最后一级楼梯时,蜡烛熄灭了。”,课文关于蜡烛的描写,突出了当时情况的万分危急。伯诺德夫人一家人清清楚楚地看到了危险的存在,他们心急如焚。正是这种对危急的描写,有力地衬托出了他们的沉着、机智和勇敢。看到妈妈没有保住蜡烛,小杰克想出了去柴房抱柴的借口,并且“若无其事”地端起蜡烛,伯诺德夫人“不动声色”地帮助杰克,但依然没能成功;小小的杰奎琳充分施展出她的智慧,动作上是那样漫不经心,镇定地把烛台端起来”;表情是那样天真可爱,“娇声地对德国人说道”理由是那样的不露破绽,“天晚了,楼上黑,我可以拿一盏灯上楼睡觉吗”;她的语言最有特色,她叫少校为“司令官先生”,极大地满足了德国少校的虚荣心,顺利地拿到了蜡烛。愚蠢的侵略者做梦也不会想到,柔弱的妇女,天真烂漫似乎不谙世事的孩子,在不动声色中,与他们进行了一场多么惊心动魄的战斗啊!而这战斗,又是以德国纳粹的失败告终!,这一段先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天真冷。我到柴房去搬些柴来生个火吧。”“伸手端起”,写出了杰克正试图化解危险“。一个“厉声喝道”,表明了杰克的努力失败了。接着课文写出了杰克失败后虽然知道厄运即将到来,但依然“从容”生火,有力地表现了杰克的机智与镇静。紧接着一句对蜡烛的特写,以及对夫人当时紧张心情的描写,“心提到了嗓子眼上”,进一步写出了屋内气氛愈加紧张,伯诺德夫人一家将难逃厄运。虽然只有短短的几句话,但通过对人物动作、语言的描写,以及对蜡烛的特写,有力地渲染出了当时的紧张、恐怖的气氛,细腻地写出了人物的内心世界,相当有感染力。,练习:1.本故事发生在()期间的()国,主人公是(),他们从事的是()工作。为了情报的安全,伯诺德夫人把情报藏在()。,他们满怀浓浓的家国情怀,寄托了对和平的强烈愿望;他们无怨无悔地浴血奋战,传承着坚强不屈的民族精神;他们默默无闻的生死付出,拯救了全人类!挽救了世界文明的毁灭!热血筑英魂,生命塑丰碑,无名英雄将永留青史!,(提示:这“半截蜡烛”是一个关键,它关系着伯诺德夫人一家的命运,课文情节就是围绕这“半截蜡烛”来展开的。因此,用“半截蜡烛”作题目一下子就把焦点展示给了读者,很吸引人。),课文题目半截蜡烛,你觉得用这样的题目好吗?请说说你的理由。,故事欣赏,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一场危机过去了。,探究的问题:为什么说“危机似乎过去了”?,伯诺德看似自然轻松礼貌的语言,却蕴含着他应对德军的机智和镇定。但危机并没有过去,随着时间的流失,危机随时会到来,必须做出新的办法。,为什么伯诺德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盯着蜡烛?这反映了伯诺德一家此时此刻的心理:紧张、无奈。,总结,半截蜡烛本文通过记叙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参与秘密情报传递工作的伯诺德夫人母子三人与突然闯入德国军官斗智斗勇,巧妙周旋,并最终保全了情报站的事,赞扬了母子三人的从容镇定、机智勇敢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本文写作特点。1、通过文中人物神态、动作、语言的细腻描写,刻画出人的心理活动。2、故事情节一波三折、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很惊险。,表达方法提示:心理描写,课文半截蜡烛描绘了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但它无时无刻不给我们以紧张激烈的感觉,让我们触摸到人物的内心世界。这是为什么呢?这是因为课文大量运用了心理描写,不仅如此,人物的心理活动刻画得也相当细腻。那什么是心理描写呢?像课文中“伯诺德夫人知道,万一蜡烛燃烧到金属管处就会自动熄灭,秘密就会暴露,情报站就会遭到破坏,同时也意味着他们一家三口生命的结束。”“伯诺德夫人的心提到了嗓子眼上,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这样,直接描写人物在特定环境下的内心活动的一种方法,就叫做心理描写。它是对人物整个精神世界的直接透视,能较好地把人物的内心世界表现出来,为写好人物服务。,课文故事情节。闯进德军点燃蜡烛【突然紧张】端走蜡烛点燃油灯【危机暂时消除】烛芯从新燃起【危机重现】端走蜡烛【危机即将消除】夺回蜡烛【危机再现】烛焰摇曳,灯光微弱【危机就在眉睫】烛台端上楼【危机彻底消除】,课后题答案,一场危机似乎过去了。(“似乎”一词准确地反映了危机的过去只是暂时的。不能去掉。)她似乎感到德军那几双恶狼般的眼睛正盯在越来越短的蜡烛上。(“似乎”逼真地反映伯诺德夫人此时紧张的心理,不能去掉。),语文补充习题答案,三、杰奎琳怕楼上黑,她娇声对德国人说,可以拿盏灯上楼睡觉吗?少校见杰奎琳很可爱,就同意把蜡烛拿走,这样就避免了一场危机。四、1厄运的意思是不幸的命运。2从容地默默地死神已经向他们走来3半截蜡烛蜡烛烧完秘密或暴露,国家就有灾难,同时一家三口生命结束4不能去掉。因为德军并没有发现情报,而伯诺德夫人心里很紧张,心里想他们已经发现情报,其实没有,也体现了用词的准确性。五、天职1.救死扶伤是医生的天职。反法西斯就是最大的天职。2.表明今天的“手术”与往日不同,也表达出了海尔曼医生视死如归的决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小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