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历史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70148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历史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年高中历史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历史 中国资产阶级的民主思想双基限时练 新人教版选修2一、选择题1列宁在辛亥革命后指出,孙中山的思想首先是同“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结合在一起的”。列宁具体指出的是孙中山的()A民族主义思想B民权主义思想C民生主义思想 D国民革命思想解析“防止资本主义的愿望”是指孙中山想在政权建立后,试图解决其它资本主义国家建立制度后出现贫富分化的弊端。这就是他所设计的资本主义经济纲领,也就是民生主义。故选C。答案C2康有为在孔子改制考中把孔子说成是变法改制的先师,这说明的最实质的问题是()A孔子在中国社会有很大影响B维新派没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崇拜的偶像C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D认为西方的资产阶级政治理论不符合中国的国情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首先清楚康有为的政治主张是希望在中国实现君主立宪制政体。而孔子是封建社会的“圣人”,其次再现史实可知康有为变法的理论基础是西方的政治学说和中国儒家思想的结合体。由此可排除B、D项。最后明确这与孔子在思想界中的至尊地位有直接关系,更体现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答案C3孙中山把民权主义视为“政治革命的根本”,其主旨是()A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B建立资产阶级国家政权C建立资产阶级代议制度D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共和国解析民权主义是孙中山民主思想的突出体现,民主是相对专制而言;最能体现民主思想的是建立民主共和国;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没有说明建立什么样的政权;资产阶级国家政权和代议制度包含君主立宪制政体和民主共和政体。答案D4三民主义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A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B中华民族同帝国主义的矛盾C民族资产阶级与满洲贵族的矛盾D资产阶级革命派和立宪派的矛盾解析孙中山提出三民主义的主要目的是推翻清政府的统治,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而清政府主要是封建主义的代表。故选A。答案A5梁启超说:“我国蚩蚩四亿之众,数千年受治于民贼政体之下,如盲鱼生长黑壑,不知天地间有二字。”省略的两字最可能是()A君主 B科学C西学 D民权解析梁启超是19世纪末资产阶级维新派的著名代表人物,他反对君主专制,主张建立君主立宪制。因此,他所说的“民贼政体”指的是君主专制政体。在这一政体下,君主权力极度膨胀,人民毫无民主权利可言。因此,题干中省略的两字应该是与之相对应的“民权”。答案D6康有为把社会划分为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三个发展阶段。他的这种观点()A完整地照搬了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学说B违背了西方资产阶级的进化论学说C是西方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D是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独创性理论解析康有为的最终目的是建立资本主义君主立宪政体,发展资本主义,他把儒家的“据乱”“升平”“太平”三世之说分别比附和阐释西方的君主专制、君主立宪、民主共和,强调中国当时应该由据乱世的君主专制进入升平世的君主立宪制,是西方政治学说同儒家思想相结合的产物。答案C7梁启超在变法通议中写道:同治初年,德相俾斯麦对人说:“三十年后,日本其兴,中国其弱乎?日人之游欧洲者,讨论学业,讲究官制,归而行之;中人之游欧洲者,询某厂船炮之利,某厂价值之廉,购而用之。强弱之原,其在此乎?”梁启超引这段话的根本意图是()A证明中国进行社会政治改革的必要性B寻找甲午中日战争日胜中败的原因C批评洋务运动未能使中国富强D比较中日近代化道路的异同解析梁启超用日本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而变得强大、中国只学习西方科技而拒绝学习西方政治制度而衰弱的道理来证明学习西方政治制度的必要。故选A。答案A8甲午中日战争失败,康、梁维新派突破了洋务运动的局限,宣传维新变法,其主要贡献是()A提出政治体制改革的要求B倡导向西方学习科学技术C明确了以“中体西用”为思想指导方针D宣传西方民主共和思想解析排除法是常用的一种解题方法,本题适用此法,B、C都是洋务派的主张,D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都应排除。答案A9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维新变法,主要目的在于()A利用传统思想为理论武器B动员士大夫们参加变法C继承和发展儒家思想D减少维新变法的阻力解析由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封建顽固势力较强,他们强烈反对“以夷变夏”,故康有为打着孔子的旗号宣传变法,是为了减少变法的阻力,故选D。答案D1020世纪初,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康有为为首的维新派就中国实行何种制度展开过激烈的论战,他们论战的实质是()A封建势力与资产阶级的一次交锋B资产阶级内部就达到最终目的而采取何种手段的交锋C统治阶级内部就如何维护封建统治的交锋D顽固派与洋务派就如何学习西方先进科技的交锋解析维新派和革命派都代表资产阶级,只不过前者代表资产阶级上层,主张用君主立宪方式达到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后者代表资产阶级下层,主张用民主共和方式达到发展资本主义的目的。故选B。答案B111898年,康有为在进呈法国革命记序中说,“普天地杀戮变化之惨,未有若近世革命之祸酷者矣,盖自法肇之也”“近世万国”目睹其祸,纷纷“行立宪之政,盖皆由法国革命而来亦可鉴也”。康有为的用意在于()A论证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 B坚定光绪帝实施变法的决心C促使光绪帝效法法国大革命 D阐述法国大革命的严重后果解析从材料可以看出,康有为通过介绍法国大革命的暴力与血腥,旨在警示光绪帝,如果不变法会酿成人民起义的严重后果。结合材料的后半部分可以看出康有为的主要用意,即让光绪帝从法国大革命中吸取教训,坚定变法的决心。答案B12章太炎说:“长素(康有为)以为革命之惨,流血成河,死人如麻,而其事卒不可就然则立宪可不以兵刃得耶?即知英、奥、德、意诸国,数经民变,始得自由议政之权公理未明,即以革命明之;旧俗俱在,即以革命去之。”材料说明()康有为主张君主立宪康有为认为立宪可避免流血章太炎主张革命章太炎认为立宪也须流血斗争A B C D解析材料反映了革命派与维新派在政治主张上的区别。材料中康有为认为实行君主立宪可以避免“革命之惨,流血成河”的情况,但章太炎否定了“立宪可不以兵刃得”的观点,而主张进行革命。答案A二、非选择题13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今者中国以千年专制之毒而不解,异族残之,外邦逼之,民族主义、民权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而民生主义欧美所虑积重难返者,中国独受病未深而去之易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孙中山民报发刊词材料二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材料三“然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风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怨愤所积,如怒涛排壑,不可遏抑,不半载而武昌之大革命以成,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孙中山黄花岗烈士略序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说明“民族革命”“政治革命”“社会革命”的内容。孙中山为什么主张进行这三种革命?(2)结合材料一说明,孙中山以什么为借鉴,提出“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他想以此解决中国社会的什么问题?(3)结合材料三说明,“斯役”“武昌革命”是材料一、二中的三种革命中的哪两种?孙中山为什么说“斯役”真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呢?其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什么?解析第(1)问在正确理解材料二的基础上结合所学知识解释说明问题;在理解材料一的基础上分析说明原因。第(2)问在充分理解材料一的基础上回答问题。第(3)问在充分理解三民主义内涵的基础上联系黄花岗起义和辛亥武昌起义成功的史实分析问题。答案(1)内容:“民族革命”是反对满清贵族专制;“政治革命”是反对封建君主专制;“社会革命”是反对封建地主富人专制。原因:只有进行这三种革命,才能在中国实现资产阶级专政的统治,发展资本主义。(2)借鉴:借鉴欧美资本主义发展中存在贫富不均的社会现象的教训。问题:解决中国资本主义发展过程中既不能出现贫富不均的现象,也要杜绝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3)说明:民族革命和政治革命。原因:革命党人在反封建的斗争中表现出了英勇的斗争精神,鼓舞了全国人民的革命斗志,推动了革命的发展。联系:三则材料的内在联系是把三民主义的革命理论纲领与当时革命斗争实践结合起来加以认识。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梁启超指出,所谓立宪政体,就是“有限权之政体”。在这样的政体中,君有君之权,同时,这一权力是受限制的;官有官之权,权力也是有限的;民权也不例外。那么,谁来“限权”呢?在宪政国家中,宪法的权威超越一切。也就是说国家的最高裁量权在宪法,而不是君主。材料二康有为说:“乱世者,文教未明也;升平者,渐有文教,小康也;太平者,大同之世,远近大小如一,文教全备也。”还说:“春秋始于据乱,立君主;中至升平,为立宪,君民共主;终至太平,为民主。”请回答:(1)依据材料可以看出,梁启超主张实行怎样的政治体制?(2)据材料二回答,康有为是如何解释“三世说”的?有怎样的意义?(3)据材料二指出,康有为在政治上的主张。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信息“立宪政体”可知,梁启超主张实行君主立宪政体。第(2)问,康有为是从人类文明演化(进化论)的角度来解释“三世说”的;“意义”要结合其对维新变法的影响来分析。第(3)问需要在第(2)问的基础上作答,指出其政治变革的渐进性。答案(1)君主立宪政体。(2)解释:康有为用进化论观点解释“三世说”。意义:用儒家语言为政治制度的变革提供了一种进化论的依据,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变法的阻力。(3)在政治上,康有为坚持渐进变革,主张先实行君主立宪,将来再实行民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