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1课时)教案 (新版)粤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6201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1课时)教案 (新版)粤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1课时)教案 (新版)粤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Ⅱ)—原子和离子(第1课时)教案 (新版)粤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2.2 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第1课时)教案 (新版)粤教版课标依据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一、教材分析 空气、物质的构成是初中化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单元所学知识也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而其中“构成物质的微粒-原子和离子”就是我们要仔细学习的内容,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是原子、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离子,在此之前,我们学习了构成物质的微粒-分子,为本节课的学习垫定了一定的基础,后面我们还要学习辨别物质的元素组成,可见本节课在教材中起着衔接、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学生刚接触化学这门课,学习热情很高,通过前面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已经初步具备了简单的化学思维,虽然本节课的内容针对整本教材来说不是最困难的,但是他们对于课程内容整体把握以及对于实验的观察描述,判断总结还存在一定的欠缺,所以本节课的学习,要注重加强学生在这方面能力的培养。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物质的微粒性,知道分子、原子、离子等都是构成物质的微粒。2.能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某些常见的现象。3.知道原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的。4.知道原子可以结合成分子、同一元素的原子和离子可以互相转化,初步认识核外。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学会归纳整理。2)通过对书本知识的学习,能够运用化学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以及)2)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动手做实验的能力和严谨务实的科学作风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原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原子和离子的特性。教学难点原子和离子的概念及原子和离子的特性。五、教法学法六、教学过程设计师生活动设计意图教学过程复习提问什么是分子?如何用分子的观点解释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引入新课世界上大多数物质都是由不同的分子构成的。那么分子本身又是由什么构成的呢?分子能不能分割呢?经大量的科学实验研究证明,分子还可以分成更小的微粒,这些微粒就是原子,也就是说,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那么什么是原子?观察活动阅读课本4243页板 书1.原子是构成物质的另一种微粒。原子构成分子,原子也可直接构成物质。 2.在化学变化中,分子本身发生变化,分成原子,而原子本身没有变化,只是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构成新的物质。所以,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微粒。构成构成原子 分子 物质构成由分子构成的物质如:氧气、氮气、二氧化碳、水、酒精等 由原子构成的物质如:金属、稀有气体等3.原子与分子的本质区别:在化学变化中,分子可以再分,而原子不可以再分。 4.原子的特征:原子的质量、体积都很小 原子在不断运动 原子间有间隙 同种原子性质相同,不同种原子性质不同作业:课本45页课后题。从生活中的实例引入新课。用学生学过的空气为实例让学生想象分子的存在。先让学生知道酚酞遇氨水变红为下面实验做铺垫。用B烧杯作对比实验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分子在不断运动。巩固新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