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传记阅读(三)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56355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传记阅读(三)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传记阅读(三)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传记阅读(三)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大一轮复习 传记阅读(三)课时作业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加夫列尔马尔克斯:百年,并不孤独张爽作品比作者本人闻名的例子挺多,百年孤独的作者加夫列尔马尔克斯就是其中一个。巨作百年孤独这部小说自1967年问世以来,已被翻译成40多种语言,影响遍及世界多个国家和地区。马尔克斯在获诺贝尔奖演说拉丁美洲的孤独中的表白提出“以真正繁荣的理想,来改变貌似繁荣的现实”。可见他跟福克纳一样,对未来都是乐观主义者。这样的人应该越来越多。在马尔克斯所臆想的那个“新型的、锦绣般的、充满活力的乌托邦”里,谁的命运也不能由别人来决定(包括死亡的方式),爱情是真正的爱情,幸福有可能实现,甚至“命中注定处于一百年孤独的世家终将并永远享有存在于世的第二次机会”。马尔克斯不仅因其丰富的文学创作在世界文坛上占有重要的位置,而且还以其深刻独到的文学创作观和美学追求著称于世。马尔克斯的创作立足于拉美大地,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表现人民的生活和斗争,鞭挞各种各样的邪恶势力,同情弱小,反对强暴,表达人民对民主、自由和美好未来的渴望,揭示重要的社会问题,暴露形形色色的社会流弊等,从不同的方面反映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展示当代拉美的社会面貌。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被认为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品,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当人们提起加夫列尔马尔克斯的小说,便自然联想到魔幻现实主义。之所以如此,不仅仅因为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是魔幻现实主义的,而更重要的是因为魔幻现实主义作为一个文学流派是因马尔克斯的小说而闻名于世的。百年孤独无疑是二十世纪留给后世的一尊金鼎,它的保守保证了它的沉积与留传。他打破的不仅是个人的孤独、他的祖国哥伦比亚的孤独乃至整个拉丁美洲的孤独,还有世界的孤独。人类集体的孤独感,造就出勇于反抗孤独的作家他们在孤独的挤压下,成为一股与孤独敌对(而不是妥协)的势力。“孤独”思想一直贯穿于马尔克斯的整个创作过程中,他用自己的文字刻画了人类心灵中最深刻、最本质的“孤独”。马尔克斯不止一次地向人们指出“孤独”的症结用他人的模式来解释我们的生活现实,只能使我们显得更加陌生,只能使我们越发感到孤独。从某种意义上讲,“孤独”思想的原因是马尔克斯的创作理念在于向读者揭示二十世纪上半叶哥伦比亚乃至整个拉丁美洲所处的封闭、落后、腐败和独裁的社会氛围。与其说马尔克斯是一位因孤独而出名的作家,莫如说他是因谴责孤独而出名的。马尔克斯在努力地提醒人类,孤独是一种异乎寻常的现实,一种每一分钟都发生在世界范围内的实验。无知会造成孤独,自私会造成孤独,竞争与比较同样会造成孤独,而贫穷更是一种孤独,是孤独中最刻骨铭心的一种甚至可能使一个落后的民族沉沦或枯萎。孤独是文明真正的敌人,不管它是来自主观的还是客观的。但孤独究竟为何物,仅靠马尔克斯一人,无法解释清楚。马尔克斯的意义在于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这个问题,关注自身的命运以及别人(哪怕发生在另一个国度、地区或另一半地球)的命运。马尔克斯所谓孤独,主要是建立在贫穷的基础上的。其实,物质上有限的孤独,导致的是精神上无限的孤独孤独这个概念比马尔克斯所理解的还要广大。1982年,马尔克斯获诺贝尔文学奖,并任法国西班牙语文化交流委员会主席。同年,哥伦比亚发生地震,他回到祖国。1985年,霍乱时期的爱情发表,被加夫列尔马尔克斯称为“一个老式的幸福的爱情故事”。1986年,他的报告文学里丁智利历险记第一版被智利政府在圣地亚哥公开销毁,不过这一事件保证了它后来几版的畅销。小说描述一个流亡国外的著名电影导演,秘密地回到他的祖国智利,拍摄一部皮诺切特政府统治下的人民的生活纪录片的经历。2014年4月17日,这位以孤独闻名于世的老人,在墨西哥首都墨西哥城因病去世。享年87岁。(选自人物周刊,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马尔克斯对未来充满乐观,他认为未来的社会自己可以决定命运,爱情是真正的爱情,有可能实现人类追求的幸福。B马尔克斯有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鲜明的爱憎,比如对人民的关心和同情,对邪恶势力的鞭挞等,有着对民主、自由、美好未来的渴望。C文章对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充满赞美之情,说它是巨作,是拉丁美洲“文学爆炸”时代的代表作,是二十世纪留给后世的金鼎等。D马尔克斯文学作品中的“孤独”是独特的,是仅仅属于马尔克斯本人的,所以他会用属于自己的文字来表现“孤独”,来表现自己的孤独情怀等。E文章倒数第二段在写法上十分简要,很有条理地介绍了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后的马尔克斯的相关情况以及所写作品情况,全景式地完成了对马尔克斯的介绍。解析:A项,“自己可以幸福”是在他臆想的“乌托邦”里,而不是“未来的社会”。D项,“是仅仅属于马尔克斯本人的”说法有误,由文章可知,马尔克斯文学作品中的“孤独”不仅是属于马尔克斯的,还是属于全世界的。E项,“完成”有误。最后一段还交代了马尔克斯去世的相关情况。答案:选B给3分,选C给2分,选E给1分;选AD不给分2马尔克斯因百年孤独而闻名,但文章标题却是“加夫列尔马尔克斯:百年,并不孤独”,作者为什么这样说?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_解析:回答问题时,要注意分析关键词语“百年”“不孤独”的含义以及具体的表现。比如“百年”主要指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以及小说中对未来的追求等,“不孤独”主要指作者的思想、行为不是孤独的表现以及人们对作家的态度使作家不孤独等。答案:虽然加夫列尔马尔克斯因小说百年孤独闻名于世,但马尔克斯本人并不孤独,他谴责孤独,打破了世界的孤独。马尔克斯的小说百年孤独对后世的影响很大,后人没有忘记这位伟大的作家,所以即便是去世后的马尔克斯也不孤独。小说百年孤独的题目虽然是“百年孤独”,但小说表达的主题不是孤独的,作者也不是孤独的。3马尔克斯能够闻名于世的具体原因有哪些?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答:_解析:作答时要把握马尔克斯的思想、成就等,筛选出他闻名于世的原因。比如从马尔克斯的“孤独”思想来分析。可从其对“孤独”的理解带来的积极意义中概括出一点原因,即马尔克斯有关孤独的认识,打破了世界的孤独,吸引了更多的人来关注自身和别人的命运。答案:文学创作丰富,作品影响深远。如百年孤独被译为40多种语言,马尔克斯还因为百年孤独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有深刻独到的文学创作观和美学追求。马尔克斯的创作立足拉丁美洲,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拉丁美洲的历史和现实,展示了当代拉美的社会面貌。马尔克斯的小说创作是魔幻现实主义的,其小说还令魔幻现实主义这一文学流派闻名于世。他用自己的文字刻画人类心灵中最深刻、最本质的孤独,打破了世界的孤独,吸引更多的人来关注孤独的问题,关注自身的命运以及别人的命运。4现代社会中,很多人都会产生孤独的情绪。请结合文本,谈谈人会产生孤独感的原因。答:_解析:题干要求结合文本,探究人孤独的具体原因。解答时,要把握马尔克斯对“孤独”的定义和诠释。比如马尔克斯对孤独产生的“症结”的表述,作者对马尔克斯孤独的解释等。答案:人用别人的模式来解释自己的生活现实,就使得自己更加孤独。不同的人有着不同的生活处境,与社会中其他人的无限度的比较,会使人产生孤独情绪。封闭、落后、腐败的社会让人产生孤独感。人的生活应该是与外界联系紧密的生活,生活的社会应该是公平、进步的,但信息的不通畅、经济的落后、社会的腐败等会造成人的孤独。人的无知、自私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会导致孤独。贫穷以及贫穷对精神的影响会使人产生孤独感。贫穷是物质上有限的孤独,会导致精神上的无限孤独。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胡佩兰:97岁高龄的仁心医者1916年,胡佩兰出生于河南省驻马店市汝南县县城北关。由于家庭条件不错,胡佩兰是解放前的新女性,主张妇女解放,不裹脚,不当花瓶,不当金丝鸟,自力更生,学习知识,自由恋爱,为群众服务。1986年,胡佩兰70岁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前在郑州铁路中心医院担任多年妇科主任医师,是医院著名的妇科专家。她曾带头攻克了多个妇科疑难杂症,也经常临危担纲危重手术。退休后胡佩兰先后在解放军3519职工医院和建中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每周6天。每天接诊30余人,20多年来从未间断。胡佩兰70岁退下来后,家人都劝她歇歇,但她坚持去出诊,为此,她还一度和家人“生气”。家人拗不过她,胡佩兰退休后在基层社区服务中心一坚持就是20年,无论刮风下雨,天气再恶劣,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她总会准时出现在患者面前。她还拿出微薄的坐诊收入,和退休金凑一起,在8年间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胡佩兰直到97岁还在坚持每天出诊。早上8点,胡佩兰会准时来到医院开始接诊。满头银发、鼻梁上架着眼镜的她在仔细听完病人的叙述后,会用力按着桌子站起身,扶着椅子走进检查室给病人手检。检查完她再扶着门框慢慢移出,略作思考,一笔一画地写下处方。用手指一行一字检查确认书写无误后,叮嘱病人几句,再迎接下一个患者。这一系列动作,缓慢但是娴熟,胡佩兰每天上午都会重复二三十遍。亲手为每一个患者检查,亲笔记录每一份病历,接诊期间不休息、不间断,不看完病人绝不下班。70载岁月流转,却改变不了胡佩兰对行医的执着,97岁的她退休后仍坚持坐诊看病,至今已行医70年。“只要能活动一天,我就要为病人服务一天,国家培养了我,我要为人民服好务,不能白吃公家饭。”胡佩兰这么说,也在这样做,认真、笃定。“便宜药治大病”是胡佩兰常挂在嘴边的话。“来我们社区门诊看病的病人都是普通老百姓,能给病人省多少是多少,不能昧良心赚病人钱。”胡佩兰说。家住郑东新区的岳萍开了一个多小时的车慕名而来,诊治完胡佩兰只给她开了16片药,叮嘱她吃完后再过来。“看次病就花了几块钱,还没有油钱多,”岳萍感慨道,“治病救人不说,还替病人着想,这就是医德仁心。”胡佩兰经常对身边的徒弟说:“做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贪图钱财是缺德。”胡佩兰行医70年从未收过一个红包。保姆王华兰说,很多经胡佩兰治愈的病人都会带点礼物到她家中看望表示感谢,而胡佩兰经常收下礼物后坚持补还现金。“他们能过来看我,心里记着我,我高兴,但绝不能让他们花这冤枉钱。”胡佩兰说。年事已高的胡佩兰记忆力明显下降,但是病人的名字、病情、病状她却记得清清楚楚。由于每天前来求诊的病人越来越多,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担心胡佩兰会过于劳累,曾限定每天门诊挂号名额,胡佩兰得知后十分生气。“看病还能拖日子?怎么能让病人白跑一趟?”此后无论多晚,胡佩兰每天都会坚持看完所有病人才下班,经常从早上一直忙碌到下午两三点。胡佩兰性格耿直、待人亲热,把徒弟当作孩子一样照顾,可一旦发现徒弟做出有违医德的事情,她就会劈头盖脸一顿训斥,绝不留情。胡佩兰说:“做医生要担得起责任,对得起病人的信任,贪慕虚荣,见利忘义就对不起医生这个职业。”由于患上了腰椎间盘突出症,胡佩兰的腰部束上了钢板,不能走长路,但是她每天坐着轮椅,风雨无阻坚持出诊,在她看来,自己做的都是“小事情”。“病人跑多远来了,找不见人,心里肯定不舒服,这儿收钱不多,来看病的都是一般的老百姓。我只是给病人解决点小问题。”胡佩兰说。坐诊时,不管多晚,她都要看完最后一位病人才回家吃饭。每次给病人做检查,胡佩兰都要用双手撑着桌子的边沿。大家都很担心她,可是胡佩兰说:“我今年没有问题,干一天算一天,活一天就赚一天,我不能等死,要活到老学到老,不能脱离社会,只要能动就要为大家服务。”2014年1月22日5时30分,98岁的胡佩兰逝世。她留给世人的最后一句话是“病人看完了。回家吧”。(选自人物周刊,有删改)5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作者在传记的开头一段简单地介绍了胡佩兰的生平,一方面让读者了解了传主的身份,另一方面也流露出对传主的崇敬之情。B胡佩兰出于对生活的需要,直到70岁才退休,但退休后的她又不肯闲着,97岁时仍坚持坐诊看病,直到生命走到尽头。C胡佩兰以自己的高尚品德感染着周围的人,她的徒弟因为她的“做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贪图钱财是缺德”的劝诫而不贪财。D胡佩兰有着精湛的医术、高尚的医德,她一直觉得这是国家的功劳,是国家培养了她,所以她即便自己身体有病也要坚持给病人看病。E本文作为一篇人物小传,虽然选取的都是胡佩兰生活中的一些小事,但传主的形象已跃然纸上,让人觉得可亲可敬可叹。解析:B项,“出于对生活的需要”说法有误,根据文章内容,应该是出于对医生职业的热爱和对国家、病人的负责,是出于她的医德仁心。C项,“她的徒弟因为她的做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贪图钱财是缺德的劝诫而不贪财”无中生有。D项,“她一直觉得这是国家的功劳,是国家培养了她。所以她即便自己身体有病也要坚持给病人看病”强加因果。答案:选E给3分,选A给2分,选B给1分;选CD不给分6这篇传记中,作者多处引用胡佩兰的原话和他人的评语,简要分析这些引用的作用。答:_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找出文中引用的传主的话和他人的评语,再分别分析其作用。文中引用传主胡佩兰的话,展示了人物的精神,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引用他人对胡佩兰的评述,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从侧面烘托了人物的形象;这两方面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传主的精神和影响。答案:引用传主的原话,直接展示传主敬业、谦和、低调等精神,增强了感染力,也为作者的评述提供了依据。引用他人的话,使文章对人物的评述更加全面客观、真实可信,也能从侧面塑造传主的形象。这二者与作者的评述相结合,有助于读者全面而深刻地了解传主的独特精神和非凡影响。7作为一名医生,胡佩兰有哪些突出表现?请简要概括。答:_解析:本文的主人公胡佩兰的形象很突出,解答时要先找出文中关于她的语言、动作等方面的描写,然后进行分析概括。如由“70岁才从郑州铁路中心医院的妇产科主任位上退休”“退休后在基层社区服务中心一坚持就是20年,无论刮风下雨,天气再恶劣,每周一到周六上午,她总会准时出现在患者面前”等句子,可知她对自己事业的热爱;由“她曾带头攻克了多个妇科疑难杂症,也经常临危担纲危重手术”,可知她技术精良;由“来我们社区门诊看病的病人都是普通老百姓,能给病人省多少是多少,不能昧良心赚病人钱”可知她为病人着想;由“做医生治病救人是天职,贪图钱财是缺德”“行医70年从未收过一个红包”等,可知她有高尚的医德。答案:热爱自己的事业。胡佩兰几十年如一日从事医生职业,97岁高龄也不歇息。技术精良。曾带头攻克了多个妇科疑难杂症,也经常临危担纲危重手术。为病人着想。为病人开便宜药,拒绝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自己的照顾。医德高尚。自己不收受贿赂,还对别人违反医德的行为深恶痛绝。8目前,医生和患者之间的关系日益紧张,请你结合传记,从从医者的角度谈谈胡佩兰的事迹对解决当前日益突出的医患关系问题的启示。答:_解析:胡佩兰的事迹和精神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正能量。当前,要解决日益紧张的医患关系问题,从医者要积极学习胡佩兰服务社会、无私奉献的忘我精神,完成“关爱生命、呵护健康、服务大众、奉献社会”的使命。考生答题时应不拘一格。可结合传记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做出客观分析。答案:从医者应认真从医,心系病人。胡佩兰一生兢兢业业,一丝不苟,其价值取向是:让病人能够少花钱、看好病。这种简单而笃定的信念令人敬佩,值得赞叹。那些动不动就开“大处方”、做“过度诊疗”的从医者应学习胡佩兰的这种精神。医德仁心,不念贪腐。“技不在高,而在德;术不在巧,而在仁。医者,看的是病,救的是心;开的是药,给的是情。”胡佩兰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仁心医德的深刻内涵。当前,从医者要有一颗关爱众生的大爱之心和悲天悯人的职业良心,要杜绝千方百计从患者身上攫取利益的现象的发生。服务社会,无私奉献。胡佩兰心怀大爱,8年间捐建了50多个“希望书屋”。她以治病救人为天职,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这位老人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忠诚履行了一个医务工作者的神圣职责,谱写了大爱无疆、无私奉献的感人篇章。每一位从医者都应学习她克己助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凝聚正能量,树立新风尚,争做健康守护者,争当患者贴心人。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2题。2006年1月9日,91岁的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院士叶笃正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面对前来祝贺的同事和学生,这位与中国第一份气象记录同龄的老人淡然地说:“获得这个奖,只是我们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我愿意和大家一起继续演下去。”1916年,叶笃正降生于天津一个前清道台家中,14岁考入南开中学,1935年考入清华大学,两年后,结识了学长钱三强。在这位日后影响中国的物理学家的劝说下,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1945年,叶笃正前往美国,师从世界著名气象和海洋学家罗斯贝。硕士、博士都师从叶笃正的黄刚说:“叶老最受益的就是罗斯贝的治学精神。在中国,一般是老师讲,学生听;但是在国外,学生经常会打断老师,提出问题。罗斯贝重视事实,一切都从事实出发,他总是朝前看,视野很开阔,不是就事论事地讨论一个具体的问题。”这种治学方式后来也延续到了叶笃正身上。叶笃正认为自然科学要以事实服人,他最不能接受“似乎、好像、大概”这样的字眼,如果有谁的论文中出现类似推论,都会被立刻划掉。1949年,叶笃正结束在美国的学业,他的博士论文引起了美国气象界的关注,他也借此获得了一份年薪4300美元的工作,而当时,美国一个大学教授的年薪也只有5000美元。但是叶笃正选择了离开,他对导师罗斯贝说:“我觉得新中国是有希望的,我想为自己的国家做点事。”1950年10月,在新中国正欢度第一个国庆日时,叶笃正与妻子登上轮船,辗转回到了中国。回国后的叶笃正,被任命为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北京工作站主任,在西直门内北魏胡同一座破旧的房子里开始了中国的气象研究。整个气象室10多个人,没有一张像样的天气图。叶笃正曾向弟子们描述当时的工作状况:“没有图,我们自己画。第一张图画出来,是五百毫巴地面图,相当于五公里左右高度的天气图。实验室所有的人专门做了庆贺。”在当时,天气图在国外是最普通的配件,做研究做预报都要用,可中国没有。他的很多学生都记得叶笃正指着挂在墙上的巨幅天气图所说的话,“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今后,天有不测风云的时代该在中国结束了。”1984年,几位美国气象学家专程来到中国,寻求叶笃正的支持。这一次合作的成果,被叶笃正认为是自己最大的贡献。当时,他已接近古稀,因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已是世界上著名的气象学家之一,但这一次,他又把全部的精力投入了另一领域,成为“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xx年12月,学经济的丑洁明在叶笃正门下学习四年后,顺利完成博士论文。很多人都很吃惊,气象学家为什么要招一个学经济的研究生,叶笃正的回答是“我们是互相学习”。2006年1月11日,中科院大气物理所305室,十多平方米的房间里摆了5张办公桌,叶笃正的办公桌放在最里面,桌上杂乱地堆积着两厚沓学术刊物,一台工作了10多年的老式台灯还在继续“服役”。91岁的叶笃正,每周一、三、五的早上会准时出现在办公室。“所里给叶老安排了一个单独的办公室,可是叶老喜欢跟年轻人在一起,就把自己的办公桌搬到我们办公室。”黄刚说。叶笃正从不认为自己是权威,总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他人,他常常挂在嘴边的就是“个人离不开群众,荣誉归于大家,要感谢舞台,因为舞台是大家搭的;要感谢大家,因为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在大气物理研究所,所有的人都把叶笃正尊称为叶老,叶笃正的秘书崔桂云说,几百个人的所里,80%的研究人员都是叶笃正的学生。“作为晚辈,我们跟叶老在一起,从来不用担心相处问题。他不会因为你资历浅而不重视你,也不会因为你声望高而轻信你:你可以轻松地跟他开玩笑,不同意他的观点也可以直接跟他争辩。”曾经有报纸报道叶笃正任何时候身上都会带一个小本子,黄刚说:“从年轻时叶老一直如此,这样方便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想法和问题。他会在每次上班时跟我们分享他本子里的新想法和新信息,供我们参考,跟我们一起探讨。”在黄刚看来,老师的阅读面非常宽泛,他总是能够迅速捕捉到其他领域可以借鉴或者衔接的方法,运用到气象研究中。“他的视野起码超前20年。”相关链接:在近60年的科学生涯中,叶笃正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被公认为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的奠基人之一。近年来,叶笃正一直从事如何利用全球变暖的正面效应、降低负面效应的研究。xx年,他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同年,87岁的中科院院士叶笃正代表中国人第一次获得了国际气象界的“诺贝尔奖”“国际气象组织奖”。他科研上的“朝前”和“超前”眼光,既来自于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也来自于日积月累的学识素养。叶笃正使中国气候研究走进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9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A在清华大学,叶笃正放弃了自己喜爱的物理专业而选择了气象学,这是因为他接受了学长钱三强的“气象学对国家更为实用”的观点。B叶笃正之所以能顺利完成在美国的学业,博士论文也引起气象界的关注,并在以后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都是因为有罗斯贝的影响。C阅读材料中三次引用黄刚的话,第一次表现的是叶笃正的治学精神,第二次表现叶笃正心态年轻,第三次表现叶老搜集材料的习惯。D叶笃正说:“单人唱不成戏,配角甚至更光彩。”这话一方面表现出叶笃正的谦逊,一方面说明他认为在研究中别人的贡献是主要的。E本文选择典型事例,不仅介绍了叶笃正的求学经历、治学态度和学术成就,还从待人处事角度为我们展现出叶老可亲可敬的一面。解析:A项,“气象学对国家更为实用”未必是钱三强的观点,原文没有明确交代;B项,强加因果,范围扩大,“以后多次获得国内外奖项”与罗斯贝无必然因果联系;D项,表述不当,“配角甚至更光彩”中的“光彩”意思是“光荣”,而不是贡献大,“更”字表现的是叶老对别人所做出的贡献的肯定和赞美。答案:选C给3分,选E给2分,选A给1分;选BD不给分10作为一个气象学家,叶笃正有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简要分析。答:_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能力。文章对于叶笃正在气象学方面成就的介绍,是从第五段开始的(包括“链接”材料),答题时只要立足“成就”这一点,将筛选的信息加以整合即可。答案:带领弟子画出了中国第一张五百毫巴地面图。开创了国内大气动力学的研究。开辟了在中国的“全球变化”研究新领域。为我国现代气象学和全球变化学科奠定了研究基础。首次提出了“有序人类活动”的概念。使中国气候研究走进一个涉及科学、政治、经济、外交等领域的系统工程。11叶笃正独特的人格魅力是他受到尊敬的重要原因,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答:_解析:分析概括人物的人格魅力,可以先从文中筛选出体现其人格方面的材料,然后根据这些材料概括其人格特点。组织答案时则先将概括的人格特征写出,然后将相关的体现作为分析内容紧跟其后。叶笃正之所以有很高的成就,与他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有关,也与他丰厚的学识素养有关。试从其中一个方面,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与给你的启示。答案:淡泊、谦虚:面对前来祝贺的同事和学生,老人淡然地说:“这个奖,只是我们大气科学研究这出大戏的序幕。”治学严谨,实事求是。科学研究以事实服人,谁的论文中出现类似推论,都会被立刻划掉。他认为中国的天气预报要在物理、数学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爱国。放弃自己喜欢的物理专业,他选择了对国家更为实用的气象学;他学成后,放弃优厚待遇,选择报效祖国。平等待人。和年轻人相处,不会因为资历浅而不重视,也不会因为声望高而轻信。12叶笃正之所以有很高的成就,与他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有关,也与他丰厚的学识素养有关。试从其中一个方面,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理解与给你的启示。答:_解析:作为探究性题目,回答时首先要根据题干要求选择其中的一个方面,然后分析这一方面的相关要素,最后提出个人的认识或体会。答题时不能面面俱到,两个方面混杂。答案:观点一:叶笃正有很高的成就,源于他打破常规的治学精神。叶笃正年近古稀,仍与美国科学家合作,投入“全球变化”的国际研究新领域,成为这个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体现了他超前的国际视野。身为一个气象学家,却招一个经济学研究生,“互相学习”,体现了他多学科融合的超前的学术视野。总是能够迅速捕捉到其他领域可以借鉴或者衔接的方法,运用到气象研究中,体现了他超前而宽阔的知识视野。敢于打破常规的精神其实就是一种创新精神,有这种精神,我们在自己的事业上才能像叶笃正一样有所成就。观点二:叶笃正有很高的成就,源于他丰厚的学识素养。正是因为叶笃正有丰厚的学识素养,他才能领导其他人在零的起点上发展起中国的气象事业。正是因为叶笃正有丰厚的学识素养,他才能吸引美国的学者寻求支持,因而他才成为“全球变化”这个国际研究新领域在中国的开山鼻祖。正是因为叶笃正有丰厚的学识素养,他才能在大气动力学、青藏高原气象学、东亚大气环流以及全球变化科学等领域成就显著。我们都应当像叶笃正一样,严谨治学,刻苦钻研,积累起丰厚的学识素养,在各自的事业上取得成功。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