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沪科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54607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64.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沪科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沪科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沪科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物理大一轮复习 1.2 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 沪科版课时规范练第3页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xx湖北黄冈期末测试)物体以速度v匀速通过直线上的A、B两点,所用时间为t。现在物体从A点由静止出发,先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为a1),到某一最大速度vm后立即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至B点速度恰好减为0,所用时间仍为t,则物体的()A.vm只能为2v,与a1、a2的大小无关B.vm可为许多值,与a1、a2的大小有关C.a1、a2必须是一定的D.a1、a2必须满足解析:设物体加速运动时间为t1,通过的位移为s1=t1;设物体减速运动用时为t2,通过的位移为s2=t2,又由题意知,t=t1+t2,s=s1+s2,则s=t,又由于s=vt,则vm=2v,且与a1,a2无关,选项A正确。答案:A2.(xx贵州贵阳十校联考)一条悬链长7.2m,从悬挂点处断开,使其自由下落,不计空气阻力,则整条悬链通过悬挂点正下方20m处的一点所需的时间是(g取10m/s2)()A.0.3sB.0.4sC.0.7sD.1.2s解析:由20m=得,t1=2s;由(20-7.2)m=得t2=1.6s。故t=t1-t2=0.4s,选项B正确。答案:B3.(xx江西临川一中学分认定测试)一个质点由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1,经过时间t后做匀减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大小为a2。若再经过时间t恰能回到出发点,则a1a2应为()A.11B.12C.13D.41解析:s=a1t2;v=a1t;而s=-vt+a2t2=-a1t2+a2t2故a1a2=13,选项C正确。答案:C4.(xx贵州贵阳模块测试)屋檐滴水,每隔相等的时间积成一滴水下落,当第1滴落地时,第6滴刚好形成,观察到第5、6滴距离约为1m,则屋檐高度为()A.4mB.5mC.6mD.25m解析:设相邻两滴水之间的时间间隔为t,则1m=gt2;H=g(5t)2,解得H=25m,选项D正确。答案:D5.在地质、地震、勘探、气象和地球物理等领域的研究中,需要精确的重力加速度g值,g值可由实验精确测定,近年来测g值的一种方法叫“对称自由下落法”,具体做法是:将真空长直管沿竖直方向放置,自其中的O点向上抛小球,从抛出小球至小球又落回抛出点的时间为T2;小球在运动过程中经过比O点高H的P点,小球离开P点至又回到P点所用的时间为T1。由T1、T2和H的值可求得g等于()A.B.C.D.解析:设小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由题意知:h=g()2,h-H=g()2,解得:g=。故选A。答案:A6.(xx广东广州模拟)如图所示,小球从竖直砖墙某位置由静止释放,用频闪照相机在同一底片上多次曝光,得到了图中1、2、3、4、5所示小球运动过程中每次曝光的位置。连续两次曝光的时间间隔均为T,每块砖的厚度为d,根据图中的信息,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B.小球做匀加速直线运动C.小球下落的加速度为D.小球在位置“3”的速度为解析:由s=aT2=d可知,选项B、C均正确;由v3=知,选项D正确;由题目已知条件无法确定位置“1”是小球释放的初始位置,选项A错误。答案:BCD7.如图所示,传送皮带的水平部分AB是绷紧的。当皮带不动时,滑块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所用的时间为t1,从B端飞出时速度为v1。若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时,滑块同样从斜面顶端由静止开始下滑,通过AB所用的时间为t2,从B端飞出时的速度为v2,则t1和t2、v1和v2相比较,可能的情况是()A.t1=t2B.t2t1C.v1=v2D.v1v2解析:若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速度不大于v1,则物体m由A到B一直匀减速,到B端的速度为v1,通过AB的时间也为t1;当皮带顺时针方向转动的速度不小于v1时,物体m在AB上先加速到与皮带速度相等,再与皮带一起匀速,或物体m由A到B一直匀速或匀加速,到B端的时间t2t1,速度v2v1,故A、C正确,B、D错误。答案:AC8.(xx河北冀州模拟)在某一高度以v0=20m/s的初速度竖直上抛一个小球(不计空气阻力),当小球速度大小为10m/s时,以下判断正确的是(g取10m/s2)()A.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15m/s,方向向上B.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下C.小球在这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可能为5m/s,方向向上D.小球的位移大小一定是15m解析:小球被竖直上抛,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可以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公式求,规定向上为正,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上10m/s时,vt=10m/s,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15m/s,方向向上,A正确;当小球的末速度为向下10m/s时,vt=-10m/s,用公式求得平均速度为5m/s,方向向上,C正确;由于末速度大小为10m/s时,球的位置一定,距起点的位移s=15m,D正确。答案:ACD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2分。解答时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演算步骤,有数值计算的要注明单位)9.(17分)甲、乙两辆汽车都从静止出发做加速直线运动,加速度方向一直不变。在第一段时间间隔内,两辆汽车的加速度大小不变,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是甲的两倍;在接下来的相同时间间隔内,汽车甲的加速度大小增加为原来的两倍,汽车乙的加速度大小减小为原来的一半。求甲、乙两车各自在这两段时间间隔内走过的总路程之比。解析:设汽车甲在第一段时间间隔末(时刻t0)的速度为v,第一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1,加速度为a;在第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为s2。由运动学公式得v=at0s1=s2=vt0+(2a)设汽车乙在时刻t0的速度为v,在第一、二段时间间隔内行驶的路程分别为s1、s2。同样有v=2at0s1=(2a)s2=vt0+设甲、乙两车行驶的总路程分别为s、s,则有s=s1+s2s=s1+s2联立以上各式解得,甲、乙两车各自行驶的总路程之比为。答案:5710.(17分)在一次低空跳伞训练中,当直升机悬停在离地面224m高处时,伞兵离开飞机做自由落体运动。运动一段时间后,打开降落伞,展伞后伞兵以12.5m/s2的加速度匀减速下降。为了伞兵的安全,要求伞兵落地速度最大不得超过5m/s,求:(取g=10m/s2)(1)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多少?着地时相当于从多高处自由落下?(2)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多少?解析:(1)设伞兵展伞时,离地面的高度至少为h,此时速度为v0,着地时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则有v2-=-2ah,又=2g(224m-h)联立解得h=99m,v0=50m/s以5m/s的速度落地相当于从h1高处自由落下,即2gh1=v2,所以h1=m=1.25m。(2)设伞兵在空中的最短时间为t,则有v0=gt1,t1=s=5s,t2=s=3.6s,故所求时间t=t1+t2=(5+3.6)s=8.6s。答案:(1)99m1.25 m(2)8.6 s11.(18分)(xx山东德州模拟)李凯同学是学校的升旗手,他每次升旗都做到了在庄严的国歌响起时开始升旗,当国歌结束时恰好五星红旗升到了高高的旗杆顶端。已知国歌从响起到结束的时间是48s,旗杆高度是19m,红旗从离地面1.4m处开始升起。若设李凯同学升旗时先拉动绳子使红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时间持续4s,然后使红旗做匀速运动,最后使红旗做匀减速运动,加速度大小与开始升起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红旗到达旗杆顶端时的速度恰好为零。试计算李凯同学升旗时使红旗向上做匀加速运动加速度的大小和红旗匀速运动的速度大小。解析:因为减速运动的加速度与加速时的加速度大小相同,这样减速和加速的时间就是相同的,t1=t3=4s。匀速运动的时间为t2=(48-4-4)s=40s设加速度为a,匀速运动的速度为v,加速和减速的平均速度都是总位移为s=t1+vt2+t3,其中s=(19-1.4)m=17.6m解得v=0.4m/s加速度为a=m/s2=0.1m/s2。答案:0.1m/s20.4m/s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