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53803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6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册 常见的酸和碱(第二课时)教案 新人教版设计要素设 计 内 容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题主要分布在教材的P48P57页,首先从酸碱指示剂的实验入手,简单地验明了酸和碱与指示剂反应并显示不同的颜色。在此基础上,具体介绍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的性质、用途等,并通过学生总结的方式,简单归纳几种酸和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最后,在学生对酸和碱的性质有了一些认识之后,通过酸和碱溶液的导电实验,来说明酸和碱为什么会具有一些共同的性质。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几种常见酸和碱的主要性质和用途。(2)会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3)认识酸和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4)能完成简单的探究实验过程与方法(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情感态度价值观进一步增强探究物质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学习者特征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课题前,学生已经对化学学习有了较深入的认识,并对化学实验中的一些常见药品比较熟悉,例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等。在学生熟悉了这些常见药品的基础上,教师就能更好的开展对酸和碱的教学。教学分析教学重点1运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2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教学难点难点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解决办法在本单元的教学过程中,应该注意联系学生的实际,选择学生日常生活中和平时实验中常见的物质,通过探究实验、分析实验现象来说明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同时,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讨论、调查与研究等方式,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此来训练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资源化学 教师教学用书 课程标准新教案 相应的实验用具板书设计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二、几种常见的酸1浓硫酸(1)吸水性(2)强腐蚀性(3)稀释操作(4)不慎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后的处理方法2酸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能与多种活泼金属反应,生成氢气。(3)能与某些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三、几种常见的碱1. 碱有腐蚀性,使用时应十分小心。2可作为干燥剂的有:浓硫酸、氢氧化钠。3碱有一些相似的化学性质:(1)碱能使酸碱指示剂显示不同的颜色。(2)碱能与某些非金属氧化物反应,生成水。教学设计评价教 学 过 程 设 计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教学媒体预期效果引入新课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 浓硫酸的稀释课题过渡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活动与探究知识点过渡活动与探究知识过渡活动与探究课题小结作业布置引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酸碱指示剂,并熟悉了几种酸和碱,这节课我们重点探讨几种酸和碱的性质和用途。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1)观察盐酸、硫酸的状态。(2)分别打开盛有浓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气味。盐酸硫酸颜色、状态打开瓶盖后的现象气味教师强调闻气味的方法。引导探究了盐酸、硫酸的一些简单性质,你是否想了解它们的用途呢?引导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作干燥剂。那在使用浓硫酸时应注意哪些问题?进行完下面的活动与探究,你就会明白使用浓硫酸的注意事项。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实验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用玻璃棒蘸浓酸在纸上写字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将浓酸滴到一小块布上教师提醒学生注意安全,不要将浓硫酸沾到皮肤和衣服上。反思通过上面的活动与探究,你有什么想法?教师讲解浓硫酸具有强腐蚀性。它能夺取纸张、木材、布料、皮肤(都由含碳、氢、氧等元素的化合物组成)里的水分,生成黑色的炭。引导浓硫酸有吸水性,那浓硫酸与水作用时还会出现哪些问题?教师演示将浓硫酸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盛有水的烧杯里,用玻璃棒不断搅动,并让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分析讨论手有什么感觉?这说明了什么?设问能否将上述实验稍作调整,将水注入浓硫酸里?教师演示在500mL锥形瓶中盛约25 mL浓硫酸,锥形瓶双孔塞的一孔中装分液漏斗(盛有水),另一孔装短玻璃导管。将分液漏斗中的少量水缓慢滴入锥形瓶,观察现象。设问四周飞溅的液滴若接触了人的皮肤,后果会怎样?能否将第1个演示实验中的水、浓硫酸对调?教师水的密度较小,浮在浓硫酸上面,溶解时放出的热会使水立刻沸腾,使硫酸液滴向四周飞溅。思考如果将稀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是否也要进行类似浓硫酸的操作?为什么?过渡前面我们探究了几种酸的物理性质,下面来探究它们的化学性质。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1)如下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加紫色石蕊溶液加无色酚酞溶液稀盐酸稀硫酸(2)回忆第八单元所学的几种金属分别与稀盐酸或稀硫酸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与稀盐酸反应与稀硫酸反应镁锌铁讨论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3)将一根生锈,的铁钉分别放入盛有稀盐酸和稀硫酸的试管里,过一会儿取出,用水洗净,铁钉表面和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现象化学方程式铁锈+盐酸Fe2O3+6HCl=2FeCl3+3H2O铁锈+硫酸Fe2O3+3H2SO4=Fe2(SO4)3+3H2O讨论上面反应的生成物有什么共同之处?利用上面的反应可以清除金属制品表面的锈,除锈时能否将金属制品长时间浸在酸中?为什么?(4)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盐酸、硫酸等酸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过渡探究了酸的性质,下一步我们来探究几种碱的性质。活动与探究(投影展示)用镊子夹取3小块氢氧化钠进行实验(切勿用手拿)。实验现象分析观察氢氧化钠的颜色、状态将氢氧化钠放在表面皿上,放置一会儿将氢氧化钠放入盛有少量水的试管里,并用手触摸试管外壁教师讲解1潮解:氢氧化钠暴露在空气中时容易吸收水分,表面潮湿并逐渐溶解,这种现象叫做潮解。2氢氧化钠用途:可用作气体的干燥剂。引导氢氧化钠除了有上述性质外,还有什么重要的性质?教师演示将一支洗净的鸡爪放在盛有约2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放置约20 min后取出,观察鸡爪的变化。(注:这个实验耗时较长,所以可以提前准备这个实验)反思通过这个实验,你有什么感想?过渡检验二氧化碳时用到的石灰水就是氢氧化钙的水溶液,氢氧化钙也是一种重要的碱,下面我们简单了解它的性质。实验在蒸发皿中放一小块生石灰,加少量水,观察现象。 过渡前面我们探讨了酸的化学性质。那碱会有什么化学性质呢?我们用同样的方法进行探讨。活动与探究(1)如右图所示,在白色点滴板上进行实验,并观察现象。加紫色石蕊溶液加无色酚酞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氢氧化钙溶液(2)回忆检验二氧化碳的反应,写出化学方程式:氢氧化钙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生成坚硬的碳酸钙。将氢氧化钙、粘土和沙子混合,用来作建筑材料,就是利用氢氧化钙的这一性质。氢氧化钠在空气中不仅吸收水分,还会发生下列反应:2NaOH+CO2=Na2CO3+H2O所以,氢氧化钠必须密封保存。讨论:上面两个反应有什么共同之处?三氧化硫与碱的反应与上面的两个反应类似,试写出三氧化硫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根据上面的实验和讨论,试归纳出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碱有哪些相似的化学性质反思这节课我们都学习了哪些知识?小结这节课我们探究了几种酸和碱的性质,体会到了酸和碱都有一定的腐蚀性,使用时必须十分小心,另外还总结出了酸、碱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作业习题4、5学生活动讨论交流学生听讲阅读教材P51,回答问题。总结学生活动,探究交流交流纸上留下黑色的字迹;小木棍上被浓硫酸触及的部位变黑;布料上滴有浓硫酸的部位已破烂。学生发言使用浓硫酸时,必须十分小心,切不可将浓硫酸滴在皮肤和衣服上。听从老师教诲学生思考、回答学生听讲,记忆。观察教师的演示实验学生用手接触烧杯外壁,感到比较烫。这说明浓硫酸溶于水时放出大量的热。学生思考问题学生活动(教师注意学生安全)学生发言能;不能。学生描述现象水立刻沸腾,液滴向四周飞溅。学生思考学生回答1皮肤立即被腐蚀,生成黑色的炭。2不能将水沿烧杯壁缓慢地注入浓硫酸里。学生思考后发言1稀硫酸没有强腐蚀性,不必采取处理浓硫酸的操作。2应该采取同样的操作。因为稀硫酸中的水会慢慢蒸发,日久后会变成浓硫酸,同样会腐蚀皮肤、衣服。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探究学生活动,教师巡视交流与讨论学生活动互相交流学生思考,回答问题学生总结归纳学生参与实践探究学生观察现象鸡爪被氢氧化钠溶液腐蚀。学生使用氢氧化钠时应十分小心。学生实验后发言生石灰接触水放出大量的热,使水沸腾。学生动手参与实践活动。学生活动交流与讨论学生总结引出本课学习内容,提醒学生注意。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合作精神。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合作精神。安全无小事,教学过程中要经常灌输安全教育。培养学生观察实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考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合作精神。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合作精神。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合作精神。通过总结,加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能力。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合作精神。承上启下,提醒学生新知识的学习。体验探究过程,培养合作精神。通过总结,加强知识点的记忆。通过作业练习,进一步巩固新知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