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题型强化练二 地理原理 规律判断应用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45946 上传时间:2019-12-1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0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题型强化练二 地理原理 规律判断应用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题型强化练二 地理原理 规律判断应用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题型强化练二 地理原理 规律判断应用型(含解析)新人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二轮复习 题型强化练二 地理原理 规律判断应用型(含解析)新人教版利用地理原理和规律解题时,一般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思考:第一,根据图文信息,把握“题眼”,确定相关知识的联系;第二,调运相关原理和规律进行完整表述;第三,按照试题要求,运用相关的地理原理与规律,结合相关的思维模式有效进行知识迁移,对地理问题进行综合分析。一、选择题下图为重庆(30N,106E)一所中学地理课外活动小组,在同一地点观察到二分二至日“太阳从山地(南北走向)落下时的景观图”。读图,回答12题。 1太阳从丙地落下的日期是北半球的()A春分日 B夏至日C秋分日 D冬至日2约三个月后,为最大限度获取太阳能,当地用户应将太阳能吸热板与平坦屋顶的夹角调整为()A30 B35C90 D2326答案1.B2.A解析第1题,结合题干信息知,太阳从丙地落下时位于观测地的西北方,为北半球的夏至日。第2题,3个月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重庆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60,为获取充足太阳能,太阳能吸热板应与太阳光线垂直,当地用户应将太阳能吸热板与平坦屋顶的夹角调整为30。昆明准静止锋出现于冬半年,锋区位置多在昆明与贵阳之间。甲图示意该锋剖面,乙图示意昆明(102.7E,25N)、贵阳(106.7E,26.3N)和会泽(103.3E,26.4N)三地某年1月10日至2月2日受该锋影响时日最高气温的变化。读图回答34题。3关于该锋的说法,正确的是()A气团来自低纬,密度小B气团湿度大,密度小C该锋过境时出现狂风暴雨D受该锋影响气温变化不大4昆明、贵阳和会泽三地与图中曲线对应关系正确的是()A贵州 B会泽C昆明 D以上都错答案3.A4.B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和图示信息知,气团来自低纬,温度高,密度小;气团来自高纬,温度低,湿度小,密度大;该锋过境时出现连续性降水天气;由于受该锋持续控制,气温变化较大。第4题,结合三地地理位置及其与锋面关系知,昆明受锋前的暖气团控制下,温度较高;贵阳在锋后冷气团控制,气温较低;会泽受锋面控制温度,变化较大。板块运动造就了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基本形态。读下图,回答57题。5图中板块的名称分别是()A南极洲板块、美洲板块B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C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D美洲板块、非洲板块6图中处()A位于环太平洋地震带B位于板块生长边界C位于太平洋中脊D形成巨厚沉积岩7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可能形成()A海岭和海沟 B海岭和裂谷C山地和海沟 D岛弧和裂谷答案5.D6.B7.C 解析第5题,东非大裂谷处于非洲板块内部,据此判断板块为非洲板块;板块位于板块以西,且两板块之间为板块张裂地带,据此判断板块为美洲板块。第6题,结合上题分析,为大西洋海底山脉,位于板块生长边界。第7题,大洋板块与大陆板块碰撞时,大洋板块俯冲到大陆板块以下,并使大陆沿岸抬升,可能形成沿岸山地和海沟。读“我国某区域农业系统水、气、生相互作用图”,完成89题。8图中数字代表水循环中蒸发、降水环节的分别是()A BC D9该示意图体现了()A地理环境的整体性B海陆间水循环过程C水资源短缺的自然原因D土地盐渍化的形成过程答案8.C9.A解析第8题,土壤湿度影响地面蒸发,地面蒸发又影响空气湿度;土壤湿度增大,土壤热容量增大,气温变幅减小;土壤湿度增大,地面植被覆盖增加,蒸腾作用加强,大气中水汽增大导致大气降水增加。据此判断分别代表蒸发、降水。第9题,结合图示知,由于该区域农田灌溉导致地理环境其他因素的变化,体现了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读“某四种水果2011年产量居前五位的省份列表”,完成1011题。水果2011年产量居前五位的省份甲陕、鲁、陇、冀、豫乙蜀、湘、赣、粤、鄂丙S、冀、鲁、陕、豫丁粤、桂、滇、闽、黔10.甲、乙、丙、丁对应的水果依次为()A苹果、柑橘、香蕉、葡萄B柑橘、苹果、葡萄、香蕉C苹果、香蕉、葡萄、柑橘D苹果、柑橘、葡萄、香蕉11丙水果产量最高省份S种植该水果的主要优势条件是()A纬度较低,热量充足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C盆地多雾,水汽充足D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答案10.D11.D解析第10题,结合水果生长习性和各省区气候条件进行判断。第11题,结合上题分析知,丙水果为葡萄,S省地处我国西北地区,该省种植水果的主要优势是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有利于有机质积累,含糖量高。二、综合题12济南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对“大气的运动”进行了探究学习。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探究活动1:活动小组查阅资料得知,白天,陆地增温快,海上增温慢;夜间,陆地降温快,海上降温慢。海陆风就是海陆间昼夜温度差异引起的热力环流。(1)根据材料,在下图中用箭头画出陆地和海洋之间的大气运动方向。(2)分析海陆风对海滨地区的气温有什么调节作用。探究活动2:活动小组在海陆风的基础上,将时空尺度和范围放大,研究亚欧大陆和太平洋之间不同季节的大气运动,如下图所示。(3)图示表示的是_(季节),M表示_(气压中心),其切断的气压带为_,N表示_(气压中心)。(4)根据图中风向,运用地理环境整体性原理,简述其对我国东部地区自然环境的影响。答案(1)绘制箭头方向,白天为顺时针,夜晚为逆时针。(2)白天来自海洋的风比较凉爽湿润,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降温的作用;夜晚来自陆地的风比较温热干燥,对滨海地区能够起到增温的作用。海陆风共同作用的结果使滨海地区的气温日较差较小。 (3)北半球夏季(或南半球冬季)亚洲低压副热带高气压带北太平洋高压(夏威夷高压)(4)夏季风从海洋带来的暖湿气流,使我国东部地区高温多雨;植被茂密,生长旺盛;河流、湖泊水量变大;流水作用对地形的影响增强;土壤含水量增大。解析第(1)题,根据热力环流原理画图。第(2)题,结合上题画图分析,海陆风对滨海地区气温具有调节作用。第(3)题,结合图示季风风向知此时亚欧大陆受亚洲低压控制,为北半球夏季,据此得出其他结论。第(4)题,结合地理环境整体性理论,从气候(风)、植被、水文及其地形和地质等相互关系进行分析。13下图为“黄河沿线某城市(阴影部分)及周边地形图”。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1)描述该城市空间形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2)若该城市功能区布局合理,指出钢铁工业所在的位置,并分析其合理性。(3)该城市夏季气温明显高于周边同等城市,试从季风环流的角度分析其原因。(4)该城市降水量一般,但地下水非常丰富,请分析地下水来源。(5)你认为高铁站的位置合理吗?说出你的理由。答案(1)特点:东西狭长,南北较窄。原因:北面是黄河,南面是低山丘陵,制约了城区的南北扩展。(2)位于城区的东北部。该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盛行西北东南风;钢铁工业污染大气,应布局在与盛行风垂直的东北部或西南部;临近河流,水源充足;位于铁路沿线,交通便利。(3)夏季盛行东南风,气流在越过南面的山地后,下沉过程中增温。(4)南面山地降水入渗;北面黄河水入渗。(5)合理。从城区边缘通过,不干扰市内交通;噪音污染小。不合理。远离城市中心,不便于城市居民出行;与原火车站距离远,不便于旅客换乘。解析第(1)题,结合城市空间形态表现和与其他地理事物的关系进行说明。第(2)题,黄河沿线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结合钢铁工业布局条件判断,该工业应位于城区东北部。从环境、交通和水源等方面说明其合理性。第(3)题,运用焚风效应进行分析。第(4)题,结合地下水补给进行分析。第(5)题,如果认为合理,则从环境角度进行分析;若认为不合理,则从居民出行和换乘的不方便性进行分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