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三)含答案.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42863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三)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三)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三)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xx.92019-2020年高二历史上学期第一单元练习题(三)含答案1当代某学者谈及自己为人处世的宗旨时说:对己学道家,意思是清静寡欲;做事学法家,意思是按原则办事;待人学儒家,即()A爱无差等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C君君、臣臣、父父、子子D存天理,灭人欲2美国哈佛大学教授、“软实力”理论首倡者约瑟夫奈曾评论说:“孔子学院是中国展示软实力的一个重要工具。”对此理解错误的是()A“和而不同”的文化内涵树立了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B儒家思想所体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具有普遍性C有利于复兴中华文明、构建和谐世界D是对西方文明价值的有效冲击和抑制3孔子主张人在修养的过程中,其来自内部的自由、自律和来自外部的他由、他律,应当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孔子主张的“他律”指的是()A君主意志B“爱人”之心C内心自省D礼乐规范4美国华裔学者杜维明在超越启蒙心态一文中说:“儒家有这样一种认识,即每个人命中注定是嵌于某一特定条件下的独一无二的人。但是,每一个人同时具有自我教育、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内在可能。”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儒学的核心是“仁”和“礼”B儒学强调个人与集体的协调C儒学注重个人的身份地位D儒学对秩序和个人发展同等重视5“人为”两字合起来,就是一个“伪”字。与材料观点相符的学派是()A墨家B道家C儒家D法家6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曾在一次国际经济论坛中提出建议:遵循中国古代伟大思想家老子的教诲“知足不辱,知止不殆”,以此来应对世界金融危机。老子这一遗训体现出的思想是()A无为而治,知足不争B克己复礼,主张正名C小国寡民,结绳而用D有教无类,因材施教7有学者认为,孟子的学说主要发扬孔子在“仁”方面的思想,“孔子言仁而孟子益之以言”。这一观点主要体现在孟子主张()A“制天命而用之”B“为政以德”C“得其民,斯得天下矣”D“以法为本”8“一个时代的思想不够活跃,创新就不可能有多大成就,社会发展的后劲就不会足。”依照这种观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历史的最大影响是()A直接促进了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B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C出现了“诸子百家”D出现了政治、经济大变动9春秋战国时期,认为“行仁政而王,莫之能御也”的思想家属于()A道家B儒家C法家D墨家10战国时期某一流派主张:“上古竞于道德,中世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该流派应是()A墨家B道家C法家D兵家11有人写道:“天下大乱,需要救市,先秦诸子百家争鸣,儒墨道法究竟孰是孰非?在黑夜的背景下,诸子的身影如群星般闪耀。”然“天下一致而百虑,同归而殊途”。诸子百家关注的共同点是()A人与自然的和谐B社会现实C人与社会的和谐D人的生命12汉书董仲舒传中有“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以教化为大务”“正法度之宜”等记载,由此可知董仲舒的思想()A强调“春秋大一统”B糅合了多种学派思想C趋向“三教合一”D背离了先秦传统儒学13我国古代有一位学者,运用阴阳五行、“天人合一”的理论,为君主专制统治提供了“天命攸(所)归”的神学依据。该学者应该是()A韩非子B孟子C董仲舒D朱熹14冯天瑜中华文化史:“尊儒兴学,制度教化,将教育、考试和选官三者结合自此以后作为正式文官制度确立起来。”这种现象最早是在()A春秋战国B汉朝C隋朝D唐朝15中国古代帝王的典型形象是:“一手捧着儒家经典,宣示教化;一手高举法家利剑,厉行专制。”这种帝王的典型始于()A秦代B汉代C唐代D宋代16汉武帝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里的“儒术”是指()A吸收了佛教、道教等思想的儒学B正统的孔孟学说C糅合了道家、阴阳家等学说的儒学D儒家学说与权术17朱熹说:“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各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其所要表达的核心意思是()A“理”是世界的本原B“理”在人身上就是人性C“理”在社会实践中就是三纲五常D三纲五常是先天存在的标准18自汉至唐,儒学被奉为“周(公)孔之道”,宋代以后儒学多被称作“孔孟之道”,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宗法血缘制度逐渐瓦解B仁政理念深入人心C程朱理学成为统治思想D陆王心学日益兴起19“及在夷中三年,颇见得此意思,方知天下之物本无可格者;其格物之功,只在身心上做;决然以圣人为人人可到,便自有担当了。”材料认为加强道德修养的途径是()A知德合一B格物致知C致良知D穷理格物20王阳明在示诸生诗中说:“尔身各自天真,不用求人更问人。但致良知成德业,漫从故纸费精神。”这说明他主张()A人的是非善恶来自固有的本性B要向外部世界探寻真知识C通过学习古代典籍以增长知识D探求知识要敢于向人求问21关于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等思想家思想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继承和发展了战国时期的“民本”思想B从根本上否定了君主制C提出了“经世致用”的主张D反映了商品经济的发展22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个“离经叛道”的“异端”人物。对其“离经叛道”理解准确的是()A彻底否定孔孟之道B倡导君民共主思想C大力批判道家学说D挑战宋明理学权威23明末清初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剧烈动荡的时期,涌现出了一批进步思想家。他们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其中一位思想家主张“人人皆可以为圣”“圣人不曾高,众人不曾低”等,这位思想家是()A李贽B黄宗羲C顾炎武D王夫之24黄宗羲认为,“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若手不执绋,足不履地,曳木者唯娱笑于曳木者之前,从曳木者以为良,而曳木之职荒矣。”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理解正确的是()A反映中国近代民主法制精神B资产阶级反封建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C明清时期儒学思想与时俱进的具体表现D系统地提出了构建新社会的美妙蓝图25宣和奉使高丽图经中记载:“是夜洋中不可住,维视星斗前迈,若晦冥则用指南浮针,以揆南北。”材料所描述的这一发明传入欧洲所产生的重大影响是()A促进了文艺复兴运动的兴起B加速了文化进程C促进了地理大发现D引发了工业革命26某中学生参加电视节目的知识竞赛,有一道关于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的题,他很难确定其中表述正确的选项,向你电话求助。你应帮他选择()A“司南”最早出现于春秋时期B“蔡侯纸”是中国古代最早的纸C火药在唐代开始应用于军事D活字印刷书籍的出现始于元朝27孔多塞所著的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在评价中国的四大发明时说:“铁盔铁甲、几乎是无懈可击的骑术、使用长矛、长枪或刀剑这种贵族对平民所具有的优势终于全部都消逝了;而摧毁对人类的自由的和对他们的真正平等的最后这道障碍的,却是由于最初一眼看去似乎是在威胁着要消灭整个人类的这样一种发明。”这项发明是()A指南针B火药C造纸术D印刷术28下列中国古代科技著作中,成书于汉代的是()A本草纲目B齐民要术C九章算术D石氏星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