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39985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4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教学质量监测政治试题 Word版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60分)1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70年来,“文化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激励一代又一代文艺工作者走出书斋,投身生活,走入人民大众之中,创作出一批批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作品。这表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B文化对社会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C文化有其自身的传承性和相对独立性D优秀文化可以增强人的精神力量【答案】DA不符合题意;B把“决定”改为“影响”;C与材料无关;D符合题意,从“激励”看出来。故答案是D。2“正能量”一词原为物理学术语,但一些微博将其赋予新的含义并借助互联网使其得到广泛传播,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这一现象表明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动力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最主要途径互联网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ABCD 【答案】C与材料无关,材料是大众传媒对文化传播的作用,不是对文化发展的作用;错在了“最”;符合题意;符合题意。故答案是C。3近30年来,我国的文艺工作者没能创作出与二泉映月、黄河大合唱、梁祝相当的、能代表中华民族当代文化品格的标志性作品。这其中的主要原因是文艺创作没有深深植根于自己民族的文化土壤没有深深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没有主动学习和借鉴外来文化没有主动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ABCD【答案】B符合题意;符合题意;表述错误,我国要主动借鉴外来的优秀文化;与材料无关。故答案是B。4xx年是农历闰年,包含了两个立春日,即正月十三立春和腊月二十四立春,民间一向以来有“两头春,宜嫁娶”的习俗,所以选择在xx年结婚的新人特别多。这一现象表明A传统习俗促进经济社会发展B传统习俗是维系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纽带C对待传统习俗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D传统习俗对人们产生深远持久的影响【答案】DA本身说法错误;B与材料无关;C与材料无关;D符合题意,从“一向”看出来。故答案是D。5有关部门在给莫言的贺信中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迅猛发展,中国文学迸发出巨大创造活力。中国作家植根于人民生活的深厚土壤,创作出一大批优秀作品。莫言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由此可见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ABCD【答案】C符合题意,从“植根.土壤”看出来;符合题意;材料没涉及;与题意无关。故答案是C。6江南Style的走红引发了中国音乐如何在全球产生更大影响的思考。有专家认为,可以以改编、配乐等方式对民族音乐进行艺术加工,以流行音乐的方式传递出去。这一观点表明A流行文化能够促进文化的发展B继承传统文化要反对封闭主义C文化的传播离不开文化继承和创新D借鉴外来优秀文化必须以我为主【答案】CA表述错误;B与材料无关;C符合题意,从“对民族音乐进行艺术加工”看出来;D与材料无关。故答案是C。7近年来全国各地举行了一系列学雷锋活动,倡导挖掘雷锋精神的新时代内涵,永记民族的精神脊梁,这有利于满足人们文化需求,提高人们的科学素养展示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和源远流长特征弘扬中华民族精神,陶冶人们的思想情操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和中华民族的凝聚力ABCD【答案】B提高人民的道德素养;与材料无关;符合题意。故答案是B。8近来,一些抗日题材电视剧为了提高收视率,颠倒历史,将革命历史题材武侠化、快餐化,变为纯粹的娱乐品,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这启示我们,影视作品的创作要A摒弃落后文化腐朽文化B应该满足大众的娱乐需求C保障人们基本文化权益D坚持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统一【答案】DA表述错误,改造落后文化,摒弃腐朽文化;B既要发展娱乐的也要发展严肃的;C与材料无关;D符合题意。故答案是D。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积极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A目的是提高公民的科学文化素养B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C对现代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D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答案】BA提高人民的思想道德素养;B符合题意;C教育对现代化建设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作用;D与材料无关。故答案是B。10大学生的成才问题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社会普遍认同要对大学生进行“成人、成才、成功”教育,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之所以让大学生“成才”之前先“成人”,是因为A良好的科学文化修养,能够促进思想道德修养B加强科学文化修,有助于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C不注重思想道德修养,必然会走上违法犯罪的邪路D具有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才能运用掌握的知识为社会造福【答案】D材料强调的是思想道德修养的重要性。A不符合题意;B与材料无关;C说的太绝对;D符合题意。故答案是D。11“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在生活上,这一思想对很多人有借鉴意义:心态好就能超脱世俗杂事的困扰。但在哲学上,这一思想却属于A客观唯心主义B主观唯心主义C朴素唯物主义D形而上学唯物主义【答案】B材料是意思是事物的由人的主观意识决定的,是主观唯心主义的观点。故答案是B。12黑格尔认为:“矛盾则是一切运动和生命力的根源;事物只因为自身具有了矛盾,它才会运动。”杜林则认为“在事物中没有任何矛盾”。这种分歧体现了A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根本对立B可知论和不可知论的根本对立C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对立D辩证法和形而上学的根本对立【答案】D承认矛盾是辩证法,否认矛盾是形而上学。故答案是D。13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列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产物,检验我国改革成败的标准中国现时代的思想智慧,是的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我们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的正确反映,牢牢地把握住了时代的脉搏正确地总结和概括了时代的实践经验和认识成果ABCD【答案】B不是原因;与材料无关;符合题意。故答案是B。142013年3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回答记者提问时说,改革贵在行动,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这主要体现了A实践是认识的唯一来源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答案】D材料主要强调要实践。A不符合题意;B与材料无关;C与材料无关;D符合题意。故答案是D。15教育的不平等造成了就业的不平等,就业的不平等造成了生活的不平等,生活的不平等造成了下一代教育的不平等。这种现象表明A任何事物都处在联系之中B主观臆造的联系仍然是客观的C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上升的D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教育【答案】AA符合题意;B表述错误,主观臆造的联系是主观的;C与材料无关;D与材料无关。故答案是A。16xx年1月以来,我国中东部地区持续雾霾天气。有关专家称,这种雾霾天气,积累问题是个长期的过程,解决问题也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必须要有所作为。这表明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会引起质变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规律的制约事物始终处于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中事物经过辩证的否定实现了发展ABCD【答案】A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否认的事物发展的曲折性;表述错误。故答案是A。172012年12月1日,哈尔滨至大连高速铁路正式开通运营。中国中铁在施工中成功攻克了防冻胀路基、接触网融冰、道岔融雪等国际公认的技术难题,并获得了高寒地区高速铁路建设的一系列新技术。这充分说明人们能够根据事物固有的联系建立新的联系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联系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人类可以利用规律为自己造福ABCD【答案】B符合题意;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了人的作用;人符合题意。故答案是B。18我们通过川端康成了解了美丽的雪国日本,通过帕慕克走进了土耳其神秘的历史,而如今世界人民也可以通过莫言来了解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这说明A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B矛盾的特殊性和普遍性相互转化C矛盾的普遍性通过特殊性表现出来D矛盾贯穿于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答案】CA是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B与材料无关;C符合题意;D是矛盾的普遍性,不符合题意。故答案是C。19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做好xx年的经济工作,要继续把握好稳中求进的总基调,要立足全局,突出重点,扎扎实实开好局。从哲学上看,这是因为整体居于主导地位,统帅着部分主要矛盾规定着事物的性质主要矛盾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同一事物在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矛盾ABCD【答案】A符合题意;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符合题意;是矛盾的特殊性,与材料无关。故答案是A。20xx年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发布社会心态蓝皮书。这一文件基于对官民、警民、医患、民商等不同阶层群体间关系的分析,得出“社会信任度下降”的结论。这一文件对于指导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具有现实意义。这体现了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物质性调整社会意识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ABCD【答案】A符合题意;符合题意;实践具有直接现实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解决社会矛盾的关键。故答案是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题,满分40分)21材料: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讲话中说,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民族精神知识,说明为什么要弘扬中国精神。(9分)【答案】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4分) 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是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3分) 民族精神必须注入时代精神,才能日益丰富。(2分) 本题是基础知识。直接被课本。22材料:中国人,尤其是青年人,浪费食物令人吃惊。“舌尖上的浪费”已引起社会关注,倡导“光盘”文化的行动正在进行,很多青年人也参与到这项行动中来,加强自身文明修养,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为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做贡献。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知识,分析青年学生如何参与节约食物的行动。(9分)【答案】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响应“光盘”文化行动,培育文明风尚。(2+1=3分)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树立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2+1=3分)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培养节约食物的修养,从现在做起、从点滴做起。(3分)本题可以从参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与科学文化修养等角度作答。23材料:当前我国农村正处于城镇化的机遇期和社会矛盾的凸显期,必须维护和谐与稳定,积极处理存在问题。因此,农村社会管理就显得任务重难度大,五花八门纷繁复杂大大小小的社会矛盾都不可回避,并且需要逐一应对好。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以拓宽农村基层自治渠道和培育农村社会组织为突破口,成为农村社会建设的很有针对性的措施。结合上述材料,简要阐述唯物辩证法的矛盾观。(12分)【答案】矛盾具有同一性和斗争性。保持社会和谐稳定,积极处理存在问题,是推动农村社会建设取得成效的动力。(2+1=3分)矛盾具有特殊性和普遍性。农村的各种问题,都要按照其具体特点逐一解决好,回避矛盾,只能使管理工作的难度越来越大。(2+1=3分)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的统一。既要全面应对各种存在问题,又要抓住重点,才能把农村社会管理工作做好。(2+1=3分)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我国农村有特殊的具体实际,必须采取针对性强的措施,才能做好农村社会建设工作。(2+1=3分)本题可以从矛盾的含义、矛盾的普遍性、矛盾的特殊性、矛盾的不平衡性等角度作答。24材料:当前中国正处在经济社会转型期,经济方式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思想观念深刻变化,迫切需要进一步深化重要领域改革,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出台,着力加快建设职能科学、廉洁高效、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寻觅社会的真谛”知识,分析出台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答案】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变化,必须解放思想,深化重要领域改革。(2+1=3分)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机构改革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必将推动经济进一步发展。(2+1=3分)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要坚持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进行机构改革必须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1+2+1=4分)本题可以从社会意识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人民群众的知识等角度作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