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2篇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议论性文本阅读复习检测.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38542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92.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2篇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议论性文本阅读复习检测.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2篇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议论性文本阅读复习检测.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2篇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议论性文本阅读复习检测.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中考语文第2篇现代文阅读二非文学类文本阅读专题十议论性文本阅读复习检测一、xx常州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高国成拿破仑说:世界上只有两种力量利剑和精神,从长远说,精神总能征服利剑。一名军人过硬的本领,是拳头更是意志;一支军队可持的法宝,是武器装备更是战斗精神。在人民军队的历史上,无论是对抗反动派军队,还是对垒日本侵略军,我们从来没在武器装备上占有绝对优势,但总能以胜利者的姿态出现。其中一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我军具有“逢敌亮剑、英勇顽强”的血性虎气,具有“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战斗精神。这也充分印证了这样一句真理:利剑总是对精神俯首称臣。如今,少数吃着薯片、看着大片、玩着芯片长大的年轻官兵,对强敌有少许“恐高心态”,对精神能否战胜利剑有所怀疑,对传承军人血性的意义认知不足,对立足现有装备打胜仗的信心、决心不足。有的唯技术论,认为技不如人,打赢胜算不大;还有的唯武器论,认为器不如人,无法与对手较量。剑之利靠科技,剑之雄靠士气,剑之魂靠血性。战场不仅是武器装备的对抗,更是军人血性和勇气的较量。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武器上的差距不可怕,最可怕的是观念上有“代差”、精神上有“落差”。武器装备上的不足可以通过意志、精神和信念等因素来弥补,而心理上的“恐高”不消除,精神上的“准备”不到位,未战先怯、遇敌先怂,何足一战?“战争的胜负,四分之三取决于精神因素,只有四分之一取决于实际力量的对比。”抗美援朝战争中,美军一个军拥有坦克430辆,我初入朝的6个军无一辆坦克;美军一个步兵师拥有电台1600部,我一个军才数十部,仅装备到营,营以下通信依然靠军号和哨子。但是,志愿军打赢了战争,获得了对手的尊敬,靠的就是“东方之谜”的神奇、“钢少气多”的魅力,以及“原木在移动”的震撼。气为兵神,勇为兵本。气实则斗,气夺则走。缺失战斗意志,丧失必胜信念,打仗必败!甲午战争中,清军与日军的装备差距不大,但少数官兵没有敢于亮剑、刺刀见红的拼命精神,一遇强敌,要么逃跑,要么投降。如此恐惧心理、恐战心态,再先进的武器也挽救不了覆灭的命运。枪是不会自己动的,需要勇敢的心和强有力的手来驾驭。朱德元帅也说过:“勇敢加技术,就战无不胜。”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有所提升。但武器依然要靠人来操作,人始终是武器的灵魂和主宰。有了人的现代化,有了人的智慧和血性,人与装备才能达到完美结合,发挥最大战斗力。心胜则兴,心败则衰。真正的力量,发自内心。如果内心缺乏力量而期待装备力量、技术力量来弥补,那么不管外部力量多么壮观、多么强大,恐怕都难以支撑。除了胜利一无所求,为了胜利一无所惜!作为新一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敢于亮剑、血战到底的意志、血性和精神。(选自解放军报)【注】 原木在移动:朝鲜战场上,被冻僵的志愿军战士,虽动作僵硬如原木,但仍冲锋不止,视死如归,让敌军肝胆俱裂。于是联合国军士兵用“原木”来称呼让他们震惊不已的中国军人。1请简述本文的写作目的。(2分)_2请分析文章第段使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3分)_3结合语境,说说加点词语在文中的含义。(3分)精神上有了“恐高症”,战场上就无法抢占胜利的“制高点”。_4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第段的观点?请说明理由。(3分)进攻意大利时,为了出奇制胜,拿破仑派了一支部队翻越高山,经过一条冒险的“死亡之路”。每当部队遇到特殊困难,雄壮的冲锋号声就会响彻群山之巅,尽管在危险的攀爬中到处充满了障碍,导致部队被拉长到30公里,但始终没有一个士兵掉队。四天之后,这支部队犹如神兵突然出现在意大利平原。_5通读全文,选出下列对选文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2分)()A文章开头引用拿破仑的名言,是专门为了引出本文的论题:利剑与精神。B本文论证思路清晰,第段提出问题,至段分析问题,至段得出结论。C作者认为,未来战争中,武器在战斗力要素中的比重会有所提升。武器是灵魂和主宰,只有武器装备完美结合,才能发挥最大战斗力。D第段画线句和第段画线句的意思基本相同,结尾处又出现,是再次发出号召,强调新时代革命军人必须具有意志、血性和精神。二、xx杭州模拟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题目。众说纷纭谈古诗施雨岑吴晶满屏竞传飞花令,一众争说武亦姝。春节长假期间,一档名为中国诗词大会的电视节目广受关注,来自各行各业、不同年龄的选手以诗为剑,一较高下,引人入胜。有人为此惊呼:中国诗词的春天来了!诚然,这样一档形式活泼的电视节目迅速带起“人人读诗、人人爱诗”的风潮,让人们发现中国传统文化之美,无疑值得肯定。然而,比赛中也暴露出一些选手只知背诵、不知其意,不懂平仄对仗,甚至不知道诗词中一些字的正确写法,这样的问题发人深省中国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难道就只是背诵吗?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不可否认,背诵是创作的基础,没有数量的积累,一切都是空谈。但是,若止步于背诵,不懂欣赏,不深究内涵,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如果仅停留在“知道主义”,恐怕很难形成承先启后、继往开来的基因链条。千年往事凭诗见。我们身处诗词的国度,在灿若星河的名篇佳作中,可以寻到自己的来路,探出未来的方向。只有将诗词的熏陶融汇到国民教育的各个环节,将优秀传统文化的元素与社会生产生活深度融合,这些流传千年的优秀精神财富才能摆脱昙花一现的命运,真正活起来、传下去。令人欣慰的是,近年来,这种认识已经开始深入人心,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正在以现代人喜闻乐见的方式走进千家万户。借助丰富多元的传播手段,听写大会成语大会等电视节目正在唤起大家对汉语言文化的关注与兴趣;“为你读诗”“书香中国”等文化活动让人们在奔波之余享受心灵的慰藉;传统文化进校园、进社区的国家教育规划,唤起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珍视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色,描绘当代中国的文化亮色。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不能止于背诵,而应沿着古人的生花妙笔一路上溯,去探寻他们“吟成五字句,用破一生心”的那份执着,去用心感受诗意之美。1结合文章内容,概括本文中作者的思想观点。(3分)_2运用举例论证的方法进行论证是本文的写作特点,请找出两处进行分析。(4分)_3第段作者对节目问题的剖析,其作用是什么?(3分)_4结合本文和链接材料中的网友评论,联系你学习古诗词的经历,谈谈你对“古诗词的正确打开方式”这一问题的看法。(4分)链接材料 爱上评论诗词大会粉丝团成员留言网友“夏有”:理解古典诗词,融到自我人生,是最有意义的方式,这次大赛为此做出了努力。网友“小陈”:中国诗词大会是一个适合全家观看的节目,如果能形成全家一起探讨学习的氛围,是乐事一桩;如果成了考孩子的标准,则可能会给孩子们形成阴影。希望大家善用资源,让诗文带来好心情。复旦附中的语文教研组长、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作为一名优秀的高中生,要知道中国传统文化的“版图”有多大。否则,会影响他们的自我身份认同、文化表现力以及对传统文化的鉴赏能力。学生应在古诗文教育中,感知生命与周遭事物的关联,更重要的是,自觉形成文化史的概念。_议论性文本阅读(二)一、xx济宁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生命是棵长满可能的树刘根生研究者观察花样滑冰运动员训练发现,相同情况下,普通运动员喜欢练习已掌握动作,顶尖运动员更喜欢练习未掌握动作。是停留在“舒适区”巩固技能,还是在困难中超越自我?选择,影响着结局。生命犹如一棵长满可能的树,走出舒适区,挑战“不可能”,人生才能抵达更高的境界。走出舒适区,必须勇于“再出发”。时年花甲的王泽山院士放下过往成就的包袱,苦苦实验二十载,解决了火炸药领域世界性难题,第三次走上国家科技奖领奖台;周有光50岁前是经济学教授,50岁后主持拟定我国汉语拼音方案,100岁还不肯“逸我以老”,出版了多部著作。不为已有功名所累,变顶点为新起点,生命之树自然会挂满累累果实。走出舒适区,意味着敢于“求极限”。模拟太空失重条件训练,航天员若感到身体不适,可随时按下警报器终止,但中国航天员从未发出过警报。在模拟失重的水槽里,景海鹏一泡就是三四个小时,吃饭时连筷子都拿不动。古人云: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求极限往往使人痛苦,使人痛苦者,往往蕴藏着促人强大的因子。走出舒适区,有时候需要“讨苦吃”。杨善洲说,如果说共产党人有职业病,这个病就是自讨苦吃。从云南保山地委书记位置上卸任后,他毅然扎进大亮山植树造林,把荒山秃岭变成了绿洲。广东湛江市政协原主席陈光保离休后,荷着锄头进山开荒,造福一方百姓。这般自讨苦吃,体现了心念苍生、以苦为乐,更以实绩彰显了行动的力量。哲人有言,有些人过了30岁就“死”了,因为之后的岁月里全在模仿自己,机械地重复习惯之事。模仿自己,就是待在舒适区的惯性使然。比如用新瓶装旧酒,反复显摆曾经的成果,如同照了相洗了很多张照片,底片却还是一张;比如习惯于守成、放弃了创新,在踟蹰不前中被他人超越;比如陷入工作怪圈,忙忙碌碌装样子,有难度的不愿干,没有先例的不敢干。不日新者必日退,模仿自己,难免会在舒适中“过早地死亡”。非洲有种蝙蝠,能把毛驴杀死。开始时,它会用舌尖轻轻地舔舐毛驴脚踝,接着再咬个小口吸血,毛驴浑然不觉;一只只蝙蝠接力,毛驴终于轰然倒地。安逸享乐,会让人停留于表面的舒适区。这种舒适背后,隐藏着致命的陷阱。摒弃守成心态,抵制“舒适”吞噬,一个人才能在进取中不断赢得新优势,内心也方有长久的安宁。一个人之所以伟大,首先是因为他的目标伟大。高远的目标,寄托着理想和信仰,能激励精神、催人奋进。高原之上有高峰,目标远大者从不满足于某个特定高度,他们常常自觉选择离开舒适区,艰难踏上新征程。面对生命这棵长满可能性的大树,只要肯努力,向上向善总有无限的拓展空间。(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4月18日,有删改)1从全文来看,作者的主要观点是什么?(3分)_2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分)_3指出第段运用的一种论证方法并分析其作用。(3分)_二、xx新化模拟阅读下文,回答问题。阅历与读书在读书的过程中,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同一本书,在不同的人生阶段阅读,往往会有不同的理解和感受。正如清代文学家张潮在幽梦影一书中写道:“少年读书,如隙中窥月;中年读书,如庭中望月;老年读书,如台上玩月。皆以阅历之深浅为所得之深浅耳。”可见阅历对读书至关重要。阅历之所以会对读书所得产生深浅有别的影响,原因在于阅读并非是对作品的简单再现,而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再创造过程,人生的经历与生活的经验都会参与进来。少年时阅历不够丰富,洞察力、理解力有所欠缺,所以在读书时往往容易只看其中一点或几点,对书中蕴含的丰富意义难以全面把握。随着年龄的增长,眼界学识、经验阅历以及分析问题、理解问题的能力都有大幅度提升,往往能够从更高的层次、更宽的视角观察问题,能够看得更加全面透彻。著名学者林语堂在谈读书体验时说:“我此时重读的论文,比幼时所读全然不同,幼时虽觉其文章有趣,没有真正魂灵的接触,未深知其文之佳境所在。”可见,生活阅历越丰富,越有助于人们对作品的全面理解和深刻把握。那么,该如何丰富阅历呢?一般来说,一个人的阅历是不是丰富,往往与其生活经历密切相关。然而经历不等于阅历。经历只是一种经过,形成的是对事物表象的感性的认知;而阅历则是在表象的基础上对经历进行思考、领悟、概括、提炼,是感性与理性的有机统一。只有勤于反思,才能从经历中领悟到人生的真谛,才能让经历升华成为阅历。但对于人生经历并不丰富的年轻人来说,要丰富自己的阅历,最有效便捷的方法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书籍是人成长的良师益友。读书,与智者对话,向圣人讨教,从他人的经历中取得经验教训,从前人的论述中获得启迪,赢得智慧,增长阅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人不能任意拉长生命的长度,但可以在不断经历与不断读书中拓宽生命的宽度。阅历助益读书,读书增长阅历,但这并不意味着二者可以互相代替。不少人在年轻的时候,迫于升学就业的压力,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到中年后,自认为有几十年的阅历,早已洞察世事,不需要再到书中寻求人生真谛,阅读的动力大大减退。这都是不对的。读书和阅历都是获取知识的重要源泉,在“有字之书”中透彻理解书中寓意,在“无字之书”中深入领悟生活哲理,二者不可偏废。无论为官经商,还是读书治学,只重读书不重阅历,极易造成主观臆断,会因脱离实际而寸步难行;只重阅历不重读书,则会导致经验主义,会因缺乏理论指引而流于平庸世俗。只有二者紧密结合,既博览群书,又勇于实践,以读书拓展阅历,以阅历深化读书,才能做到阅历和读书相长,在二者的相辅相成中更好地学习和工作。1请概括本文的中心论点。(3分)_2第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2分)_3请简要分析第段的论证思路。(4分)_4如果用以下材料作为本文论据,你认为放在哪一段最合适?请简述理由。(3分)歌德说:“阅历丰富的人读书时,常常是一只眼看到纸面上的话,另一只眼则留心看纸的背面。”_议论性文本阅读(三)一、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少年无向易中轻乐其“不要只贪念生活的宁静,应该有面对暴风雨的勇气。”获得诺贝尔奖后,屠呦呦告诉记者,这句中学老师的鼓励,自己一直记在心里。在屠呦呦的眼中,看似平静的实验室充满艰辛和风险、挫折和失败,更充满奋斗的激情。勇敢面对暴风雨的考验,就能采撷到成功的果实。岩石以隆起为奋斗,所以成就了山峰的巍峨;_。人生因奋斗而精彩,青春从来与激情相伴,与奋斗为伍。共产党宣言出版的时候,马克思刚刚30岁。出席党的一大的13名党员,平均年龄只有28岁。可以说,朝气蓬勃的精神风貌、自强不息的意志品格,从来都是优秀青年的共同品质。也正是因为有理想、有担当,敢为人先、攻坚克难,青春的风采才能刻写在梦想的星空中。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政法大学考察时勉励青年学子:“要正确对待一时的成败得失,处优而不养尊,受挫而不短志,使顺境逆境都成为人生的财富而不是人生的包袱。”青春是用来奋斗的,然而不是所有的青春都愿意选择奋斗。生在富足生活中,长在安定环境下,难免出现满足现状、安于享乐的倾向,难免产生躺在上一辈人成就上享清福的想法。可是,青年时期如果收起奋斗的桨,卷起扬风的帆,即使青春年少,心上也刻满了皱纹。不久前,网络上一场对青年年龄标准的讨论,就引起众多关注。不少人感慨,“90后已进入中年”“90后遭遇中年危机”。这些说法虽然有些夸张,但思想上的老气横秋,精神上的贪图安逸,心态上的焦躁不安,如果战胜不了这些问题,精神世界的早衰并不是危言耸听。“人类被赋予了一种工作,那就是精神的成长。”精神世界富有奋斗精神的人,即便皱纹爬上额头,心海也可以永远激荡着青春旋律。战胜精神早衰的秘籍,其实就在于“奋斗”二字上。筑牢理想信念的魂,深扎艰苦奋斗的根,生发“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勇气担当,青春才能展现它应有的闪亮色彩。不经风雨,怎能望见雨后彩虹?不去大海中搏击,怎能知晓迎风斗浪的美好?多一分进取少一分安逸,多一分闯劲少一分守成,做好精气神的“加减法”,我们才会如革命先驱恽代英所言,“每日须辟一新境界”,使人生更加丰富和开阔。其实我们身边,并不缺少勇于搏击的青年弄潮儿。海南鹦哥岭自然保护区管理站,一群年轻人在寂寞深山,与大山为伍,与野生动物为伴,无怨无悔献身生态环境保护和科研工作,把成长的身影融入青山绿水间。谁能说,这样的青春不够出彩?一群山西年轻“创客”,本可以端上稳定的饭碗,但他们却“不安分”,上了创业的瘾,主动到市场浪潮中摔打成长,硬是让没有注册资金的工作室,一跃成为小有名气的创业公司。谁又能说,这样的青春不够绚丽?古人说得好,“好事尽从难处得,少年无向易中轻”。处在一个百舸争流的奋进时代,怀着梦想乘风破浪是最好的姿态。珍惜韶华,奋发有为,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开拓者、奉献者,青年人就一定能用实践证明:“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5月04日04版)1第段在全文中有何作用?(4分)_2请仿照画线句子,为第段画线处补写一个恰当的句子。(2分)_3“不久前,网络上一场对青年年龄标准的讨论,就引起众多关注”,作者认为“青年年龄标准”是什么?(2分)_4请写出选文第段的论证思路。(4分)_5作为中学生的你,读了本文后有何启示?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3分)_二、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失信筑起的墙张勇120年前,在中国生活了22年的美国传教士史密斯出版了一本后来很有影响的书中国人的性格。书中说:“中国人把不信任别人看成很自然的事。”如今想来,我们为什么失掉了信任?新加坡国立大学东亚研究所所长郑永年在不信任砌成中国墙一文中说,中国没有“柏林墙”,但由高强度的“不信任”砌成的“墙”,却存在于社会各个群体和各个角色之间,在穷人和富人之间。历史上不少惨痛教训都与信任缺失有关。大唐天宝十五年,安禄山造反。哥舒翰受唐玄宗之命,守潼关拒叛军。潼关是长安天险,在他的经营下,潼关固若金汤。叛军主力对潼关发起一次又一次的进攻,延续半年之久,都劳而无功。西进长安的目标变得十分渺茫。当时局势对唐朝非常有利,一方面唐将李光弼与郭子仪率军接连大败叛军史思明部,切断了叛军前线与范阳老巢之间的交通线;另一方面,叛军东进被张巡阻于雍丘,南下又被鲁炅阻于南阳。安禄山腹背受敌,一度打算放弃洛阳,回老巢范阳固守。若是果真如此,就不会有马嵬坡之变,也不会有长恨歌传世了。但在奸相杨国忠的谗言下,唐玄宗害怕哥舒翰拥兵自重,成为安禄山第二,不断催促他出关与叛军决战。哥舒翰知道皇帝已经不再信任他,如果再拒守不出,肯定死得很难看,只得带二十万大军出关。叛军潜锋蓄锐,引诱唐军弃险出战。决战之际,又假装不敌,引诱唐军进入埋伏圈,使哥舒翰遭到平生未有的失败。二十万大军,仅剩八千人。哥舒翰常胜将军的声名付诸东流。他被属下劫持,投降了叛军,后来屈辱地跪倒在安禄山面前,被当成劝降其他唐将的棋子。劝降不成,他又遭囚禁,最后被杀。叛军过了潼关,一举攻下长安。大唐盛世至此急转直下。这样的例子,在每个朝代都能找到一模一样的例子,历史滚滚向前,不信任周而复始。信任是连接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是因相信而敢于托付。对人类社会而言,信任如同空气一样不可或缺。如果没有最起码的信任,我们的生活就寸步难行。当你买菜时,卖菜的小贩绝不敢把菜先递给你,你恐怕也无法证明扔到钱匣子里的钱就是你的;当你跌倒时,也没人敢扶你,因为别人不能确定你是否会讹上他。而信任能够为人们交往中的这种不确定性提供一种较为稳定的心理预期,成为整个人类社会的黏合剂。在海洋世界看动物表演,太精彩了。海豚一齐在碧蓝的海水中跃出,随着音乐跳舞。特别是白鲸,深情地与人上演了人鲸之吻,并让驯养员骑在鲸背之上,在海水中游动。驯养员说:“我们几乎一天十二个小时待在水中,要尽量多地和它们在一起,和它交朋友,它才能真正地感受到你的爱,才能信任你。”面对一些社会失信现象,很多人批评不守诚信、破坏信任的行为。批评固然是一种力量,但如果在批评别人不守信时,自己却破坏信任,那么批评便沦为黑色幽默,力量早已遁于无形。信任的建树,往往不在于别人首先纠正不诚信的行为,而在于自己首先有信任的行动。(选自做人与处世xx年3期,略有删节)1文章主要阐述了什么观点?(2分)_2第段画横线的句子中的“这样”指代什么?(2分)_3文章两段分别侧重从哪方面来论述中心论点的?(4分)_4第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_的论证方法,作用是:_。(3分)5下面这句名言能否作为本文的论据?为什么?(4分)你信任人,人才对你忠实。爱默生_议论性文本阅读(四)一、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懂得放下是一种人生智慧徐连生有人说:“人生像一只皮箱,需要用时提起,不用时就把它放下,应放下的时候却不放下,就像拖着沉重的行李无法自在。”这段话讲得精辟。人生总有谢幕时,一个人即使拥有再多财富再大名望,最终都得放下。有时候,人生不一定要做“加法”,不妨做一些放下的“减法”。_。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人一辈子不可能不说错话、做错事,对过去的事情不要耿耿于怀,甚至揪着别人的“小辫子”不放。做人,有时该淡忘的要淡忘,该放下的要放下。学会用欣赏的眼光看待别人,哪怕是曾经伤害过你的人,也要以宽广的胸怀接纳他。做人应始终保持一颗感恩之心,记得别人曾经对你的好,多看别人的优点长处,能够容人容事,这样才能与他人和谐相处,提升自己的修养境界。把失败放下,学会总结教训。胜败乃兵家常事,人生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一定会有曲折和险滩,成功、失败本是人生常态,失败了不可怕,可怕的是从此被击倒站不起来。坚定的信念比黄金还珍贵。失败也是人生的一笔宝贵财富,我们应学会在失败中总结教训,摸索成功的规律。从某种意义上说,失败是走向成功的开端。有时候失败离成功只有一步之遥,只有经历过无数次失败的人,才有可能到达成功的彼岸。坚信自己,只要努力拼搏了,即便失败了也不必遗憾,要知道该是你的别人抢不去,不该是你的你也争不来。把压力放下,学会释放自己。“井无压力不出油,人无压力轻飘飘。”适度的压力有利于挖掘内在潜力,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但如果压力过大,自我要求过高,整天心事重重,往往会事与愿违、适得其反。赛场上,许多曾经的冠军发挥失常,输掉比赛,多是给自己的压力太大,背上了想赢怕输的心理包袱,最终就真的输了比赛。我们每个人,当家庭、工作遇到压力的时候,应保持一个平和心态,学会释放情绪,得之泰然,失之坦然,切不可自己吓倒自己、自己击垮自己。把烦恼放下,学会轻装前行。每个人都有他的情感世界,家家都有一本难念的经。对待家庭和工作中遇到的烦恼,我们需要正确看待、客观分析,切不可一遇事就急火攻心、六神无主,甚至情绪失控,背上沉重的思想包袱。有些烦恼、包袱是自找的,该放下时一定要放下,没必要把什么包袱都往自己身上扛。困难面前要有乐观和达观心态,如同沙漠中行走的人看到半瓶水,乐观的人会说我还剩下半瓶水呢,悲观的人会说我只剩下半瓶水了。心态决定状态。思想上的包袱如果过重,工作上就很难轻装上阵、干出成绩。只有当我们放平心态,卸下包袱时,才能享受到人生奋斗的乐趣。(选自解放军报2017年1月31日)1文章是围绕什么观点展开论述的?(2分)_2根据语境,在第段横线处写出分论点。(2分)_3请为第段再补充一个事实论据。(2分)_4第段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4分)_5你认为人生还有哪些“包袱”可以卸下?仿照第段的段首句再写一句。(2分)_二、原创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文化有自信,荧屏多清流曹玲娟央视出彩中国人第三季的舞台上,出现了一群平均年龄超过72岁的老人。这些来自清华大学上海校友会艺术团的老人中,有新中国第一代大飞机的副总设计师,有将一生奉献给大漠戈壁核试验基地的将军,有各个领域的专家和高级工程师。他们在最美好的青春年华奔赴祖国各地。当他们唱起我爱你中国时,感动无数人。最近,电视节目中类似的感人画面越来越多。在刚刚结束的上海电视节现场,有人将这种荧屏现象概括为“公益元素多起来,文化类节目热起来”。越来越多的镜头正在对准正能量、生活当中的真善美,荧屏清流处处,汇聚成一番崭新气象。的确是新气象。曾有一段时间,荧屏一度流行着对观众喜好的简化、志趣的矮化,陷入“既不攀登正能量的高峰,又不触碰负能量的底线”的尴尬。这背后,究竟发生了怎样的改变?直接原因,是政策有意识的引领。凝聚价值观,是传播媒介的天然使命。对于电视节目而言,除了迎合观众的趣味,也要能引导观众的审美。而引导审美最重要的前提,是要有美的内容能够提供给观众。应当肯定,在这一方面,相关主管部门不但没有缺位,而且出台了各种行之有效的政策予以主动引领,比如要求卫视节目结构中有30%的公益类节目等,从制度角度保障着荧屏内容构成的健康合理有序。也不能忽视各节目制作方的主动追求。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的节目制作方认识到,一味追求一时的简单娱乐,无法给人留下回思的甘甜,长此以往,也无法获得观众发自内心的认同。如同简单搞笑永远不能取代高级幽默。随着电视制作水平的进步,自然会有越来越多基础较好的电视节目展开更高层次的追求,探索更深远的影响力。当然,最根本的原因,还是在于观众自身。从见字如面到中国诗词大会,从朗读者到诗书中华,这些以往的深夜节目为什么能够热起来、火起来,最主要的还在于观众的支持。越来越多的观众开始体会到,这些节目契合我们中国人自己的审美追求。无论是中国诗词大会中的飞花令,还是诗书中华中的曲水流觞的舞美设计,都是植根于中国人细胞中最深远的记忆,而这些记忆的复苏,正是我们中国人寻根溯源、追寻自身文化精粹的真实映照。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我们每一个人都开始有了越来越多的文化自信。有人说,中国不乏生动的故事,关键要有讲好故事的能力;中国不乏史诗般的实践,关键是要有创作史诗的雄心。我们脚下的这片土地,正有着空前活跃的经济活动、空前频繁的文化嬗变,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去寻找中华民族的精神内核,以及中国人今日骄傲自信的现实逻辑?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最有价值的精神构成,正是这份文化自信,将我们个人的生命与脚下的大地以及这个时代紧紧相连。也是因为这份文化自信,让荧屏涌动更多清流,焕发出新的生机。(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06月22日)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分)_2选文由央视出彩中国人第三季的舞台上的感人场面写起,有何作用?(3分)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