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34213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258.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生物 第2章 第4节 免疫调节配套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3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淋巴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淋巴中的淋巴细胞可以通过淋巴循环进入血液BB细胞在胸腺、淋巴结、脾、扁桃体等淋巴器官中产生并成熟C淋巴细胞只有受到抗原刺激后,才能形成效应细胞和记忆细胞D记忆细胞能够在二次免疫中特异性识别同种抗原并激发免疫应答解析:考查了淋巴循环与血液循环的联系,A正确;B细胞是在骨髓中产生并成熟,B错误;当T细胞或B细胞受到抗原刺激时能够增殖分化为具有免疫效应的效应T细胞或浆细胞及记忆细胞,C正确;当同种抗原二次入侵时,记忆细胞比未分化的淋巴细胞更快地做出反应,识别抗原,并增殖分化出大量的效应细胞,引起免疫反应,D正确。答案:B2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人体的前两道防线不具有特异性B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清中,所以人体被病菌侵染后只要注射血清就可以治疗疾病C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B淋巴细胞,从而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D吞噬细胞的吞噬作用没有特异性,因此只在非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起作用解析:人体被病菌侵染后,血清中的抗体对侵入细胞中的病菌无法起作用,B错误;艾滋病病毒侵入人体后主要破坏T淋巴细胞,C错误;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起重要作用,大多数病原体都要经过吞噬细胞的摄取、处理和呈递,D错误。答案:A3下图为腮腺炎病毒侵入人体后产生相应免疫应答的部分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准确的是()A细胞b的增殖分化离不开活性物质m的作用和腮腺炎病毒的刺激B活性物质m、n作用的对象分别是免疫细胞、腮腺炎病毒C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腮腺炎,这与体内产生的细胞c、e密切相关D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仅仅是摄取和处理腮腺炎病毒解析:图中的细胞a、b、c、d、e、f分别表示T细胞、B细胞、记忆T细胞、效应T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物质m、n分别表示淋巴因子和抗体。淋巴因子作用于免疫细胞,而抗体作用于抗原,与其结合形成沉淀和细胞集团,最终被吞噬细胞清除。接种疫苗可刺激机体产生相应的记忆细胞,当同种抗原再次侵入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地增殖分化,从而产生更为强烈的免疫应答。吞噬细胞在抗原侵入初期,吞噬病原体使其暴露出抗原决定簇;最后还要吞噬消化抗原抗体结合后形成的沉淀或细胞集团。答案:D4某患者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健康眼睛也将失明,这在免疫学上称为自身免疫病,其主要致病过程如图。下列有关表述正确的是()A代表过敏原B代表溶酶体酶C保留了对抗原的记忆D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刺激时,可合成并分泌抗体解析:结合图和所学知识可知,为抗原,为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为记忆细胞,为浆细胞。记忆细胞能够保持对抗原的记忆能力,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答案:C5如图表示淋巴细胞的起源和分化过程(其中a、b、c、d表示不同种类的细胞,表示有关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a、b、c、d分别是T细胞、浆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B造血干细胞存在于骨髓,自身不能通过有丝分裂进行增殖C当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记忆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成c或dD细胞a、b、c、d都能对抗原进行特异性识别解析:据图可知,细胞a、b、c、d分别是T细胞、B细胞、效应T细胞和浆细胞。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是B细胞、T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浆细胞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答案:C6下列关于人体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AHIV主要攻击B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B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不会患流感C非特异性免疫的第一道防线由皮肤、黏膜及吞噬细胞构成DT细胞受抗原刺激可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解析:HIV主要攻击的是T细胞,导致免疫功能严重缺陷,A错误;由于流感病毒比较容易发生变异,所以接种过流感疫苗的健康人也有可能患流感,B错误;非特异免疫由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组成,而吞噬细胞属于第二道防线,C错误;T细胞经抗原刺激后会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T细胞,D正确。答案:D7如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过程中会暴露隐藏的抗原B细胞c表示T细胞分化形成的效应T细胞C细胞X可以表示两种细胞即浆细胞和记忆细胞D图示说明侵入机体的病毒需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共同作用清除解析:图中表示病毒侵入人体后引发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过程。病毒经吞噬细胞处理后,会暴露出其特有的抗原;c细胞是由T细胞分化来的效应T细胞;X细胞能产生抗体(b),所以其只能表示浆细胞,而不能表示记忆细胞。答案:C8如图表示特异性免疫的部分生理变化,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E只要与相应的Y结合就能进行过程aB过程a是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C过程c引起的免疫应答比过程a引起的免疫应答快且强D人为接种Y从而引起细胞E的免疫反应属于主动免疫解析:物质X和Y结合可以判断出此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中抗原和抗体的结合;细胞E为B细胞,它与抗原没有发生结合,A错误;过程a是形成浆细胞的过程,是细胞中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B正确;过程c引起的免疫应答要快于过程a,因为细胞F为记忆细胞,当抗原第二次刺激细胞时,产生的反应更为剧烈,C正确;人为接种Y可引起机体产生相应的抗体,属于人体的主动免疫,而直接注射抗体属于被动免疫,D正确。答案:A9下图是某病原体侵入人体细胞后,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某个阶段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因为有吞噬细胞参与,所以人体对该病原体的免疫是非特异性免疫B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C是溶酶体,处理病原体的过程是非特异性的,处理的目的是暴露抗原D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载体蛋白解析:由图示可知,人体对该病原体的免疫是有吞噬细胞参与的特异性免疫,A错误;病原体进入吞噬细胞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B错误;物质最有可能是细胞膜上的受体(或糖蛋白),D错误。答案:C10CAV16病毒常引起儿童手足口病和其他并发症。下列关于人体对该病毒免疫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CAV16侵入人体后,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其几乎不起作用BT细胞经CAV16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产生抗体C患儿感染CAV16后,需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才能彻底清除D患儿痊愈后,若再次感染,相应的记忆细胞会迅速产生抗体消灭该病毒解析:第二道防线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对CAV16病毒也起作用,A错误;T细胞经CAV16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B错误;患儿感染CAV16后,通过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共同作用将病毒消灭掉,C正确;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为浆细胞,记忆细胞不会产生抗体,D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11下图表示人体的特异性免疫过程,请据图回答:(1)表示_d是_细胞。(2)与细胞f的功能相适应的细胞器有_。(3)图中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_(填字母)。(4)人体消灭结核杆菌的主要免疫方式是图中的_(填编号)。(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的细胞是_(填字母),导致的疾病属于免疫失调疾病类型中的_。解析:(1)吞噬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具有处理和呈递抗原的作用。(2)与抗体形成有关的细胞器有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缺一不可。(3)具有特异性识别作用的细胞有T细胞、B细胞、记忆细胞和效应T细胞,浆细胞没有识别作用。(4)结核杆菌属于胞内寄生菌,抗体不能与之直接结合,需通过细胞免疫将其消灭。(5)HIV侵入人体后,主要攻击T细胞,使抗原的识别、呈递出现障碍,引起免疫缺陷病。答案:(1)吞噬细胞摄取、处理和呈递抗原效应T(2)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3)b、c、d、e、g(4)(5)b免疫缺陷病12下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请分析并回答:(1)造血干细胞在胸腺和骨髓内转变为a、b、c等细胞的过程,称为_。(2)过程是在X的刺激和a细胞等的参与下共同完成的,这属于_免疫。与过程相比,过程的应答特点是_。(3)参与Y合成并分泌的膜性细胞器有_等。(4)若X是禽流感病毒,则患者彻底消灭X必须依靠a增殖分化的淋巴细胞使_裂解。解析:(1)图中a、b、c表示T细胞、血细胞和B细胞,造血干细胞分化成上述细胞的过程叫做细胞分化。(2)过程是在抗原的刺激和T细胞等的参与下进行的体液免疫的感应阶段;过程为二次免疫反应,其特点是反应迅速、作用强烈。(3)Y是抗体,参与其合成和分泌的细胞器有线粒体、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但核糖体无生物膜结构。(4)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后,通过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起作用,病毒进入细胞后,效应T细胞先把靶细胞裂解,然后靠体液免疫消灭病毒。答案:(1)细胞分化(2)体液更快、更强(3)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4)靶细胞(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13近年来在世界范围内频繁爆发禽流感疫情。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已经设立了专门的防治基金。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当人感染禽流感病毒时,较好的治疗方法是直接注射康复患者的血清,因为血清中含有抵抗该病毒的抗体。产生抗体的细胞可以由_增殖分化而来。(2)为了防患于未然,应对养殖场的健康家禽采取_的方法,原因是_。(3)禽流感病毒存在高致病性和低致病性两种类型,某同学想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请你根据提供的实验材料和用具,写出第二步及以后的实验步骤,并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实验目的:探究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是否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实验原理:(略)。实验材料和用具: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康家禽若干只、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特殊培养液、注射器等(提示:可用特殊培养液配制一定浓度的禽流感病毒,但浓度和剂量不作要求)。实验过程:第一步:取生理状况基本相同的健康家禽若干只,均等地分为两组,编号为甲组和乙组。第二步:_。第三步:_。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_;_。解析:本题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注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因变量为注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后,家禽的存活情况,据此可确定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能否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答案:(1)B细胞和记忆细胞(2)注射疫苗可刺激家禽体内产生相应的抗体和记忆细胞(3)第二步:在甲组体内注射用特殊培养液配制的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在乙组体内注射等量的特殊培养液第三步:一段时间后甲、乙两组家禽均存活,再分别给甲、乙两组注射等量的用特殊培养液配制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观察两组家禽的生活状况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甲组家禽存活,而乙组家禽死亡,说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可以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若甲、乙两组家禽都死亡,说明低致病性禽流感病毒A不能作为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B的疫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