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2937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历史二轮专题复习 1.2古代中国的经济文明课时作业测试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xx天津质检)“精耕细作”是我国古代农业生产技术的主要特点,下列关于它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促进了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B发展的主要动力是小农经济C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D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解析:精耕细作的主要特点是在小块土地上,靠精细的劳作和高投入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故C项的说法错误,为符合题意的答案。答案:C2(xx西安三模)有学者指出,古代小农的供给行为具有双重性,即在满足自己家庭消费的同时,又积极向市场提供剩余农产品和主动以市场为导向安排生产活动。对上述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古代小农生产具有多种经营的特点B市场需求是影响古代小农生产的决定性因素C古代小农具有强烈的商品意识D古代小农主要通过市场交换获得生活必需品解析:古代小农生产主要为了满足自己消费,自给自足是其主要特征,在此基础上,可以依据市场变化生产市场所需商品。B、C、D夸大了市场、商品对小农经济的影响。答案:A3(xx广州二测)唐朝前期存在三种土地占有情况。一是地主占有土地。这种占有关中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东最少。二是按均田法农民占有的土地。这种占有关东最多,长江流域次之,关中最少。三是百姓自己开垦的土地。在关中地区,农民按均田法占有的田地最少,主要是因为该地区()A商品经济发达B存在井田制C小农经济落后 D地主占有大量土地解析:A项与题干无关,排除;井田制是我国奴隶社会时期实行的土地制度,排除B项;土地占有的三种方式都属于小农经济,排除C项。均田制实施的前提是国家不触动地主土地所有制,只分配国家掌握的土地,当地主占有的土地相对较多时,国家控制的土地就少,分配给农民的土地因此也相应较少,答案为D项。答案:D4(xx温州三模)中华文明在新石器时代获得重大发展,下列各项中属于该时期重要成就的是()A瓷器制作技术成熟B纺织技术出现萌芽C冶炼技术出现D青铜铸造技术达到很高水准解析:中国人在传说中的黄帝时代就已经学会养蚕缫丝了。冶铁技术出现于春秋时期;而瓷器的烧制技术成熟于东汉;青铜铸造技艺成熟于商周时期。答案:B5(xx衡水质检)据礼记月令载:“百工咸理,监工日号,毋悖于时,毋或作为淫巧(新奇的物品),以荡上心。”礼记王制中还说,如有人挟“奇技、奇器以疑众,杀”。在等级制度森严的古代中国,这种指导思想对手工业生产实践产生的直接影响是()A政府轻视对手工业生产的管理B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扩大C手工业产品的质量难以提高D扼杀了能工巧匠的聪明才智解析:题干材料表明,手工业者不能制作新奇物品,不能向民众展示高超技艺,这种严格限制手工业的政策,直接扼杀了手工业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D项符合题意。答案:D6(xx渭南二测)汉朝时政府曾建立了以“工官”工场,即官营企业为基础的“工官”制度;新中国成立之后没收官僚资本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建立起了以国营企业为主导的国民经济基础。“工官”工场和国营企业都()A代表了当时制造业的最高水平B决定着当时市场的供求C不影响国家的财政收入D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解析:本题考查了古代的“工官”制度和新中国国营企业的共性。两者都代表了当时制造业的最高水平,A表述正确。“工官”工场的产品不投放市场,新中国国营企业实行计划经济,与市场和商品经济发展关系不大,B、D错误;C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答案:A7(xx南昌测试)侯家驹先生在所撰写的中国经济史中指出:“从中国经济史看来,左右经济发展情况的主要因子,是政府对经济事务干预的有无与多寡。中国古代政府的干预更具有强权掠夺的性质,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控制国家经济,从中获取巨额财富”下列经济情况与材料中观点相符合的是 ()A闭关锁国 B朝贡贸易C市坊制度 D官营专卖解析:根据材料中关键信息“政府控制经济,掠夺财富”可知是官营专卖。闭关锁国仅仅是明清时期,在封建社会不具有普遍性,排除A。朝贡贸易没有体现政府对经济的控制,排除B。市坊制度是经济发展的表现,与题意不符,排除C。正确答案为D。答案:D8(xx太原调研)山西在明朝中叶出现“商贾之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埒王公矣”。入清以后,山西人择业把商业排在首位。雍正帝朱批称:“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这些材料反映出明清晋商对当时山西社会发展的主要影响是()A削弱了重农抑商的政策B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C引起了社会风尚的变化D形成了独特的晋商文化解析:中国历代王朝都主张重农抑商,商人社会地位低,而材料表明明朝时山西商人贵如王公、清代山西人择业把商业排在了首位,这些都反映了明清时期人们思想观念和社会风俗发生了变化,因此正确答案为C。答案:C9明清时期,号称“山西票号”的票庄遍布全国各地,且据史料记载,八国联军向中国索要赔款时,慈禧太后掌权的清政府曾向晋商乔家借钱还国债,足见晋商的经济实力。下列对材料的解读正确的有()票庄的出现是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产物票庄是一种介于钱庄与银行之间的旧式金融机构晋商是明清时期经济实力最雄厚的商帮晋商和官府勾结卖国求荣A BC D解析:两项在题干中没有体现;两项准确说明了票庄的出现背景及性质。答案:C10(xx厦门质检)明朝万历年间,掌握纺织专业技能的人开始进入苏州城。清晨,这些有技术的“机工”伫立桥头,等待拥有织机和机房的“机户”雇佣,暮息而归。这种现象实质上反映了()A手工业的发展使劳动力需求增加B农业的发展使农村出现了剩余劳动力C劳动力的商品化开始出现D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开始普及解析:“机工”等待雇佣,本质上是劳动力的商品化。A项是原因;B项表述不适合明朝情况;D项错在“普及”。答案:C11(xx嘉兴测试)“重农抑商”是中国古代历朝基本的经济政策。下列对这一政策相关信息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商鞅变法明确规定了重农抑商的原则B重农抑商政策实行的目的,是维护专制主义国家政权的经济基础C重农抑商政策的具体内涵就是重视农业和手工业生产,抑制商业的发展D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使明清时期的社会经济活力受到了压抑解析: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其主张是重视农业、以农为本,限制工商业的发展。从商鞅变法规定的奖励耕战,到汉文帝的重农措施,直到清初恢复经济的调整,都是重农抑商政策的体现。C项中“重农”理解为重视农业和手工业是错误的,手工业应该是受抑制的,为符合题意的答案。答案:C12(xx皖南联考)xx年中国与日本围绕“钓鱼岛”的争端不断,中国用实际行动,有理、有力、有节地对日本进行回击。当今的中国已充分地认识到了海洋权益的重要性。回顾历史,18世纪中后期的英国“选择了海洋”,中国却“选择了陆地”。“选择了陆地”是指中国()A重视塞防忽视海防 B积极培育国内市场C奉行“闭关锁国”政策 D加强发展陆路交通解析:18世纪中后期中国“选择了陆地”是对明清时期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形象描述。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52分)13(xx广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材料一农夫早出暮入,耕稼树艺,多聚菽粟,此其分事也。妇人夙兴夜寐,纺绩织絍,多治麻丝葛绪捆布縿,此其分事也。墨子卷八上材料二东汉晚期,成熟青瓷在上虞烧造成功,之后绵延千年,盛烧不绝,窑址更是遍及全省各地。唐五代时期,浙江青瓷空前繁荣,越窑生产的精品被称为“秘色瓷”,被诗人誉为“千峰翠色”“捩翠融青”“嫩荷涵露”“古镜破苔”,其玲珑端巧的造型、精美繁缛的纹饰,表现了越窑鼎盛时期的制瓷水平。北宋以后,越窑日趋衰落,龙泉窑成为“民窑之巨擘”。器物种类繁多,形制各异,纹饰题材众多,装饰技法丰富,是浙江青瓷史上一个集大成的时期。唐以后浙江生产的精美瓷器,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远飘世界各地,更成为当今世界热门藏品。摘自浙江博物馆青瓷馆前言材料三“乃令贾人不得衣丝乘车,重租税以困辱之”,“算缗”“告缗”。“商贾大者,积贮倍息,小者坐列贩卖,操其奇赢,日游都市,乘上之急,所卖必倍。故其男不耕耘,女不蚕织,衣必文采,食必粱肉;亡农夫之苦,有仟佰之得。因其富厚,交通王侯,力过吏势,以利相倾;千里游敖,冠盖相望,乘坚策肥,履丝曳缟。此商人所以兼并农人,农人所以流亡者也。”汉代晁错材料四古代中国处于东亚朝贡贸易体系的中心。明清时代,面对近代国际贸易的不断发展,统治者坚持把贸易纳入朝贡体系,“凡贡使至,必厚待其人。”对他们携带的货物,“皆倍偿其价。”于是各国纷纷来“贡”,导致“岁时颁赐,库藏为虚”。但是,在朝贡贸易中,中国政府并不是无所要求,更不是不讲回报。而是政治动机大于经济目的,力图造成“四海宾服,八方来仪”的宏大场面。齐涛朝贡外交和朝贡贸易(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古代小农经济有哪些特征?简述小农经济对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积极影响。(8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古代浙江瓷业发展的特征。(4分)(3)材料三反映了汉代对“贾人”实行什么政策?晁错的理由是什么?(4分)(4)依据材料分析,明清时期“国际贸易”有什么特点?依据当时的国家政治特点分析其原因。(8分)答案:(1)以家庭为生产单位;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精耕细作,自给自足;以个体农民私有制为唯一基础。积极影响:小农经济是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生存和发展的经济基础,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生产资料基本归农民所有,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提高了农业生产水平。(2)久:历史悠久,源远流长;多:经营模式多元,产品种类繁多;精:工艺先进,产品精美;远:走向世界影响深远。(答出任意3点即可)(3)政策:抑商政策。理由:商人不如农工辛苦,获利甚多,不利于农业发展;不利于加强中央集权。(4)特点:依附于各国使节朝贡的贸易活动;对贡使的物货给予高额回报。原因:以中国为中心的天朝上国观念(以大国自居,施恩与藩属);秉承传统的对外友好的政策。14xx年5月,李克强总理在访问德国期间对中外记者表示:中国将进一步推动城镇化的发展,中国城镇化的发展将给中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增添活力。城市的发展水平,往往是一个社会发展最显著的标志之一。在中国,无论是古代,还是近代,城市的发展,代表了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的水平。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开放强大的文化活力,蓬勃的贸易经济,突破了宋以前京师关于夜市的禁令店铺、朝廷办事机构与居民住宅错落相间,朝着大街几乎随处可以开设店铺。坊市制度的崩溃,商业街取代商业区的市;御街两旁“许市人买卖其间”,这些都是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当时开封以经商为业的有二万多户,其中640家资本雄厚的商户,分别属于160行,囊括米、盐、茶等各类商品贸易。号称“正店”的大酒楼有170家,兼具饮食与商品贸易的多种功能,作为商人验看商品质量、商定商品价格、签订契约的场所。酒楼、茶坊适应商业大潮,与娱乐场所瓦子,都通宵营业。冯天瑜主编中华文化史材料二明清时期,江南地区出现了一些城市如棉纺业发达的松江、陶瓷业发达的景德镇、冶铁业发达的佛山、长江的商品转运码头汉口等地。丝织巨镇盛泽镇本是荒村,“明初居民止五六十家,嘉靖年间倍之,以绫绸为业,始称为市”。因“丝绸之利日扩”,到乾隆时,居民百倍于昔,绫绸之聚亦且十倍。南京“织机愈百张”,繁阜喧盛。岳麓版高中新课程历史必修请回答:(1)依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指出东京出现“前代都市所未有过的经济生活景观”的表现并分析其主要原因。(10分)(2)材料二反映出明清时期城市经济有什么新特点?(8分)(3)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简述中国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10分)答案:(1)经济功能增强,商业贸易繁荣;城市布局打破了坊市界限,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的限制;出现了比较完善的饮食、娱乐服务设施;货币经济得到发展等。(答出3点即可)原因:农耕经济的发展;政府商业政策的放松;政治中心的影响;东京处于汴河附近,交通便利。(答出3点即可)(2)新特点:专业化城市出现;资本主义萌芽产生。(3)古代城市的发展趋势:传统的政治性城市逐渐向商业城市发展;农村人口不断走向城市,城市人口逐渐增多,城市规模逐渐扩大;随着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市民的生活和观念逐渐发生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