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词曲五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23940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词曲五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词曲五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词曲五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1课词曲五首教学资料 长春版文本解读一、整体感知词曲五首均在表达一种愁绪。愁的原因有所差别:望江南是思念远人之愁,虞美人是亡国之愁,浣溪沙是对时光易逝的慨叹,天净沙秋思是思乡愁情,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忧虑国民的愁情。词曲五首中每首均有点睛之笔,将所要表达的愁情集中体现:“肠断白洲”的复杂情绪,“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的亡国幽怨,“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的嗟叹惆怅,“断肠人在天涯”的踽踽独行,“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无奈愤慨。以上的名句历经岁月的淘洗变得越发厚重且耐人寻味。1望江南这首词描写一位少妇盼望丈夫归来,她终日呆立在江畔的望江楼上倚盼,仔细数着江面上经过的帆船。从早上望到日暮,总是失望。这时候,面对着斜阳与江水,正在无聊之极,偏又看到那小洲上一片白,更加使她愁苦难受。“梳洗罢”二句,描写少妇清晨起来,精心梳妆打扮完毕,就独自一人倚在望江楼上眺望江面。等待着远在天涯的亲人归来。“梳洗罢”三字,不是平常的梳妆,这里含有“女为悦己者容”的意思。从这三个字中,显示出少妇满心欢喜,满怀希望的内心世界。一个“独”字,点出少妇的形单影孤。“倚”字写出少妇久久等待的神态。“过尽千帆皆不是”,这句表明少妇虽然望穿秋水,但始终不见丈夫的影儿。望江楼前,百舸千帆,每一条帆船,都可能是亲人的归舟,使她燃起希望,但每一条船都来了又去,又给她带来失望。“千帆”二字,以千百次的失望,衬托出她眼巴巴地等着归人的无限期待,这中间心情翻腾起伏,交织着多少忽而惊喜,忽而忧伤的心理变化!千帆过尽,不见归舟,可见凝望之久,凝恨之深。“皆不是”三字,把少妇的惆怅、失望、凄楚之情,淋漓道尽。“斜晖脉脉水悠悠”二句,通过景物描写,进一步渲染思妇的离愁。太阳偏西了,好像还对着人依依不舍;江水不断地流,流到远方去了,斜晖脉脉,含情不已,江水悠悠,流恨无穷。这是江中景,也是心中境。以景寓情,不须千言万语,却很好地表达了这时默默怨望中的思妇曲衷。“肠断白洲”,余味无穷。这位思妇本已一再失望,偏又看见当初分手的地方。这就更加使她柔肠寸断,极度悲伤。此外,古时男女常采花赠人,这句的“白洲”也关合全首相思之情。思妇回忆往事,无限惆怅。这里见出温词蕴涵之丰广。2虞美人这首词是李煜入宋后的第三年正月写的。宋开宝九年正月,40岁的李后主被俘押至汴京。从此在汴京度过了他生命中的最后三年。在此期间,虽身为降臣,过着“日以眼泪洗面”的屈辱、痛苦的生活,但他却从没有停止对艺术的追求,创作出不少优秀词作。他的虞美人便是其中的一篇代表作品。在这篇作品里,他把感伤往事同缅怀故国融为一体,形象地抒发了他那浩渺无涯的愁恨和哀痛。然而,谁曾想到,李煜竟因这首小词,招来杀身之祸,不幸成了这阕词的牺牲者。以生命换来的作品,其中当蕴藉着多少血与泪啊!李煜入宋后,由皇帝变成囚徒,这中间的差距实在太大了。作为一个多情善感,具有敏锐感觉、深厚修养的文学艺术家,其心中不知郁结了多少悲痛与愁恨!一个春日的夜晚,词人“无言独上西楼”,对着皎洁的月光,发出了“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的慨叹,感叹自己的身世和遭遇。这句是说一年一年的岁月到什么时候才算完呢?“何时了”透出了词人无可奈何的心情。“往事”指降宋的惨痛事件。“知多少”是说记得很清楚。从“最是仓皇辞庙日”到他写作这首词的时间里,他对所受到的屈辱、难堪还记忆犹新。这句话看似平淡,实际上,它却饱含着作者久已压抑在心中的难以名状、无人告语的哀愁和痛苦;从感伤往事来说明现实的时光很难挨过的情况。接下来便是具体地描写现实的生活:“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从这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词人正独立小楼,仰望一轮明月,微微的春风迎面吹来。这时,他情不自禁地想到新的一年又开始了,而自己做囚徒的处境却依然如旧。昔日帝王的尊严与权力,人生的快乐与自由都一去不复返了。因而说连故国都不忍回顾了。这正是因为他的心灵受的打击和压迫太深了,心灵的创伤太深了。然而,“故国不堪回首”只不过说说而已。故国富丽的江山,善良温存的亲人怎能不令人怀念、眷恋?“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便是作者遥想见到的故国老样子,只可惜它的主人却别它而去,变成憔悴、衰老的阶下囚,如今所余的只是凄楚的记忆和无边的哀愁。在这里,他把感伤往事同怀念家国融为一体,说明此愁是家国之愁,并非无病呻吟之闲愁。末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直抒胸臆。“能”字用得沉重、有力。作者把抽象的愁恨用生动具体、明白如话的“一江春水”作比喻,以春日浩淼的江水滔滔不绝、日夜不息来说明心中愁恨的多和深长。这个比喻不仅形象而且富有美感,具有强烈的感染力。3浣溪沙这首浣溪沙是晏殊的名作之一。它很可以代表晏殊的基本风格。写得那么温雅,那么明净,恰好反映了在那个相对承平的年代他那种身份地位的人的基本情调。词的上片是写他持酒听歌的情景。那个时代,富贵人家少不得都有自己的歌儿舞女,随时随地都可以演出。不要说大排筵席,便是家庭小宴或朋友清叙,都常有歌舞助兴。晏殊是在自己私人的小花园里一面喝酒一面听歌,又趁着酒兴写些小词给歌女们当场演唱的。所以“一曲新词酒一杯”,写的正是这种场景。但他在此时却忽然记起去年的事。也是眼下那暮春时节,一样地风和日丽,一样的亭台楼阁,也同样是“一曲新词酒一杯”的场景。可是岁月匆匆,不觉间一年又已经过去了。去年这个时候,在醉意阑珊之中看着一步步西下的红日;如今,同样也是这个西下的红日,人却比以前又老了。因而他不禁发出“夕阳西下几时回”的感慨。这是人生短暂、年华不再的深沉叹息。于是他站起身来,背剪双手,在园子里徘徊起来。看见繁花纷纷落地,他不禁低头叹息:“哎!真是无可奈何!”小燕子飞来了,就在屋檐下并排歇息,他又似惊还喜:“那不是旧年时的一对吗?似曾相识啊!”冲口而出,构成一联。于是这首词就以“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而知名了。这一联基本上用虚字构成。人们都知道,用实字作成对子比较容易,而运用虚字就不那么容易了。它虽然用虚字构成,却具有充实的、耐人寻味和启人联想的内容,这就更使人觉得难能可贵了。为什么说它有耐人寻味和启人联想的内容呢?你看它上句的“花”,既是指春天一开一落的花,又使人联想到其他许多一兴一亡的事情。下句的“燕”,既是指春来秋去的燕子,又使人联想到像燕子那样翩然归来、重寻故旧的人或物。“花”和“燕”变成一种象征,让人们想得很开,想得很远。举例说吧,“无可奈何花落去”可以比拟去如逝水的年华,又可以比拟那无可回复的童心;但也可以喻指那些在历史上注定要消亡的东西。同样,“似曾相识燕归来”,人们也不妨作出不止一端的联想和比拟。“无可奈何花落去”显得何其无情;“似曾相识燕归来”,又是何其有情!一无情,一有情,对照强烈,互相激射,这样也构成此联起伏跌宕的艺术美。可见这一联之所以著名,并不是偶然的。4.天净沙秋思这支小令是马致远描写景物的散曲代表作,是后人长期传诵的名篇,曾被王国维视为元人小令之最佳者。小令只有短短五句,二十八字,通过对苍茫萧瑟的秋景的描绘,将一个飘零他乡的游子在旅途中思念故乡的寂寞情怀表现得十分深刻,显示出作者高度的概括能力及精巧的艺术构思。首三句十八字,精选了九种富有特色的典型景物,每两字组成一种事物,用一系列名词排成句式,鲜明地描绘出一幅深秋傍晚的荒凉萧索图,表现出了流落者的一种孤独、凄清、悲凉的心境。枯、老、昏,古、西、瘦等词语的色彩情调都贴切地衬托出天涯游子的思绪。情调感伤低沉。作者的情完全寓于景境之中,使景境变成了满含情思的意境,达到了情景的完美统一。看了这三句诗,也想起白朴的:“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但马致远这首小令却大大发展了一步:扩大了萧瑟、苍凉的意境,特别是“古道西风瘦马”一句,更给人以苍凉之感;不仅写景,而且写人,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由白朴的“一点飞鸿影下”,变为“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于暮色苍茫中烘托出一个骑着瘦马、远离家乡、羁旅漂泊的人。前面三句意境的烘托,气氛的渲染,为末句“断肠人”作了铺垫。“夕阳西下”,处在日暮途穷,尚未觅得归宿的时刻,诗人不由发出悲哀的叹喟:“断肠人在天涯。”人生的旅途在于寻求理想的归宿,可是对于这位游子来说,海角天涯,一切却是这样的渺茫;当思及此,怎不令人愁肠寸断呢?5.山坡羊潼关怀古这首山坡羊潼关怀古是天历二年(1329),张养浩为赈济灾民,出任陕西行台中丞路过潼关时所作,是一首十分有名的怀古曲。人凡怀古之作,总离不开古字。曲家一上来,便用简洁的文字,准确地勾画古潼关的景物特征,是写景句中不可多得的凝练雄劲之笔。“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突出了古潼关的险峻奇伟。潼关内恃华山,外拒黄河,华山峰恍如聚拢而起,其势峭拢,黄河水怒涛澎湃,汹涌呼啸。起句便挟裹一股雄壮之气,扑面而来,使人惊心动魄。古潼关这个许多历史壮剧演出的舞台,曾吸引多少人神飞思往,曲家也不例外。面对如此雄奇的潼关,怎能不使他感叹万千,浮想联翩呢?曲家正是走在这样一个古战场的古道上。“咏古,咏物,隐隐然只是咏怀,盖其中有我在也。”(刘熙载艺概)兼以此次过潼关,他身负赈济灾民的重任,一路所见,饥者相食,死者相藉,饥者死者,生死并踵,又怎能不令一向关心民生疾苦的曲家五内沸扬,迁想慨叹呢?悲恸之?哀怜之?遗恨之?哭之?泣之?悲之?万千思绪,万千感触,眼底心中,缠扰郁结,难拂难去。“望西都,意踌躇”,此句很自然地由景语转入情语。历史上曾经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十个王朝建都于此。这又是可以引起曲家多少迁想伤悲的一古!回首望西都,曲家不由得“意踌躇”,心不安。行经秦汉处,回首忆当年,此时的张养浩,又怎是一声长叹可以了得?此处巧妙而自然地由景入情,深沉浑成,以其无字处,撩起读者无限遐想。至此,曲家再也止不住心中的情绪,他满怀悲怆,雄壮地发出响亮的结语:“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哪一个不是建立在百姓的疾苦之上!一针见血,削金断铁。这是陡然间唱出的一曲“哀民生之多艰”的痛苦而悲愤的挽歌。造语奇峻,发人警悟,千古绝唱,不同凡响。这首小令主旨深刻,饱含着一种进步的思想情绪。它一反前人怀古之作的老套,命意高远新警。它既怀古,尤刺今。它不但对历代封建统治者不关心民生疾苦进行了揭露和批判,而且对元王朝统治者发出讽喻和警告。更可贵的是,曲家满怀对人民疾苦的同情,总结出了一个历代封建社会兴亡的基本道理。平心而论,这对于一个封建文人来讲,确属难能可贵。二、问题探究1“梳洗罢,独倚望江楼”,是写这位女主人公早上起来,匆匆梳洗后,独自倚在望江楼上眺望。从这寥寥的八个字中,你可以读出几层意思?(1)“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对下文的傍晚(斜晖)来说也是个伏笔。“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期望,如果不是有这份心情在,她可能就会像温庭筠在他的菩萨蛮小山重叠金明灭词中所说的“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了。“女为悦己者容”,这容是为了心上人才有意义的,正因为她期望心上人回来,希望他看到自己的美好容貌,所以她才会认真梳洗。(2)一个“罢”字之后,紧接“独倚”,反映了女主人公急切的心情她黎明即起,刚一梳洗完毕就匆匆地赶去望江楼了。从她一早就急急去望江楼眺望展开一点,就应该还会想到,她的思念应该不会是早上起床后才突然产生的,她昨天夜里可能是长夜不眠,一夜相思,受尽煎熬;抑或昨夜她梦见吉兆,所以她才急不可耐地早早赶去望江楼。再进一步,由今天而昨天,由昨天而前天,她是不是日日如此都来这江楼上盼归呢?(3)一个“独”字,不仅说出了她的孤独,隐含着她与心上人的分离,而且也与下面象征分别的“白洲”遥相呼应。2作为一个“好声色,不恤政事”的国君,李煜是失败的,但正是亡国成就了千古传诵不衰的虞美人。这首词两问一叹抒发了强烈的故国之思,取得了惊天地泣鬼神的艺术效果。试分析这两问一叹中的情感内涵。“春花秋月”这些最容易勾起人们美好联想的事物却使李煜倍添烦恼,他劈头怨问苍天:年年春花开,岁岁秋月圆,什么时候才能了结呢?一语读来,令人不胜好奇。但只要我们设身处地去想象词人的处境,就不难理解了:一个处于刀俎之上的亡国之君,这些美好的事物只会让他触景伤情,勾起对往昔美好生活的无限追思,今昔对比,徒生伤感。问天天不语,转而自问:“往事知多少?”“往事”当指往昔为人君时的美好生活,但是一切都已消逝,化为虚幻了。自然界的春天去了又来,为什么人生的春天却一去不复返呢?夜阑人静,明月晓风,幽囚在小楼中的不眠之人,不由凭栏远望,对着故国家园的方向,多少凄楚之情,涌上心头,又有谁能忍受这其中的况味?“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诗人先用发人深思的设问,点明抽象的本体“愁”,接着用生动的喻体奔流的江水作答。用满江的春水来比喻满腹的愁恨,极为贴切形象,不仅显示了愁恨的悠长深远,而且显示了愁恨的汹涌翻腾,充分体现出奔腾中的感情所具有的力度和深度。3“小桥流水人家”,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为什么在马致远笔下却别有一番情趣呢?“小桥流水人家”,的确是极常见的普通景色,但当它与“断肠人在天涯”同处于一个图景之中时,便不再是孤立的景物,而成为使“断肠人”心碎肠断的触发物,使图景带上悲凉的气氛。冷冷清清,坐落的小桥,似给旅人铺路,又似让旅人沉落。路漫漫其修远兮,官宦仕途又几何。零丁的人,纶巾青衫,满身风尘,踽踽独行。“流水”“人家”,似喜似怨;万里原野,“流水”是意境,“人家”是夙愿,却难赋深情,一双哀淡的秋目,拂袖欲断水,愁绪任横流。驿站飘失了,残留的“古道”依然通向天际,功名利禄,仕途失意,难耐凄凉,是是非非,融进萧萧悲凉的“西风”。瘦弱羸马,驮着书卷,催着旅人,行吧行吧。人生失意常八九,文人的落魄,漂泊的流离,谁道世事不唯艰?目接他乡温馨画面,心思故乡温暖图景,思乡之情变得欲罢不能,所谓“情因景而显,景因情而生”,就是这个道理。思考与讨论一、“斜晖”和“水”本没有感情,可在诗人的眼中,“斜晖脉脉水悠悠”,被赋予了人的情感。从中可以看出抒情主人公什么样的心情?设置本题意在引导学生体会景语中的情语,注重围绕词人思想情感,深入理解词句。培养学生思考的个性化。参考答案:“斜晖脉脉水悠悠”实际上还是写景。“脉脉”与“悠悠”两个词语已经蕴含了人的感情,但这种感情可以是感叹,可以是伤感,也可以为期盼。感叹伤感的是夕阳无限,时光飞逝如流水,红颜渐逝,岁月空待,等待之时漫长煎熬,相见之日却遥遥无期。已是夕阳西下的时候了,早上满腔的期望都随落日渐渐黯淡。这斜晖尚且脉脉含情,无限同情女主人公不幸境遇,为什么她盼望的人却如此薄情寡义,弃她于不顾呢?那悠悠流去的水,是女主人公心中不尽的柔情,是她一日日逝去的青春年华,不也是她绵绵不绝的无限愁情吗?期盼的是斜阳欲落未落,对失望女子含情脉脉,不忍离去,悄悄收着余晖;不尽江水似乎也懂得她的心情,悠悠无语流去。它像一组电影镜头:一位着意修饰的女子,倚楼凝眸烟波浩淼的江水,等待久别不归的爱人,从日出到日落,由希望变失望,再由失望变为绵延希望。二、古人常用流水来写“愁”。说一说你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与“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的理解。设置本题意在让学生明白虽然同为一种情感,但境遇不同,性格不同,人的思想境界不同,也会使诗的意境不同。最关键的是对比的目的不在为了比出高下,而在更深入地体会词人的精神世界,更理性地体会名句“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参考答案:这两个诗句都是写“愁”的千古绝唱,都达到了倾肝彻腹,一泻无余的痛快淋漓的境地,都是运用比喻表达,都达到了奇绝的程度。然而,这两个诗句,要比出孰高孰低来,这是愚笨的想法。二者不能以孰高孰低来对比,因为它们没有高低之分,只有人格之分。什么叫人格之分?就是两个句子所表达的各自作者的人格不同。只有这样的分析才是入情入理的。李白诗句中含着抗愤之心,重点在一“断”字,这是打消愁绪,奋发激扬,抒展抱负的大志。李煜诗句中含着隐忍之情,重点在一“流”字,这是命运如此,无可奈何,只有逆来顺受的心境。两者人格不同,性格不同,虽都表达到极致,但诗句的情调迥然相异。三、“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两句,被后人誉为“天然奇偶”(杨慎词品)。就是说,“无可奈何花落去”一句是很难找到对偶句,即使能对上,也难免显得生涩、呆板而有斧痕,而此词却对得如此工稳。请你与同学讨论一下,谈谈这两句的妙处所在。设置本题意在引导学生学会以咬文嚼字的方式赏析文字,在赏析的过程中形成个人对词句的理解。参考答案:“无可奈何花落去”,可以称为“绝对儿”,即绝对难对的句子。但是,作者自对的下句“似曾相识燕归来”,却轻松自然,了无缺痕,实在可以看出作者的非凡功力。有人说:“燕归来寄蕴着燕归人未归的深沉慨叹。”这说法显然是错误的。本联的对句的意思不是感叹“燕子归来,人未归来”的思人情感,而是“燕归来”的“似曾相识”这一点。“似曾相识”是什么意思呢?是说暮春时节归来的燕子似乎就是去年的燕子,但是又不肯定,故曰“似曾相识”。那么,这又是什么意思呢?它是说,去年燕去,今年燕归,辨认不清,但是一年的时光消失殆尽,人们也感觉似乎消失了,又似乎没有消失,因为“天气”是“去年的天气”,亭台是旧时的亭台,一切没有变化,那么,燕子也应该是去年的燕子了,可见一切都没有变一切没有变,意味着时光没有消失。但是,一个“似曾相识”,把话全说破了,好像不是去年的燕子,但是不能断定,这意味着一年的光阴毕竟已经消失了。“夕阳西下几时回”这是一天的光阴的消失;“似曾相识燕归来”这是一年的光阴的消失。光阴就是这样一天一天,一年一年地消失,而人类却麻木不仁,不能辨识,岂不是遗憾之事吗?这一切意思与“无可奈何花落去”相对照,花光日影,更为明丽,于是构成“天然奇偶”。教学建议本课为词曲五首,其中选择了不同时期的词人曲家的作品,却在一“愁”字上达成了默契:闺中少妇的愁情,亡国之君的愁思,岁月难留的伤感,思乡旅人的怅惘,怀古忧民的慨叹。本册书在唐诗宋词后又选入两首元曲,注重学生对古典文学的了解与学习,将中华民族本土文化一一向学生展现,让学生驻足、流连,进而喜爱、继承和发展。因此教师可以向学生介绍宋词与元曲的发展历史,使学生对我国的古典文学有一个比较系统地了解。在处理教材时可将五首词曲分类整合,找到契合点。从名句入手,以名句带全篇,使重点得以突出。对于中学生来说,积累背诵应是学习词曲的重要一项。积累过程之后,应在此基础上咬文嚼字,品读词句,由于词曲言简意丰的字句给学生的解读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因此在教学过程中体会词曲中的意境也是不可忽略的教学环节。一、古代词曲在音韵上有节奏之美,因此琅琅读词声是课堂上不可缺少的内容。由于词曲短小且需涵咏,因此教师在朗读时要设计读的方式与学生参与的人数,使学生有朗读的热情,使学生在揣摩朗读时很自然地去品味词(曲)作。二、每首词曲后都有故事,对词人的介绍不可或缺,但形式应力求多样,学生通过预习也可完成此任务。介绍词人不求全,而求是否有利于解读文本。三、引导学生通过想象,丰富词的内涵,达到独特的理解,指导学生合理想象。四、古典诗词课背诵下来是必须的。但是,要不要详细讲解呢?应该说,古诗词讲解明白是很难的,与其“字词句章”地讲解,不如让学生背下来去自己领悟,绝不是反对教师透辟入微的讲解。重要的是分析方法,启发学生去感悟,是先生“讲”,学生“解”。这个思想是在整个古典诗词教学中必须贯穿的。五、古典诗词的意境是微妙的,能鞭辟入里地析透其微妙之意境,是教师文学功底的试金石。讲解的方法有很多,有形象比喻,有对比分析,有意境引申,有情境介绍等等方法,这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实践中深入体味,归纳总结。六、本课五首词曲各有特点,又分思想意趣的特点与写作笔法的特点,均不相同。教师在教学中要深刻理解,深入浅出地表达出来。相关资料一、作者简介1温庭筠温庭筠(约812886),唐代诗人、词人。原名岐,字飞卿,太原(今属山西省)人。文思敏捷,精于音律。每入试,押官韵,八叉手而成八韵,时号“温八叉”。仕途不得意,官至国子助教。其诗辞藻华丽,仅少数作品对时政有所反映。词多写闺情,风格浓艳。现存词六十余首,在唐词人中数量最多,大都收入花间集。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温庭筠诗集金奁集。2李煜李煜(937978),五代时南唐国主。字重光,初名从嘉,号钟隐,世称李后主。公元975年宋兵破金陵,出降,后被毒死。能诗文、音乐、书画。尤为词名。前期作品大都描写宫廷享乐生活,风格柔靡。后期则抒写对昔日生活的怀念,吟叹身世,表现了浓厚的感伤情绪,形象鲜明,语言生动,在题材与意境上也突破了晚唐五代词以写艳情为主的窠臼。后人把他及其父李(中主)的作品,合刻为南唐二主词。3晏殊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临川(今属江西)人。景德进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学士、同平章事兼枢密使。谥元献。其词擅长小令,多表现上层士大夫的诗酒生活的悠闲情致,语言婉丽,颇受南唐冯延巳的影响。浣溪沙中“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之句,传诵颇广。原有集,已散佚,仅存珠玉词及清人所辑晏元献遗文。4马致远马致远,元戏曲作家、散曲家。号东篱,大都(今北京市)人。他的年辈晚于关汉卿、白朴等人,生年当在至元(始于1264)之前,卒年当在至治改元到泰定元年(13211324)之间。曾任江浙行务官吏。在马致远生活的年代,蒙古统治者开始注意到“遵用汉法”和利用汉族文人,却又未能普遍实行,这给汉族文人带来一丝幻想和更多的失望。马致远早年曾有仕途上的抱负,他的一套失题的残曲中自称“写诗曾献上龙楼”,却长期毫无结果。后来担任地方小官吏,也是完全不能满意的,在职的时间大概也并不长。在这样的蹉跎经历中,他渐渐心灰意懒,一面怀着满腹牢骚,一面宣称看破了世俗名利,以隐士高人自居,同时又在道教中求解脱。5张养浩张养浩(12701329),元散曲家。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今属山东省)人。曾任监察御史,以批评时政为权贵所忌,免官。后复官至礼部尚书,参议中书省事。辞职归隐,屡召不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出任陕西行台中丞,办理赈灾,积劳病卒。其散曲多写弃官后的田园隐逸生活,有的流露出对官场的不满。又能诗。有云庄休居自适小乐府云庄类稿。二、望江南赏析此词写一思妇在江楼终日盼望归人的心情。首句从“梳洗”点明开始盼望的时间,自然当是清晨,一“罢”字形容出她急切的心情,即刚一梳洗完毕就去江楼盼望。次句点明盼望之事。“独倚”极妙地形容出她盼望时的情态。因独怀心事,故不邀女伴,亦不与人相近。“望江楼”言明她盼望时所在之处及所望目标,在望江楼上望的自是江上。“过尽”句写她失望的过程。这句中包含了数不清的希望与失望。每一船近,即紧张谛视,旋知非是,在这无数次的“不是”中,内心的摧伤多么惨重!这句也表明了盼望的时间之长久。“帆”本为船上的部分物件,这里用做船的代称,亦是古诗词中常见的以偏概全的修辞方法。末二句紧承第三句形容主人公失望后的感觉及心情。当成千数的船过去后,不见归人,而呈现在眼前的,只是脉脉无言的斜阳光辉,及悠悠不尽的流水,以及覆满白的江洲,这时她的心中感到多么空虚,不能不因之“肠断”。“脉脉”为静默无言之状。“斜晖”本自无言,“斜晖脉脉”意谓在斜阳光辉照射下一片静默。水自悠悠不尽地流去,亦表明江上已无船的踪影。整句描绘的是思妇眼中的江上一片寂静景象,也暗示出这日已经绝望,故“肠断”乃显得有力,非轻易道出。整首所写,皆为一“望”字,即思妇江楼盼望时的情景。读这首小词,面前宛如呈现一位江楼终日苦盼的思妇形象,她的动态及心理,以及她眼中的景物,都极鲜明易感。这首词以白描手法,作人物神态心理的描绘,景物也为衬映心理而设,对于容颜服饰一概略去,故风格特觉疏淡,与其他一般表现为密丽者迥异。这种作品,在温词中是少见的。(胡国瑞,选自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三、望江南的艺术技巧这是一首闺怨词。写的是思妇楼上,望人不归。古代这一类诗词很多,本词以淡笔写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寥寥27字,却写得情韵兼胜,因而传诵入口,历久不衰。这首词在艺术技巧方面,有几点值得提出:一是精练。首两句8个字,勾勒出思妇的形象和动态。首句仅3个字,就概括了她在倚楼眺望之前用心梳妆修饰的经过和切盼重逢的心情。南朝西洲曲写道:“鸿飞满西洲,望郎上青楼,楼高望不见,尽日栏干头。”“独倚”句与之意思相近,但仅只5个字,却能用“独”字来突出她的孤寂之感。“过尽”句前四字形容江上船只之多,“皆不是”陡然一转,句意亦变,前面船只之多足以反映失望之深,这里并未多费笔墨就使人领会思妇的心情。谢之宣城出新林浦向板桥诗中有“天际识归舟,云中辨江树”之句,此处反其意而用之,相较之下,谢诗是正写其喜,而本词则反衬其愁,这种刻画心理活动的手法极其干净利落。“斜晖”两句,描绘自然景物,似乎与离愁别恨关系不大,实则景中透情。“肠断”两字,表现出在思妇眼中,夕阳余晖似在脉脉含情;绿水悠悠而去,又像含恨无穷;倚楼久望不见远客归来,只有水边一片白洲,其上芳草离离,花摇曳,令人愁思满怀。两句即景抒情,显得含义深长。二是含蓄而余意不尽。温词本以深隐含蓄见长,本词却以疏淡出之,又能做到委婉而有余韵。“梳洗罢”三字,包含她整个梳妆过程,下面几句实叙她极目凝望,不见归舟,未用任何辞藻饰绘。思妇的精心梳妆和倚楼盼望的心情亦并未明白道出,而是让读者自去体会领略。三是用拟人手法写夕晖、流水,是借以暗示思妇因失望而凝愁含恨。而“白洲”之所以成为她肠断之处,其原因作者亦未明说,参之唐赵徵明思归诗“犹疑望可见,日日上高楼。惟见分手处,白满芳洲”,则“白洲”自是当日分携之处,思妇的悠悠相思之意即由于这样的描绘而显示出来,使人同情,并又留下充分的想象余地,让读者进一步去猜度、悬想个中情事,极婉曲之致。(潘君昭,选自唐宋词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88年版)四、虞美人赏析此词应作于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978)李煜死前的春天。据五代诗话卷一引蓉槎蠡说云:“小楼昨夜又东风歌声未毕,牵机(毒药名)随至。”足见此词是李煜致死的原因之一。叶嘉莹女士迦陵论词丛稿说:“这是后主的最为人所熟知的一首词,但也是最为难以解说的一首词,而其难以解说,也就正因其过于为人所熟知的缘故。”此话似颇有道理,但实不尽然。譬如叶女士本人就为它作了许多精辟的解说(见迦陵论词丛稿),可证其虽难解而非不可解。因此我不避浅陋,拟从审美的角度试解如下。春天的花,秋天的月,原都是自然界最美的景物,但诗人似乎嫌它太多了,因而问:什么时候才能了啊?表面看,这很反常,而其实,诗人之所以怕见春花、秋月,是由于它会触起诗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如回忆“临春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归时休放烛光红,待踏马蹄清夜月”(玉楼春)那一类恣意游乐的情境。而这种情境是不堪回忆的,因为它已一去不可复返了。不堪回忆,却又无法不回忆。诗人终于不知不觉地坠入烟海一般的回忆中去了。“小楼昨夜又东风”,说明春天又到了,这怎能不触动诗人对美好往事的回忆呢?但他一想起失去了的故国,就无限悲痛。加上明月当空,更添凄清之感。李白诗云:“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而李煜此时的故乡、故国都已不堪回首。在明月的映衬下,诗人的心情自然益见凄凉了。尽管如此,无穷往事仍然不可抗拒地袭上心头。于是诗人回想起雕栏、玉砌的宫殿。这些该还在金陵吧?只是江山改属,人事皆非,诗人红润的容颜已变得苍老。清人王运说:“朱颜本是山河,因归宋不敢言耳。”(唐圭璋南唐二主词汇笺引)意思是说:李煜不说“山河改”而说“朱颜改”,乃由于不敢明言。面对这种情况,自难免勾起无穷幽怨和愁恨。为了说明他愁多、怨广、恨深,诗人用一江东流水作比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这样就使那本来难以捉摸和觉得抽象的愁怨,变得可以捉摸和具体如画了。“有几多愁?”愁像一江春水。一江水已够多,加上是春水,那就更多了。而且这愁苦连续不断、澎湃起伏,像东去的江水那样奔腾、汹涌和永无止息。这两句之所以千古传诵,也正因为它把诗人那种深邃、翻滚和无穷无尽的愁情,形象、恰切地表达了出来。在李煜之前,好些著名诗人已有过类似的写法,如杜甫的哀江头“人生有情泪沾臆,江水江花岂终极”和刘禹锡的竹枝词“蜀江春水拍山流,水流无限似侬愁”。他们都用江水比喻愁的无穷无尽。但仔细吟味一番,便能觉出他们各有特色。我以为:在上例中,杜甫的哀痛显得更沉郁,虽凄凉而复悲壮,刘禹锡的审美情趣则偏于俊赏,以至于把女主人公的愁也美化了。李煜这两句,却哀而且伤,简直像一只啼血的杜鹃,声声都从血泪中迸出,使人不忍卒闻。全词皆直抒胸臆,不假寄托,不用典故,更不堆砌华丽的辞藻。它以问起,以问结。既像是昂首问天,又像是向读者发问,因此字字句句都能扣动读者的心弦。在短短的56个字中,自问自答,一层深似一层。起初是害怕回忆,而又偏勾起许多回忆;勾起了回忆,又说不堪回忆;不堪回忆,却又更深地坠入回忆之海而无力自拔。真是矛盾重重,难分难解,一步深似一步地引读者寻思。它拥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李煜的词之所以获得广大读者的赞许,主要在审美创造方面。它扩大了词的写作范围,把本来只供乐工歌唱、只写闺情别绪一类题材的音乐唱词,一变而为抒写自己身世、寓有深刻感慨的文学作品。它一扫花间词的俗艳习气,纯用白描手法。语言浅显、隽永、生动、流畅、形象,更富有个性和概括力。周济介存斋论词杂著说李煜词像“粗服乱头,不掩国色”的女子。这句话虽略带贬义,但我们不妨把它视为褒词。因为不假雕饰的朴素美是最高的美。顾尔进题南唐二主词把李煜词比做是“多态女子”,显然更恰切些。因为从现今保存的李煜词中,已可看出它的风格是多种多样的,不只是“粗服乱头”而已。(蔡厚示,选自李李煜词赏析集,巴蜀书社1988年版)五、以水写思绪的名句比较宋朝陈郁藏一话腴:“太白(李白)曰:请君试问东流水,别意与之谁短长。(金陵酒肆留别)江南李后主曰: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略加融点,觉精彩。至寇莱公(准)则谓柔情不断如春水(夜度娘),少游(秦观)云落红万点愁如海(千秋岁),青出于蓝而胜于蓝矣。”这里对这首词用“一江春水向东流”来比愁作了评论。李白的诗句是写别情的长可以跟东流水比,诗是在金陵写的,这个东流水是指长江。李煜的词,是在汴京被拘禁中写的,他看不到长江,长江成为他怀念故国的一部分。因此李白的诗是用眼前景物来作比,李煜的词是用远离自己的长江来作比,在这个比喻里就有怀念故国之情,情思更为深厚。再说,“一江春水向东流”,比“东流水”的形象更为鲜明。又“东流水”是比“别意”的“短长”,“一江春水向东流”是比愁的无穷无尽。这是两者的不同处,说明李煜的故国之痛更为深沉,并不是“略加融点”。寇准的词:“日暮汀洲一望时,柔情不断如春水。”这是用春水来比柔情,这个柔情也指别意,跟李白的句意相同,可以说是摹仿李白的词意。“如春水”,也不能与李煜词句相比。秦观的词句:“春去也,落红万点愁如海”是写“离别宽衣带”的离情别绪,再加上伤春,加上“镜里朱颜改”的憔悴,配上“落红万点”,确是名句。不过李煜的词写的是亡国之痛,比离情别绪更为深沉;也写“朱颜改”,是结合亡国之痛来的;加上“一江春水向东流”的形象鲜明壮阔,从情思到形象,也不是秦观的词句所能比。(周振甫,选自唐宋词鉴赏辞典,江苏古籍出版社1986年版)六、浣溪沙赏析朝廷的达官显贵,亦显达于词坛,这确是宋初一个引人注目的现象。宋仁宗时的宰相晏殊,就与欧阳修一起被时人并称为“晏欧”,尊为词坛领袖,且确实很有几篇作品为人称道。他的浣溪沙,一直被视为词中上品。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人说晏殊的“政治生活是平淡的”,“家庭生活是艺术的”(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宴饮歌舞,流连诗酒,这对词人来讲确是一种情趣。你看,暮春时节,风和景明,词人在自己的花园里,持酒听歌,乘兴填词“一曲新词酒一杯”。此句语序很是别致。若文句,也许是“一曲新词一杯酒”;若诗句,也许是“新词一曲酒一杯”。而词句,要求整齐而富于变化。当然更要合声入律。词人驾轻就熟,起句似顺手拈来,却是别致活泼、轻快俊逸。杯酒助兴,新词又成,“草授诸儿,持酒听之”,“为一笑乐”,词人闲雅雍容之状似可想见。“一个明媚的春日渐渐向晚了。蔷薇色的小云朵高高地浮在清澄的天空,像是永远也不会飘逝,只待缓缓地没入蓝天的深处去”(屠格涅夫贵族之家)。在这幽闲明净的氛围中,作者以达官的闲适和文人的敏觉,静静地、深深地感受着大自然纯净的辉煌、无言的永恒。这给了他一种情绪,而词也就有了一种情致:同样的天朗气清,还是这个花园,那亭台依然如旧;可是岁序匆匆,转眼一年,人自比前老了。看那落日融融,已是步步西坠;韶华已逝的人,不正是这般光景吗?“时光只能催人老”(晏殊采桑子),人生就是这般消蚀了,逝者如斯,不由人不产生一种古老的感慨。而且,过去的就永远过去了,“夕阳西下几时回”呀?如果说起句还略显些铸炼的技巧,那么第二句已是“平白如话”,而第三句就是真正的“口语入诗”了。以此来写词人的闲情、轻愁是那么自然、妥帖,眼前景、心中情是那么浑然一体,使你在不知不觉间已完全进入了词的情境,这该算是“不着一字,尽得风流”吧。这里可不可以说,有着“新”与“旧”(首句对第二句)、“不变”与“变”(第二句对第三句)的对照呢?大自然引弄着人的思绪。词人已是“向晚意不适”了,然而,“斜阳却照深深院”(晏殊踏莎行),自是不理会人的心情,只管静静地涂染着它的光辉。大自然越发灿烂而朦胧,因而越发引人遐想。词人在落花铺缀的园中小路(香径)上,缓缓移动着脚步。如锦的繁花,因为时令的渐逝,“总被雨打风吹去”,到明朝,“遗踪何在?一池萍碎”,在这自然规律面前,人又有什么办法?“无可奈何”!可是,你瞧,像去年一样,燕子又来了!别忘了“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晏殊破阵子)。那翩飞近人的一对春燕,还似曾相识呢!词品说,“二语工丽,天然奇偶。”为什么“奇”,怎么个“工”呢?赋诗填词,实处作对还易,而虚处作对就难。这一联,“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恰是工在虚处。而且依然是取眼前景写来,好像根本未事雕琢。“花落去”“燕归来”,又能算得怎样的“锤炼”呢?然而,“平常语”组合在这里,却是这么自然流畅、谐谐清新。它传达出的缠绵情致,耐人寻味,启人遐想。虚处成对,容量也大得多,人们可以用它来多所比拟,多处借用。有感于春残花落,似水流年,感时伤怀,发而为诗,实在是太常见了。而这类作品,多是惆怅缠绵,一路下去,直推出一个高潮:无尽的怅惘。此词却在叹惜“无可奈何花落去”之后,却能且惊且喜于“似曾相识燕归来”,已是写常人之所不能写。以语气、音节上的自然承接,完成语意、感情上的绕转,使上联激发的浓重的惆怅,在下联一下冲淡、中和,而化为一片清明。感情抒发上显得起伏跌宕,艺术构思上也显得一波三折。如何看最末一句呢?有人说它内容薄弱了些,也是一说。其实,任何作品都是最后地完成于欣赏者这里的。我们也不妨循着这思路往下想。当词人在感情上突破了一个常人的高度以后,他该是发现了自己的感悟,体验到了这种顿悟之后的快感,这种与大自然相谐的快慰,于是他自觉到不同于常人,更加上自己仕途上的显达、生活上的优裕、为文上的成就,就自得赏、踌躇满志,才结语道“小园香径独徘徊”。这首词无论就作品的内蕴的传达、感情的抒发来讲,还是就作品的构思谋篇、语言锤炼、音节调谐来看,说它“轻清流转,疏雅自然”,该是得当。(范炳刚轻清流转疏雅自然析晏殊浣溪沙,载徐中玉主编古典名篇欣赏(中),学林出版社1987年版)七、天净沙秋思赏析这是写“秋思”的名曲,被誉为“秋思之祖”(周德清中原音韵)。写秋思而如此出名,究竟有什么奥秘呢?第一,有景有人,人和景都是精心选择的,最能表现“秋思”。秋思指一种萧条、寂寞、悲凉的情思。这种情思之所以冠以“秋”字,就因为“秋”是触媒剂。宋玉的九辩一开头就阐明了这个道理: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兮,若在远行;登山临水兮,送将归。秋思既然是秋景触发的,那么要写好秋思,就得选好秋景。这首小令选择了“枯藤”“老树”等最有特征性的秋景,最有利于表现秋思。不同心境的人对于同一景物有迥乎不同的反映。志得意满的人即使看见萧条秋景,内心里仍然充满春天的阳光。所以要写好秋思,还得选好抒情主人公。这首小令就选择了秋思满腹的主人公流落“天涯”的“断肠人”。吴文英的唐多令词讲得好:“何处合成愁,离人心上秋。纵芭蕉不雨也飕飕。”那位“断肠人”当然也是“离人”啊!第二,用极有限的字句,塑造了极丰富的意象。前3句只有18个字,却接连出现了9个名词,9种景物。而加在名词之前的定语,则体现“断肠人”对于那些景物的独特感受。特定的定语与特定的名词衔接,就构成一系列意象,所表现的便不是客观的景,而是人与物的结合、情与景的交融。省略动词和一切表示语法关系的词儿,只罗列名词或名词片语以塑造意象的名句是温庭筠的“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商山早行)。欧阳修着意模仿,写出了“鸟声梅店雨,野色板桥春”,仍未免逊色。而这首小令的前3句,则有过之而无不及。第三,时空关系的处理,也最适于表现秋思。就空间说,那充满人物感受的景不是“断肠人”故乡的景,而是“天涯”的景。就时间说,那不是早晨或中午的景,而是日落黄昏的景。如果是故乡的景,再萧条也不会增加“断肠人”的多少愁思;而远在“天涯”的景,情形就大不相同。如果是秋天的早晨或中午,“断肠人”还没有今夜宿谁家的问题;而日落黄昏之时,情形也就大不相同了。通常说这支曲子之所以写得好,在于“描绘了一幅绝妙的秋景图”。这当然不算错。但更确切地说,则是一幅绝妙的秋思图。这幅图,是随着抒情主人公的脚步、视线和思绪展开的。“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尽管在结尾,但实际上是贯穿全局的主线。读这首曲,一开头就应该想到它,并且跟着“断肠人”在“天涯”漂泊的足迹进入画卷。大致说来,这画卷是这样的:时已深秋,一位远离故乡的“断肠人”还在天涯漂泊。他骑着瘦马,冒着西风,在荒凉的古道上奔波,不知哪里是他的归宿。哦!那纠缠着枯藤的老树上,已经有乌鸦栖息,又到黄昏时候了!一条溪水从小桥下流过,桥那边出现了人家。然而那不是他的家啊!看到小桥流水人家,便想起自己的家,也很想回家,却怎么能回得了呢?过了小桥,叩那家的门,要求投宿行不行?看来是不行的,因为那不是客店啊!于是乎,他继续骑着瘦马,冒着西风,忍着饥饿,在那荒凉的古道上颠簸。太阳已经落山了,他仍然在天涯漂泊,漂泊秋思是抽象的,作者却通过那位“断肠人”的漂泊天涯以及他在天涯的所见所感,把秋思写活了。(霍松林,选自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八、关于鼎足对鼎足对又称三铛,是元代散曲中常运用的一种对句的形式。鼎足对指三个句子相对,犹如三足鼎立,因此得名。鼎足对兼有对偶与排比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从“对”的角度着眼,它是对偶;从“排”的一面来讲,它又是排比。马致远散曲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红尘不向门前惹,绿树偏宜屋角遮,青山正补墙头缺”,“密匝匝蚁排兵,乱纷纷蜂酿蜜,闹穰穰蝇争血”,“和露摘黄花,带霜烹紫蟹,煮酒烧红叶”等,都是内容与形式俱佳的鼎足对。九、山坡羊潼关怀古赏析这首小令是作者路过潼关时写的。元史张养浩传说:“天历二年,关中大旱,饥民相食,特拜(张养浩)为陕西行台中丞。登车就道,遇饥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并说他“到官四月,忧劳以死”。就他的作品和有关史料看,他对元朝的黑暗统治深感不满,对人民的疾苦相当关心。他在“关中大旱,饥民相食”之时写的这首山坡羊,尽管题为“怀古”,实际上重在“伤今”,其揭露、批判的锋芒,既指向历史上历朝累代的统治者,更指向当时的元朝统治者。作者从东方走来,纵目四望,看到了潼关的形胜。因此,这只曲子便先从潼关形胜写起。第一句写山,潼关东有崤山,北有中条,西接华岳三峰,形势险要。诗人看见的就是这种险要的形势;但他没有用纪实的表达方式,而只用“峰峦如聚”作形象的描绘。一个“聚”字,不仅写出“峰峦”的众多,而且赋予众多的峰峦以生命和意志,从而表现出它们向潼关聚集的动势。那许多峰峦,仿佛为了同一目的,从不同的方向奔来,拱卫潼关。第二句写河。元和郡县志记“潼关”云:“上跻高隅,俯视洪流,盘纡峻极,实为天险。”潼关所“俯视”的“洪流”,就是黄河。黄河从龙门直泻而来,汹涌澎湃,奔赴关下,诗人所见的就是这种情景;但他也未用纪实的表达形式,而只用“波涛如怒”作形象的描绘。一个“怒”字,不仅概括了黄河波翻浪涌、奔腾咆哮的气势,而且赋予它以生命和感情。它为什么发“怒”呢?这就给读者打开了驰骋想象的广阔天地。第一句写山,第二句写河,都没有点明这是什么地方。第三句“山河表里潼关路”,便总括山、河,归到“潼关”。着一“路”字,表明诗人此时正行进在“潼关路”上,那“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的景象,都是他亲眼看见的,因而都涂上了他的感情色彩。他在“潼关路”上行进,其目的地,就是用潼关作东方屏障的“西都”。因此,在看清了眼前的潼关形胜之后,自然要遥望“西都”了,“潼关路”三字,既收束上文,又为向“望西都”过渡架好了桥梁。左传僖公二十八年:“表里山河,必无害也。”注云:“晋国外河而内山。”表,外也;里,内也。这里以“山河表里”形容潼关,极言潼关内有高山,外有大河,形势险要,为兵家所必争,关系着在关中建都的那些封建王朝的兴亡。因此当诗人在“潼关路”上“望西都”的时候,自然就想到历代的兴亡了。关中,曾经有西周、秦、西汉、前赵、前秦、后秦、西魏、北周、隋、唐等10个王朝在那里建都,历时达千年之久。那些都城,可以统称“西都”。在本曲中,张养浩仅举“秦汉”,以代表在那里建都的所有王朝。当他“望西都”之时,由于想到了那许多王朝的兴亡带给老百姓的苦难,心情很沉重,所以接着说“意踌躇”。“踌躇”,本指犹豫不决,徘徊不前。这里在前面加一“意”字,形象地表现了心潮起伏,思想上找不到出路的苦闷。“意踌躇”一顿,下面所写,就是“意踌躇”的原因和内容。“伤心秦汉经行处”一句,上承“望西都”,下启“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所谓“处”,指的正是“西都”,诗人在“潼关路”上遥“望西都”,想到秦人在那里“经行”,看见的是“宫阙万间”;汉人在那里“经行”,看见的是“宫阙万间”;隋人唐人在那里“经行”,看见的是“宫阙万间”。可现在呢?“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啊!此所以望之“伤心”也。当然,作者并不是说汉人“经行”时所见的“宫阙万间”,也就是秦人“经行”时所见的“宫阙万间”。凡读过秦汉史的人,都知道秦都咸阳的“宫阙万间”,已随着秦朝的灭亡化为焦土;汉都长安的“宫阙万间”,是汉朝兴起后修建的。此后,王朝有兴有亡,宫阙也有成有毁。在张养浩的时代,“西都”的“宫阙万间”,早已“都做了土”;而元朝的京城大都,又修起了“宫阙万间”。“宫阙万间”修了又毁,毁了又修,剥夺了大量民脂民膏,给“百姓”带来无穷无尽的“苦”。住在“宫阙万间”里穷奢极欲、作威作福的达官贵人,更给“百姓”造成了无穷无尽的“苦”。诗人从“望西都”所激起的情感波涛中理出了这样的思路,并循着这样的思路,倾吐出惊心动魄的诗句:“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无数个王朝兴替,你方唱罢我登场,而“百姓”之“苦”依然如故,甚至有增无已。那么,怎样才能挖掉“百姓”的“苦”根呢?诗人当然还找不到答案,却已经一针见血地指出了封建统治阶级与劳动人民的根本对立,敢于为百姓的苦难大声疾呼,这是难能可贵的。这首小令遣词精辟,形象鲜明,于浓烈的抒情色彩中迸发出先进思想的光辉,在元散曲,乃至整个古典诗歌中,都是难得的优秀作品。(霍松林,选自元曲鉴赏辞典,上海辞书出版社1990年版)十、关于元曲元曲可以分为杂剧和散曲两种。杂剧是在舞台上演唱的,其剧本也称为杂剧。杂剧要有故事,于曲文之外,还夹杂着宾白科介。散曲当时也称为乐府或北乐府、小乐府、新乐府,以直抒胸臆为主,是在我国北方发展起来的,口语味比较浓厚,流行于民间,是雅俗共赏的歌曲。在元朝,散曲是新兴文学。其作者不仅有名人雅士,也有一般群众以及歌伎等。散曲根据结构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小令,一类是套曲。这种文体逐渐发展起来,在文学史上就代替了词的地位。散曲有南北之分,而元散曲以北曲为主,南散曲发展相对较弱。(摘自中国文学课堂)十一、晏殊金殿巧对晏殊从小聪明过人,家乡人都称他为“神童”。15岁时,被宋真宗钦赐进士出身,朝中大臣对这位小进士称赞不已,可是都察院御史王富却心怀妒嫉。有一次他向皇帝上奏说晏殊有欺君之罪,原来晏殊曾在皇帝面前说过在他家乡耕夫牧童都会吟咏作对,王富就亲自到临州进行核实。他走到一处,向正在地里耕种的农民出了一个对子:宝塔巍巍,六面七层八方。可是农夫只是摇了摇手就继续干活了。听到这里,晏殊微微一笑对王富说:“噢,原来如此,王大人哪,其实他们已经对上来了,只是你没有看明白罢了!农夫摆手,意思是右手摇摇,五指三长二短。”王富傻了眼,真宗龙颜大悦,直夸:“对得好,对得好!”(摘自中国文学课堂)十二、马致远的字与号一个人的字与号,原本只是这个人的标记,而马致远(名不详)的字与号恰恰代表了他这个人的个性与追求。“致远”取宁静而致远的意思,号“东篱”,取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之意,则意在效法陶渊明的退隐情趣。他的生年要比白朴晚,并没有亲身经历过金末元初的大动乱,又何以会有这样的人生态度呢?这仍可追溯到他生活遭遇的不幸。元代社会是特别黑暗的,当时知识分子受到极为严重的压制和摧残,他们觉得前途渺茫,命运难测,在生活的重压下,许多人产生了避世、厌世的情绪,表面看来显得对生活十分旷达与超脱,实际上则是一种无可奈何心情的表现。在青年时代,马致远也曾追慕功名,但他的才能并没得到重用,残酷的现实使他对社会有了认识,对仕途感到绝望,于是在找不到生活出路的情况下,他和元代许多有才华的作家一样,把自己的艺术才能献给了戏曲创作事业,成为与关汉卿、白朴、郑光祖齐名的“元曲四大家”之一,在杂剧和散曲创作上焕发出奇异的光彩。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