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12形象-诗歌主体课件.ppt

上传人:jun****875 文档编号:3221880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PPT 页数:28 大小:1.90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12形象-诗歌主体课件.ppt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12形象-诗歌主体课件.ppt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高考语文专题复习 12形象-诗歌主体课件.ppt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解题方法探究,诗歌主体,形象,故事导引,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诗歌,明确诗人、诗歌、生活、寓意的关系,生活,诗人,意义,读者,提供资源,含情创作,巧妙鉴赏,凝结寓意,考点映射,考纲解读鉴赏文学作品的形象。在诗歌中形象包括意象和人物形象。诗歌的形象倾注了诗人的思想感情。因此,只有真正了解了诗歌的形象,才能深入领会诗人的思想感情。意象的概念融合了主观情思的具体可感的艺术形象,就是含有某种思想感情的形象。(客观之“象”,主观之“意”)是作者内在思想情感与外在客观物象的统一。通俗的说,意象是诗歌中浸染了作者感情的东西。,人物形象,飘逸潇洒的李白,忧国忧民的杜甫,从军行李白百站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诗歌通过哪些描写塑造了什么形象?,有装扮(碎铁衣)的描写,有行动描写,于叙事之中塑造了一个勇武过人、凛然可敬的英雄形象。,如何鉴赏诗中抒情主人公的形象?,如何分析人物形象,什么形象形象的特征形象的意义,抓抒情主人公的语言神态、动作、心理等描写。,外貌描写,动作描写,知人论世,关注背景。,常见艺术形象类举,1不慕权贵、豪放洒脱、傲岸不羁的形象。如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表现了他淡于富贵、傲视权贵的思想,也反映了他傲岸不羁、豪放自负的性格。,2心忧天下、忧国忧民的形象。如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诗人并不仅仅停留在个人的哀怨中,而能推己及人,表现了他忧国忧民的性格。,3寄情山水、归隐田园的隐者形象。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展现的是悠游自在的隐居生活,表现出诗人对官场的厌恶,对田园的喜爱;如王维。山居秋暝通过对晚秋时节空山新雨景象的描写,表达了对山水风光的喜爱。,4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形象。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写前不见圣贤之君,后不见贤明之主,想起天地茫茫悠悠无限,不觉悲伤的流下眼泪。塑造了一个空怀报国为民之心却不得施展的怀才不遇的知识分子形象。,5矢志报国、慷慨愤世的形象。如陆游和辛弃疾的许多诗歌都反映出他们忠心报国,而不被重用的情感,形象鲜明。如示儿、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破阵子。,6友人送别、思念故乡的形象。如李白的赠汪伦、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7献身边塞、反对征伐的形象如王翰的凉州词,王昌龄的出塞表现了他们忠心报国,献身边塞之情。而杜甫的兵车行则体察人民痛苦,反对战争。,8爱恨情长的形象。如柳永的雨霖铃写与所爱女子离别时的无限忧伤和别后相思的绵绵情意,塑造了一个爱恨情长的艺术形象。,景物形象,常见景物形象,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第一句选取了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有什么作用?,杨花与子规两个意象的作用是:点明时令,点明主旨,营造基调气氛。杨花象征离别与漂泊,子规啼声悲哀。,一切景语皆情语,景物描写(季节、时令、地域等),场面描写(农事、战争、狩猎、离别等),色彩描写,基鉴本赏思形路象,概括景象(意境)特点,描摹诗歌图景,剖析作者思想,杨花飘荡,子规悲啼,诗歌的物象,物象,即被作者人格化了的描写对象。诗人通过这种象征性的物象描写来曲折地表现他的品格节操、思想感情。作者塑造物象是为了言志、言情、言心声。,“自从南浦别,愁见丁香结”(唐人牛峤感恩多),丁香,指愁思或情结,得成比目何辞死,愿作鸳鸯不羡仙(唐人卢照邻长安古意),鸳鸯,指恩爱的夫妇,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还.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无情汴水自东流,只载一船离恨,向西洲.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愁情浓烈,时光流逝,水,孤雁杜甫孤雁不饮啄,飞鸣声念群,谁怜一片影,相失万重云?望尽似犹见,哀多如更闻。野鸦无意绪,鸣噪自纷纷。,全诗通过孤雁这一形象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诗人以孤雁比喻自己,表达了对漂泊生涯的苍凉感慨;对故乡亲人的思念;有不坠青云之志的高远追求,对庸客俗夫的厌恶。,分析思路,提炼所写物象描写特征的词语,挖掘物象内在的品格、精神,抓物与志的“契合点”,漂泊孤雁思乡追求,其他常见意象及含义松坚贞伟岸、坚韧不拔或常青不朽竹有节或虚心梅忠贞爱情或高洁坚贞品行花暗喻女子、大好年华、美好时光等杨柳惜别怀远,送别,离愁别绪羌笛、胡笳等边塞生活乌鸦荒凉破败鸿雁、鱼、青鸟表达思念、思归鹃啼、猿啼、鹧鸪叫悲苦,营造凄凉悲苦氛围,表达难言之悲切。,雪绝尘脱俗、高洁傲岸雨凄苦、孤寂云踪迹不定、闲适飘逸浮云比喻在外漂泊的游子。秋风(西风)肃杀悲愁夕阳衰败、残破,意象,思想内容写了什么?,描写了什么具体形象?,表达出什么思想情感?,形象语言表达怎么写的?,描写出什么具体形象?,运用了什么语言表达?,诗歌贵在形象思维,核心:形象,例:读曹植的七步诗“煮豆燃豆萁,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然后回答问题这首诗用豆萁、豆子分别比喻什么?,答:用豆萁比喻曹丕,用豆子比喻曹植,含蓄地指出了曹丕对同胞兄弟的迫害。,比喻性意象,例:读王翰的凉州词“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回答问题精美的酒杯和美酒衬托什么?,答:将士将畅饮时,战事告急。用美好的事物衬托战事的悲壮。,烘托性意象,例:读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回答问题“朝雨”“柳色”除了写春色外,还表达了哪些言外之意?,答:“朝雨”还烘托出诗人送别友人时的忧伤之情;“杨柳”象征离别,折柳相赠表示留恋之情,增加了浓厚的离别情意。,象征性意象,意象之情感,例:读岑参的逢入京使“故园东望路漫漫,双袖龙钟泪不干。马上相逢无纸笔,凭君传语报平安。”试分析此诗所蕴含的感情。,【答案】前两句抒写自己离开了故乡,回望故乡景色,孤寂凄凉之感袭上心头,不禁双泪痛流。后两句生动传神地写了路中偶遇奉命返京述职的故知,急切地托他带个报平安的口信回家的情景。这里突出了环境的荒凉和相逢的意外所引起的诗人对亲人真挚、深厚的眷念之情。,综合举例: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筇行,冷磷依萤聚土塍。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注筇:此代指竹杖。(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时间,事件,景,情,想象,(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答案:本诗写景扣住“夜”字,写情扣住“归”字。首句直接点明“夜深”,刻画出“归客”拄杖而行的疲惫之态。随后,诗人以“冷磷”、“萤”、“月”等意象渲染夜色的凄凉,夜已深仍在田塍、泥径中孤身前行的艰难,表现出归家的心切。而最末一句以深夜犹见“补衣灯”的感人画面收束全诗,与先前的艰难和凄清形成反差,更烘托出游子深夜归家的复杂心情,意味深长。,(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答案:这幅画面描绘的是诗人想象(见到)的情景:竹篱茅舍中,一缕昏黄的灯光从竹窗里斜漏出来。青灯之下,诗人日思夜盼的亲人(妻子或者母亲等)正在一针一线地缝补着衣服。诗人那怀乡思归的急切心情,家中亲人对游子的关切和思念之情,正从这幅画面中流溢出来。,常见题型,根据要求找出古诗中意象,找出意象并说明其含义或寓意,找出意象并用简洁语言描述画面,找出意象并分析其作用,比较相同意象的不同作用,(2012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律诗,按要求作答。野菊【宋】杨万里未与骚人当糗粮,况随流俗作重阳。政缘在野有幽色,肯为无人减妙香?已晚相逢半山碧,便忙也折一枝黄。花应冷笑东篱族,犹向陶翁觅宠光。注糗粮:干粮。首句典出屈原离骚“夕餐秋菊之落英”句。政:通“正”颔联描绘了怎样的野菊形象?,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中意象的把握情况。赏析诗歌中的意象,首先要立足诗歌内容,然后再结合诗中的关键词句,具体分析。,参考答案:野菊生长于山野,花色清淡,香气清馨。不因无人欣赏而减其香,不为外部环境而改变内心的高洁。,抓住关键词捕捉信息,考题呈现,(2012江西卷)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题目。(8分)江城子秦观西城杨柳弄春柔。动离忧,泪难收。犹记多情曾为系归舟。碧野朱桥当日事,人不见,水空流。韶华不为少年留。恨悠悠,几时休?飞絮落花时候一登楼。便做春江都是泪,流不尽,许多愁。注韶华:青春年华,又指美好的春光。便做:纵使。概括“杨柳”“飞絮”意象的内涵,并分析这首词表达的情感。(4分),解析:本题重点考查考生通过对意象的理解来把握古诗词思想感情、作者情感态度的鉴赏评价能力。“概括意象内涵并分析表达的情感”,这就需要考生在深入理解这首词的前提下分析意象特点作答。答题步骤:先根据词的内容分别分析“杨柳”“飞絮”代指什么,然后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词人作词时的思想感情。,答案:意象的内涵:杨柳,代指初春季节,暗寓男女离别。飞絮,代指暮春季节,暗寓青春流逝。表达的情感:伤春伤别之愁,久别怀人之情。,抓住关键词句,意象的鉴赏离不开诗句具体的描写,要记住常见意象的寓意,更要具体诗句具体分析。,做题指南,1、熟记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方法点拨,2、鉴赏一般物象要结合作者的处境,了解作者的身世,分析作者所塑造的形象的象征意义。,3、抓住意象的特征与作者的感情。,提醒,答题模式,1、总结概括出诗中描绘歌咏的主要物象。,2、结合诗句分析所咏物象的特点,关注描写用语、评价用语的感情色彩,尤其要分析出其内在的神韵。,3、结合诗人自身经历、思想感情剖析所托之情。,小试身手,1、(2012山东卷)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回答问题。(8分)吴松注道中二首(其二)晁补之晓路雨萧萧,江乡叶正飘。天寒雁声急,岁晚客程遥。鸟避征帆却,鱼惊荡桨跳。孤舟宿何许?霜月系枫桥。注吴松:即吴淞,江名。请结合全诗分析“孤舟”这一意象的作用。(5分),正面写“孤舟”,提供背景,写停宿之所,解析:“孤舟”在本诗中是一个主体意象,是全诗的线索,联结着诗中其他意象和诗人的所见所闻所想。首联和颔联为“孤舟”的出现提供了背景,颈联从“帆”“桨”正面写“孤舟”,尾联写“孤舟”停宿之所,寄托了诗人借枫桥一抒幽思的情怀。,答案:孤舟联结着雁、鸟、鱼、霜月、枫桥等意象,把航程中的所见所闻所想贯穿在一起,是全诗的线索;作者融情于景,表达了漂泊、思乡、孤寂之感。,2、(2012四川)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8分)子规注元曹伯启蜀魄曾为古帝王,千声万血送年芳。贪夫倦听空低首,远客初闻已断肠。锦水春残花似雨,楚天梦觉月如霜。催归催得谁归去,唯有东郊农事忙。注子规:即杜鹃,又名蜀魄、蜀魂、催归,相传为古蜀王杜宇所化。本诗主要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任选能表现这种情感的两个意象简要分析。(5分),解析:本题考查鉴赏古诗的形象、语言和评价古诗的思想内容的能力。把握古诗的思想情感,可以借助的方法比较多,本诗可以从意象(子规)、人物形象(远客)、关键词(“空”“断肠”“春残”)、关键句(催归催得谁归去)等角度着手分析。,答案:本诗主要表达了思乡难归的情感。意象分析示例:子规。子规啼声凄切,年复一年催人归去,令“贪夫”“远客”无不惆怅、“断肠”,足见思乡心切、归家不易。贪夫、远客。意指客居他乡之人。无论“倦听”还是“初闻”,都在“催归”声里“空低首”、“已断肠”,表达出了思乡难归之情。锦水春残。春已残,花飘零,黯然失色的锦水春景,烘托出思乡难归的惆怅。楚天月光。异乡梦醒,月光如霜,烘托出凄清冷寂的氛围,表达了思乡难归之情。,抓关键词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