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7 科普文阅读Ⅰ.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0936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7 科普文阅读Ⅰ.doc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7 科普文阅读Ⅰ.doc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7 科普文阅读Ⅰ.doc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27 科普文阅读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给思维称重何积惠宽敞的实验室里摆满了匪夷所思的仪器,一名男子躺在一张奇怪的如同跷跷板的床上,守在旁边的是一位留着大胡子的科学家。这位科学家时而调整这里的闸阀,时而拨弄那里的砝码,眼睛不住地扫看着转筒上展开的一条抖动的线条。如果他没有弄错的话,那高低起伏的线条所反映的正是这名男子潮起潮落般的思维。发明这被称为“思维称重机”的安杰洛莫索这位19世纪意大利生理学家着迷于人的脑血流与认知关系的研究,找到了仅用一个天平来测知变幻莫测的神经活动的途径,此举要比轰动世界的现代大脑成像技术提早了一个多世纪。 莫索的兴趣范围广泛,涵盖了从循环、肌肉疲劳到情绪生理学的一切领域,他晚年甚至对考古学也有所涉猎。“他是一位真正的博学者,”伦敦国王学院撰写莫索生平的山德罗内形容莫索,“既充满激情,又不流于浅尝辄止。”为莫索众多探索提供驱动力的,是他在父亲的木匠作坊里学会的实用性技能。“假如他想干点什么而缺乏工具,他会自己动手制作。”山德罗内说。正是这种敢于拓荒开创的心态,引领着他一有机会就投身于自我试验。譬如在研究高原反应的那段日子里,他和助手乔治就轮流进入模拟山顶条件的低压舱。他的女儿在探寻未知的人一书中对这样的试验有过扣人心弦的描述:“大家目不转睛地注视着那人此时此刻的脸庞,他即将跨入几乎没有生物尝试过的禁区”在气压达到相当于珠穆朗玛峰的8 000米高度后,莫索做了个示意停止的手势,乔治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同时让空气重新回归舱内。做这些实验固然称得上勇气可嘉,但最让当今生理学家感兴趣的还是他在大脑方面的探索成果。相关实验表明:供给大脑的血液量是随着我们的所思所想而发生变化的,在执行繁重费劲的任务时会有更多的血液涌向颅骨,以便为我们的神经元提供燃料。莫索是最早信奉这条规律的科学家之一。与此相似的原理同样贯穿于功能性磁共振成像等现代技术。“现代神经成像与这一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样执教于伦敦国王学院的卡塔尼声称,“你无法直接对神经活动进行测量,却可以留心察看其影子,它们之中有一个永远代表着血流量的变化。”但这一点在莫索所处的时代是颇受争议的。莫索采取的初步方法是对患颅骨缺损的人展开调查。这种疾病的患者,大脑有一部分未被硬骨覆盖。莫索把气腔注满后填塞到病人的颅骨四周,当血流急速涌向或涌出大脑时,软组织就会上下搏动,迫使气腔排出足以得到显示的空气,其间利用的是一种名叫体积描记器的修改版装置。莫索证明,人在解答计算难题时,大脑搏动的幅度就会趋于剧烈。现代心理学奠基人之一威廉詹姆斯赞誉它是“精神活动期间血流即刻汇聚大脑的最好佐证”。这样的颅骨缺损患者是非常罕见的,所以莫索又另辟蹊径地对颅骨完好者的同样活动进行了测量,其结果便是他的“思维称重机”。詹姆斯在1890年出版的心理学原理一书中对这个装置有过语焉不详的描述,形容它好比“一张微妙地维系着平衡的桌子”,在大脑血流量增加时会朝前端倾斜。但是,莫索本人这方面的著述并没有被广为报道,很快就销声匿迹了,所以这个装置是否像詹姆斯说的那么灵验,我们现在已经很难知晓。(选自文汇报,有删改)1文章第1自然段描写了哪些内容?有何作用?_2按要求回答问题。(1)简要分析“既充满激情,又不流于浅尝辄止”的含义。_(2)“现代神经成像与这一观念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中的“这”指代什么?_3文章结尾引用詹姆斯心理学原理一书中的话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_4从莫索身上我们可以得到哪些启示?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你的看法。_答案:1(内容)形象地描述了莫索进行“思维称重”时的实验器材、实验对象以及实验过程和实验结果。(作用)第1自然段描写莫索“思维称重”这一实验的过程,照应文章标题。引出下文对莫索和莫索“思维称重”的实验的相关情况的介绍。解析:作答本题要注重分析两个方面的内容:文段具体写了哪些内容、这些内容与上下文的关系。文章第1自然段介绍了莫索“思维称重”实验的具体内容和相关做法等,至于作用方面可以从第1自然段与标题及后文的关系的角度思考。2(1)形象地表现了莫索对工作的热情和对问题的深入研究。(2)供给大脑的血流量是随着我们的所思所想而发生变化的,在执行繁重费劲的任务时会有更多的血液涌向颅骨,以便为我们的神经元提供燃料。解析:(1)回答分析语句含义的问题,可以从理解语句的关键词的意思和语句所在的环境入手。“既充满辄止”是山德罗内对莫索的评价,这句话中的“激情”说明了莫索对工作的热情程度,“不流于浅尝辄止”说明莫索对问题的深入研究。(2)“这”指代的内容,可以通过对“现代神经的联系”这句话的前文进行分析,找到“现代神经成像”等现代技术的原理。3侧面证明虽然现代人对莫索的“思维称重机”了解很少,但莫索确实进行过这样的实验。从詹姆斯的话中可以看出这种“思维称重机”的效果很好,能够证明思维和大脑血流量的关系。解析:詹姆斯的话是描述和形容莫索的“思维称重机”的,虽语焉不详,但也是莫索进行过“思维称重”实验的证明。当时的媒体对“思维称重机”的报道很少,使得后来的人对“思维称重机”的了解少之又少。由此分析,作者引用詹姆斯的话主要是为了更好地说明解说对象、增强文章的可信度等。4无论做什么事既要有激情,又要有深度。要有敢于拓荒开创的精神。做研究要从多角度入手。无论做什么事都要多动手,多尝试,从而积累实用性技能。(任意答出三点并结合文本分析即可,如有其他答案,言之有理、持之有据亦可)解析:回答启示题,要注重把握人、事、物、景等体现的意义。这道题要求回答莫索给我们的启示,可以从莫索的做法体现的意义入手。如莫索想干点什么而缺乏工具时,他会自己动手制作,这一点说明莫索是个动手能力强、勇于开拓的人,这一品性引领着他一有机会就投身于自我试验,值得我们学习。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野大豆:袖珍豆子更金贵陈博君2013年1月4日的扬子晚报上刊登了这样一则感人的报道:在南京市江宁区的禄口街道,有一位名叫甘传香的农妇,她二十九年如一日,用一种采自山上的野生大豆给丈夫熬粥,不仅使丈夫的糖尿病病情得到了控制,还使中风的丈夫神奇般地可以重新下地走路了。甘传香用野大豆治好丈夫顽疾的消息传开后,人们不仅对她肃然起敬,同时也对这种药效神奇的野大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野大豆是一种具有极高药用价值的珍贵植物,可提取出大豆异黄酮、大豆皂甙、大豆低聚糖、大豆磷脂等珍贵药用成分,对增强人体免疫力、防癌抗癌、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治疗更年期疾病、抗衰老等均有特殊的药用效果,尤其在控制糖尿病和强筋健骨方面更具奇效。其实,野大豆就是我们非常熟悉的油料及粮食作物大豆的一个近缘种。野大豆具有细弱的缠绕茎,疏生黄褐色长硬毛;叶片为羽状复叶,具3小叶;总状花序腋生,花蝶形,淡红紫色;苞片披针形,花萼钟状;旗瓣近圆形,先端微凹,基部具短爪,翼辫歪倒卵形,有耳,龙骨瓣较短;荚果狭长,圆形或镰刀形,两侧稍扁,密被黄色长硬毛;种子间缢缩,一般含3粒种子,种子长圆形、椭圆形或近球形稍扁,褐色、黑褐色、黄色、绿色或呈黄黑双色。花期为5、6月,果期为9、10月。虽然从外形上看,野大豆的豆荚跟普通大豆的豆荚基本没什么差别,但这些豆荚身材均匀,长度不超过两厘米,明显又比普通大豆的豆荚小一号,因此称其为“袖珍大豆”非常贴切。在我国寒温带到亚热带的广大地区,这种野生的袖珍大豆从南到北都有分布。作为一种喜水耐湿植物,野大豆多生于山野以及河流沿岸、湿草地、湖边、沼泽附近或灌丛中,甚至连沙漠边缘地区也有零散分布,而在山地、丘陵、平原及沿海滩涂或岛屿,均可见其缠绕寄主生长,但如今已被列为我国珍稀濒危植物。野大豆是我国特有的一种植物,它也是栽培类大豆的近缘祖先,因此是一种重要的种质资源,保存着极其宝贵的遗传基因和许多优良的性状,如耐盐碱、抗寒、抗病等,而且野大豆营养价值很高,是牛、马、羊等各种牲畜特别喜爱的一种牧草,在农业育种上具有重要的价值,可利用野大豆进一步培育性状优良的大豆品种。大豆是全球重要的农作物,其国际市场的霸主地位长期由美国占据。可是很少有人知道,为了保持这一霸主地位,美国曾不惜对我国的野生大豆发动了一场“专利间谍战”,正是野大豆挽救了差点崩溃的美国大豆产业。20世纪60年代末,严重的花叶病突袭了美国大豆种植业,导致该国的大豆产量从占世界总产量的80%锐减至20%以下。中国大豆则趁势取而代之。在当时的技术条件下,攻克大豆花叶病的唯一办法就是通过杂交育种引入抗病毒基因,而这种原始抗病毒基因的唯一来源就是野大豆。作为大豆原产地的中国是唯一拥有野大豆的国家,但当时的中国并未对外开放,美国要想得到中国的野大豆比登天还难。转机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1974年9月,就在中美关系解冻后的第一个美国植物学家访问团来华之际,团里一位育种专家在上海某电机厂的院子里悄悄收集了一株野生大豆。1979年1月,这株野生大豆的标本进入美国农业部的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库。几年后,新的抗病毒大豆品种诞生,美国借此迅速收复了大豆市场。事情还未结束。1995年,美国跨国农业生物技术公司孟山都获得了这个野生大豆的品种资源,并运用分子生物技术进行检测和分析。1998年10月1日,该公司向美国专利局提交了一项名为“高产大豆及其栽培和检测方法”的专利申请,随后又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提交了专利申请。(选自百科知识,有删改)5文章为何从扬子晚报刊登甘传香给丈夫治病的报道写起?请简要分析。_6文章第3自然段在介绍野大豆时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指出两种并结合文章内容加以说明。_7野大豆有哪些重要作用?请结合文本简要概括。_8文章最后四段给了我们怎样的启示?请结合文本简要谈谈你的看法。_答案:5引用报纸内容,说明用野大豆治病是真实可信的。引出下文对野大豆相关信息的介绍。以事件开头,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解析:解答此题时应注重把握第1自然段的主要内容:作者介绍了甘传香给丈夫治疗疾病的事情,并特别指出治疗其疾病的“药物”野大豆。从内容的角度分析,交代了甘传香治疗丈夫疾痛的“药物”;从读者的角度分析,富有神奇意味的事件容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从结构的角度分析,引出正文对野大豆的介绍等。6打比方。如用“羽状”“蝶形”“钟状”等来形容野大豆的各部位的形态。作比较。将野大豆与我们熟悉的普通大豆进行比较,说明野大豆的形态。列数字。比如“具3小叶”“一般含3粒种子”“长度不超过两厘米”等。(任意答出其中两点即可)解析:回答分析说明方法的问题要先明确说明文中常见的说明方法有哪些、这些说明方法的特点分别是什么。具体解答时,要从文段具体的内容入手,根据内容判断文段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如文段末尾将野大豆与普通大豆进行比较,就可以认为其使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7野大豆是药用价值极高的植物,可提取多种珍贵的药用成分,对一些疾病有特殊的治疗效果。野大豆是重要的种质资源,保存着宝贵的遗传基因和许多优良性状,在农业育种上具有重要价值。野大豆营养价值高,在畜牧业上有重要作用。解析: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要注重对全文的理解和把握,答案可以通过对文章的每个段落的分析、理解得到。如文章的第1自然段讲述了甘传香用野大豆治疗丈夫疾病的故事,第2自然段介绍了野大豆的药用价值,这两段都介绍了野大豆在治疗疾病上的重要作用。再如第5自然段,从两个角度介绍了野大豆的重要作用,即农业育种和为牲畜提供营养。8我国作为大豆的原产地,是唯一拥有野大豆的国家,但是野大豆的相关专利却最终被外国获得,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深刻反思。中国动植物资源种类繁多,对于我国独有的珍稀物种,我们不但要注意保护其生存环境,更要从战略高度做好种质资源的保护工作,防止珍贵资源流失。解析:文章最后四段首先介绍了美国大豆遭遇花叶病以及能够解决此问题的办法,接着介绍了美国专家如何在中国获得野大豆以及他们对野大豆的具体做法。考生要能透过这些现象看到本质,所以在谈启示时,要结合中国野大豆的遭遇分析我国今后应如何对待野生资源乃至所有珍稀资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