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八)综合训练(二).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0634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八)综合训练(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八)综合训练(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八)综合训练(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综合训练(八)综合训练(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在高黎贡山彭荆风1956年初春,我有过途经怒江、高黎贡山的腾冲之行。那天我们乘坐一辆不知修过多少次的老式客车,一大早就迎着弥漫的冷雾从保山城出发。过了保山城,开始往高黎贡山上爬时,车子显得吃力了,像一头负重过多的老病牛,不断地又喘又哼,每道高坡都要苦苦挣扎才能爬上去。初春公路上的薄冰还没有消融,很容易使车轮打滑。驾驶员满头大汗地转动着方向盘,他那年轻的助手则站在开着的车门内,准备随时跳下车去,把手里的三角木塞进将要打滑后退的车轮底下客车好不容易爬完了一道又一道陡坡,进入了山腰一条长长的、较为平坦的路面,又突然在浓厚的白雾中熄火了。驾驶员钻到车底下修了好一会儿,也没有修好。他说:没有替换的零件,要等后边的车辆上来,看能不能借到备件。几个小时前车过怒江时,在那大峡谷间,还热得穿件衬衫都淌汗,如今在大风呼啸、云雾弥漫的山上,我穿上了毛衣、外衣,还披上了雨衣,仍然冷得发抖。朴实的驾驶员搓着那满是油污的手,关心地对大家说:“你们先去前面饭店烤烤火,找点吃的吧!在这里会冻坏的!”在他的指点下,我们在冷风、大雾中步行了几公里,走到前边的一个垭口。在路边的一排大树下,有山下的供销社为了方便来往行人、特意上山来设立的一个小饭店。白色的小木屋还散发着新木的清香,屋内火塘烧得正旺。一个年约50岁,面容清瘦,身体却很结实的男子与一个系着红头巾的年轻女子给我们端来了滚烫的茶水、盛在大木甑里热气腾腾的米饭,还有辣椒加得很多、能帮助人们祛寒的煮南瓜我们又冻又饿,进到这暖和的小屋,可以烤火、喝茶、吃饭;而且饭菜不限量,想吃多少,那位年轻妇女会大方地加给你。这真是高黎贡山上的幸福之家。我从他们那里了解到,这大山深处没有人家,虽然公路上来往的车辆不多,但是经常有客车、货车和马帮在山上耽误了,导致旅客、驾驶员、赶马人饿肚子;供销社考虑到行人的困难,派他们每天一早带着米、菜搭车上山来,为在山上受阻的旅人提供吃食。有时一天有几批人来吃饭,有时两三天也难遇见一批客人。不过他们却从不懈怠,仍然每天都来,不仅风雨无阻,而且坏天气里反比平常来得更早。他们知道,恶劣天气里车辆受阻于山上的可能性更大,旅人更需要帮助。我们都很感动,你一句我一句,说了许多感谢的话。那男子只是朴实地摆摆手,年轻妇女却羞怯地假装去捡柴跑得远远的。几个小时后,我们的车终于得到了随后上来的一辆车借给的零件,修好了。驾驶员和饭店的人早就是熟人,在他们那里吃过饭后,特意说:“一起下山吧!”男子却说:“再等一等,怕还会有车过来呢!”驾驶员感叹地说:“你们太尽责了!”他只是笑着点头:“应该的嘛!”在下山途中,驾驶员告诉我们:“他们为了照顾过往的旅人,经常是等到天黑才搭乘夜行的车下山,有时候还因为没有车辆了,被困在这风雪高处。”几个月后,我从中缅边界的盈江经腾冲乘车北返。五月的高黎贡山才开始有了春意,白、红、黄、紫的杜鹃开得正艳;公路不再封冻,汽车爬坡也轻松多了。但是我仍然记得上次风雨中过山的艰难情景,还有那温暖的小木屋,像老树一样硬朗的男子,裹着红头巾,像红杜鹃一样鲜艳的年轻女子。春暖花开,旅人们不会再受风雪冰冻困扰了,他们还会来山上吗?我这次乘坐的不是上次那辆车,驾驶员又急于赶路,经过那小木屋时没有停留,不过可能与他们相熟,还是按了几声喇叭,即是告诉他们,车不停留了。那年轻女子飞快地跑了出来,热情地向我们这辆车挥舞着手。她也知道,上午北去的车辆一般都不会停下用餐,但她还是要热情地赶出来看看。我忙取下军帽从狭小的车窗伸出去,急促地摆动着,以表达我对她的问好。这边陲线上来往的军人很多,她当然不可能知道我是几个月前在他们那里吃过饭的那个年轻军人。但是我相信,她能感觉得到,有一个军人在对她真诚地表示敬意!(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1文章开头为什么极力写山路蜿蜒曲折和山上的严寒?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1)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和背景;(2)为下文写人们到小屋里避寒做铺垫;(3)用天气的恶劣和山路的曲折反衬出男子和年轻女子的善良(心灵的美好)。2“五月的高黎贡山才开始有了春意,白、红、黄、紫的杜鹃开得正艳”这句景物描写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1)渲染了一种生机勃勃的氛围;(2)烘托热情、善良,像红杜鹃一样鲜艳的年轻女子的美好形象;(3)引出下面的故事,引发读者思考;(4)暗示文章主题,表达作者美好的祝福。3守望在高黎贡山上小木屋里的人们有什么特点?请简要概括。答:_答案恪尽职守,热情大方,朴实善良,细心贴心。4有人说文章最后四段多余,可以删去。你怎么看?请简述你的理由。答:_答案(示例一)不能删。因为:(1)后四段可以解答前面设置的悬念,丰富文章内容,使结构更为完整;(2)有利于进一步刻画年轻女子形象,突出她的热情、善良与责任心;(3)有利于表达作者的感激和敬重之情,从而为表现主题服务。(示例二)可以删。因为:(1)以问题作结,留有悬念,引人思考,主题更为含蓄;(2)前文已经足以表现山上小木屋里的人的尽职尽责与热情大方,没必要重复写;(3)倒数第5段以生机盎然的景物描写作结,营造了积极热烈的气氛,烘托了人物的美好心灵,象征着对人性美的赞美。(言之成理,意思对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一只鸟瞄准一座村庄傅汉林小时住过一个村庄,四季有鸟的倩影。热闹时,鸟鸣声整个白天都铺满了大地和天空。开春了,祖父甩下棉袄的寒气,开始耕种。犁铧尖头明亮,在沉寂的大地表层行走,泥浪翻滚,如军舰在海上航行。黑色沃土翻开埋藏一冬的草根,各色小虫苏醒过来,浮出地面,浓郁的油菜花香和清新的麦苗香接纳它们。不幸的虫儿是黑喜鹊、灰喜鹊、翠鸟、云雀、杜鹃、夜莺和知更鸟,还有一些不知名的小鸟的美餐。刚翻过的地,一群小鸟像机灵、欢乐的小姑娘,脖子一伸一啄,一观望,一低头,神态天真可爱至极。一片苜蓿地,粉的、紫的花正在茂盛地开放,色彩艳丽,自顾自浓浓地开。轭下壮牛呼出的粗气惊起了一群正在觅食的巧嘴八哥,冲天飞翔,找新的就餐地,两只八哥胆大,径直在牛背上歇脚,怡然自得。午后,庄稼人干完活,田埂上一坐,喝杯自带的粗茶水,点根自卷的土烟,随着袅袅上升的一截烟云,看草儿拔节,赏桃花红、梨花白的骨朵儿绽放。农村生活寂寞、单调、劳累,小鸟自由飞翔,倏忽来去,给人的眼睛添一点开心,解一点疲乏。五月,气温回暖,村里村外到处都响起“咕咕咕咕”的声音,悠扬悦耳,小孩子特别爱学。布谷鸟急促的叫声,磨热了农人的脚板,擦亮了大人和小孩的眼睛。所有人的关节都开始嘎嘣作响,人们急不可待地把鞋子丢在一边,光着脚丫奔向千百年厮守的田园。抓一把青青秧苗,横平竖直,栽下一行行希望。哦,差点忘了,家里还有与人最亲近的小燕子,“翩翩堂前燕,冬藏夏来见”,燕子欢唱着,忙忙碌碌地飞进飞出。屋檐底下、房梁顶上、楼板中间,只要有一点依凭的地方,它们毫不避嫌,大大方方地把人类的家当成自己的爱巢,衔泥、结草、粘接,点点滴滴地垒,仅两天工夫,一个漂漂亮亮、像模像样的燕子窝,就摆在了梁上。暑假,村里是孩子们的天堂,也是鸟的欢乐国。树林里,野鸽子嬉戏,扑棱棱响,圆溜溜的小眼睛,绛紫色的流线型松软小袍,亮开翅,还有白色的花边。野鸡成群结队,在河边饮水,山鸡舞镜,在水中搅出一片斑斓。风吹过,河水皱起眉头,惊起鸟儿乱飞,在太阳照耀下,像印象派画家塞尚笔下的一幅名画。早晨起来,睡眼惺忪,屋后一片大竹林,雾岚还未散尽,空气清新,鸟在枝头争鸣,起初声音不大,如单人演奏,双人合奏,渐渐地这些鸟儿全部都展开歌喉,开始演奏交响乐,一呼一应,一应一答,一答一和,鸟音清新,动心悦耳,是自然的天籁。鸟的脚底像安了弹簧似的从一个枝头蹦到另一个枝头,像钢琴大师手中飞逸而出的一串音符。微风过处,竹叶沙沙,鸟语啁啾。这场景蕴含静默的自然力量。秋天,收获的季节,鸟在田间稻茬穿来穿去,放开肚子吃着剩在地里的谷穗、高粱粒。吃饱的鸟像凡高“麦田里的乌鸦”,蹦蹦跳跳跟在人脚后。走近村子,一群群麻雀像过节,一忽儿停在屋前大柳树上,一忽儿歇在门口禾场。故乡的村庄,鸟与人和谐相处,年年如是,季季如此,鸟早已融进我的生命,我离不开它们,忘不了它们。搬家后,住进城里,难见可爱的鸟儿们的踪影,每天有成群的家养鸽子在灰色楼顶单调盘旋。坐车去动物园看,却见鸟儿呆立笼中,偶有几声清啼,已失却村里的天然灵性,心中隐隐作痛,决定抽空回家看看。近乡情怯,故乡的村落依然是旧日模样。寻找鸟的踪迹,二三熟悉的白鹭,刚想招呼一声,它们已拔腿逃走,歇在高高的水杉树尖上,只冷冷地回视,一层可怕的陌生,割断了鸟与人之间融洽的情感。村子周围原来有大片湿地,供鸟儿们自由飞翔、繁衍、生息。这十多年人们滥捕乱猎,围湖造田,砍伐树木,改变了鸟类的栖息和生存环境,鸟的数量开始锐减,村庄的鸟也不能幸免。鸟已早早地飞过村庄,隐匿空中,或在自来水水龙头上歇脚,或在电线杆子上休息,或在高压铁塔上垒窝。树梢头,屋顶上,旷野里,那些可爱的鸟逐渐停止鸣叫、舞动,只剩满天的纸鸢在风中颤舞。村庄终于安静如太古,静得人心里泛起阵阵的虚空。(选自散文选刊,有删改)5第自然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答:_答案承接上文故乡村庄中人与鸟儿和谐相处的情景,与下文写搬进城市难得见鸟的踪影以及乡村生态环境恶化做对比,呼应文章标题,表达作者对鸟的喜爱和依赖之情,突出热爱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主题。6指出下面这句话所体现的语言特色,分析其表达效果。村庄终于安静如太古,静得人心里泛起阵阵的虚空。答:_答案运用比喻手法,将村庄比作远古时代,含蓄地写出了在自然环境遭受破坏之下失去鸟鸣的村庄寂静得令人感到空虚,使文章富含意蕴,发人深思,表达了作者对现代文明时代人与自然隔阂的无奈与悲哀。7本文题目为“一只鸟瞄准一座村庄”,可否改为“鸟与村庄”或“故乡的鸟”?请简要谈谈你的看法。答:_答案(示例)不可。(1)本文标题采用拟人手法,引人入胜,激发读者阅读兴趣,而“鸟与村庄”和“故乡的鸟”都比较普通,没有这样的表达效果;(2)以“一只鸟瞄准一座村庄”为题,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能映射时代变化中人与自然的疏离,有利于突出主题,发人深省;(3)本文主要通过鸟类生活环境的今昔对比写出了村庄的变化,含蓄地批判了当今人们对于生态环境的破坏,而“鸟与村庄”和“故乡的鸟”都不能很好地表现这个主题。(言之成理即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