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地理 2.3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 湘教版.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20615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地理 2.3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 湘教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 2.3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 湘教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2019年高考地理 2.3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 湘教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地理 2.3 地球的公转及其地理意义复习 湘教版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读北极俯视地球公转示意图,回答12题。1当地球在ba之间公转过程中,全球昼夜变化情况正确的是()A北半球白昼变长,且昼长于夜B北半球黑夜变长,且昼短于夜C南半球白昼变长,但昼短于夜D南半球黑夜变长,但昼长于夜2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我国会出现的节日是()A国庆节 B端午节C七夕 D春节12.解析:根据题意和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可以判断出a、b、c、d依次为冬至、秋分、夏至、春分。当地球在ba之间公转过程中,太阳直射南半球,太阳直射点在向南移动,因此北半球昼短于夜,黑夜在变长。当地球在dc之间运动时,我国出现的节日为端午节。答案:1.B2.B已知日地距平比(实际日地距离日地平均距离)/日地平均距离,它反映日地距离的变化情况。下图示意日地距平比的年变化规律。读图,完成34题。3当日地距平比为a时,信阳日出时间最可能是()A8时 B5时C6时 D7时解析:当日地距平比为a时,表明实际日地距离比日地平均距离差值最大,且为正值,因此a位于远日点附近,即7月初。答案:B4a至b期间,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北极地区极夜范围逐渐扩大B日地距离越来越小C公转速度越来越慢D孟买由旱季到雨季解析:a至b期间,日地距平比越来越小且出现负值,说明日地距离越来越小,公转速度越来越快,北极地区极昼范围渐小,孟买由雨季到旱季。答案:B下图示意某日极昼圈(出现极昼的最低纬度圈)内的太阳高度分布。读图完成56题。5此日,太阳直射的纬度是()A10S B20SC10N D20N6该日极昼圈以内的正午太阳高度分布规律是()A部分地区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减B部分地区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增C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增D自极昼圈向极点递减56.解析:第5题,从图中可以看出,图示的极昼圈为北纬70,因此可以判断此时太阳直射北纬20。第6题,注意图示的是该日的极昼圈内的太阳高度分布,而不是正午太阳高度的分布,其正午太阳高度的规律仍遵循由直射点向南北逐渐降低的规律。答案:5.D6.D下图为某时期某地正午日影长短变化及朝向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地可能位于()A北回归线上 B南回归线上C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 D南回归线与赤道之间解析:图中显示该地正午日影朝向发生了正北正南正北的变化,长度也有长短长的变化,说明正午太阳方位经历了正南正北正南的变化,正午太阳高度经历了低高低的变化,则该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答案:C8当位于图中A日,北京时间8:20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此时纽约(西五区)昼长达一年中最大值,且日影朝向西北B悉尼(东十区)处于白天,且与伦敦处在不同日期C直射点地理坐标为2326N,175ED北半球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达一年中最大值解析:图中A日正午日影朝向正南,结合上题分析可知,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太阳直射点所在经线时刻为12时,结合北京时间8:20,可计算出175E为12时,故C项正确。答案:C读某日四地昼弧长短状况示意图,回答910题。9图中四地,纬度值相等的是()A BC D解析:依据同一纬度值的南北半球两地,昼长相加等于24小时,则两地昼弧长度相加为360,结合图中信息可判断两地纬度值相等。答案:A10地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时,地()A昼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B夜长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C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小值D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解析:图中显示地该日昼长达18小时,一定位于回归线与极点之间,则正午太阳高度在当地夏至日达到最大值;图中地该日昼长大于12小时,说明、两地位于同一半球;同一半球的两地昼长最大值都是当地夏至日,故A项正确。答案:A下图中两条虚线均为晨昏线,P、Q两点中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读图回答1113题。11此时,北京时间最接近()A1月1日11时 B5月1日23时C7月1日11时 D10月1日23时解析:本题考查了地球公转的知识点,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P、Q两点中有一处为太阳直射点说明P点和Q点处于白昼,所以E点在昏线上,根据晨昏线的倾斜方向,北京应处于冬半年;太阳直射点在135E,即135E为12时,故北京时间应为11时。答案:A12此时,太阳直射点位于()A菲律宾 B中国C澳大利亚 D巴西解析:由上题分析可知,此时太阳直射点应为Q点,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20S、135E),故选C项。答案:C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F点位于E点的西北方向BF点自转线速度比E点大C地球公转到远日点附近DE点昼长大于F点解析:在图中,晨昏线与赤道的交点之间的经度相差180,故F点与E点经度和大于180,所以F点位于E点的东北方向;纬度越高自转线速度越小,F点自转线速度比E点小;根据第11题解析可知,此时北半球为冬半年,地球公转到近日点附近。答案:D如图为某地连续三个月的正午太阳高度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各表示一个月),已知该地水平移动的物体向左偏转。读图,回答1415题。14当该地正午太阳高度为H时()A地球公转速度较快B北回归线正午太阳高度最大C长江流域正值梅花盛开时节D巴西高原草木茂盛解析:由水平运动物体向左偏转,可知该地位于南半球;图中显示三个月中正午太阳高度由降低转为升高,说明H为该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最低值,即图中正午太阳高度为H时为6月22日,此日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答案:B1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阶段,北京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B阶段,北印度洋海水流向为自东向西C阶段,悉尼昼短夜长且昼渐长夜渐短D阶段,珠江三角洲地区开始进入汛期解析:从上题分析可知,为5月、为6月、为7月。太阳直射点在6月22日直射北回归线,然后向南移动,则7月份,悉尼还是昼短夜长,但昼逐渐变长,珠江三角洲已经进入汛期。阶段为北半球夏季,北印度洋海水受西南季风影响而自西向东流。答案:C二、非选择题(本题共2小题,共55分)16下图为北京时间某日2时的全球太阳高度等值线分布图,15N与弧垂直相交于A点。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7分)(1)此时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是_。(2)这一天B地的昼长为_。(3)D地附近属于_气候,该气候类型分布面积最大的大洲是_。(4)对该图的判断错误的是_。AA点为太阳直射点 B最大圆圈为晨昏线CB、C两地经度相同 D该图表示昼半球(5)当E地的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下列现象出现可能发生的是_。(双选)A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远日点附近B由波斯湾驶向马六甲海峡的船只顺风顺水C巴西高原一片葱绿D地中海沿岸河流进入汛期解析:本题考查了太阳高度等值线图的判读,意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为便于理解,可将题中图转化成下图。第(1)问,图中A点为太阳直射点,北京时间为2时,故太阳直射经线为90W,故太阳直射点的地理坐标为(15N,90W)。第(2)问,由图可看出,B点是晨昏线与某纬线圈的切点,有极昼现象。第(3)问,D点与A点太阳高度相差90,但经度差大于90,即D点位于A点(90W)以东且相隔大于90的地方,即0经线以东,结合其纬度,D点大致位于非洲的热带草原气候区,热带草原气候在非洲的分布面积最大。第(4)问,由转化图可知,B、C两地处于不同经线上。第(5)问,根据正午太阳高度的计算公式,可求出E地位于45S,当其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最大值时是当地夏至日,即12月22日左右,然后判断各个选项的正误。答案:(1)(15N,90W)(2)24小时(3)热带草原非洲(4)C(5)CD17.下图为a、b两地北半球夏至日太阳高度角变化图及a地夏至日、春秋分日太阳视运行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回归线按23.5)(28分)(1)a、b两地纬度分别是_、_。(2)夏至日,下列地点可见到类似于a地太阳运行路线图的是()A摩尔曼斯克 B伦敦C南极中山站 D北京(3)如果地轴与地球公转轨道面夹角为70,则a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幅度为_,北半球极昼(夜)的纬度范围为_,北半球中纬度地区昼夜长短的变化幅度将变_(大或小),五带中热带的范围将变_(大或小)。答案:(1)83.5N90N(2)A(3)26.5(最小为0,最大为26.5)70N90N小小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