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2含解析.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1799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0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2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2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2020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2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真题文综历史(山东卷)解析版2含解析本试卷分第I卷和第卷两部分内容,满分30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答题前,考生务必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谟和答题卡规定位置。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I卷 (必做,共140分) 注意事项:1第I卷共35题,每题4分,共1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13春秋时期,孔子兴办私学,学生来自士农工商各阶层。这一做法 A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特权 B瓦解了宗法分封制度 C动摇了周王室的统治基础 D适应了诸侯争霸战争的需要【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孔子在教育方面的贡献。从所给材料分析,孔子兴办私学,不分贵贱招收学生,打破了学在官府的局面,也就是打破了贵族垄断教育的局面,答案为A。根据所学知识,教育与瓦解宗法分封制没有必然联系,而且,在春秋战国初期,宗法分封制就已经瓦解,排除B。C项和D项在所给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C、D。14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道府县四 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古代中国对地方的管理。从所给材料看,强调的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而不是中央方面的内容,排除A。伴随着领土面积的扩大,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增加了机构和官员,也就说明中央实际上是对地方的控制加强,故答案为B。所给材料并没涉及经济发展与各地经济联系方面的内容,排除C项。所给材料并没涉及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的内容,排除D项。15唐宋时期,户籍中出现了茶户、桑户、药户、漆户、蚕户等许多新的称谓。这反映出当时A自然经济开始解体 B传统农业生产衰退C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 D农民对地主的人身依附加强【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农业的发展。从所给材料看,A的说法显然错误,注意时间题干时间是唐宋时期,而自然经济解体是在近代,在唐宋时期,传统经济也就是自然经济仍然点主导地位,故B项的说法错误,从所给材料看,出现了专门的以种植一种作物的农户,也就实际上是强调了当时农业发展商品化的程度提高,D项内容材料中没有涉及。16以下中国文物保护单位空间分布特征示意图中,能准确反映中国近现代重要史迹空间分布特征的是A BC D【答案】B【解析】注意时间是近代现史中国的发展成就。A图并没有反映新中国成立后东北经济的发展,故排除A。而C项和D项没有反映近代中国经济发展和政治方面的重大成就,排除CD。而B项图片全面反映了近现代中国在经济和政治方面发生的重大事件,故答案为B。1719世纪60年代,江浙地区出现了“蚕事乍毕丝事起,乡农卖丝争赴市番舶来银百万计, 中国商人皆若狂遂使家家置纺车,无复有心种菽粟”的现象。它反映出A资本输出成为列强侵华的主要手段 B开埠通商促进了江浙地区民族工业的发展C中国对外贸易由入超变为出超 D市场扩大刺激了江浙地区丝织业发展【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时间上看,是19世纪60年代,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仍然是商品输出为主。从根据所学知识,在浙江还没有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所给材料并没有显示当时的中国对外贸易出现出超,从所给材料看,丝的收购出现了空前未有的局面,也就说明丝织业的市场扩大,从而刺激了丝织业的发展,故答案为D。18“合议即成,举国争言洋务:请开铁路者有之,请练洋操者有之,请设陆军学堂、水师学堂者亦有之。其兴利之治,则或言银行,或言邮政,或请设商局,或请设商务大臣”“合议即成”是指签订了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北京条约 D马关条约【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列强对中国的侵略。从所给材料看,面对这一条约,近代中国人主张发展经济以应对列强,这就说明这一条约主要体现了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从所给材料看,体现了对中国经济侵略进入新阶段的只有马关条约,故答案为D。根据所学知识,ABC三项条约签订时,还没有出现洋务运动,排除ABC。19“在濯濯的北方山岭,在桑麻茂密的长江原野,在华南的稻田和多雨的山岭中,整个民族武装起来,已有着统一的指挥了。”它描绘的是A工农兵联合,打倒列强除军阀B打土豪分田地,井冈星火成燎原之势C中华民族团结御侮,抗日卫国D各解放区连成一片,全国解放指日可待【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从所给材料看,强调是整个民族有了统一的指挥,全民族的一致对外,也就是强调整个民族团结起来,显然是指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故答案为C。A项体现的是北伐战争,北伐战争的目标是国内的北洋军阀,与题意不符,排除A。B项体现的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井冈山革命道路的发展,排除B。D项强调是解放战争,而不是全民族的一致对外,排除D。【大跃进】d yu jn指1958年在毛主席亲自制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我国在工业、农业等各方面出现的飞跃发展,也泛指社会主义建设高速度发展。图620图6为商务印书馆1978年12月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一个词条。它反映出当时A对“大跃进”运动有了客观认识B“拨乱反正”工作取得了重大进展C“左”倾思想影响依然比较严重D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大跃进运动与“左倾”思想。所给材料对大跃进进行了正面的评价,仍受“左倾”思想影响,没有对大跃进运动作出客观的评价,没有体现实事求是的思想,也就说明A、B、D三项的说法错误,排除A、B、D。从所给材料看,显然是肯定了大跃进运动,故答案为C。21古希腊城邦雅典的公共墓地主要用于埋葬牺牲的战士,城邦为他们树立墓碑,刻上所有牺牲者的名字,但并不写明他们的家世。这旨在强调A城邦公民的平等 B军事对城邦的重要性C共同的宗教信仰 D血缘对城邦维系的作用【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雅典的民主政治。从所给材料看,强调了所有牺牲的战士都不写明家世,实际是强调了公民的平等,故答案为A。所给材料并没有强调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才这样做,不是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就不这样,并没有强调军事斗争的重要性,排除B项。所给材料并没有涉及宗教方面的信息,故排除C项。所有牺牲的战士显然是不存在血缘方面的信息,排除 D项。22在1543年出版的天体运行论中,哥白尼提出太阳是宇宙的中心;在1859年出版的物种起源中,达尔文提出了生物进化理论。两种学说的共同意义是A肯定了人的价值和尊严 B推动了近代科学体系的形成C提供了观察世界的新视角 D奠定了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基础【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近代自然科学对社会发展的影响。根据所学知识,肯定人的尊严的是文艺复兴,而不是科学的进步,排除A。根据所学知识,近代自然科学形成的标志是牛顿力学体系的形成,排除B。根据所学知识,无论是天体运行论还是生物进化论,本质上是强调了观察世界的角度,故答案为C。根据所说知识,这两种学说与资产阶级革命没有直接的联系,排除D。2320世纪40年代末,美国政府公开宣告其政策是把日本“扶植为非常强大且具有稳定的自立经济的民主国家”。其目的是A遏制共产主义在亚太地区的扩张 B确立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地位C实现美国战略重心的转移 D适应世界多极化发展的需要【答案】 A【解析】本题考查冷战政策。注意题干时间是20世纪40年代末。这一时期正是处于冷战时期,美国扶持日本,其目的是为了遏制共产主义,故答案为A。所给材料仅仅是并没有涉及美国的世界霸主方面的信息,排除B。也没有关于美国战略重心转移方面的信息,排除C。根据所学知识,这一时期世界处于分极对立,没有出现多极化趋势,排除D。 第II卷 (必做,共140分+选做20分,共160分) 注意事项:1第II卷共13道题,其中3642题为必做部分,4348题为选做部分。2第II卷所有题目的答案,考生须05毫米黑色签字答在答题卡规定区域内,在试卷上答题不得分。3考生在选做部分的试题中须从地理历史两科中各选择一道题作答。答题前,请考生务必在答题卡上将所选择题号用2B铅笔涂黑。答完题后,再次确认所选题号。38(24分)某历史兴趣小组以“20世纪初中国的社会发展与女性解放”为课题开展研究性学习,在研究过程中使用了以下材料,得出了相关结论。材料甲:图9为兴趣小组根据汪盼玲中国婚姻史中统计的历代节妇烈女人数绘制的柱状图。乙:摘编自董天野等根据巴金小说家绘制的同名连环画中的一组画面。画面中的故事发生在1919年前后。主人公是封建大家庭高府的三公子觉慧和丫环鸣凤。1一天,鸣凤在走廊上遇见觉慧,便习惯地称呼觉慧为“三少爷”。2觉慧和鸣凤正在聊天,大太太周氏派人来找凤鸣3周氏告诉了鸣凤一个不幸的消息。周氏虽也不忍,但这是高老太爷的命令,自己也不敢违抗。4鸣凤抱定死的决心,她摸索到花园的湖池边,那是她被迫选定的归宿地。丙:摘编自1919年末长沙大公报的一则报道。李欣淑幼年时,父为其订了亲,未婚夫不幸去世,父母准备叫她守“望门寡”。李欣淑在女校念过书,不满这种包办婚姻,因而反抗出走,到北京工读。她说:“我于今决计尊重我个人的人格,积极的和环境奋斗,向光明的人生大路前进。”结论: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新旧交织,保守和进步共存。社会进步是女性解放的重要前提。(1)研究该课题时,兴趣小组为什么要搜集、研究材料甲?(4分)(2)据材料乙、丙,概括指出兴趣小组得出结论的依据(举一例说明即可)。(6分)(3)使用材料乙、丙进行课题研究时,兴趣小组应该优先选择哪则材料?说明理由。(6分)(4)据材料丙并结合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发展,对结论 加以阐述。(8分)【答案】(1)材料甲反映出历代统治者特别是明清统治者都重视对节妇烈女的宣传褒扬,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古代中国妇女受礼教压迫的状况;研究材料甲能够了解古代妇女的社会地位及其成因,为探讨20世纪初中国妇女地位的变化提供比较研究的视角。(2)考生作答时应结合具体事实进行概括归纳,准确说明事实与结论的关系,举一例说明即可。如:觉慧反对鸣凤叫自己少爷,希望取鸣凤为妻等,反映出当时出现了自由平等的新思想,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李欣淑的父母包办其婚姻等,说明当时封建礼教根深蒂固,反映出人们的守旧和社会的保守。(3)材料丙。材料丙是当时的新闻报道,相对较为真实,史料价值较高;材料乙是文学作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现实,但有艺术加工成分,使用时应与其他史料印证。(4)李欣淑接受新式教育、反对包办婚姻及与封建家庭的斗争等行为是20世纪初中国女性 解放的缩影。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正发生着深刻变化。经济上,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为反封建斗争和社会进步奠定了物质基础,让更多妇女可以走出家庭并实现经济独立。政治上,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南京临时政府颁布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在一定程度上传播了新观念、新思想,促进了女性解放。文化上,新式教育的发展,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对民主、科学的弘扬,为女性解放提供了思想动力。上述史实表面,反对专制制度,追求民主、自由和进步成为时代主题,这一切为女性解放创造了良好的社会前提条件。【解析】(1)我们可以从材料一“贞洁烈妇”在各个朝代人数的变化再联系主题“20世纪初中国社会发展和女性解放”可以很快得出前者是后者的对比信息。(2)关于新旧交替,一方面要举出新方面的事例,同时也要举出守旧方面的事例,这一问,就需要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事例进行说明,只要言之有理就可以。(3)本问考查历史研究中选择史料的问题,历史研究讲求事实、客观,往往采用真实可信的资料,资料乙选自小说,资料丙选自新闻,二者对比选择客观性强的新闻即资料丙。(4)解答本题需关注“社会进步”与“女性解放”的关系,结合20世纪初我国社会发展状况,联系材料中女性解放的相关信息,对结论加以证明即可。39(22分)奴隶贸易对英国和世界经济发展都产生了十分重要的影响。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史实1501年,第一批非洲奴隶运抵西印度群岛。15621563年,英国人约翰霍金斯第一次贩奴至美洲。1631年,英国在西非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英国政府贩奴活动正式开始。16701776年,英国贩卖到美洲大陆的奴隶总数超过其他国家贩奴数量的总和。1807年,英国议会通过了废除奴隶贸易法案。1833年,英帝国废除了奴隶制。据杨瑛英国奴隶贸易的兴衰等史论就欧洲的工业化历史而言,“世界视野”对于欧洲的意义远不如“欧洲视野”对于世界的意义大。对于核心地区的经济增长来说,亚洲、非洲和南美洲等边缘地区的作用微不足道。据帕特里克奥布莱恩欧洲经济发展等(1)指出英国在世界奴隶贸易中逐渐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4分)(2)说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发展产生的影响。(6分)(3)分析指出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4分)(4)对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加以评述。(8分)【答案】(1)国际条件:西班牙、葡萄牙等老牌殖民国家衰落,英国在海外殖民争夺中逐渐取得优势地位;国内条件:英国资本主义制度确立和经济迅速发展。(2)影响:为欧洲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资本原始积累,加剧了世界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 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扩大。(3)原因:随着工业革命的进行,英国需要更广阔的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商品输出成为英国对外侵略的主要目的和手段。(4)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站在欧洲的立场上,过分强调欧洲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中心地位,无视亚非拉等地区对世界发展做出的贡献,其观点具有片面性。近代欧洲制度的创新、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对世界历史发展具有重要影响,但奴隶贸易等史实表明,欧洲的“中心”地位及其对世界的贡献,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对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剥削和血腥掠夺基础之上的。自新航路开辟以来,世界逐渐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各地区、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联系和交流不断加强,共同促进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解析】(1)关于英国在奴隶贸易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际、国内因素,从国际上看,主要强调相关国家的衰落和英国的发展从国内看,主要强调在国内进行的工业革命增强了英国对外扩张的实力。(2)关于奴隶贸易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可从两方面说明,一方面要注意对资本主义兴起方面的影响,另一方面要强调对世界市场的形成方面的影响。(3)关于英国废除奴隶贸易的经济原因,主要强调英国工业革命的进行,需要把非洲作为其商品的市场和原料产地。(4)关于帕特里克奥布莱恩的观点,要重点强调其观点的立场所具有片面性,然后用史实加以说明。46(10分)【历史历史上的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外大小诸臣,自王公以及士庶,各宜努力向上,发愤为雄,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光绪帝宣示诸臣实力讲求西学材料二 近者设立海军、使馆、招商局、同文馆、制造局、水师堂洋操、船厂,而根本不净,百事皆非。今天下之言变者,曰铁路,曰矿务,曰学堂,曰商务,非不然也,然若是者,变事而已,非变法也。据康有为敬谢天恩并统筹全局折等(1)在改革问题上,光绪帝和康有为的认识有何相同之处?(2分)(2)根据材料中两人对改革的不同理解,说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在当时不能实现的原因。(8分)【答案】(1)向西方学习,实现富国强兵。(2)资产阶级维新派要求进行制度变革,发展资本主义;光绪帝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以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解析】(1)关于二人的在改革问题上的相同之处,重点强调二人都主张进行变革。(2)关于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不能实现的原因,首先要注意,光绪帝主张改革,其目的是为了维护清朝的统治,而不不为了发展资本主义,与维新派的主张有本质的区别,故不可能实现。图1347(10分)【历史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图13为若拉德贝特莱的画作革命的寓意。画面顶部是一位法国启蒙思想家的肖像,此外还有许多历史象征和革命符号(注:图中文字为引者标注)。此画完成于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最激进的时期。(1)法国大革命时期,哪些重要文献体现了画中所标注符号蕴含的革命精神?(4分)(2)结合时代背景,判断画中的启蒙思想家是伏尔泰还是卢梭,并说明理由。(6分)【答案】(1)人权宣言(1791年宪法或1793年宪法。(2)卢梭。179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中最激进的雅各宾派专政时期,雅各宾派实行的是革命恐怖主义。卢梭提出的“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论”,适应了雅各宾派专政的现实需要。【解析】(1)本题关键信息是“法国大革命时期”“重要文献”,法国大革命时期发表了人权宣言等文献。(2)根据所给材料,显然是卢梭。因为卢梭的思想主张最符合当时法国资产阶级的要求。48(10分)【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图14、15为二战后不同时期德国局势示意图。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图14 1945年的德国 图15 1948年的德国 (1)分别说明图14、15所示局势形成的主要原因。(6分)(2)概括指出图15所示局势的形成产生了怎样的影响。(4分)【答案】(1)图14:二战后,为根除德国法西斯主义,分割战后利益,根据雅尔塔会议的决定,英、法、美、苏对林国及其首都柏林实行分区占领。图15: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的对抗日益尖锐,美、英法合并占领区,与苏占区对峙。(2)导致德国分裂;冷战加剧。【解析】(1)从图14看,当时的德国分为四部分,说明当时为了解决德国的法西斯问题,美国、苏联、英国和法国对德国的分区占领,从而出现了图中的情况。从图15看,的德国分为两部分,反映的是两个德国的形成,原因是由于两大阵营冷战局面出现。(2)至于影响,一方面是两个德国的形成,一方面是世界上两极格局的形成。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