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细胞膜与细胞核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16810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38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细胞膜与细胞核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细胞膜与细胞核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细胞膜与细胞核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3.1细胞膜与细胞核随堂训练 新人教版必修1题组一、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xx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关于细胞膜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A脂质和蛋白质是组成细胞膜的主要物质B当细胞衰老时,其细胞膜的通透性会发生改变C甘油是极性分子,所以不能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D细胞产生的激素与靶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结合可实现细胞间的信息传递解析:细胞膜的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依据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甘油易以自由扩散的方式通过细胞膜。答案:C2(xx年高考新课标全国卷)关于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解析:高等植物细胞之间通过胞间连丝相互连接,相邻两个细胞之间形成通道,携带信息的物质通过通道进入另一个细胞,因此植物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A正确;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B正确;细胞内的吸能反应一般需要ATP水解提供能量,C正确;蔗糖是植物体内的二糖,哺乳动物细胞不能合成蔗糖,但可以合成乳糖,D错误。答案:D3(xx年高考福建卷)细胞的膜蛋白具有物质运输、信息传递、免疫识别等重要生理功能。下列图中,可正确示意不同细胞的膜蛋白及其相应功能的是()解析:血红蛋白在红细胞内,是一种可运载氧气的蛋白质,但并非膜蛋白,A项错误;抗体是浆细胞分泌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并非T淋巴细胞细胞膜的成分,B项错误;胰岛素受体具有特异性,只能与胰岛素特异性结合,无法与胰高血糖素结合,C项错误;神经递质可以与骨骼肌细胞膜上的神经递质受体特异性结合,葡萄糖可以借助转运葡萄糖的载体通过主动运输的方式进入骨骼肌细胞,D项正确。答案:D4(xx年高考江苏卷)生物膜系统在细胞的生命活动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图13表示3种生物膜结构及其所发生的部分生理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图1表示的生理过程是_,其主要的生理意义在于_。(2)图2中存在3种信号分子,但只有1种信号分子能与其受体蛋白结合,这说明_;若与受体蛋白结合的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那么靶器官是_。(3)图3中ATP参与的主要生理过程是_。(4)叶肉细胞与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图_(填图序号)中的膜结构。(5)图13中生物膜的功能不同,从生物膜的组成成分分析,其主要原因是_。(6)图13说明生物膜具有的功能有_(写出3项)。解析:(1)图1中生物膜上H与O2生成H2O且有ATP的生成,可以推测此过程为有氧呼吸第三阶段。(2)图乙体现了生物膜上的受体蛋白能与相应的信号分子特异性结合。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能够刺激垂体合成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故其靶器官是垂体。(3)图3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光反应产生的ATP将在叶绿体基质中参与暗反应,用于三碳化合物的还原。(4)图1、图2、图3可分别表示线粒体内膜、细胞膜、类囊体薄膜,叶肉细胞和人体肝脏细胞都具有的是图1、2所示的膜结构。(6)图1和图3都可以体现出H的跨膜运输过程,图2体现出细胞膜具有识别信息分子的功能,在图3中,光反应所发生的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的过程发生在类囊体薄膜上。答案:(1)有氧呼吸第三阶段为生命活动供能(2)受体蛋白具有特异性垂体(3)暗反应(4)1、2(5)含有的蛋白质不同(6)跨膜运输、信息交流、能量转换等题组二、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5(xx年高考大纲全国卷)下列有关细胞核的叙述,错误的是()A蛋白质是细胞核中染色质的组成成分B细胞核中可进行遗传物质的复制和转录C小分子物质可以通过核孔,大分子物质不能D有丝分裂过程中存在核膜消失和重新形成的现象解析:本题考查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细胞核中的染色质是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的;核DNA的复制和转录过程都在细胞核中进行;核孔是大分子物质出入细胞核的通道;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在有丝分裂末期,核膜重新出现。答案:C6真核细胞单位面积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以下细胞中核孔数目最少的是()A胰岛细胞B造血细胞C效应B细胞(浆细胞) D口腔上皮细胞解析:本题利用题目中的核孔数目与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有关的信息,间接考查了选项中各细胞的类型和代谢水平的差异。细胞的代谢越旺盛,则核孔的数目越多。A、C中的细胞分别分泌胰岛素(或胰高血糖素)和抗体,代谢旺盛。B中细胞的分裂能力很强,代谢旺盛。只有D为高度分化的细胞,代谢较弱,故D中的口腔上皮细胞的核孔数目最少。答案:D7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亲核蛋白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发挥功能。如图为非洲爪蟾卵母细胞亲核蛋白注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由头部决定B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不需要载体C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消耗能量D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的方式与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相同解析:由题图可知,放射性尾部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但放射性头部却不能从细胞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中,可见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是由尾部决定的,A项错误。由题干信息“核孔是具有选择性的核质交换通道”可知,物质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具有选择性,即亲核蛋白进入细胞核需要载体和能量,B项错误,C项正确。葡萄糖进入红细胞的方式为协助扩散,需要载体的协助,不消耗能量,故D项错误。答案:C一、选择题1下列关于真核细胞生物膜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膜的特定功能主要由膜蛋白决定B构成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脂肪和胆固醇C有氧呼吸及光合作用产生ATP均在膜上进行D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的膜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解析:不同的生物膜含有不同的膜蛋白,具有不同的功能;构成生物膜的脂质主要是磷脂,动物细胞有少量胆固醇,生物膜都不含脂肪;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分别在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进行,都产生ATP;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都参与蛋白质的合成与运输,但核糖体不具有膜结构。答案:A2下列关于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的认识,错误的是()A生物膜中的磷脂在细胞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B分泌蛋白的修饰加工由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共同完成C生物膜之间可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D生物膜系统由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解析:在生物膜行使功能时起重要作用的成分是蛋白质;分泌蛋白在核糖体上合成后需要先后在内质网和高尔基体上修饰加工,最后通过细胞膜分泌到细胞外;生物膜具有流动性,可以通过具膜小泡的转移实现膜成分的更新;真核细胞的细胞膜、各种细胞器膜和核膜共同构成了生物膜系统。答案:A3据最新研究发现,内皮素在皮肤中分布不均,是造成色斑的主要原因。内皮素拮抗剂进入皮肤,可以和黑色素细胞膜的受体结合,使内皮素失去作用,这为美容研究机构带来了福音。分析上述材料体现了细胞膜的哪项功能()A细胞膜中磷脂含量越高,功能越复杂B细胞膜作为系统的边界,严格控制物质进出细胞C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D细胞膜的组成成分主要为磷脂和蛋白质解析:细胞膜的功能可分为三种,即:将细胞与外界环境分隔开、控制物质进出细胞、进行细胞间的信息交流。细胞膜上受体的本质为糖蛋白,具有细胞识别功能,可接受外界信息,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的功能。细胞膜的主要组成成分为磷脂和蛋白质,细胞膜的功能与蛋白质密切相关,细胞膜功能越复杂,蛋白质的种类就越多。细胞膜功能与成分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应区分开。答案:C4(xx年合肥质检)下列有关细胞膜结构或功能的分析正确的是()A膜中多糖的水解产物能与斐林试剂生成砖红色沉淀,说明膜中多糖的单体是葡萄糖B在生物体的不同细胞中,细胞膜功能的多种多样,决定了细胞膜结构的多种多样C由于膜对Na通过具有选择性,所以在细胞膜上帮助Na跨膜的蛋白质只有一种D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既与磷脂分子和水的亲疏有关,又与膜上蛋白质的种类和结构有关解析:具有还原性的糖都能够与斐林试剂发生颜色反应;在不同的细胞中,组成细胞膜的蛋白质种类不同,决定了细胞膜功能的多样性;细胞膜上帮助Na跨膜运输的蛋白质不止一种。答案:D5(xx年绵阳诊断)xx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了揭开细胞内部囊泡运输调控机制的三位科学家。下列关于细胞内囊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囊泡膜的基本组成成分为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B囊泡膜能与其他膜结构融合,这体现了生物膜的流动性特点C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需要囊泡参与信号的转换D各种激素在分泌时都需要囊泡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解析:生物膜由磷脂分子和蛋白质分子组成;膜融合过程体现了生物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的特点;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时,囊泡与神经递质的释放有关,参与了信号的转换;分泌蛋白质类激素时需要囊泡从内质网转移到高尔基体。答案:D6生物膜在生命过程中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图所示的过程中,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说明细胞膜有信息传递功能B说明细胞膜有一定的流动性C图中所示细胞膜的识别功能依赖于膜上的载体蛋白D说明细胞膜具有物质运输功能解析:图中所示细胞膜的识别功能是指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的受体蛋白结合,不是载体蛋白。突触小泡膜与突触前膜融合将神经递质排到突触间隙,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和物质运输功能。答案:C7如图为细胞膜结构及物质的跨膜运输方式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能与斐林试剂发生砖红色反应Bc可表示哺乳动物成熟红细胞吸收葡萄糖C可能与机体免疫、体液调节等功能有关D细胞吸水膨胀时的厚度变小,可说明具有选择透过性解析:图中是糖蛋白,是蛋白质,斐林试剂与还原性糖发生砖红色反应,不与蛋白质发生砖红色反应;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吸收葡萄糖的方式是协助扩散,不消耗能量,而且方向也不对;是磷脂双分子层,没有选择透过性,细胞吸水膨胀时的厚度变小,可说明细胞膜具有流动性。答案:C8如图表示真核细胞中4种生物膜上发生的化学变化示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一定是内质网膜B一定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C一定是叶绿体内膜D一定是线粒体内膜解析:能对肽链进行加工的细胞器除内质网外,还有高尔基体,A错误;淀粉和纤维素的单体均是葡萄糖,因此不能确定合成的物质就是纤维素(细胞壁的主要成分),B错误;为水的光解,发生于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而不是叶绿体内膜上,C错误;真核细胞中,呼吸作用第三阶段为氢氧结合生成水,发生于线粒体内膜上,D正确。答案:D9如图为细胞间信息传递的几种模式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传递是依靠细胞1分泌的化学物质B细胞3与细胞2间信息交流的方式与细胞1与靶细胞间的信息交流方式不同C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与靶细胞进行信息识别的结构基础是靶细胞表面的受体蛋白D若细胞4是效应T细胞,则其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膜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解析:细胞1是内分泌细胞,通过分泌激素与靶细胞进行信息交流。细胞2和细胞3都是神经细胞,它们之间通过递质进行信息传递,因此细胞1与靶细胞之间以及细胞3与细胞2之间都是通过化学物质进行信息交流。化学物质通过与靶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将信息传递给靶细胞。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是通过细胞间直接接触传递信息的。答案:B10如图用动物受精卵做下列实验,关于该实验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提取受精卵的核单独培养不久就退化消失,说明细胞核离开细胞质则不能生存B把去掉核的细胞单独培养不久消失,说明细胞质离开细胞核则不能生存C该实验说明只要保持细胞核的完整性,细胞就能正常地进行生命活动D细胞核是细胞代谢的控制中心解析:细胞核和细胞质之间是相互依存的关系,即细胞核和细胞质相互分离之后二者都不能单独生存。它们在细胞的代谢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是不同的: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细胞质是代谢的主要场所。答案:C11(xx年龙岩质检)下列关于细胞核的叙述正确的是()A真核细胞的外层核膜上有大量核糖体B在电镜下观察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可以看出细胞核的主要结构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C真核细胞的核膜上有核孔,DNA和RNA都可以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D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不再分裂的蓝藻细胞看不到核膜与核仁,只能看到染色质解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进行细胞分裂,看不到染色体;DNA在细胞核内,不能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蓝藻是原核生物,没有核膜与核仁,也没有染色质。答案:A12有人把变形虫的核取出,观察无核变形虫短期的一系列生理变化特点后,预测出ad四个现象,并提出相应的推测理由。请选出预测现象和推理均正确的一个组合()预测现象:a.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停止伸出伪足,但几天后核将再生,能正常活动;b.失去核的变形虫,细胞质功能逐渐衰退,几天内将死亡;c.失去核的变形虫,虽然会反复进行数次无丝分裂,但结果还是死亡;d.除去核以后,细胞质活动反而暂时提高,因此细胞分裂将更加旺盛。推测理由:核能抑制细胞的过度分裂;没有核的细胞也具备分裂的能力;如果没有核,就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许多生物结构都有再生能力,核也能再生。Aa与Bb与Cc与 Dd与解析:细胞核与细胞质的关系:细胞核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中心,细胞质为细胞核提供能量和营养物质等。失去核的变形虫由于不能制造出合成众多蛋白质所必需的核酸,细胞的生命活动不能正常进行,如不能摄取食物,对外界刺激也不再发生反应,因而生存几天后就会死亡。答案:B二、非选择题13(xx年中山模拟)下图甲为细胞中某一结构的模式图,图乙表示图甲中3的成分及其各级结构。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所示结构为_的亚显微结构。图甲中1所示的结构由_层磷脂分子构成。(2)图甲中2所示结构是_,代谢旺盛的细胞该结构数目多。(3)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出现周期性变化的结构是_(用数字表示)。(4)图乙中控制的合成,是_分子,鉴定的试剂为_。(5)图乙中转化成发生在细胞有丝分裂的_期。遗传物质呈状态时,不能发生DNA分子转录的原因是_。(6)图乙中在动物细胞中除了在上外,还分布在_中。解析:(1)图甲表示真核细胞的细胞核亚显微结构,1表示核膜,为双层膜结构,故由4层磷脂分子组成。(2)图甲中2表示核孔,代谢旺盛的细胞核孔数目多。(3)在有丝分裂前期,核膜消失,核仁解体;在末期,又重新形成新的核膜和核仁。(4)染色体是由蛋白质和DNA组成的,是双螺旋结构的DNA,是蛋白质,可用双缩脲试剂鉴定。(5)由染色体解螺旋变成染色质,这一过程发生在有丝分裂的末期。(6)DNA主要分布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在动物细胞的线粒体中也含有DNA。答案:(1)细胞核4(2)核孔(3)1、4(4)DNA双缩脲试剂(5)末在染色体状态时,染色体高度螺旋化,DNA分子结构稳定,不能解旋,故不能转录出RNA(6)线粒体14下表是某种动物细胞内的几种膜结构的化学成分表,请据此推断:(1)表中所给数据说明_。(2)表中膜物质含量的差别说明正常细胞膜具有不同于其他膜的功能是_。(3)癌细胞膜与正常细胞膜比较,膜的组成成分的差别是_。导致癌细胞膜与正常细胞膜在功能上的差别是_。(4)比较线粒体内、外膜的蛋白质含量,可发现内膜的蛋白质含量明显高于外膜,原因主要是内膜上含有多种_。(5)上表所列的几种生物膜中,在细胞中分布最广泛的是_。(6)以上生物膜在功能上具有的共同特点是_。解析:各种生物膜的化学成分基本相似,都含有蛋白质、脂质和糖类。但不同生物膜由于功能上的差异,其中的化学成分有差异。细胞膜上的蛋白质与较多的糖结合形成糖被,即糖蛋白,糖蛋白被称为“细胞语言”,可起识别和传递信息等作用。癌细胞的特征之一是表面发生了变化,是由于细胞膜上糖蛋白减少,导致癌细胞易在机体内分散和转移。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其中的第三阶段即H与氧气结合生成水的反应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的,其上蛋白质(酶)较外膜多。在生物膜系统中内质网膜与细胞膜、核膜有直接联系,并通过“出芽”形成囊泡,与高尔基体间接联系。不同生物膜在功能上对物质的通过都有选择透过性。答案:(1)不同生物膜化学组成基本相同,但化学成分的含量有差异(2)识别与信息传递(3)糖类很少(或糖蛋白很少)细胞彼此间黏着性减小,使癌细胞易分散和转移(4)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5)内质网膜(6)选择透过性15现有人的成熟红细胞、人的口腔上皮细胞、蛙的红细胞、鸡肝研磨液等生物材料及相关用具,请根据以上材料,完成下列实验设计并分析有关问题。(1)为获得纯净的细胞膜,应选取上述材料中的_做实验。选用该材料的原因是它_。(2)将选取的上述材料放入_中,由于_作用,一段时间后细胞将破裂。(3)有人发现,在一定温度条件下,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均垂直排列于膜表面。当温度上升到一定程度时,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有75%排列不整齐,细胞膜的厚度变小,而膜的表面积扩大,膜对离子和分子的通透性提高。对上述实验现象的合理解释是_。(4)生物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的功能,请根据以下材料设计实验,验证膜的选择透过性。材料:红玫瑰、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蒸馏水、培养皿、量筒。实验步骤:取适量的玫瑰花瓣,_,分别加入培养皿中;A组加入_,B组加入等量的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_。解析:本题考查细胞膜的制备及生物膜控制物质进出的相关实验设计,意在考查考生的实验与探究能力。(1)人的成熟红细胞无细胞核,除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结构,是获取纯净细胞膜的好材料。(3)当温度升高时,磷脂分子由整齐地排列变得不整齐,这可能是由磷脂分子运动造成的,即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活细胞的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细胞液中的色素不会从细胞中渗出;当细胞死亡后,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色素会从细胞中渗出。由题干所给材料可知,本实验杀死细胞的方法是用质量分数为15%的盐酸处理。答案:(1)人的成熟红细胞除细胞膜外无其他膜结构(2)蒸馏水(清水)渗透(3)构成细胞膜的磷脂分子是可以运动的,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4)均分为A、B两组适量的蒸馏水观察A、B两组花瓣的颜色变化及溶液的颜色变化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