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5讲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12245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3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5讲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5讲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5讲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第8单元 第25讲 免疫调节课时作业1(xx安庆二模)科学家发现某种病患者的血清中有一种特殊的抗体,该抗体能攻击和破坏细胞内染色体的着丝点蛋白,称之为抗着丝点抗体(ACA)。下列有关ACA的叙述错误的是()A必须经高尔基体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B可使分裂后的子细胞出现染色体变异C能特异性地对着丝点蛋白发挥作用D可能导致个体患免疫缺陷病解析抗体属于分泌蛋白,需要在高尔基体上加工后才具有生理活性; 据题意可知,ACA的作用是破坏着丝点,如果着丝点被破坏,会影响染色单体分离,从而导致染色体数目的变异;抗体只能与相应的抗原结合,其作用具有特异性;该类疾病属于自身免疫病。答案D2(xx枣庄检测)去除垂体后,大鼠淋巴细胞的数量和淋巴因子的活性明显下降。垂体、下丘脑与免疫细胞之间存在如下图所示的联系,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下丘脑不属于内分泌腺B细胞Y的增殖能力大于XC细胞X与Y的RNA不完全相同D物质甲为淋巴因子解析下丘脑能分泌有关激素,属于内分泌腺;图中细胞X可能是记忆B细胞或B淋巴细胞,细胞Y为浆细胞,增殖能力应该是细胞X大于细胞Y;细胞Y由细胞X分化而来,所以两者的RNA不完全相同;垂体释放的物质甲应为生长激素。答案C3(xx南充一诊)新生儿出生后保留其脐带血,是因为脐带血内含有大量的造血干细胞,它不仅能够增殖分化成血细胞,还可以增殖分化成淋巴细胞,参与人体免疫调节。下列描述中错误的一项是()A由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中,细胞内核酸发生了改变B浆细胞在特异性识别抗原后,自身合成并分泌抗体来消灭抗原C吞噬细胞能识别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D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与靶细胞发生作用,使其裂解死亡的过程属于细胞凋亡解析造血干细胞形成淋巴细胞的过程属于细胞的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细胞内RNA发生了改变;浆细胞不具备识别抗原的能力;吞噬细胞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即抗原),在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中都有着重要的作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死亡的过程是受机体控制的一种程序性死亡过程,属于细胞凋亡。答案B4(xx兰州质检)下图甲为人体内众多免疫细胞的起源和分化示意图,图乙表示一正常人注射疫苗后体内抗体产生的反应记录。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图甲中需抗原刺激才能产生的有B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的细胞核中的遗传物质由于分化产生了差异C图乙中曲线在bc段的斜率大于de段的斜率D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B细胞解析记忆细胞、浆细胞和效应T细胞都需要抗原的刺激才能产生;细胞分化不会导致遗传物质改变;分析题图可知,de段属于二次免疫,bc段属于初次免疫,bc段的斜率小于de段的斜率;图乙中mn的主要原因是注射疫苗后机体产生了较多的记忆细胞。答案A必纠错题5如图表示人体内某些淋巴细胞的分化和某种免疫过程,数字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或物质。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d细胞为浆细胞;等过程都需要细胞膜上糖蛋白的参与B过程是细胞的分裂与分化,过程是抗原与抗体的结合C由造血干细胞形成的a、b、c细胞内蛋白质的种类有所不同D与Y合成和分泌直接有关的膜性细胞器是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易错提示本题考查了淋巴细胞的来源、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过程。根据淋巴细胞的来源b为T细胞,c为B细胞,过程为体液免疫过程。解析表示吞噬细胞吞噬处理抗原,表示吞噬细胞将抗原呈递给T细胞,表示T细胞产生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表示B细胞增殖分化,表示浆细胞分泌抗体,表示抗原、抗体结合;a表示各种血细胞,b表示T细胞,c表示B细胞,d表示浆细胞,e表示记忆细胞,f表示吞噬细胞。答案B高考真题6(xx山东高考)吞噬细胞对细菌抗原的吞噬、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吞噬细胞特异性地吞噬细菌抗原B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C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可直接呈递给B淋巴细胞D抗原加工处理和呈递过程只存在于体液免疫解析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不具有特异性;由图可知,溶酶体和内吞泡融合从而形成抗原片段,因此溶酶体参与抗原的加工处理过程;加工处理后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第一步都是对抗原的处理、呈递和识别。答案B7(xx天津卷, 6)神经递质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突触后膜兴奋,引起肌肉收缩。重症肌无力患者体内该过程出现异常,其发病机理示意图如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物质a作为抗原能激活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B抗a抗体与物质a的结合物不能被吞噬细胞清除C物质a引发的上述免疫过程属于体液免疫D患者体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解析由图可知,物质a可刺激机体可产生抗a抗体,而抗体是由浆细胞产生,说明物质a可以作为抗原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A正确;抗a抗体与物质a结合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被吞噬细胞吞噬,B错误;抗体C所参与的免疫属于体液免疫,C正确;由于抗a抗体与乙酰胆碱竞争AChR受体,所以患者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的AChR特异性结合减少,D正确。答案B8(xx重庆卷, 3)驻渝某高校研发的重组幽门螺杆菌疫苗,对该菌引发的胃炎等疾病具有较好的预防效果。实验证明,一定时间内间隔口服该疫苗3次较1次或2次效果好,其主要原因是()A能多次强化刺激浆细胞产生大量的抗体B抗原的积累促进T细胞释放大量淋巴因子C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导致应答效果显著增强D能增强体内吞噬细胞对抗原的免疫记忆解析在机体进行特异性免疫时可产生记忆细胞,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很长一段时间内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当再接触这种抗原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的抗体。人类以此为原理发明了疫苗,使用后能使记忆细胞数量增多免疫应答加强,而浆细胞、抗体、淋巴因子存在时间短,吞噬细胞无记忆功能,不能起到较好的预防作用。故C正确,ABD错误。答案C9(xx课标卷, 30)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是_。(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解析(1)非特异性免疫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2)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可以识别并结合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靶细胞),并使其裂解凋亡。(3)体液免疫时,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在T细胞分泌的淋巴因子作用下,增殖分化产生浆细胞和记忆细胞,浆细胞分泌抗体,与刺激其产生的抗原进行特异性结合。答案(1)机体生来就有的,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3)淋巴B抗体拓展新题10(xx安庆模拟)下图表示特异性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下列对a、b、c、d四种细胞的判断,不正确的是()Aa细胞具有吞噬、传递抗原的作用Bb细胞增殖分化后产生抗体直接分解抗原Cc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发生了变化Dd细胞通过和靶细胞密切接触发挥作用解析由图可知,a、b、c、d四种细胞分别为吞噬细胞、B细胞、靶细胞、效应T细胞。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抗体与抗原特异性结合形成沉淀和细胞集团,最后被吞噬细胞吞噬消化,由此可见,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不能直接分解抗原。答案B11(xx新课标卷II)关于免疫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淋巴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B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C吞噬细胞和B细胞都属于免疫细胞D浆细胞通过胞吐作用分泌抗体解析淋巴细胞指B细胞、T细胞,免疫细胞包括B细胞、T细胞和吞噬细胞。淋巴细胞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答案A12人体感染白喉杆菌后,将启动系列免疫反应,其中属于特异性免疫的是()A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繁殖B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C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杀死白喉杆菌D体液中的免疫球蛋白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中和其毒性解析人体免疫分为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及口腔中的链球菌产生过氧化氢都是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吞噬细胞通过溶酶体将吞入的白喉杆菌消化是人体的第二道防线,也属于非特异性免疫。免疫球蛋白(抗体)与白喉杆菌毒素反应,是体液免疫,属于特异性免疫。答案D13(xx四川卷,2)若H7N9禽流感病毒侵入人体,机体在免疫应答过程中不会发生的是()A吞噬细胞摄取和处理病毒BT细胞合成并分泌淋巴因子C浆细胞进行分裂并分泌抗体D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记忆细胞命题思路本题借“今年四月国内爆发的H7N9病毒事件”创设情境,实际考查稳态与环境和分子与细胞两大模块的基础知识的理解能力,属于基础立意题。解析H7N9病毒对人体来说属于一种特异性抗原,侵入人体后会激发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反应,浆细胞又名效应B细胞,属于高度分化的体细胞,不再分裂,故选C。答案C14科学家研究发现一种树突状细胞(DC细胞), 在免疫反应中有强大的摄取、处理和传递抗原的功能。图示DC细胞参与免疫的过程,请回答问题:(1)DC细胞能通过_方式将外来抗原摄取入细胞内,将其分解;同时,免疫调节也可对付体内的异常细胞,这体现了免疫系统的_功能。(2)DC细胞处理抗原后,细胞外出现特定的结构能与T细胞表面具有_作用的受体相结合,激活信号分子(S1、S2)从而激发T细胞出现免疫效应,此过程称为细胞间的_。(3)T细胞发生免疫效应时,它产生的_可刺激_细胞增殖分化;效应T细胞也能直接作用于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发生_免疫。(4)DC细胞的研究成果已应用于医学,DC细胞免疫疗法是指通过一定的方法获取患者的DC细胞,经_技术体外增殖后,回输入该患者体内,提高清除抗原的效果。解析DC细胞通过胞吞的方式对外来抗原进行吞噬处理,体现了免疫系统具防卫、监控和清除功能。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可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使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细胞,在细胞免疫过程中T细胞增殖分化为效应T细胞和记忆细胞,效应T细胞与相应被抗原入侵的靶细胞结合并使之裂解死亡。对细胞进行体外增殖的技术是动物细胞培养。答案(1)胞吞防卫、监控和清除(2)识别信息交流(3)淋巴因子B细胞(4)动物细胞培养15如图所示为某种免疫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该过程为_免疫,属于免疫系统的第_道防线。(2)试写出b细胞和c细胞在其他免疫中的作用:b细胞_、c细胞_。(3)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_病。这类疾病常见的如_。A系统性红斑狼疮B镰刀型细胞贫血症C猫叫综合征D抗维生素D佝偻病(4)细胞间可以通过信号分子及细胞膜上的受体实现信息传递,如图中过程,请根据高中生物学知识再举出两例。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生命活动的调节中关于细胞免疫的过程。由图可知,此过程为细胞免疫,属于免疫系统的第三道防线。b细胞和c细胞分别是吞噬细胞和T细胞,吞噬细胞的作用是吞噬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吞噬“异物”;T细胞可以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机体免疫系统误将自身的某些细胞成分当作“异己”时,便会导致自身免疫病。这类疾病常见的如A系统性红斑狼疮。细胞间可以通过信号分子及细胞膜上的受体实现信息传递,如图中过程,课本上例子如下:激素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相识别;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传递兴奋。答案(1)细胞三(2)吞噬处理抗原,呈递给T细胞,在第二道防线中吞噬“ 异物”分泌淋巴因子,作用于B细胞(3)自身免疫A(4)激素分子通过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相识别;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传递兴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