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限时规范特训(二).doc

上传人:xt****7 文档编号:321187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6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限时规范特训(二).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限时规范特训(二).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限时规范特训(二).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生物 第16讲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限时规范特训(二)组题说明考点题号错题统计错因分析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及验证1、2、6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3、4、5、7、10、13两对相对性状的异常分离比8、9、11、12、14、151.孟德尔利用假说演绎法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其中在研究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时,针对发现的问题孟德尔提出的假说是()AF1表现显性性状,F1自交产生四种表现型不同的后代,比例是9331BF1形成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分离,不同对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F1产生四种比例相等的配子CF1产生数目和种类相等的雌雄配子,且雌雄配子结合机会相同DF1测交将产生四种表现型的后代,比例为1111解析:A项所述的内容是孟德尔发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孟德尔提出了B项所述的假说,为了验证假说是否成立进行了测交实验。答案:B2下列有关基因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的说法,错误的是()A二者具有相同的细胞学基础B二者揭示的都是生物细胞核中遗传物质的遗传规律C在生物性状遗传中,二者可以同时进行,同时起作用D基因分离定律是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解析:基因分离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导致其上的等位基因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细胞学基础是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答案:A3已知玉米的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子代的基因型及比值如图所示,则双亲的基因型是()ADDSSDDSs BDdSsDdSsCDdSsDDSs DDdSSDDSs解析:单独分析D(d)基因,后代只有两种基因型,即DD和Dd,则亲本基因型为DD和Dd;单独分析S(s)基因,后代有三种基因型,则亲本都是杂合子。答案:C4以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作亲本进行杂交,F1植株自花传粉,从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中任取1粒绿色圆粒和1粒绿色皱粒的种子,这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概率为()A. 1/3 B. 1/4 C. 1/9 D. 1/16解析:黄色皱粒(YYrr)与绿色圆粒(yyRR)的豌豆杂交,F1植株的基因型为YyRr,F1植株自花传粉,产生F2(即为F1植株上所结的种子),F2性状分离比为9331,绿色圆粒所占的比例为3/16,其中纯合子所占的比例为1/16,绿色皱粒为隐性纯合子,所以两粒种子都是纯合子的几率为1/311/3。答案:A5有人将两亲本植株杂交,获得的100粒种子种下去,结果为结红果叶上有短毛37株、结红果叶上无毛19株、结红果叶上有长毛18株、结黄果叶上有短毛13株、结黄果叶上有长毛7株、结黄果叶上无毛6株。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两株亲本植株都是杂合子B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红果短毛C两亲本的表现型都是黄果长毛D就叶毛来说,无毛与长毛的植株都是纯合子解析:根据后代中红果黄果31,短毛无毛长毛211,可确定亲本都为杂合子;亲本的表现型为红果短毛;就叶毛来说,短毛的个体为杂合子,无毛和长毛的个体为纯合子。答案:C6基因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情况下,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A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则F2双显性性状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占1/16B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C若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 自花传粉后,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D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的配子中有dd的类型,则可能是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变异解析:基因型为DDtt和ddTT的个体杂交,F2中双显性个体也占9/16,F2双显性个体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也占1/9;亲本基因型为Ddtt和ddTt,后代表现型的数量比也为1111;将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枝条嫁接到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上,基因型为DDtt的桃树自花传粉,所结果实的基因型为DDtt;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在进行减数分裂时,D和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分离,若产生了基因型为dd的配子,则可能是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含有d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的同一极,同时含有T(t)的两条染色体移向细胞另一极的结果,应属于染色体变异。答案:D7玉米中,有色种子必须具备A、C、R三个显性基因,否则表现为无色。现将一有色植株M同已知基因型的三个植株杂交,结果如下:MaaccRR50%有色种子;Maaccrr25%有色种子;MAAccrr50%有色种子,则这个有色植株M的基因型是()AAaCCRr BAACCRRCAACcRR DAaCcRR解析:由杂交后代中A_C_R_占50%知该植株A_C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杂交后代中A_C_R_占25%知该植株A_C_R_中有两对是杂合的;由杂交后代中A_C_R_占50%知该植株C_R_中有一对是杂合的;由此可以推知该植株的基因型为AaCCRr。答案:A8某种鼠中,皮毛黄色(A)对灰色(a)为显性,短尾(B)对长尾(b)为显性。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两对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相互间独立遗传。现有一对表现型均为黄色短尾的雌、雄鼠交配,发现子代部分个体在胚胎期死亡。则理论上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A均为黄色短尾B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C黄色短尾灰色短尾31D黄色短尾灰色短尾黄色长尾灰色长尾6321解析:根据题干中“基因A或b纯合会导致个体在胚胎期死亡”可知:黄色短尾的雌、雄鼠的基因型都为AaB_;子代中不会出现长尾鼠(bb)。AaAa1/4AA(致死)、1/2Aa(黄色)、1/4aa(灰色)。综合考虑两对性状,则子代中成活个体的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短尾灰色短尾21。答案:B9一种观赏植物,纯合的蓝色品种与纯合的鲜红色品种杂交,F1为蓝色。若让F1蓝色植株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子代的表现型及比例为蓝色鲜红色31。若让F1蓝色植株自花受粉,则F2表现型及其比例最可能是()A蓝色鲜红色11 B蓝色鲜红色31C蓝色鲜红色91 D蓝色鲜红色151解析:纯合蓝色与纯合鲜红色品种杂交,F1均为蓝色,可知蓝色为显性性状,鲜红色为隐性性状。F1与鲜红色杂交,即测交,子代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说明花色由两对独立遗传的等位基因控制,且只要含有显性基因即表现为蓝色,无显性基因则为鲜红色。假设花色由Aa、Bb控制,则F1的基因型为AaBb,F1自交,F2的基因型(表现型)及比例为A_B_(蓝色)A_bb(蓝色)aaB_(蓝色)aabb(鲜红色)9331,故蓝色鲜红色151,故D正确。答案:D10控制玉米株高的4对等位基因对株高的作用相等,且分别位于4对同源染色体上。已知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10 cm,基因型为AABBCCDD的玉米高26 cm。如果已知亲代玉米高10 cm和26 cm,则F1的株高及F2的表现型种类数分别是()A12 cm、6种 B18 cm、6种C12 cm、9种 D18 cm、9种解析:根据题意可知,基因型为8个显性基因的植株与基因型为8个隐性基因的植株之间相差16 cm,即每个显性基因的贡献是2 cm。F1的基因型中有4个显性基因,F1株高为18 cm,F2的基因型中含有08个显性基因,表现为9种不同的株高,所以表现型是9种。答案:D11已知玉米有色子粒对无色子粒是显性。现用一有色子粒的植株X进行测交实验,后代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对这种杂交现象的推测不正确的是()A测交后代的有色子粒的基因型与植株X相同B玉米的有、无色子粒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C玉米的有、无色子粒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D测交后代的无色子粒的基因型至少有三种解析:根据测交后代中“有色子粒与无色子粒的比是13”可知,玉米的有色子粒、无色子粒不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应是至少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的。答案:C12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R1和R2决定红色,r1和r2决定白色,R对r为不完全显性,并有累加效应,也就是说,麦粒的颜色随R的增加而逐渐加深。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则F2的基因型种类数和不同表现型比例为()A3种、31 B3种、121C9种、9331 D9种、14641解析:小麦的粒色受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R1和r1、R2和r2控制,将红粒(R1R1R2R2)与白粒(r1r1r2r2)杂交得F1,F1的基因型为R1r1R2r2,所以F1自交后代基因型有9种;后代中r1r1r2r2占1/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6/16,R1R1R2r2和R1r1R2R2共占4/16,R1R1R2R2占1/16,所以不同表现型的比例为14641。答案:D13玉米有矮株和高株两种类型,现有3个纯合品种:1个高株(高)、2个矮株(矮甲和矮乙)。用这3个品种做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实验组合F1F2第1组:矮甲高 高 3高1矮第2组:矮乙高 高 3高1矮第3组:矮甲矮乙高 9高7矮结合上述实验结果,请回答:(株高若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表示,若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则用A、a和B、b表示,以此类推)(1)玉米的株高由_对等位基因控制,它们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关系是_。(2)玉米植株中高株的基因型有_种,亲本中矮甲的基因型是_。(3)如果用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与矮乙杂交,则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_。解析:由第3组实验结果可知,玉米的株高受2对等位基因控制,且2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第3组中F2的表现型及比例是9高7矮,因此,高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四种,矮株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aabb五种,根据实验结果可以推知矮甲(矮乙)的基因型为AAbb或aaBB。矮甲和矮乙杂交得到的F1的基因型为AaBb,与AAbb或aaBB杂交,后代的表现型和比例是高矮11。答案:(1)2 等位基因位于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2)4 AAbb或aaBB(3)高矮1114某农科所做了两个小麦品系的杂交实验,70 cm株高和50 cm株高(以下表现型省略“株高”)的小麦杂交,F1全为60 cm。F1自交得到F2,F2中70 cm65 cm60 cm55 cm50 cm均为14641。育种专家认为,小麦株高由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自由组合定律,相关基因可用A、a,B、b,表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F2中60 cm的基因型是_。请利用上述实验材料,设计一个杂交实验对专家的观点加以验证,实验方案用遗传图解表示(要求写出配子)。(2)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 cm和一株60 cm的小麦杂交,杂交后代中70 cm65 cm60 cm55 cm约为1331,则亲本中65 cm的基因型为_,60 cm的基因型为_,杂交后代中基因型有_种。(3)上述实验材料中,一株65 cm和一株60 cm的小麦杂交,F1_(填“可能”或“不可能”)出现“11”的性状分离比。解析: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小麦株高由两对基因控制,株高随显性基因个数的增加而增加。由最高和最低株高计算可知,每增加一个显性基因,植株增加的高度为(7050)45(cm)。F2中株高为60 cm的植株有2个显性基因,基因型应有AAbb、aaBB、AaBb。验证自由组合定律一般采用测交法。(2)根据后代1331的分离比,可判断出雌雄配子有8种结合方式,亲代产生的配子种类数分别是2、4,65 cm株高应含3个显性基因型是AABb或AaBB,60 cm株高应含有2个显性基因,基因型是AaBb,杂交后代的基因型有6种。(3)基因型分别为AABb(65 cm)和AAbb(60 cm)的小麦杂交可以得到65 cm和60 cm株高的后代,其分离比为11。答案:(1)AaBb、AAbb、aaBB AaBb和aabb测交,遗传图解如图(2)AaBB或AABb AaBb 6 (3)可能15在一批野生正常翅果蝇中,出现少数毛翅(H)的显性突变个体。这些突变个体在培养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又恢复为正常翅。这种突变成毛翅后又恢复为正常翅的个体称为回复体。回复体出现的原因有两种:一是H又突变为h;二是体内另一对基因RR或Rr突变为rr,从而导致H基因无法表达(即R、r基因本身并没有控制具体性状,但是R基因的正常表达是H基因正常表达的前提)。第一种情况下出现的回复体称为“真回复体”,第二种情况下出现的回复体为“假回复体”。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表现为正常翅的“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_。(2)现获得一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欲判断其基因型为HHrr,还是hhRR。现有三种基因型分别为hhrr、HHRR、hhRR的个体,请从中选择合适的个体进行杂交实验,写出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结论。实验思路: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基因型为_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预测实验结果并得出相应结论:若子代果蝇_,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若子代果蝇_,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3)实验结果表明,这些果蝇属于纯合的“假回复体”。欲判断这两对基因是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还是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用这些果蝇与基因型为_的果蝇进行杂交实验,预测子二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并得出结论:若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若_,则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解析:(1)分析题干可知,表现为正常翅的“假回复体”的基因型可能为HHrr、Hhrr。(2)欲判断果蝇回复体的基因型为HHrr,还是hhRR,应让这批纯合的果蝇回复体与基因型为hhRR的果蝇杂交,观察子代果蝇的性状表现,若子代果蝇全为正常翅,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若子代果蝇全为毛翅,则这批果蝇的基因型为HHrr。(3)用这批基因型为HHrr的果蝇与基因型为hhRR的果蝇杂交,F1果蝇自由交配,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说明这两对基因的遗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则这两对基因位于不同对染色体上;若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是97,则说明这两对基因位于同一对染色体上。答案:(1)HHrr、Hhrr (2)hhRR 全为正常翅全为毛翅 (3)hhRR 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为97 F2果蝇中毛翅与正常翅的比例不为9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