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复习试卷.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0268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11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复习试卷.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复习试卷.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复习试卷.doc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二下学期期中物理复习试卷一、单选题(每题3分,共30分)1、下列观点不属于原子核式结构理论的有:( )A. 原子的中心有原子核,包括带正电的质子和不带点的中子B. 原子的正电荷均匀分布在整个原子中C. 原子的全部正电荷和几乎全部质量都集中在原子核里D. 带负电的电子在核外绕着核旋转2、质量为2kg的小车以2m/s的速度沿光滑的水平面向右运动,若将质量为2kg的砂袋以3m/s的速度迎面扔上小车,则砂袋与小车一起运动的速度的大小和方向是( )A2.6m/s,向右 B2.6m/s,向左 C0.5m/s,向左 D0.8m/s,向右3、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b能级状态时发射波长为1的光子;原子从b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吸收波长为2的光子,已知12.那么原子从a能级状态跃迁到c能级状态时将要:( )A发出波长为1-2的光子 B发出波长为的光子C吸收波长为1-2的光子 D吸收波长为的光子4、根据氢原子的能级图,现让一束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量子数n=1)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则照射氢原子的单色光的光子能量为:( )A13.6eV B3.4eV C10.2eV D12.09eV5、有关氢原子光谱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氢原子的发射光谱是连续光谱 B氢原子光谱的频率与氢原子能级的能量差有关C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能级是分立的 D氢原子光谱说明氢原子只发出特定频率的光6、一交流电流的图象如图所示,由图做出以下判断中错误的( ) A用电流表测该电流其示数为10 A B该交流电流的频率为100 Hz C该交流电流通过10 电阻时,电阻消耗的电功率为1 000 WD该交流电流即时值表达式为i10sin314t A7、用黄光照射某金属时不能产生光电效应,则下列措施中可能使该金属产生光电效应的是( )(A)延长黄光的照射时间(B)增大黄光的照射强度(C)换用波长较大的光照射(D)换用紫外线照射8如图所示,A、B、C、D是四个相同的白炽灯,都处于正常发光状态,则图中ab、cd两端电压U1与U2之比是( )A31 B41C32 D219、一个放射性原子核发生一次衰变,它的( )(A)质子数减少一个,中子数不变(B)质子数增加一个,中子数不变(C)质子数减少一个,中子数增加一个(D)质子数增加一个,中子数减少一个10、关于原子核的衰变,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射线有很强的穿透本领 B射线为原子的核外电子电离后形成的电子流C射线是波长很长的电磁波 D用任何方法都不能改变原子核的半衰期二、双选题(每题4分,共24分)11.铝箔被粒子轰击后发生了以下核反应:Al+He+n+X.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n是质子B. n是中子C.X是Si的同位素 D.X是P的同位素12.三个原子核X、Y、Z,X核放出一个正电子后变为Y核,Y核与质子发生核反应后生成Z核并放出一个个氦(42He),则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X核比Z核多一个质子B.X核比Z核少一个中子C.X核的质量数比Z核质量数大3D.X核与Z核的总电荷是Y核电荷的2倍13、下列叙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有:( )A汤姆孙通过研究阴极射线实验,发现了电子的存在B卢瑟福通过对粒子散射实验现象的分析,证实了原子是可以再分的C巴尔末根据氢原子光谱分析,总结出了氢原子光谱可见光区波长公式D玻尔提出的原子模型,彻底否定了卢瑟福的原子核式结构学说BB(a)B(b)B14在水平向右的匀强磁场中,一线框绕垂直于磁感线的轴匀速转动,线框通过电刷、圆环、导线等与定值电阻组成闭合回路。t1、t2时刻线圈分别转到图(a)、(b)所示的位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1时刻电阻中的电流最大,方向从左向右(B)t1时刻电阻中的电流最大,方向从右向左(C)t1时刻电阻中的电流最小,方向从右向左(D)t2时刻电阻中的电流最小,电流为零15、氢原子辐射出一个光子后,根据玻尔理论,下述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绕核旋转的半径增大 B氢原子的能量增大C氢原子的电势能减小 D氢原子核外电子的速率增大16、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的A、B两小车中间夹了一压缩轻质弹簧(并末拴接在一起),用两手分别控制小车处于静止状态,已知A的质量大于B的质量,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BA先放开右手,后放开左手,此后两车的总动量向右B先放开左手,后放开右手,此后两车的总动量向右C两手同时放开之后的过程中,A车的动量与B车的动量不同D两手同时放开之后的过程中,A车的速度大于B车的速度三.实验题(每题3分,共9分)17.某同学用如图所示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A、B两球的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1)实验中必须要求的条件是()A斜槽轨道尽量光滑以减少误差B斜槽轨道末端的切线必须水平C入射球和被碰球的质量必须相等,且大小相同D入射球每次必须从轨道的同一位置由静止滚下(2)在以下选项中,哪些是本次实验必须进行的测量?A.水平槽上未放B球时,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B.A球与B球碰撞后,测量A球落点位置到O点的距离C.测量A球或B球的直径D.测量A球和B球的质量(或两球质量之比)E.测量G点相对于水平槽面的高度答: (填选项号).(3)某次实验中得出的落点情况如下图所示,假设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则入射小球质量m1和被碰小球质量m2之比为_.四.计算题(6+8+6+9+8分,共37分)18一颗手榴弹在5m高处以v0=10m/s的速度水平飞行时,炸裂成质量比为3:2的两小块,质量大的以100m/s的速度反向飞行,求两块落地点的距离。19.如图所示,一台有两个副线圈的变压器原线圈匝数n1=1100匝,接入电压U1=220V的电路中(1)要求在两组副线圈上分别得到电压U2=6V,U3=110V,它们的匝数分别为多少?(2)若在两副线圈上分别接上“6V、20W”、“110V、60W”的两个用电器并能正常工作,则原线圈的输入电流为多少?20.质量为M的木块在水平面上处于静止状态,有一质量为m的子弹以水平速度v0击中木块并与其一起运动,若木块与水平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则木块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为多少? 某同学解题时立出了动量守恒方程: 还列出了能量守恒方程: 并据此得出结果.这种解法正确吗?如果是正确的,请求出结果;如果是错误的,请说明所列出的有关方程成立的条件或错误的原因,并假设此条件成立,再纠正错误,求出结果.21.发电机输出功率为100 kW,输出电压是250 V,用户需要的电压是220 V,输电线电阻为10 .若输电线中因发热而损失的功率为输送功率的4%,试求:(1)画出此输电线路的示意图(2) 在输电线路中设置的升、降压变压器原副线圈的匝数比.(3)用户得到的电功率是多少?22如图所示,滑块A、B的质量分别为m1与m2,m1m2,由轻质弹簧相连接置于水平的气垫导轨上,用一轻绳把两滑块拉至最近,使弹簧处于最大压缩状态后绑紧。两滑块一起以恒定的速率v0向右滑动。突然轻绳断开。当弹簧伸至本身的自然长度时,滑块A的速度正好为0。求:(1)绳断开到第一次恢复自然长度的过程中弹簧释放的弹性势能Ep;(2)在以后的运动过程中,滑块B是否会有速度为0的时刻?试定量分析证明。下学期高二年物理期中复习试卷答案1.B 2.C 3.D 4.D 5.A 6.D 7.D 8.B 9.D 10.D 11.BD 12.CD 13.AC 14.BD 15.CD 16.AC 17.(1)BD (2)A、B、D(不是A、B、D的均给零分.)(3)4:118【解析】设手榴弹的总质量为5m,以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爆炸后质量大为3m,速度v1= -100m/s,质量小的为2m,速度为v2。由动量守恒定律得:5mv0=3mv1 +2mv2代入数据,解得:v2=175m/s。爆炸后两块分别向前、向后做平抛运动,下落到地面的时间则两块落地的距离L=x1 +x2=v1t +v2t =275m。19【解】 (1)根据原、副线圈间电压与匝数的关系,由(2)设原线圈输入电流为I1,由P入=P出,即20.解:这种解法是错误的.方程只适用于子弹与木块相互作用时间极短、地面滑动摩擦力冲量可以忽略不计的情况方程没有考虑子弹与木块碰撞时损失的机械能第二个方程应写为与方程联立解得21.解析:(1)输电线路的示意图如图所示,(2)输电线损耗功率P线=1004% kW=4 kW,又P线=I22R线 输电线电流I2=I3=20 A原线圈中输入电流I1= A=400 A 所以这样U2=U1n2/n1=25020 V=5000 V U3=U2-U线=5000-2010 V=4800 V所以 (3) 用户得到的电功率P出=10096% kW=96 kW22.解析:(1)当弹簧处压缩状态时,系统的机械能等于两滑块的动能和弹簧的弹性势能之和,当弹簧伸长到自然长度时,弹性势能为0,因这时滑块A的速度为0,故系统的机械能等于滑块B的动能。设这时滑块B的速度为v,则有。因系统所受外力为0,由动量守恒定律 (m1+m2)v0=m2 v解得由于只有弹簧的弹力做功,系统的机械能守恒 解得 (2)假设在以后的运动中滑块B可以出现速度为0的时刻,并设此时A的速度为v1,弹簧的弹性势能为Ep,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根据动量守恒得(m1+m2) v0=m1 v1,求出v1代入上式得: 因为Ep0,故得: 即m1m2,这与已知条件中m1m2不符。可见在以后的运动中不可能出现滑块B的速度为0的情况。反思:“假设法”是科学探索常用的方法之一,其特点是:先对某个结论提出可能的假设,再利用已知的规律知识对该假设进行剖析,其结论若符合题意的要求,则原假设成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