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中语文 第8课兰亭集序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10249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中语文 第8课兰亭集序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第8课兰亭集序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中语文 第8课兰亭集序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中语文 第8课兰亭集序试题 新人教版必修2一、课内双基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会稽(kui)咸集(xin)崇山峻岭(chn)B激湍(chun) 映带(yn) 流觞曲水(shn)C管弦(xun) 幽情(yu) 视听之娱(y)D兴怀(xn) 俯仰(f) 感慨系之(x)【答案】A(B.湍:tun,C.弦:xin,D.兴:xn。)2下列成语均出自兰亭集序,今天仍在使用,释义不正确的一项是()A游目骋怀:意思是纵目四望,开阔心胸。游目,远眺。骋怀,放开胸怀。B放浪形骸:意思是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今义为行为放纵,不拘行迹,古今义略有变化。C情随事迁:意思是见到新鲜事物,感情就随着起变化。D感慨系之:意思是感慨随着产生。【答案】C(情况变了,思想感情也随着起了变化。)3下列句中“于”“之”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极视听之娱(结构助词,的)冰,水为之,而寒于水(介词,比)B及其所之既倦(动词,往,到)于其身也,则耻师焉(介词,对于)C当其欣于所遇(介词,对)臣之壮也,犹不如人(结构助词,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D亦将有感于斯文(介词,向)每览昔人兴感之由(动词,到)【答案】D(于:介词,对。之:结构助词,的。)4指出下列句子所用的修辞手法。A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B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C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D齐彭殇为妄作()【答案】A对偶B借代C比喻D借代5下面各句按文言句式归类正确的一项是()死生亦大矣齐彭殇为妄作放浪形骸之外不能喻之于怀其致一也悟言一室之内A/B/C/ D/【答案】C(判断句/省略句/倒装句)6下列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第1、2自然段叙述兰亭集会赋诗之事,描写山水之美和人文之乐,豪情雅兴,读来令人心旷神怡。B第3自然段抒发人事的感慨和死生的悲哀,强调“修短随化,终期于尽”,表现出了当时文人的悲观消极情绪。C第4自然段抒发读者感慨生死的诗文之后的叹息哀伤,论述不应将死生等同起来的道理,并说明编纂诗集的缘由。D本文第1、2自然段是记叙,第3自然段是议论,第4自然段是说明。【答案】D(第1、2自然段是记叙、描写、抒情;第3自然段是议论、抒情;第4自然段是抒情、说明。)7下列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首段在记述兰亭集会的山水游赏之乐的同时,也记述了饮酒和咏诗的人文之乐“流觞曲水”,“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这就为末段说明“列叙时人,录其所述”先作了交代,做到了前后照应。B第3自然段“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这是承上文说欢乐;但下文“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就转为悲哀了。这是文章的转折处。C第4自然段开头,“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就是指第3自然段所论述的人事沧桑的感慨和死生的悲哀,由此而导入结尾“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死生大矣,编诗留痛。这是收绾全篇,突出本旨。D第1自然段说欢乐,第2、3自然段却说悲哀,这欢乐与悲哀之间的关系是鲜明的对比关系。【答案】D(第2自然段说欢乐,第3自然段说悲哀。)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有误的一项是()A王羲之,东晋琅琊人。官至右军将军,人称王右军。擅书法,有“书圣”之称。B兰亭集序中写道:“不知老之将至。”这是论语述而里的话。C作者在文中批评了墨家的“一死生”“齐彭殇”的思想,斥其为“虚诞”“妄作”。D序,是说明书籍著述或出版意旨、编次体例和作者情况的文章,也可包括对作家作品的评论和对有关问题的研究阐发。【答案】C(“墨家”应改为“道家”。)二、语段精读阅读下列语段,完成912题。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9给下列各句加点词选择恰当的解释。(1)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A原因 B凭借C就着 D由于【答案】C(2)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A修饰 B整治C高,长 D美好【答案】C(3)向之所欣,俯仰之间()A朝向 B奔向C从前 D假如【答案】C10对下列各句句式判断正确的一项是()岂不痛哉 死生亦大矣当其欣于所遇 则与斗卮酒A感叹句感叹句宾语前置句陈述句B反问句判断句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句C反问句判断句陈述句宾语前置句D感叹句反问句介宾结构后置省略句【答案】B11对“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的含意理解最确切的一项是()A后来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产生感慨。B后来的人读我的文章,也会由此而产生很多感想。C后世的读者读这次集会的诗文,也会与我有同感 。D后世的读者读我的文章,也会被我的文章所感动。【答案】C12根据原文,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语段节选自晋书王羲之传,是一篇书序。序,古代文体的一种,大多用以题赠,或作为著述的前言。本语段内容突出了书序的特点。B本语段一开头就出现了一个阔大的境界:“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但这并不显得突然:“人之相与”,指人际交往,是个普遍性命题,也包括这次兰亭之会在内;“俯”“仰”二字在这里用的是它们的含义,表示时间过得很快。这包含着人怎样在人群中度过一生这一问题,由此而引发作者的感慨,可谓自然之极。C“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这种人人都有的情怀说明了一个事实:不管生活方式有怎样的不同,人总是留恋于生活中那些美好的事物,也就是留恋于有生之乐。D“死生亦大矣”,是作者的基本观点,作为书序,以此来概括一篇之意,这正是本文作者见解高远之处。【答案】A三、延伸提高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316题。僧一行,姓张氏,先名遂,魏州昌乐人,襄州都督、郯国公公谨之孙也。父擅,武功令。一行少聪敏,博览经史,尤精历象、阴阳、五行之学。时道士尹崇博学先达,素多坟籍。一行诣崇,借扬雄太玄经,将归读之。数日,复诣崇,还其书。崇曰:“此书意指稍深,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一行曰:“究其义矣。”因出所撰大衍玄图及义决一卷以示崇。崇大惊,因与一行谈其奥赜,甚嗟伏之。谓人曰:“此后生颜子也。”一行由是大知名。武三思慕其学行,就请与结交,一行逃匿以避之。寻出家为僧,隐于嵩山,师事沙门普寂。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后步往荆州当阳山,依沙门悟真以习梵律。开元五年,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一行至京,置于光太殿,数就之,访以安国抚人之道,言皆切直,无有所隐。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降,敕有司优厚发遣,依太平公主故事。一行以为高宗末年,唯有一女,所以特加其礼。又太平骄僭,竟以得罪,不应引以为例。上纳其言,遽追敕不行,但依常礼。其谏诤皆此类也。一行尤明著述,撰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及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时麟德历经推步渐疏,敕一行考前代诸家历法,改撰新历,又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创造黄道游仪,以考七曜行度,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周易大衍之数,立衍以应之,改撰开元大衍历经。至十五年卒,年四十五,赐谥曰“大慧禅师”。初,一行从祖东台舍人太素,撰后魏书一百卷,其天文志未成,一行续而成之。上为一行制碑文,亲书于石,出内库钱五十万,为起塔于铜人之原。明年,幸温汤,过其塔前,又驻骑徘徊,令品官就塔以告其出豫之意;更赐绢五十匹,以莳塔前松柏焉。13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素多坟籍坟籍:典籍B玄宗令其族叔礼部郎中洽赍敕书就荆州强起之 起:起用C访以安国抚人之道 访:拜访D竟以得罪 得罪:获罪【答案】C(访:咨询)14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能表现僧一行“聪明”和“切直”的一组是()A.B.C.D.【答案】B(A项次句没有表现切直,C项首句没有表现聪明,D项次句没有表现切直)1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僧一行天赋异禀,学问渊博。他年少时就能广读经史,尤其积累了很多天文历法方面的学问。他读书治学接受力强、悟性好,即使艰深晦涩的太玄经他也能很快掌握,并写出颇具心得的文章。B僧一行不慕权贵,正直无私。他拒绝与武三思交往,甚至唐睿宗请他出山,他也很不情愿。后来,他虽置身光太殿,却依然保持着坦荡的胸怀:直陈安邦定国之道;力劝皇帝嫁女儿不要搞特殊化。C僧一行长于写作,著述众多。他撰写有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及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他还改写开元大衍历经,续写天文志,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精神财富。D僧一行品德高尚,深受敬重。在他去世时,皇帝赐予谥号“大慧禅师”,制作碑文并亲书于石,还从内库拨五十万钱为其造人状铜塔。次年,皇帝路过塔时徘徊良久并赏赐绢帛,表达了对一行的深深怀念。【答案】D(说“人状铜塔”错)16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吾寻之积年,尚不能晓,吾子试更研求,何遽见还也?译文:_(2)睿宗即位,敕东都留守韦安石以礼征,一行固辞以疾,不应命。译文:_【答案】(1)我探求了许多年,尚且不能通晓,您应该试着多加钻研,为什么这么快就还给我呢?(2)唐睿宗即位后,命令东都洛阳的留守韦安石按照礼仪征召僧一行,一行用生病为借口坚决推辞,不遵从睿宗的命令。参考译文:僧一行,姓张,之前的名字是“遂”,魏州昌乐人,是襄州都督、郯国公张公谨的孙子。父亲张擅,是武功县县令。一行小时候很聪明,博览经史,尤其精通历象、阴阳、五行之学。当时道士尹崇是博学、德行高、学问深的知名先辈,向来有很多典籍。一行拜访尹崇,借了扬雄太玄经回去读。数日后,再来拜访尹崇,归还他的书。尹崇说:“这本书意思较为深奥,我探求了很多年,尚且不能通晓,您应该试着多加钻研,为什么这么快就还给我呢?”一行说:“我已明白它的义理了。”于是拿出撰写的大衍玄图和义决一卷给尹崇看。尹崇大惊,于是与一行谈论其中精微的义蕴,十分嗟叹佩服一行。对人说:“这个后生是颜渊啊(颜渊,孔子最杰出的弟子)。”一行由此大大地闻名于世。武三思钦慕他的学识品行,来请求与他结交,一行逃走藏起来,躲避了他。不久出家为僧,隐居于嵩山,向和尚普寂拜师学习。唐睿宗即位后,命令东都洛阳的留守(官职名)韦安石按照礼仪征召僧一行,一行坚决用生病为借口推辞,不遵从睿宗的命令。后来步行前往荆州当阳山,依从悟真和尚学习梵律(印度传来的音律学知识)。开元五年,唐玄宗命令他的族叔(堂叔之类)礼部郎中张洽,拿着皇帝的文书到荆州强行起用他。一行到长安,被安置在光太殿,(玄宗)数次来拜访他,咨询安定国家抚育人民的道理,(一行)的回答都很恳切率直,没有隐瞒。开元十年,永穆公主出嫁,(玄宗)命令有关部门优厚送嫁,按照太平公主当年出嫁的旧例。一行认为(太平公主时)是唐高宗晚年,又只有太平公主这一个女儿,所以特地增加礼节。并且太平公主骄横僭越,最终因为这获罪,不应该引以为例。玄宗采纳了他的话,于是追加命令不按照太平公主的规模,只依照平常的礼数。一行的直言规劝,都像是这样。一行尤精通著述,撰写了大衍论三卷,摄调伏藏十卷,天一太一经及太一局遁甲经、释氏系录各一卷。当时麟德历经推算天象历法渐渐出现偏差,于是命令一行考查前代诸家历法,重新撰写新历法,又命令率府长史梁令瓒等与工人制作黄道游仪,用以考察七曜(太阳月亮和五大行星)运行的度数,互相证明。于是一行推算周易的“大衍之数”(一种推演阴阳天地之数的方法),确立新衍,用来以顺合它,并重新撰写开元大衍历经。十五年后死去,时年四十五岁,玄宗赐给他谥号“大慧禅师”。当初,一行的从祖(伯祖父或叔祖父)东台舍人张太素,撰写了后魏书一百卷,他的天文志未完成,一行续写而完成了。玄宗为一行制作碑文,亲笔书写在石头上,拿出皇宫的府库的钱共五十万,为一行在铜人原(在今西安市东南10公里)立塔。第二年,皇帝临幸(皇帝到某处去)温泉,路过他的塔前,又驻马徘徊,命令宦官到塔前表明玄宗准备秋日巡游的意愿;又赐绢五十匹,用以栽种塔前的松柏。四、高考热点17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微博,能够基于用户的关系进行信息的分享、传播、获取。截至xx年1月,该产品在我国已经拥有3亿多注册用户。微博的内容只是由简单的只言片语组成。对于普通人来说,微博关注的友人大多来自事实的生活圈子,用户的一言一行不但起到发泄感情的作用,还起到了记录思想的作用。【注】微博即微型博客(MicroBlog),是个人在互联网上开通的小型网络空间,能够发表文章,发布信息。“微博”是一个什么样的平台?依据上述材料,请简要概括。(不超过35个字)_【答案】“微博”是一个由简单词汇构成、在众多普通人间传达情感、交流信息的平台。18下面是关于“匠人与大师”的一段文字。请根据上下文,补写划线处的内容。要求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每处不超过12个字。在社会上常听到称某人为“大师”,有时是尊敬,有时是_。又常不满于某件作品,说有“匠气”。_?匠人在重复,大师在创造。一个匠人比如木匠,他总在重复做着一种式样的家具,高下之分只在_。比如一般木匠每天只做一把椅子,好木匠一天做三把、五把,再加上刨面更光,合缝更严等等。但就算一天做到100把也还是一个木匠。_,他设计了一种家具,下一个肯定又是一个新样子。判断他的高下是_。匠人总在想怎么把手里的玩意儿做得更多、更快、更绝;大师则早就不稀罕这玩意,而在不断构思新东西。【答案】示例:吹捧匠人与大师到底有何区别呢他的熟练程度和技术精度大师则绝不重复有没有突破和创新19仿照下面句子,自选描写对象写两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修辞与示例相同。晶莹的露水,即使是一滴,也会感激草尖的柔嫩,拥抱朝霞的艳丽,向往蓝天的广阔。_【答案】示例:枯萎的花,即使是一瓣,也会怀念春风的和善,牢记细雨的叮嘱,承载花根的希望。五、写作创新20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你改变不了环境,但你可以改变自身;你改变不了事实,但你可以改变态度;你改变不了过去,但你可以改变现在;你不能控制他人,但你可以掌握自己;你不能预知明天,但你可以把握今天;你不能左右天气,但你可以改变心情;你不能选择容貌,但你可以展现笑容;你不能样样顺利,但你可以事事尽心;你不能延伸生命的长度,但你可以决定生命的宽度!以“生命的宽度”为话题,自选角度,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写作指向】这是谈人的生命质量的一个话题,生命不只是平淡岁月的流逝过程,不只是四季花草的枯荣过程,不只是人间沧桑的变化过程,而是内在情感丰富的过程,内在品德完善的过程,内在灵魂铸就的过程。我们无法掌握生命的长度,却可以控制生命的宽度;无法扩展生命的外延,却可以填充生命的内涵。所以对此话题,写作的重点应在如何扩展生命的宽度上,如健康、爱、正确的选择、拼搏等都可写入文章,文体适合选择议论文,当然,写议论文,不能只空谈道理,一定要选择合适的素材,方能有力地支撑观点。【佳作赏读】给生命做道乘法融融月光,我掬一杯最清的;落落余晖,我拥一缕最暖的;灼灼红叶,我拾一片最热的;萋萋芳草,我采一束最青的;漫漫人生,我撷取生命最重要的思想。帕斯卡尔说过:“人是能思想的苇草。”的确,如果说生命是庄严的城堡,苍翠的大树,飞翔的海燕;那么,思想就是穹顶的梁柱,深扎的树根,翩跹的翅膀。没有思想,生命的动力将荡然无存;没有思想,生命的美丽将会杳然而去。生命之始,咿呀学语,蹒跚学步,然俯仰之间,已为陈迹,消匿无踪。宇宙自然,赋予人以生命,生命的长度。然而,生命的诞生与终结,难道仅仅只是那苍白的一线吗?不,我们应给生命做道乘法,用思想生命的宽度去拓展生命的内涵。事实也是如此,无论创盖世伟业的帝王将相,还是著千古文章的贤士哲人,都用他们的精神和思想给生命做了道极其漂亮的乘法题,于是乎后人记住了他们,也开始试着为生命完成一道仅属于自己的乘法。道家思想恬淡飘逸,崇尚无为而治,主张出世,或酌酒花间、扣舷舒啸,或躬耕垄亩、安贫乐道,或散发濯足、因寄所托。如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李白且放白鹿青崖间。儒家则不然,崇尚学而优则仕,倾向兼济天下。依红偎翠,凭栏自吊不为儒士所重;更莫说扁舟一叶,放浪形骸,徜徉恣肆而不知归。如屈原孤忠报楚国,哀怨托离骚;又如杜甫为天下寒士请愿: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儒道思想尽管取舍万殊、静躁不同,但终究坚守了各自的坚守,毕竟充实了无数士人的生命。思想的变化多端、千差万别正好成就了生命的缤纷灿烂。因此,我们无需过分在意他人的评价,要敢于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选择了自己人生宽度的去向,就请坚定不移地走下去。那么,你也将无悔一生,因为你已经为自己的生命做了一道独有的绮丽的馥郁的乘法题。你一浅笑,便花香满径了;你一歌唱,便韵溢四方了。也许,这时你的生命已经是远方人的风景,远方人的向往。这些日子,我翻出了这两年感动中国年度人物的材料,透过那些优美的颁奖词,任长霞、牛玉儒、徐本禹、洪战辉一个个鲜活的生命站在我的面前。他们告诉我什么叫有思想的人,什么叫生命的宽度。让思想的韵律伴着你欣赏生命之音的激越,让思想的幽径引你踏进人生那盎然生机的康庄之园,让思想的小舟载你共享生活之海的浩瀚无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