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2.2诗歌鉴赏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定时规范训练.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9654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2.2诗歌鉴赏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定时规范训练.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2.2诗歌鉴赏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定时规范训练.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2.2诗歌鉴赏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定时规范训练.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2.2.2.2诗歌鉴赏 定时规范答题,提升得分技能定时规范训练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落日怅望马戴孤云与归鸟,千里片时间。念我何留滞,辞家久未还。微阳下乔木,远烧入秋山。临水不敢照,恐惊平昔颜!(1)首联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有何作用?答:_(2)赏析“远烧入秋山”一句中“入”字的表达效果。答:_(3)本诗四联景情相间,试结合诗句具体分析。答:_答案(1)触景生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云”“鸟”片刻千里的快速飞行引发“我”久滞难归的感伤。(2)“入”字写出夕照逐渐暗淡的动态过程;也表明诗人伫望之久,乡愁之深;余晖渐暗之景,渲染出感伤情调,引发诗人感时伤逝的情绪。(3)先是云去鸟飞的景象勾起思乡之情,继而是夕阳返照的情景唤起迟暮之“惊”。2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眼儿媚南宋朱淑真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1)概括上片作者感情的细微变化。答:_(2)请简要分析“云锁朱楼”中“锁”字的妙处。答:_(3)词的下片是如何表现“春愁”的?答:_答案(1)从清明前,面对风和日丽、花香怡人的春日美景的愉悦,到清明后,面对落花飞絮、云雾压楼的郁闷惆怅。(2)“锁”字运用拟人手法,形象生动地描写出了阴云密布、雾压朱楼的情景,暗示了深闺女子郁闷(烦恼)的心情,意味无穷。(3)下片运用了以乐景写哀情(反衬)的手法,通过对莺声、绿杨、海棠及红杏等美景的描写,化抽象为具体,表达了词人隐藏在心中的无限哀(春)愁(烦恼、惆怅等)。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过苏州苏舜钦东出盘门刮眼明,萧萧疏雨更阴晴。绿杨白鹭俱自得,近水远山皆有情。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无穷好景无缘住,旅棹区区暮亦行。【注】 苏舜钦,字子美,北宋诗人,诗与梅尧臣齐名,世称“苏梅”,这首诗是诗人过苏州时流连光景之作。区区:既“仆仆”,形容旅途劳累困顿。(1)诗的颔联写景,颇具特色,请作简要赏析。答:_(2)“万物盛衰天意在,一身羁苦俗人轻”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心境?答:_(3)评论家认为,此诗“以清切闲淡为主”,请作简要分析。答:_答案(1)运用拟人手法,写绿杨白鹭的自得,写山水有情;以色彩表现美景,“绿杨白鹭”“绿”“白”相间;远近结合,“近水”“远山”结合,画面生动。(2)坦然面对自然和人生的盛衰,对自身“羁苦”被俗人所轻的自嘲。(3)意象清新:选取“绿杨”“白鹭”“近水”“远山”等意象,气清水秀,别有韵致;语言朴素,不事雕琢,清新自然。情感平实,坦然面对万物变化和人生盛衰。4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惜余春贺铸急雨收春,斜风约水,浮红涨绿鱼文起。年年游子惜余春,春归不解招游子。留恨城隅,关情纸尾,阑干长对西曛【注】倚。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注】 西曛:斜阳。(1)从全词看,词人的情感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答:_(2)后人评价“春归不解招游子”有“无理之趣”,请对此作简要分析。答:_(3)请简要赏析“鸳鸯俱是白头时,江南渭北三千里”这两句的艺术特色。答:_答案(1)由惜春到思归再到怀人。(2)“春归”本是自然现象,词人埋怨春弃己而独归是“无理”的,但无理却有趣,借此把游子思归之情表达得委婉,深挚。(3)运用比喻、借代、夸张等修辞手法,以“鸳鸯”喻夫妻(有情人),以“江南、渭北”代指夫妻(有情人)各自所在的地方,以“白头”“三千里”突出分别时间之长、相隔距离之远。意味深远,给读者以强烈的情感震撼和艺术感染力。5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游洞庭李白南湖秋水夜无烟,耐可乘流直上天?且就洞庭赊月色,将船买酒白云边。(1)简要分析首句中所写洞庭湖水的特点及作用。答:_(2)简析第三句中“赊”字的妙处。答:_(3)有人说该诗尾句“将船买酒白云边”是“似无理而实可玩味”,联系全诗,说说理由。答:_答案(1)能见“无烟”说明洞庭湖水光明、澄澈。湖光月色激起诗人下一句的羽化遗世之想。(2)把洞庭湖拟作慷慨好客而富有的主人,运用了拟人手法,将自然人格化,人与自然对话,十分亲切;诗人向洞庭赊月色,也见诗人把洞庭视为知己。(3)看似无理:明明在湖上,却说“将船买酒白云边”。实可玩味:“买酒白云边”,足见湖面之壮阔;与第二句“耐可乘流直上天?”中的“直上天”相呼应。6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南歌子旅思吕本中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短篱残菊一枝黄,正是乱山深处过重阳。旅枕元无梦,寒更每自长。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注】 吕本中在宋高宗时做过中书舍人,因主张政治清明,收复失地,得罪秦桧被免职,这首词就是他被免职后在流徙途中写成的。(1)请赏析本词上片首两句“侵”和“度”这两个动词的妙处。答:_(2)上片“驿路侵斜月,溪桥度晓霜”和下片“只言江左好风光,不道中原归思转凄凉”分别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方式?答:_(3)请结合本词的写作背景,赏析词的最后两句。答:_答案(1)前者写斜月照射下的驿路被行旅者侵扰,后者是写溪桥上的晓霜被行旅者踏破。作者用这两个动词将一个不辞秋寒砭骨、不顾霜晨路滑匆忙奔波的形象勾画出来。(2)前者是描写,后者是抒情。(3)“只言”和“不道”句形成鲜明对比,既揭示了“旅枕元无梦”的原因,又表现了作者屡遭坎坷而不改其政治态度的爱国精神和刚正品格。7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夏日三首(其一)张耒长夏村墟风日清,檐牙燕雀已生成。蝶衣晒粉花枝舞,蛛网添丝屋角晴。落落疏帘邀月影,嘈嘈虚枕纳溪声。久斑两鬓如霜雪,直欲渔樵过此生。(1)这首诗是如何表现环境的“清”的?答:_(2)颈联中“邀”“纳”二字极为传神,请简要分析。答:_(3)这首诗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_答案(1)幼雀雏燕在檐前飞舞,反衬村居环境的清幽;蝴蝶飞舞,蜘蛛织网,反衬白天的清静;风吹帘动,溪声嘈嘈,反衬夜晚的清静。(2)“邀”字是拟人手法(把月光写得很有人情味),晃动的月影好像是疏帘请来一样;“纳”字化虚为实(化抽象为具体),溪声好像可以用虚枕装起来一样。(3)这首诗表现出诗人对月影、溪声的喜爱之情,清闲的心境以及归隐村野、终老乡间的愿望。8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玉楼春辛弃疾风前欲劝春光住,春在城南芳草路。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镜中已觉星星误,人不负春春自负。梦回人远许多愁,只在梨花风雨处。(1)“未随流落水边花,且作飘零泥上絮”,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境?答:_(2)下阕前两句写出了哪些“愁”?答:_(3)请简析下阕后两句的妙处。答:_答案(1)比喻和对偶。不甘而无奈。(2)年华老去的惆怅;春光逝去的伤感;理想破灭的失望。(3)以“梨花风雨”象征了作者的命运处境;将许多愁都凝聚在风雨中的梨花之上,貌似超脱,实则沉痛;以景作结,耐人寻味。9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早兴白居易晨光出照屋梁明,初打开门鼓一声。犬上阶眠知地湿,鸟临窗语报天晴。半销宿酒头仍重,新脱冬衣体乍轻。睡觉心空思想尽,近来乡梦不多成。【注】 这首诗是长庆三年(823),诗人到杭州任职第二年的早春所作。杭州本是他幼时立志去做官的地方。(1)简要分析这首诗的结构。答:_(2)请简析颔联的表现手法及其效果。答:_(3)诗人善于从细微处表现生活情趣,请从这一角度赏析“新脱冬衣体乍轻”一句。答:_答案(1)前四句写诗人在早晨的所闻所见,后四句则是抒发诗人对早春气象的感受以及轻松愉悦的心情。(2)运用拟人的修辞。小狗贪睡在台阶上感受到大地变得潮湿,小鸟正在窗前叽叽喳喳不停地欢叫着,似乎是在向人们报告着早春美好天气的到来。诗人借对春天极为敏感的两个动物的反应,传神地透露出早春气息,表达了诗人的愉悦心情。(3)“新脱冬衣”以动作暗示季节更替;“体乍轻”写出猛然间的轻松感受;“乍轻”呼应“新脱”,描写入微。诗人选取“新脱冬衣”这一生活细节,抒发了春天到来的喜悦之情。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寒食王禹偁今年寒食在商山,山里风光亦可怜;稚子就花拈蛱蝶,人家依树系秋千;郊原晓绿初经雨,巷陌春阴乍禁烟。副使官闲莫惆怅,酒钱犹有撰碑钱。【注】 淳化二年,王禹偁由汴梁至商州任团练副使。撰碑钱:替别人写墓志铭的稿费。(1)结合全诗内容,赏析诗歌首联中的“亦”字。答:_(2)诗歌颔联、颈联是从哪两个角度、用什么手法写山里风光的?答:_(3)全诗蕴含作者什么样的情感?试作分析。答:_答案(1)“亦”就是“也”,蕴含了一种无奈:承认山里风光确实好,但和以前的生活环境相比有落差。“亦”字用来含蓄委婉,耐人寻味。(2)角度:人的活动,自然风景;手法:动静结合、对比。(3)对商山风光的喜爱,劝勉自己不必惆怅,落寞无奈。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江乡故人偶集客舍戴叔伦天秋月又满,城阙夜千重。还作江南会,翻疑梦里逢。风枝惊暗鹊,露草泣寒虫。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1)请分析颔联中作者的心理。答:_(2)颈联描绘了怎样的情景,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试作简要分析。答:_(3)请简要分析“羁旅长堪醉,相留畏晓钟”一联中“畏”字的妙处。答:_答案(1)对与故人不期而遇的惊喜和难以置信。(2)通过乌鹊的惊动和秋虫的悲鸣表现了夜色的沉寂和凄凉,抒写了作者身世漂泊之感(或宦海浮沉之痛),寓有怀乡思亲的悲凉况味。(3)“畏”是说害怕听到报晓的钟声,曲折地表达了不忍与朋友分别的心理,传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漂泊在外的痛楚。1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望远行李璟碧砌花光照眼明,朱扉长日镇长扃。余寒不去梦难成,炉香烟冷自亭亭。辽阳月,秣陵砧,不传消息但传情。黄金窗下忽然惊:征人归日二毛【注】生。【注】 二毛,指头发斑白。(1)上阕前两句的环境描写有哪些作用?答:_(2)请赏析“辽阳月,秣陵砧”的妙处。答:_(3)“黄金窗下忽然惊”一句中“惊”字蕴含了哪些情感?答:_答案(1)点明季节,用春光的明媚反衬氛围的冷清,暗示思妇落寞的心情。(2)辽阳征夫对月思乡,秣陵守妇砧上捣衣,虚实结合,传达出相思之情,并巧妙暗示季节的更替。(3)对丈夫久征归来的惊喜和年华老去的惊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