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5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9190 上传时间:2019-12-09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27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5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5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5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考生物一轮总复习 第5章 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 细胞呼吸高考真题练习 新人教版必修1一、选择题1(xx课标卷)下列与微生物呼吸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肺炎双球菌无线粒体,但能进行有氧呼吸B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由拟核中的基因编码C破伤风芽孢杆菌适宜生活在有氧的环境中D有氧和无氧时,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物不同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微生物有氧呼吸、无氧呼吸的相关知识。肺炎双球菌为原核生物,其细胞内没有线粒体,但含有与有氧呼吸有关的酶,能进行有氧呼吸;细菌细胞中的拟核相当于真核细胞的细胞核,其中包含原核生物主要的遗传信息,与细菌呼吸有关的酶的基因也在拟核中;破伤风芽孢杆菌为厌氧菌,适宜生活在无氧环境中;酵母菌为兼性厌氧菌,在有氧条件下,进行有氧呼吸,产生CO2和H2O,在无氧条件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和CO2。答案:C2(xx江苏单科)将图中果酒发酵装置改装后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实验,下列相关操作错误的是()A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呼吸方式时打开阀aB经管口3取样检测酒精和CO2的产生情况C实验开始前对改装后整个装置进行气密性检查D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解析:将果酒发酵装置改装成用于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的装置,改装时将盛有澄清石灰水的试剂瓶与管口2连通,以检测酵母菌产生的气体成分;经管口3取样只能检测酒精的产生情况;实验开始前,需对改装后的装置的气密性进行检查;探究有氧条件下酵母菌的呼吸方式时,需打开阀a,为酵母菌提供充足的氧气。答案:B3(xx安徽理综)如图为每10粒水稻种子在成熟过程中干物质和呼吸速率变化的示意图。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A种子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B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呼吸速率下降C种子成熟后期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D种子呼吸速率下降有利于干物质合成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呼吸原理的应用。由图示信息可知,随水稻开花后天数的延长,种子逐渐成熟,呼吸速率先增后减,干物质量逐渐增加至基本稳定。对比两曲线,干物质快速积累时期,呼吸作用旺盛;种子成熟后期,自由水减少,脱落酸含量较高,呼吸速率下降;种子呼吸速率下降,分解有机物质减少,有利于干物质的积累。答案:D4(xx海南单科)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将消毒后有生活力的小麦种子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会使种子死亡。下列对种子死亡原因的分析,合理的是()A缺乏胚芽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B不能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C呼吸作用产生的能量均以热能释放D呼吸作用的产物对其产生毒害作用解析:消毒后有生活力的种子在温度、光照等适宜条件下,一直浸没在无菌水中死亡的原因是:种子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了酒精等物质,酒精对细胞具有毒害作用,D正确。答案:D5(xx江苏卷)下图表示细胞呼吸作用的过程,其中代表有关生理过程发生的场所,甲、乙代表有关物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多选)()A和都具有双层生物膜B和所含酶的种类不同C和都能产生大量 ATPD甲、乙分别代表丙酮酸、H解析:本题考查呼吸作用的相关知识。分析题图可推测为细胞质基质,为线粒体基质,为线粒体内膜;甲为丙酮酸,乙为H。由上述分析可知A错,与中的反应类型不同,故所含酶也不同,B、D正确;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三阶段能产生大量ATP,中进行有氧呼吸第二阶段,产生少量ATP,故C错。答案:BD6(xx上海卷)下图表示细胞内葡萄糖分解的反应式。下列关于该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只发生在细胞有氧时 B只发生在细胞缺氧时C只发生在线粒体内 D只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呼吸作用发生的条件和场所。题干反应式可表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的第一阶段,两者都发生在细胞质基质内,故D项正确。答案:D7(xx福建卷)下列有关豌豆的叙述,正确的是()A萌发初期,种子的有机物总重量增加B及时排涝,能防止根细胞受酒精毒害C进入夜间,叶肉细胞内ATP合成停止D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解析:此题以豌豆为信息载体,综合考查细胞代谢的有关知识。种子萌发初期,由于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有机物总重量减少,A错误;及时排涝,可以防止豌豆根细胞无氧呼吸产生酒精,B正确;夜间植物叶肉细胞可进行呼吸作用产生ATP,C错误;黄化叶片所含的色素主要是类胡萝卜素,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D错误。答案:B8(2011海南卷)关于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A种子风干脱水后呼吸强度增强B土壤淹水可导致根系发生无氧呼吸C破伤风杆菌在有氧条件下能大量繁殖D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氧呼吸逐渐减弱解析:种子风干后呼吸作用减弱。破伤风杆菌是厌氧菌,在无氧条件下大量繁殖。小麦种子萌发过程中代谢活动增强,需能量较多,有氧呼吸逐渐增强。答案:B二、非选择题9(xx福建理综)为研究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呼吸的影响,设四组盆栽甜樱桃,其中一组淹入清水,其余三组分别淹入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保持液面高出盆土表面,每天定时测定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结果如图。请回答:(1)细胞有氧呼吸生成CO2的场所是_,分析图中A、B、C三点,可知_点在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2)图中结果显示,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_作用,其中_mmolL1的KNO3溶液作用效果最好。(3)淹水缺氧使地上部分和根系的生长均受到阻碍,地上部分叶色变黄,叶绿素含量减少,使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_减少;根系缺氧会导致根细胞无氧呼吸增强,实验过程中能否改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请分析说明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细胞呼吸及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1)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丙酮酸和H2O反应生成CO2,发生的场所是线粒体基质;有氧呼吸第三阶段H与氧结合生成H2O,由图示信息知,A、B、C三点中,A点有氧呼吸速率最大,单位时间内与氧结合的H最多。(2)图中结果显示,起空白对照作用的清水组中的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最低,表明淹水时,KNO3对甜樱桃根有氧呼吸速率降低有减缓作用,且30 mmolL1的KNO3溶液的减缓作用效果最好。(3)叶绿素含量减少,光反应减弱,为暗反应提供的H和ATP减少;根系无氧呼吸与有氧呼吸均有CO2产生,所以不能用CO2作为检测有氧呼吸速率的指标。答案:(1)线粒体基质A(2)减缓30(3)ATP不能,因为无氧呼吸可能会产生CO210(xx广东理综)某新能源研究兴趣小组尝试用木薯块根的淀粉制备燃料酒精。他们用酶将木薯淀粉降解成单糖。查阅资料后,安装的酒精发酵装置、采用的发酵条件如图。(1)向发酵瓶中加入5 g酵母菌开始实验。发酵初期,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并在A通气口处打气,以利于_;实验过程中,通气阀需要偶尔短时间打开,目的是_。(2)第3天,取出少量发酵液,滴加含有_的浓硫酸溶液来检测酒精。(3)检测后发现,尽管酵母菌菌种合适、淀粉酶解物充足、操作正确、发酵温度和pH适宜,但酒精含量()比预期低,他们展开了讨论,认为还有其他影响因素,如_,请设计实验对此因素进行探究并预测实验结果(用表格形式呈现;用“”表示酒精量,最高含量为“”)。(4)请对预测的结果进行分析,并得出结论。解析:本题考查酵母菌呼吸方式探究及实验探究的相关知识。(1)由图装置可知酵母菌在发酵初期需进行有氧呼吸,提供大量能量以增加菌种的数量,故先通入O2,同时偶尔打开通气阀,排出产生的CO2以利于有氧呼吸的进行。(2)酒精的检测方法是: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发生化学反应,变成灰绿色。(3)酵母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锥形瓶中溶液量一定,随着无氧呼吸的进行,酒精浓度不断增大,推知酒精含量低于预期的原因可能是不断增大的酒精浓度抑制了酵母菌的无氧呼吸,使酒精的生成量减少,由此可确定实验目的为:探究酒精浓度对无氧呼吸所起的作用,其中自变量为酒精浓度,因变量为溶液中的酒精含量,须设置对照实验,根据“最高含量为”的提示可知要设计5组实验,加入等量的酵母菌及营养物质,用不同量的水进行稀释即得5种不同浓度的溶液,菌种数量相同,开始产生的酒精总量相等,但酒精浓度不同,对酵母菌无氧呼吸的后续进行的影响将不相同,根据实验结果即可得出结论。答案:(1)提供O2使酵母菌大量繁殖排出产生的CO2以维持溶液pH稳定(2)重铬酸钾(3)酒精浓度实验设计:取5只锥形瓶,标号为1、2、3、4、5,分别加入等量的酵母菌、葡萄糖培养液和缓冲液;向锥形瓶中分别加入0mL、20mL、40mL、60mL、80mL的蒸馏水进行稀释,密封,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相同时间;一段时间后测定溶液中的酒精含量。结果如下:编号12345酒精量(4)溶液稀释倍数越高,产生的酒精量越大,说明酒精浓度越小,越有利于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11(xx课标全国卷)将玉米种子置于25 、黑暗、水分适宜的条件下萌发,每天定时取相同数量的萌发种子,一半直接烘干称重,另一半切取胚乳烘干称重,计算每粒的平均干重,结果如图所示。若只考虑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物质来源于胚乳,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萌发过程中胚乳组织中的淀粉被水解成_,再通过_作用为种子萌发提供能量。(2)萌发过程中在_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在该时间段内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_mg。(3)萌发过程中胚乳的部分营养物质转化成幼苗的组成物质,其最大转化速率为_mg粒1d1。(4)若保持实验条件不变,120 小时后萌发种子的干重变化趋势是_,原因是_。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胚、胚乳的作用。(1)胚乳是玉米种子贮存营养的结构。在种子萌发过程中,胚乳中的淀粉最终被水解为葡萄糖,再通过呼吸作用氧化分解为生命活动供能。(2)呼吸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种子干重减少越多,从图可知,7296小时之间种子的呼吸速率最大。每粒种子呼吸消耗的平均干重为204.2177.726.5 mg。(3)胚乳干重减少量与萌发种子干重减少量差值最大时,胚乳营养转化为幼苗组成物质的速率最大。符合该特点的时间段为96120小时(一天),该时间段内,胚乳干重减少量为118.191.127 mg,而萌发种子干重减少量仅为177.7172.75 mg,即胚乳中22 mg营养物质转化为幼苗的组成物质,转化速率为22 mg粒1d1。(4)由于黑暗环境中萌发的种子只能进行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故种子干重仍呈下降的趋势。答案:(1)葡萄糖呼吸(或生物氧化)(2)729626.5(3)22(4)下降幼苗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且不能进行光合作用12(2011江苏卷)下图为不同培养阶段酵母菌种群数量、葡萄糖浓度和乙醇浓度的变化曲线,请回答下列问题:(1)曲线AB段酵母菌呼吸发生的场所是_;曲线BC段酵母菌呼吸的方式为_。(2)酵母菌种群数量从C点开始下降的主要原因除葡萄糖大量消耗外,还有_、_。(3)在T1T2时段,单位时间内酵母菌消耗葡萄糖量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有_、_。(4)某同学在T3时取样,统计的酵母菌种群数量明显高于D点对应的数量,原因可能有_、_和用血球计数板计数时出现错误等。解析:(1)酵母菌在有O2存在时进行有氧呼吸,并大量繁殖,在O2大量消耗后开始进行无氧呼吸产生乙醇。AB段没有乙醇产生,此阶段酵母菌只进行有氧呼吸,BC段开始有乙醇产生,酵母菌还在繁殖,说明此阶段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并存。(2)酵母菌从C点开始下降的原因:葡萄糖的大量消耗导致种内斗争加剧,酵母菌因无氧呼吸产生的乙醇含量过高对自身的伤害和酵母菌呼吸作用产生的CO2使培养液的pH下降。(3)T1T2时段,由于酵母菌进行有氧呼吸大量繁殖使酵母菌数量增多是单位时间内葡萄糖消耗迅速增加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此阶段开始进行无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较少,这也需要数量众多的酵母菌消耗大量的葡萄糖,用于维持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4)进行取样统计酵母菌种群数量时,如果培养液没有摇匀,直接从底部取样会造成测得数值明显高于实际数值。另外,如果没有用台盼蓝染液或亚甲基蓝溶液进行活体染色,会把死亡菌体计数在内,使测得数值高于实际数值。答案:(1)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2)乙醇含量过高培养液的pH下降(3)酵母菌进行无氧呼吸,产生的能量少酵母菌种群数量增多(4)取样时培养液未摇匀,从底部取样未染色,统计的菌体数包含了死亡的菌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