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doc

上传人:tia****nde 文档编号:3207682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 2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第1课时)教学案 语文版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了解作家常识,识记文中重点字词。2整体感知课文大意,能分析文章的段落层次并简要概括其内容。(重点)3体味鲁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生活乐趣,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尝试叙述自己的生活经历和体验。(难点)【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如果说,人生是一首诗,那么童年是其中最耐人咀嚼的一节;如果说,人生是一幅画,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写意的一笔;如果说,人生是一首歌,那么童年是其中最动人的音符;如果说,人生可以重新来过,那么童年是人们的首选时光。鲁迅先生用充满童真童趣的语调,回忆似水流年,获得些许温馨,让我们来共同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二、自主预习1走近作者。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浙江绍兴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著作有小说集彷徨呐喊、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二心集热风等,都收在鲁迅全集里。他的小说狂人日记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文小说。2背景资料。(1)本文选自朝花夕拾(原名旧事重提),是鲁迅的一部散文集,共收集了十篇文章,大部分都是作者回忆自己童年、少年时代生活的。“朝花夕拾”意思是早上的花到晚上才拾取。“朝花”比喻美好的童年生活,“拾”是对往事的回忆。(2)三味书屋:清末绍兴城里的著名私塾,它是鲁迅先生幼年读书的地方。塾师是寿镜吾老先生。(3)私塾:我国古代私人所设立的教学场所。3字音字形。确凿(zo) 菜畦(q) 桑椹(shn)油蛉(lng) 蟋蟀(shui) 斑蝥(mo)攒成(cun) 珊瑚(shn h) 收敛(lin)脑髓(su) 罕至(hn) 竹筛(shi)秕谷(b) 倜傥(t tng) 蝉蜕(tu)拗(o) 窦(du) 叵(p)锡箔(b)4词语解释。人迹罕至:少有人来。迹,足迹、脚印。罕,稀少。人声鼎沸:形容人声喧闹嘈杂,如同鼎中的水煮沸了一样。高枕而卧:安然而卧,形容不加警惕。高枕,枕着高枕头。倜傥:洒脱;不拘束。5阅读课文,初步思考。(1)从文题来看,你获得了哪些信息?明确:“从到”表明了记叙的是作者的一段经历,点明了写作的两个场景(百草园、三味书屋),同时也告诉我们文章前后两部分的内容。(2)从题目看,文章是按什么顺序来写的?明确:空间顺序。三、合作探究(一)文本探究1作者在百草园和三味书屋中的生活如何?请分别用一个词概括。明确:乐园乏味2为什么要写美女蛇的故事?明确:关于长妈妈讲述美女蛇故事的作用众说不一:有说是表现长妈妈的迷信思想;有说是寄托善良制服邪恶的愿望;有说是表现百草园里有恶毒事物;也有说美女蛇的故事吸引孩子,给百草园增添了神秘感,丰富了百草园作为儿童乐园的情趣。我们认为最后一种说法比较妥当。3作者在百草园感受到了哪些乐趣?你能概括回答吗?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明确:有吸引人的景物,有神奇的美女蛇故事,有雪地捕鸟的乐趣。一个“乐”字体现了作者对百草园的无限热爱之情。4百草园的生活情趣盎然,那么,作者又是如何看待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呢?明确:三味书屋的学习生活苦中有乐。(1)“苦”在要求严厉,不自由:先生严肃;拜师行礼,不准提问,规矩多;生活单调:读书、习字、对课;读书苦:难读,难懂。(2)也有“乐”:三味书屋的陈设、布置对“我”而言充满着奇异的新鲜感;读书乐:增长了见识,学习内容“渐渐加多”,读书的乐趣也自然加多;课间休息乐:书屋后的小园,可以爬树折蜡梅、寻蝉蜕和捉苍蝇喂蚂蚁等,偷看小说绣像,“指甲上做戏”;收获乐:读书“渐渐加多”,收获自然不少;而且“画的画也多起来”,“画的成绩却不少了”,还用画换了钱;先生乐:不仅当年印象深刻,而且至今难忘。先生读书自乐的情形,给单调的读书生活增添了一大乐趣。粗看是写读书之苦,但字里行间又洋溢着读书之乐。让作者感到苦的是难读难懂的“死书”和那种陈旧落后的教育方式和手段,而不是那里的人,更不是厌恶那种生活。相反,对那段生活充满了甜美的欢乐回忆。(二)主题探究把前后两部分联系起来思考,这篇文章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下面有三种理解,你同意哪一种?说说你的理由。1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衬托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揭露和批判封建腐朽、脱离儿童实际的私塾教育。2用百草园的自由快乐同三味书屋的枯燥无味作对比,表现了儿童热爱大自然、喜欢自由快乐生活的心理,同时对束缚儿童身心发展的封建教育表示不满。3通过对百草园和三味书屋的回忆,表现作者儿童时代对自然的热爱,对知识的追求,以及天真、幼稚、欢乐的心理。明确:这三种说法都有一定道理,学生无论赞成哪种说法,都要给予适当肯定。第一种说法,根据是鲁迅在不止一篇文章中批判过封建私塾教育的陈腐,扼杀儿童天性。在本文中,也写到私塾生活的呆板、枯燥。第二种说法,是对第一种说法的修正,比第一种说法合理些。第三种说法,最易为现在的人们接受,似乎最为合理。(三)体验展示每个学习小组选一个话题,结合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和自己成长的经历、体验,合作探究:成长中的小插曲谈谈美女蛇的故事成长中的启蒙者评评文中的私塾先生成长中的学堂议议私塾教育下的三味书屋成长中的启示说说作者成长故事给我的启迪提示:开放性题,学生畅所欲言。适当评价。四、板书设计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百草园(乐园)赏美好景物听神奇传说捕雪地之鸟无限趣味热爱自然追求自由三味书屋(苦中有乐)询问“怪哉”后园玩耍师生读书课中偷乐先生善良可爱批判封建教育五、作业设计童年的故事给鲁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的童年也肯定有令自己印象深刻的趣事,用200字左右的文字描写一下。示例:记得我四岁时,有一天在房间里瞎溜达,不知怎么地就来到了镜子前。呀!前面怎么迎面过来一个和我长相一样的“人”?我不摸还好,一摸吓一跳,那“人”竟是平平的,而且也伸手好像想摸我。我赶紧后退几步。好啊,竟敢学我,看我怎么对付你。我抡起巴掌,那“人”也抡起巴掌,我一打,那“人”也打,哟,怪疼的。我可吓着了,又平又会动,还会学我,还能打人,坏了,一定是个怪物。我赶紧叫来妈妈,妈妈告诉我:“这是镜子,根本不是什么怪物,你看。”只见妈妈左摇右摆,镜子里的人也左摇又摆。经过妈妈的一番讲说,我才明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中学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