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五).doc

上传人:tian****1990 文档编号:3205248 上传时间:2019-12-0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五).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五).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五).doc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9年高三语文寒假作业(五)一、基础知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籼米(xin) 隶属(l) 横亘(gn) 悄然无声(qio)B蕾丝(li) 钦慕(qn) 憎恨(zng) 鸡毛掸子(dn)C叨扰(to) 璎珞(lo) 桌帏(wi) 大有裨益(b)D挣脱(zhng) 估量(ling)夹缝(ji) 骁勇善战(xio)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由于只有一个人生,颓废者因此把它看作零,堕入悲观的深渊。 事实上,在一个热爱人生而又洞察人生真相的人心中,悲观、执著、超脱三种因素始终都存在着,没有一种会完全消失,智慧就存在于它们此消彼长的动态平衡之中。两者均未得智慧的真髓。人生既是零,又是全,是零和全的统一。不过,这只是一种简化的描述。执迷者又因此把它看作全,激起占有的热望。智慧是在两者之间,确切地说,是包容了两者又超乎两者之上。用全否定零,以反抗虚无,又用零否定全,以约束贪欲,智慧仿佛走着这螺旋形的路。A. B. C. D.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填报高考志愿时,又想报清华,又想报北大,总是见异思迁。B人们在解决问题时一般有两种方法:一种是将问题变小,小意味着成本低,好办事;另一种是把问题变大,大而化之,放大了才能解决。C从先秦散文风格来看,庄子奇幻,孟子雄辩,荀子浑厚,韩非子峻峭,应该说各有千秋。D这次中俄朱日和军事演习,蓝军一度处于劣势,他们在关键时刻反戈一击,才夺回了战场上的主动权。4.下列有关红楼梦内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凤姐患病,一时难以痊愈。王夫人便让尤氏、探春一同照管园中事物,又请来宝钗帮忙,托她各处小心。B宝玉不愿会客,湘云劝他谈讲仕途经济,宝玉马上放下脸,叫湘云到别处呆去,还说“林姑娘”从不说这些混帐话。C邢岫烟的家境贫苦,全家曾租借庙里的房子,一住十年,后来投靠亲戚来到贾府。她的姑妈邢夫人不关痛痒地将她交给凤姐,凤姐冷眼旁观,发现她心性为人不像邢夫人及她的父母一样,觉得她是温厚可疼之人,又可怜她家贫命苦,反而比其他姐妹多疼她一些。D宝玉病后游园触景伤情,心生感慨之际忽见一股火光从山下那边冲出。藕官在园子里烧纸钱被人发现,宝玉为之遮掩。宝玉问藕官隐衷,藕官哭而未答。后来芳官告诉宝玉其中的隐秘之情,宝玉听了之后,因与自己的呆性相合,很能理解和同情。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内蒙古自治区高院党组召开会议,专题研究呼格吉勒图案件宣判后错案责任追究问题,决定成立调查组,对法院系统造成错案错判负有责任的人员依纪依规展开调查。B南京康辉国旅赴泰旅游团队个别游客在飞行途中与空服人员发生冲突一事,是一起涉嫌危害航空安全的违法行为,暴露出组团社领队处置不当、旅行社管理缺位、教育不力。C作为一名翻译工作者,他非常喜欢托尔斯泰的小说,对托尔斯泰的复活曾反复阅读,以至被翻得破烂不堪,只好重新装订。D上海市浙江商会第九次会员大会上,马云在主旨演讲中说:“以前我们的经济不可能分享,我希望我掌握的信息你不能掌握,这样我才能赚钱,而今后是只要分享出去,就可以成功。” 二、文言文阅读6.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后面的问题。程知节,本名咬金,济州东阿人也。少骁勇,善用马槊。大业末,聚徒数百,共保乡里,以备他盗。后依李密,署为内军骠骑。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隶四骠骑,分为左右自卫,号为内军。自云:“此八千人可当百万。”知节既领其一,甚被恩遇。及王世充出城决战,知节领内马军,与密同营在北邙山上,单雄信领外马军,营在偃师城北。世充袭雄信营,密遣知节及裴行俨助之。行俨先驰赴敌,流矢所中,坠于地。知节救之,杀数人,世充军披靡,抱行俨重骑而还。为世充骑所逐,刺槊洞过,知节回身捩折其槊,兼斩获追者,于是与行俨俱免。及密败,世充得之,接遇甚厚。武德二年,知节谓秦叔宝曰:“世充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乃巫师老妪耳岂是拨乱主乎?”及世充拒王师于九曲,知节领兵在其阵,与秦叔宝等马上揖世充曰:“荷公接待,极欲报恩。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于是跃马与左右数十人归国,世充惧,不敢追之。授秦王府左三统军。破宋金刚,擒窦建德,降王世充,并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阵先登,以功封宿国公。武德七年,建成忌之,构之于高祖,除康州刺史。知节白太宗曰:“大王手臂今并翦除,身必不久。知节以死不去,愿速自全。”六月四日,从太宗讨建成、元吉。事定,拜太子右卫率,迁右武卫大将军,赐食封七百户。贞观中,历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与长孙无忌等代袭刺史,改封卢国公,授普州刺史。十七年,累转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加镇军大将军。永徽六年,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道行军大总管以讨贺鲁。师次怛笃城,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军还,坐免官。未几,授岐州刺史。表请乞骸骨,许之。麟德二年卒,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昭陵。(节选自旧唐书列传第十八) 注建成、元吉:秦王李世民的兄弟。 贺鲁:西突厥沙钵罗可汗。(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时密于军中简勇士尤异者八千人简:挑选B与密同营在北邙山上 营:安营,驻扎C构之于高祖 构:陷害D表请乞骸骨,许之 表:奏章(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隶四骠骑,分为左右自卫 行俨先驰赴敌,流矢所中,坠于地世充军披靡,抱行俨重骑而还A以 因 则 B而 为 乃 C以 为 乃 D而 因 则(3)下列各组中,停顿最合理的一项是( )A世充器度浅/ 狭而多妄/ 语好为咒誓/ 乃巫师/ 老妪耳/ 岂是拨乱主乎B世充器度浅狭/ 而多妄/ 语好为咒誓/ 乃巫师/ 老妪耳岂是/ 拨乱主乎C世充器度浅狭/ 而多妄语/ 好为咒誓/ 乃巫师老妪耳/ 岂是拨乱主乎D世充 /器度浅狭/ 而多妄语/ 好为咒/ 誓乃巫师老妪耳/ 岂是拨乱主乎(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程咬金有胆识。他在隋朝大业年末社会动乱之际,组织聚集了数百人保护乡人,防止其他盗贼侵犯。B程咬金被李密委任为内军骠骑,统领内军八千人。他的队伍都是猛士,可抵挡百万人马,他也因此蒙受特殊待遇。C程咬金几易其主。李密被败后,被王世充所得,后又与秦叔宝商定,离开难成乱世英明之主的王世充,转而投奔秦王,在秦王手下建功颇多。D程咬金在唐朝有功劳也有过失。他帮助唐太宗除去李建成和李元吉,为朝廷立下功勋;但是后因罪被免官,而后不久又被任命为岐州刺史。(5)(1)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公性猜贰,傍多扇惑,非仆托身之所,今谨奉辞。师次怛笃城,有胡人数千家开门出降,知节屠城而去,贺鲁遂即远遁。(2)选文中哪些地方能表现程咬金“有远见”?(用自己的话概括)三、诗歌鉴赏7. 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卜算子石孝友见也如何暮。别也如何遽。别也应难见也难,后会无凭据。去也如何去。住也如何住。住也应难去也难,此际难分付。(l)本词五用“难”字,意蕴丰富。请简要分析“别也应难见也难”中两个“难”字的意蕴。(2)本词在艺术上富于创新,其构思、结构、语言皆可称道。请结合全词就其中任一方面加以分析。四、默写诗句8.补写出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 (1)送别是古诗常见题材,岑参在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用“ , 。”写出了中军帐内为武判官设酒宴饯别并奏起了优美乐曲的情景。(2)“ , 。”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名句,从莺燕的动态中,把春的活力,生动地描绘了出来。(3)曹操在观沧海中以景写志“ , 。”登高远眺,举目所及只见一望无垠的大海波摇浪涌,海中的岛屿高高矗立。五、现代文阅读9.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我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沿着荒芜的古徽道走了将近两小时,才看到人家,然而却不是我们此行的目的地。这是一个只有三四户人家的小村庄,我忘了村名。有人在山边采茶,狗吠着,空气中弥漫着烧粪的幽香。很想坐下来喝一口水,但前面的人催着说:“得赶紧啊,还有很长的山路要走。”这时,一个四十来岁的女人很快向我们走来,女人的手中握着一张小小的纸片,问我们说:“请问你们是记者吗?”我们觉得很奇怪,这女人怎么知道我们一行是记者的呢?问她有什么事,女人便把手中的纸片向我们展示。纸片已经破损,那上面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看了几遍,终于明白,大抵是说她儿子在浙江温岭打工,曾借给别人一笔钱,可前去讨钱时、却被对方打了一顿。她儿子不服这口气,邀集一帮同乡去打架,导致对方一人重伤,当地公安遂以故意伤害罪将她#儿子抓捕入狱,至今已一月有余。女人说:“我儿子是冤枉的,记者同志,求你们帮帮我好吗?”我们说:“我们只是本省一个地市小报的记者,浙江温岭发生的案子,我们哪问得到呢?你还是去找浙江温岭的记者吧。”说完,我们就走了。走了很远,回过头来,看到那女人仍站在那山路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们。看着女人失望的身影,忽然觉得哪处不妥,却又想不出错来,于是坦然,继续追赶前面的人。很快忘了这件事。回家后上班,看书,写作。偶尔读禅宗公案,这是我喜欢的事。忽然读到慧能与石头希迁的一段事。慧能在五祖弘忍处得法后,在南方的山林避难多年,终于在曹溪开坛演法,弟子云涌。后人称之为“曹溪一滴水”者,是说凡到过曹溪向慧能问过法的人,哪怕只得到一滴水,也得到了犹如太阳一般的辉煌智慧。当时有一个叫希迁的和尚,直到慧能临终时才辗转来到曹溪,慧能虽见希迁为大根器,却无力施之于法了。希迁哭着说:“师父圆寂后,我去何地问法?”慧能说:“寻思。”说完就真的圆寂了。慧能圆寂后,希迁整天都坐在山门前苦苦寻思,仍不得究竟。后来有一个小和尚问他为什么整天坐在那里发呆,希迁便把慧能的话告诉小和尚。小和尚说;“傻瓜,师父是让你去江西青原山找他的弟子行思大师去啊。”希迁恍然大悟,于是立即来到江西,师徒二人有一番对话。青原行思:从哪儿来?希迁:曹溪来。青原行思:既从曹溪来,可曾得到什么?希迁:去曹溪前也不曾失去什么(心性里的东西,那是人人都有的)。青原行思:那你为什么还要去曹溪呢?希迁:我不去曹溪,又怎么知道自己从来就不曾失去什么呢?这是禅宗史上一段很著名的公案,不料再读它时,忽然想起那条古徽道上的中年妇女。想着她握着的那张小纸片,守侯在山路旁边,怀着一丝渺茫的希望,为了儿子,一遍遍地向进山来的人询问:“请问你们是记者吗?”“记者同志,求你们帮帮我好吗?”从那张破损的纸片来看,我们不是她第一个询问的人,那么,她的失望又该有多少次了呢?走进那样一座大山里的记者并不会很多,那天当她知道我们是真正的记者时,心里的激动可想而知,然而我们给予她的仍然是失望。现在想来,我们完全可以再多逗留一会#儿,告诉她这并不是什么大不了的案子,最多,孩子得到一次人生的教训。我们还可以告诉她要弄清案件真相所必备的程序,或者,我们再耐着性子,替她把那张纸片上的内容重新整理一下,以便其他能够帮助她的人看得更加清楚。但我们却走了,我们去追赶自己的目标,追赶自己的快乐去了,而把一个母亲的期待生硬地扔在那条山路上。这些年来,每当听到有人批评我们的新闻时,我总能聊以自慰的是,我从来没写过一篇失实报道,我甚至曾冒着极大的风险,替108户农民打雇赢了一场民告官的官司。就像那个石头希迁一样,我觉得自己从来都没有丢失什么。然而在那条古徽道上,我终于知道自已去失了什么。(有删节)(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两项是( )( )A本文用“丢失什么了”设计标题,为情节的波澜起伏巧妙设置了伏笔,引起了读者的阅读兴趣与联想想象,同时也作为全文线索串起了全篇。B文章开篇叙述古徽道荒芜,沿途人家少,一行人走的路途长、时间久,行色匆匆,这样写的目的是为自己后面不帮女人的行为作解释说明。C文章通过对这个四十来岁的农村女人的动作、语言、神情的描写,表现了一位母亲想要救出儿子却又无能为力的急切、期盼以及无助之情。D文章第段中,写我拒绝女人之后,坦然追赶前面的人,既写出了自己拒绝女人的理由让自己心安理得,又强调了自己无需愧疚的心态。E“把一个母亲的期待冷硬地扔在那条山路上”一句,运用拟物手法,形象地写出了自己行为对这位母亲的伤害,体现出作者深深的反思自责。(2)文章第512段写希迁的故事,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3)请为全文划分段落层次,并概括大意。(4)概括本文主题,列举两处最触动你的细节并结合它们谈谈对主题的思考。六、语言运用题10.请根据下面表格反映的情况,补充文段中A、B处空缺的内容(用自己的语言概括,不得照抄表中的文字和数字),使上下文语意连贯,每空不超过15个字。 这一天你到底陪谁过?真实愿望实际情况手捧玫瑰浪漫街头123602归家团圆温馨屋檐156214带着恋人陪老妈吃汤圆721184“汤圆遭遇玫瑰”,今年的2月14日,中国的元宵节与西方的情人节双节合一。然而这样的喜上加喜的好日子却让不少年轻人犯了愁这一天我到底陪谁过?根据这个现象,某网络媒体在节后做出了上面的调查。从调查数据来看,这一天 A,而实际上年轻人更希望 B。11.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6分)很多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其实,竹子是有花植物。 ,这是遗传基因的影响。如群蕊竹一年开一次花,牡竹、版纳竹30年左右才开花,有的种类甚至需要上百年才能开花。那么,为什么竹子开花之后会成片枯死呢?科学家解释,有些植物为繁衍后代,在生命结束之前开花、结果。因为 ,而这些养料来自植物的根、茎、叶,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所以植物就逐渐枯死了。在天气长期干旱、土壤板结、杂草丛生的竹林中更容易发生竹子开花现象。可见,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竹子的特性,采取适当的措施,为竹子创造适宜的生长环境。七、作文题。1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两座悬崖,中间隔着一条又深又宽的峡谷。女巫站在这边,秃鹫站在那边。秃鹫不断召唤女巫跳到它那边。女巫说,峡谷太宽,她跳不过去。秃鹫对女巫说,不要用消极的思想打败自己,只要她有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就能做成任何事情。女巫在秃鹫煽动下,热血沸腾起,她真的开始感到世界上没有她做不到的事,于是,一挺胸,一弓腰,向对面的悬崖猛冲过去。结果,女巫并没有跳过峡谷。秃鹫看着掉入峡谷的女巫,自言自语道:看,光鼓动她的热情是不够,还得教她如何锻炼腿部肌肉。请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和感悟,自选一个角度,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文体自选,标题自拟。要求:立意明确,不要套作,不得抄袭。【参考答案】1.AB蕾li丝 C璎珞lu D夹ji缝2.C3.CC项“各有千秋”意思是各有各的存在的价值。比喻各人有各人的长处,各人有各人的特色。用在此处恰当。A项见异思迁:缺乏主见,这山望着那山高,遇到不一样的就改变趋向,含贬义。褒贬误用,贬用作褒。B项“大而化之”意思为形容做事情不小心谨慎,此处犯了望文生义的错误。D项“反戈一击”指调转矛头,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比喻掉转方向,对自己阵营的坏人坏事进行斗争。所给语境是蓝军对另一方的行为,对象用错。4.AA是李纨而非尤氏。5.A6.(1)D(表:上表)(2)C(3)C (4)B(他率领的是左右内军中的一支,4000人)(5)(1)您性情猜忌,身旁又多煽动蛊惑之人,不是我等托身之处,如今恭敬请求从此分别。(“扇惑”“辞”各1分,句意1分)军队驻扎在怛笃城,有数千家胡人打开城门出投降,程知节(程咬金)杀戮全城的人而后离去,贺鲁于是立即逃得远远的。(“次”“胡人数千家”“遁”各1分,句意1分)(2)认为王世充性格多猜疑,不是乱世英主,离开他归顺唐军 李世民左膀右臂被剪除时,建议他果断保全自己,助其除去李建成和李元吉,为朝廷立下功勋。参考译文:程知节,本名叫咬金,是济州东阿县人。年少时候骁勇善战,善于骑马用槊击刺。大业年末,程咬金聚集了数百人,共同护卫乡里,防备其他盗贼。后归附李密,任命为内军骠骑。当时李密在军中挑选出八千个特别优秀的勇烈之士,隶属四位骠骑将军,分为左右保护自己,号称内军。李密自己说:“这八千人可以抵得上百万大军。”程咬金管领四骠骑之一,所受恩遇特别隆厚。等到王世充与李密在城外决战,程咬金率领内马军,与李密一同于北邙山上扎营,单雄信率领外马军,于偃师城北扎营。王世充袭击单雄信营垒,李密派遣程咬金与裴行俨前去救援。裴行俨率先驱马奔向敌军,被飞箭射中,摔到地上。程咬金驰马救援,连杀数人,王世充军队后退,于是抱起裴行俨再次骑上马回奔。被王世充骑兵追赶,追兵用槊刺伤程咬金,程咬金转过身去折断其槊,又斩杀追兵,方才与裴行俨免于此难。后李密失败,王世充俘虏(得到)了程咬金,王世充对待他很是优厚。武德二年,程咬金对秦叔宝说:“王世充才识风度浅薄狭隘,却爱乱说,喜欢赌咒发誓,这不过是老巫婆而已,哪里是拨乱反正的君主!”王世充在九曲与唐军交战,程知节带兵在阵上,与秦叔宝等在马上向王世充行礼,说道:“我等身受您的特别优待,总想报恩效力。但您性情猜忌,身旁又多煽动蛊惑之人,不是我等托身之处,如今恭敬请求从此分别。”于是骑上马与左右数十人前降唐,王世充害怕,不敢追赶。李渊授予他秦王府左三统军,程咬金击败宋金刚,擒获窦建德,使王世充投降,同领左一马军总管。每逢出征举旗先登,因屡建战功被封为宿国公。武德七年,太子李建成忌恨他,向唐高祖李渊进谗言陷害他,派他出任康州刺史。程咬金告知李世民说:“大王左膀右臂被除掉,保全恐怕不能长久。知节在死的时候也不离开大王,希望大王快些保全自己。”六月四日,跟随李世民讨伐李建成、李元吉。玄武门之变后,授予他太子右卫率,升任右武卫大将军,赐给食封七百户。唐太宗贞观年间,历任泸州都督、左领军大将军等职。与长孙无忌等人暂时代理刺史之职,改封为卢国公,授普州刺史。十七年,又转为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事宜,加封镇军大将军。高宗永徽六年,知节迁左卫大将军。显庆二年,授葱山(葱岭)道行军大总管征讨西突厥沙钵罗可汗(阿史那贺鲁)。军队驻扎在怛笃城,有数千家胡人打开城门出投降,程知节(程咬金)杀戮全城的人而后离去,贺鲁于是立即逃得远远的。大军回师之后,知节因罪被免官。不久,授为岐州(治所今陕西凤翔)刺史。程知节上表请求归养,朝廷许之。麟德二年病逝,赠骠骑大将军、益州大都督,陪葬在太宗昭陵。7. (1)“别也应难”是因两情之难舍难分,“难”字含难过、难受、难耐之意。“见也难”则因人事变迁、时空阻隔,欲见而不得,“难”字含艰难、不容易意。(2)构思:本词构思新颖巧妙。一般离别之作,皆描写离别场景、刻画人物形象以烘托、渲染离情。此词却另辟蹊径,由始至终八句完全抒情,无一景语。不着形迹,而依依别情却表现得尤为突出深刻。结构:上下片句拍匀称一致,全词结构具有对应整齐之美。但上片是总写相见、相别、后会无凭,把过去、现在、将概括一尽。下片则全力以赴写临别,突出最使离人难以为怀的一瞬,使全词终于高潮,却又在整齐对应中显出变化灵活之妙。语言:此词语言纯然口语,明白如话,读起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尤其词中四用“如何”,五用“难”字,八用“也”字,兼以“分付”结尾,使得极平常的字展现出极大的艺术魅力。将情人临别伤心惶惑无可奈何万般难堪之情,表现得淋漓尽致。(任选一个方面言之有理即可得分)8.(1)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2)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3)水何澹澹,山岛竦峙。9.(1)B、D 解析:B项,“这样写的目的是为自己后面不帮女人的行为作解释说明”有误,作者不帮的原因是因为认为自己是本省的小报记者,帮不了女人,而非题干所说的原因。D项,“强调了自己无需愧疚的心态”属于无中生有,因为文中说“忽然觉得哪处不妥,却又想不出错来”,是一时没有想明白不妥在哪里,不是无需愧疚。 解析:本题的答题关键是找到各个选项的答题区间,再与选项进行认真比对即可,主要在文章第4段。(2)希迁到曹溪的经历帮助他认识清楚自己拥有什么(或“佛心”)(2分)。作者用这个故事对比自己,通过古徽道上的经历进一步地认识自己,进而明白自己丢失了什么(2分)。选材从今到古,由尘世到出世,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加阅读的趣味性。(2分)解析:先整体阅读全文,看512段在全文的位置以及在文章中索契的作用;再概括512段的主要内容“希迁到曹溪的经历帮助他认识清楚自己拥有什么”;最后说说其效果即可。(3)14段,路渴求助,无心施援;513段,阅读公案,回顾往事;1415段,反思自责,心存愧疚。(每层2分) 解析:本题“6分”所以应该是三层;先通读全文缕清全文内容,注意标题“我知道自己丢失了什么”,所以行文线索为“丢了什么”“怎么丢的”“找到丢的”。(4)本文主题:保持本性,拥有怜悯心、乐于助人。(2分)最触动我的细节有:“用圆珠笔歪歪扭扭地写着几行字”“走了很远,回过头来,看到那女人仍站在那山路上,眼巴巴地看着我们”等(一处1分,共2分)通过这些细节,我认识到在需要帮助的人面前,无论有多么充足的无法帮助的理由,我们都不应该弃之不顾,而应该尽自己的最大努力去帮助别人,即使只是一点宽慰,不能在自认为理所当然的理由面前,把自己对弱者的同情怜悯丢失了。反观现实社会,逐名逐利、人情淡薄,无视他人痛苦的事情屡屡发生,我们每个人都该叩问自己的灵魂,是否丢掉了什么。(2分) 解析:本题是“三问”,一问文章主题,考生通读全文进行概括如“乐于助人”;二问“两处最触动你的细节”,这个文中较多,找两处即可;三问,结合细节谈对主题的理解,注意结合文本,联系现实来答题。10.11.不同的竹子开花周期会有不同开花、结果需消耗大量养料恶劣的环境才造成了竹子开花(或“外部环境对竹子生长产生重要影响”)12.略。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图纸专区 > 高中资料


copyright@ 2023-2025  zhuangpeitu.com 装配图网版权所有   联系电话:18123376007

备案号:ICP2024067431-1 川公网安备51140202000466号


本站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本站只是中间服务平台,本站所有文档下载所得的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装配图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若文档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装配图网,我们立即给予删除!